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一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山河、石壁、百草、五穀,皆依於地而得長大,然復此地最尊、最上。此亦如是,諸善ⓓ道品之法,住不放逸①之地,使諸善法而得長大。
「ⓔ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②,多修四意斷。云何為四?於是,比丘!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恒欲令滅;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恒欲令滅;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求方便令增多,ⓕ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比丘修四意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 〔之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之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cf. S. 3. 2. 7. Appamāda.
???
ⓓ (三十七)+道品【宋】【元】【明】
「道品」,宋、元、明三本作「三十七道品」。 大正藏無「三十七」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若)+無【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若無」。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而)+不【宋】【元】【明】
「不」,宋、元、明三本作「而不」。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忘=妄【聖】*
「忘」,聖本作「妄」。 「妄」,大正藏原為「忘」,今依據聖本改作「妄」。
① 不放逸:不怠惰。
② 四意斷: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又譯為「四正勤」、「四正斷」。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比丘當知,諸有粟散國王及諸大王皆來附近於轉輪ⓑ王①,轉輪[*]王於彼最尊、最上。此亦如是,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放逸之法最為第一。
「[*]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於是,比丘!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恒欲令滅;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恒欲令滅;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重令增多,終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諸比丘修四意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cf. S. 3. 2. 7. Appamādha.
???
ⓑ (聖)+王【宋】【元】【明】【聖】*
「王」,宋、元、明、聖四本作「聖王」。 大正藏無「聖」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多修四意斷)+於是【宋】【元】【明】
「於是」,宋、元、明三本作「多修四意斷於是」。 大正藏無「多修四意斷」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諸〕-【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如是【宋】【元】【明】
「如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如是」。 大正藏無「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十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①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有星宿之光,月光最為第一。此亦如是,諸善功德三十七ⓑ品之法,無放逸行最為第一,最尊、最貴。
「[*]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云何為四?於是,比丘!若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若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滅;若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若已生善法,求方便重令增多,終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比丘修四意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cf. S. 3. 2. 7. Appamāda.
???
ⓑ (道)+品【宋】【元】【明】
「品」,宋、元、明三本作「道品」。 大正藏無「道」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有華之屬,ⓑ瞻蔔之華、須摩那華,天上、人中,婆師華最為第一。此亦如是,諸善功德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放逸行ⓒ為第一。
「若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云何為四?於是,比丘!若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滅;若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求方便令增多,終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比丘修四意斷。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修四意斷。ⓓ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cf. S. 3. 2. 7. Appamāda.
