雜阿含經》第57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還持衣鉢,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於西方國土人間遊行。

時,安陀林中有一比丘,遙見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見已,進詣尊者阿難所,白阿難言:「尊者!當知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

爾時,阿難語彼比丘:「若使世尊不語眾,不告侍者,獨一無二而出遊行,不應隨從。所以者何?今日世尊欲住寂滅少故。」

爾時,世尊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於人所守護林中,住一跋陀薩羅樹下。時有眾多比丘詣阿難所,語阿難言:「今問世尊住在何處?」

阿難答曰:「我聞世尊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人所守護林中跋陀薩羅樹下。」

時,諸比丘語阿難曰:「尊者當知我等不見世尊已久,若不憚勞者,可共往詣世尊?」哀愍故阿難知時,默然而許

爾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夜過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乞食已,還精舍,臥具,持衣鉢,出至西方人間遊行,北至半闍國波陀聚落人守護林中。時,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置衣鉢,洗足已,詣世尊所,頭面禮足,於一面坐。

爾時,世尊為眾多比丘說法,示、教、利、喜

爾時,座中有一比丘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

爾時,世尊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於此座中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疾得漏盡?』者,我已說法言:『當善觀察諸陰,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我已說如是法,觀察諸陰。而今猶有善男子不勤欲作、不勤樂、不勤念、不勤信,而自慢惰,不能增進得盡諸漏。若復善男子於我所說法,觀察諸陰,勤欲、勤樂、勤念、勤信,彼能疾得盡諸漏。」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若見我者,是名為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無明觸生愛,緣愛起彼行。」

「彼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

「彼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彼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

「彼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彼觸六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

「彼六入處無常、有為、心緣起法;彼觸、受、行、愛,亦無常、有為、心緣起法。」

「如是觀者,而見色是我。」

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不見色是我所,而見色在我……不見色在我,而見我在色……不見我在色,而見受是我……不見受是我,而見受是我所……不見受是我所,而見受在我……不見受在我,而見我在受……不見我在受,而見想是我……不見想是我,而見想是我所……不見想是我所,而見想在我……不見想在我,而見我在想……不見我在想,而見行是我……不見行是我,而見行是我所……不見行是我所,而見行在我……不見行在我,而見我在行……不見我在行,而見識是我……不見識是我,而見識是我所……不見識是我所,而見識在我……不見識在我,而見我在識……不見我在識,復作斷見壞有見。」

「不作斷見、壞有見,而不離我慢。不離我慢者,而復見我,見我者即是行。」

「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轉?」如前所說,乃至「我慢」。

「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疾得漏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大正藏在「少」字之前有一「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跋陀薩羅」,巴利本作 Bhaddasāla。

「問」,大正藏原為「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問」。

「處」,大正藏原為「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處」。

大正藏無「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人」,明本作「入」。

「愛」,大正藏原為「受」,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愛」。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安陀林:是音譯,義譯為寒林,因為林木多而較涼,也是棄屍的樹林,而讓一般人恐懼而發涼。是佛陀及弟子的修行場所之一,位於王舍城北方。

欲住寂滅少事:想要保持在寂靜不被外事干擾的狀況。

半闍: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今印度北部。

人所守護林:有人守護的園林。

憚勞:畏懼辛勞。

哀愍故:因為悲憫的緣故。

阿難知時,默然而許:阿難尊者知道是時候了,故靜默以表示答應。

晨朝:約早上六點到九點。

舉:拿起。「舉臥具」在這裡指放置臥具。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示、教、利、喜:佛陀教化眾生的四種方式,即開示(示)、教導(教)、鼓勵(利)、使歡喜(喜)。

四念處: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四正勤: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

四如意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2)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力:由五根實修而發揮出的具體力量,即:(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七覺分:覺悟的七個要素:(1)念覺分、(2)擇法覺分、(3)精進覺分、(4)喜覺分、(5)輕安覺分、(6)定覺分、(7)捨覺分

八聖道分:即「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不勤信,而自慢惰:不堅信、起決心,而自己懶散怠惰。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未達熱心」。

有為:有造作的;因緣而生的。「為」是「造作」的意思。

緣起:由因緣(種種條件)而生起。

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也有愚癡無聞凡夫)不認為色是我,但是認為色是我所擁有的(,也就是說色之外另外有我)。此段將經文重複的部分省略了,完整的內容要將此句代入前段,成為「愚癡無聞凡夫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若見我(所)者,是名為行」……直到「如是觀者,不見色是我,而見色是我所。」此段之後的各句也要依此代入前段。

斷見:斷滅的見解。例如認為「人死後塵歸塵、土歸土,一無所有」的見解。又稱為「斷滅見」、「無見」。

壞有見:不接受緣起存在的見解,即「斷見」。

我慢:自我中心、傲慢。參考之前的經文以及相當的南傳經文,此經中的「我慢」疑為「自慢惰」的訛誤。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在解說苦是如何生起的十二因緣中,本經舉其中的第五支至八支為例:
六入處 → 觸 → 受 → 愛

此經中將愛的結果,以行(身口意的造作)一語蔽之,並強調這些造作都是因為有「我見」等無明而產生的:
六入處 → 觸 → 受 → 愛 → 無明 → 行

然而「無明」、「行」也是十二因緣的開始,因此繼續生成十二因緣的各支、在十二因緣最後又生出新的無明、行,成為無盡的輪迴。

六根、六境、六識接觸,而有感受,因此而貪愛,就會造作各種行為、造各種業。

在「明」(智慧)的狀況下,感官與外境接觸雖然有感受,但是可以依據智慧來抉擇(明觸),不會貪愛,就不會造成苦果。進一步的分析,可發現六入處以及任何因緣生起的身心都是無我的,而得以解脫。

另外,此經中提到的五受陰、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緣、漏盡,皆可納入四聖諦的體系下,互為呼應:

  • 苦:五受陰。
  • 集:十二因緣。
  • 滅:漏盡。
  • 道:三十七道品。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