???
ⓑ 瞻=薝【宋】【元】【明】,=[句-口+占]【聖】
????
ⓒ (最)+為【宋】【元】【明】,為+(最)【聖】
????
ⓓ 是故=如是【宋】【元】【明】
「是故」,宋、元、明三本作「如是」。 「如是」,大正藏原為「是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如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王波斯匿乘ⓑ寶羽之車,出舍衛城,至ⓒ祇洹精舍,欲覲世尊。諸王常法有五威容①,捨著一面,前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世尊告大王曰:「大王當知,世間有四種人出現於世。云何為四?或有一人,先闇而後明;或有一人,先明而後闇;或有一人,先闇而後闇;或有一人,先明而後明。
「彼人云何先闇而後明?於是,或有一人生卑賤家,或ⓓ旃陀羅種、或噉人種、或工師種、或ⓔ婬泆家生,或無ⓕ目、或無手足、或時裸跣②、或諸根錯亂③;然復身、ⓖ口行善法,ⓗ意念善法。彼若見沙門、婆羅門、諸尊長者,恒念禮拜,不失時節,迎來起送,先笑後語,隨時供給。若復有時見乞兒者,若沙門、婆羅門,若路行者,若貧匱者,若有錢財,便持施與,設無財貨者,便往至長者家,乞求施與。若復見彼施者,便還歡喜踊躍,不能自勝。身行善法,口修善法,意念善法,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猶如有人,從地至床,從床ⓘ乘馬,從馬乘象,從象ⓙ乘講堂,由是故我今說,此人先闇而後明。如是,大王!此人名曰先闇而後明。
「彼人云何先明而後闇?於是,或有一人在大家④生,若剎利種、若長者種、若婆羅門種,饒財多寶,金、銀、珍寶、車璩、馬碯、水精、琉璃,僕從、奴婢不可稱計,象、馬、[月*者]⑤、羊皆悉具足。然復此人顏貌ⓚ端政,如桃華色,彼人恒懷邪見,ⓛ邊見⑥相應,彼便有此見:無施、無受,亦無前人ⓜ何所施物,亦無善惡之ⓝ行,亦無今世、後世,亦無得道者,世無阿羅漢可承敬者,於今世、後世可作證者。彼若見沙門、婆羅門,便起瞋恚,無恭敬心。若見人惠施者,心不喜樂,身、口、意所作行而不平均,ⓞ以行非法之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猶如有人從講堂至象,從象至馬,從馬至床,從床至地。由是故,我今說此人,如是,大王!所謂此人先明而後闇。
「彼云何有人從闇至闇?若復有人生卑賤家,或旃陀羅家、或噉人家、或極下窮家,此人必生此中,或復有時,諸根不具,顏色麁惡。然復彼人恒懷邪見,彼便有此見:無今世、後世,無沙門、婆羅門,亦無得道者,亦無阿羅漢可承敬者,亦無今世、後世可作證者。彼若見沙門、婆羅門,便起瞋恚,無恭敬心。若見人來惠施者,心不喜樂,身、口、意所作行而不平等⑦,誹謗聖人,毀辱三尊。彼既自不施,又見他施,甚懷瞋恚,[*]以行瞋恚,身壞命終,生地獄中。猶如有人從闇至闇,從火焰至火焰,捨智就愚。由是而言,此人可謂先闇而後闇,大王當知,故名此人從闇至闇。
「彼名何等人從明至明?或有一人生豪族家,ⓟ或剎利種、或國王家、或大臣家,饒財多寶,不可稱計。然復彼人顏色[*]端政,如桃華色。彼人恒有正見,心ⓠ無錯亂。彼有此正見:有施、有福、有受者,有善、惡之報,有今世、後ⓡ世,有沙門、婆羅門。設復彼人若見沙門、婆羅門,起恭敬心,和顏悅色,己身恒喜布施,亦復勸人使行布施ⓢ之,設布施之日,心懷踊躍,不能自勝,彼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身壞命終生ⓣ善處。猶如有人從ⓤ講堂至講堂,從宮至宮。由是而言,我今說ⓥ此人從明至明。是為,大王!世間有此四人。」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王當知貧人, 有信好布施,
見沙門婆羅, 及諸可施者,
ⓦ能復起迎逆, 而教於正見,
施時極歡喜, 所求不逆人⑧。
彼人是良友, 終不為惡行,
恒喜行正見, 常念求善法。
大王如彼人, 死時有所適⑨,
必生兜術天, 先闇而後明。
如人極為富, 不信好喜恚,
慳貪心怯弱, 邪見而不改。
見沙門梵志, 及諸乞求者,
恒喜ⓧ呵罵詈⑩, 邪見言無有。
見施起瞋恚, 不令有施人,
彼人行極弊, 造諸惡ⓨ元本。
如是彼人者, 臨欲命終時,
當生地獄中, 先明而後闇。
如有貧賤人, 無信好瞋恚,
造諸不善行, 邪見不信正。
設見沙門士, 及諸可事者,
而ⓩ取輕毀之, 慳貪無有信。
施時而不喜, 見他施亦然,
彼人所造行, 所適無安處。
如此彼之人, 必當取命終,
當生地獄中, 先闇而後闇。
如人極有財, 有信好布施,
正見不ⓐ他念, 恒喜求善法。
設見諸道士, 及諸可施者,
起ⓑ恭迎敬之, 而學於正見。
與時極和悅, 常念於平均,
惠施無悋惜, 不逆於人心。
彼人受命ⓒ決, 不造諸非法,
當知彼之人, 臨欲命終時,
必生好善處, 先明而後明。
「是故,大王!當學先ⓓ明而後明,莫學先明而後闇。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cf. S. 3. 3. 1. Puggalā.,[No. 127.]
????
ⓑ 寶羽=羽寶【宋】,=羽葆【元】【明】
????
ⓒ 祇洹=祇桓【明】*
「祇洹」,明本作「祇桓」。 「祇桓」,大正藏原為「祇洹」,今依據明本改作「祇桓」。
ⓓ 旃陀羅~Caṇḍāla.
???
ⓔ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 (眼)+目【宋】【元】【明】
「目」,宋、元、明三本作「眼目」。 大正藏無「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口〕-【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口」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口修善法)+意念【宋】【元】【明】
「意念」,宋、元、明三本作「口修善法意念」。 大正藏無「口修善法」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乘馬〕-【聖】
聖本無「乘馬」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乘馬」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乘=入【聖】
「乘」,聖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為「乘」,今依據聖本改作「入」。
ⓚ 端政=端正【宋】【元】【明】【聖】*
「端政」,宋、元、明、聖四本作「端正」。 「端正」,大正藏原為「端政」,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端正」。
ⓛ (與)+邊【宋】【元】【明】
「邊」,宋、元、明三本作「與邊」。 大正藏無「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何所=所可【聖】,何=可【宋】【元】【明】
????
ⓝ 行=報【聖】
「行」,聖本作「報」。 「報」,大正藏原為「行」,今依據聖本改作「報」。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或+(有)【聖】
「或」,聖本作「或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 世+(世)【聖】
「世」,聖本作「世世」。 大正藏無「世」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善處+(天上)【宋】【元】【明】
「善處」,宋、元、明三本作「善處天上」。 大正藏無「天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講=此【元】
「講」,元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講」,今依據元本改作「此」。
ⓥ 此=講【元】
「此」,元本作「講」。 「講」,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元本改作「講」。
ⓦ 能復=復能【宋】【元】【明】
「能復」,宋、元、明三本作「復能」。 「復能」,大正藏原為「能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復能」。
ⓧ 呵=取【宋】,=所【元】【明】
????
ⓨ 元=原【宋】【元】【明】,=無【聖】
????
ⓩ 取=輙【元】【明】
「取」,元、明二本作「輙」。 「輙」,大正藏原為「取」,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輙」。
ⓐ 他念=念他【宋】【元】【明】
「他念」,宋、元、明三本作「念他」。 「念他」,大正藏原為「他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他」。
ⓑ 恭迎=迎恭【宋】【元】【明】【聖】
「恭迎」,宋、元、明、聖四本作「迎恭」。 「迎恭」,大正藏原為「恭迎」,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迎恭」。
ⓒ 決=快【宋】【元】【明】
「決」,宋、元、明三本作「快」。 「快」,大正藏原為「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快」。
ⓓ 明=闇【聖】
「明」,聖本作「闇」。 「闇」,大正藏原為「明」,今依據聖本改作「闇」。
① 五威容:又作五儀飾、五儀式、五飾,國王的五種裝飾:蓋、天冠、劍、履屣及金拂。
② 裸跣:赤腳,表示窮困地方或未開化地方的人。「跣」讀作「顯」,赤腳。
③ 諸根錯亂:感官有殘缺。
④ 大家:世家望族,此處指奴婢所事奉的主人家。
[] 邊見:偏於一邊的見解,包括常見(認為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的見解,又稱為「有見」)及斷見(斷滅的見解,又稱為「無見」)。
⑤ 䐗:同「豬」。
⑦ 身、口、意所作行而不平等:無法作到一視同仁的平等佈施。??
⑧ 所求不逆人:「不逆人所求」的倒裝,指不違逆來乞求的人。
⑨ 適:到;去。
⑩ 詈:責罵。讀音同「厲」。
世間正見+布施⇒是下一輩子生善的條件
關於種性平等,雜阿含卷二十第548中,摩偷羅王也問尊者摩訶迦旃延類似的問題。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0.html#五四八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斯須,復以兩手摩如來足已,復以口嗚ⓐ如來足上①,而作是說:「天尊之體,何故乃爾?ⓑ身極緩ⓒ爾,如來之身不如本故。」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今如來身皮肉ⓓ已緩,今日之體不如本故。所以然者,夫受形體,為病所逼。若應病眾生,為病所困;應死眾生,為死所逼。今日如來,年[*]已衰微,年過八十。」
是時,阿難聞此語已,悲泣ⓔ哽噎,不能自勝,並作是語:「咄嗟②,老至乃至於斯。」
是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是時,世尊漸漸乞食,至王波斯匿舍。當於爾時,波斯匿門前,ⓕ有故壞車數十乘,ⓖ捨在一面。
是時,尊者阿難以見車棄在一面,見已,白世尊曰:「此ⓗ車王波斯匿車,昔日作時極為精妙,如今ⓘ日觀之,與瓦石同色。」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如今觀所有車,昔日之時極為精妙,金銀所造,今日壞敗,不可復用。如是外物尚壞敗,況復內者?」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咄此老病死, 壞人極盛色,
初時甚悅意, 今為死使逼③。
雖當ⓙ壽百歲, 皆當歸於死,
無ⓚ免此患苦, 盡當歸此道。
如內身所有, 為死之所驅,
外諸四大者, 悉ⓛ趣於本無。
是故求無死, 唯有涅槃耳,
彼無死無生, 都無此諸行。」
爾時,世尊即就波斯匿王坐。
是時,王波斯匿與世尊辦種種飲食。觀世尊食竟,王更取一小座,在如來前坐,白世尊曰:「云何,世尊!諸佛形體皆金剛數,亦當有老、病、死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語,如來亦當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種。」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諸佛出於人, 父名曰真淨,
母名極清妙, 豪族ⓝ剎利種。
死徑ⓞ為極困, 都不觀尊卑,
諸佛尚不免, 況復餘凡俗。」
爾時,世尊與波斯匿王而說此偈:
「祠祀火為上, 詩書頌為尊,
人中王為貴, 眾流海為首。
眾星月為上, 光明日為先,
八方上下中, 世界之所載。
天及世人民, 如來最為尊,
其欲求福祿, 當供養三佛④。」
是時,世尊說此偈已,便從座起而去,還[*]祇洹精舍,就座而坐。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在世間人所愛敬。云何為四?少壯之年,世間人民之所愛敬;無有病痛,人所愛敬;壽命,人所愛敬;恩愛集聚,人所愛敬。是謂,比丘!有此四法,世間人民之所愛敬。
「復次,比丘復有四法,世間人民所不愛敬。云何為四?比丘當知,少壯之年,若ⓟ時老病,世人所不喜;若無病者,後便得病,世人所不喜;若有得壽命,後便命終,世人所不喜;恩愛得集,後復別離,是世人所不喜。是謂,比丘!有此四法與世迴轉,諸天、世人,乃至轉輪聖王、諸佛世尊,ⓠ共有此法,是為,比丘!世間有此四法與世迴轉。
「若不覺此四法時,便流轉生死,周旋五道。云何為四?ⓡ聖賢戒、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賢聖解脫。是ⓢ為,比丘!有此四法而不覺知者,則受上四法⑤。我今及汝等,以覺知此賢聖四法,斷生死根,不復受有。如今如來形體衰老,當受此衰耗之報。是故,諸比丘!當求此永寂涅槃,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恩愛別離,常念無常之變。如是,ⓣ比丘,當作是ⓤ念。」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S. 3. 1. 3. Rājā.,[Nos. 99(1240),100(67)]
????
ⓐ 「嗚」,大正藏原為「鳴」,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嗚」。
ⓑ 〔身〕-【元】【明】【聖】
元、明、聖三本無「身」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身」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刪去。
ⓒ 爾=今【元】【明】【聖】
「爾」,元、明、聖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今」。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哽噎=哽咽【宋】【元】【明】【聖】
「哽噎」,宋、元、明、聖四本作「哽咽」。 「哽咽」,大正藏原為「哽噎」,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哽咽」。
ⓕ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捨=棄【宋】【元】【明】
「捨」,宋、元、明三本作「棄」。 「棄」,大正藏原為「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棄」。
ⓗ 車=是【宋】【元】【明】【聖】
「車」,宋、元、明、聖四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車」,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是」。
ⓘ 〔日〕-【聖】
聖本無「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日」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壽=受【聖】
「壽」,聖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壽」,今依據聖本改作「受」。
ⓚ 免=勉【聖】
「免」,聖本作「勉」。 「勉」,大正藏原為「免」,今依據聖本改作「勉」。
ⓛ 趣=起【宋】【元】【明】
「趣」,宋、元、明三本作「起」。 「起」,大正藏原為「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起」。
ⓜ 〔此〕-【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剎利種=種剎利【宋】【元】【明】
「剎利種」,宋、元、明三本作「種剎利」。 「種剎利」,大正藏原為「剎利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種剎利」。
ⓞ 為極=極為【宋】【元】【明】
「為極」,宋、元、明三本作「極為」。 「極為」,大正藏原為「為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極為」。
ⓟ 時老病=病老時【聖】
「時老病」,聖本作「病老時」。 「病老時」,大正藏原為「時老病」,今依據聖本改作「病老時」。
ⓠ (共尊)+共【宋】【元】
「共」,宋、元二本作「共尊共」。 大正藏無「共尊」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 聖賢=賢聖【宋】【元】【明】【聖】
「聖賢」,宋、元、明、聖四本作「賢聖」。 「賢聖」,大正藏原為「聖賢」,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賢聖」。
ⓢ 為=謂【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謂」。 「謂」,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謂」。
ⓣ (諸)+比丘【宋】【元】【明】
「比丘」,宋、元、明三本作「諸比丘」。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念=學【宋】【元】【明】【聖】
「念」,宋、元、明、聖四本作「學」。 「學」,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學」。
① 以口嗚如來足上:以嘴親吻佛陀的腳,以示最高的敬意。
② 咄嗟:嘆息。讀音同「墮借」。
③ 今為死使逼:現在被死亡所逼迫。
④ 三佛:「三佛陀」的簡寫,為音譯,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三菩提」,義譯為正覺者。
⑤ 受上四法:此指若對戒、定、慧、解脫不覺知的話,就會流轉生死,不停的受到上一段中提到的老、病、死、愛別離這四種苦。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王波斯匿即勅臣佐,嚴[*]寶羽之車,欲出舍衛城觀地講堂。當於爾時,波斯匿王母命過,年極衰老,垂向百歲,ⓑ王甚尊敬,念未曾離目。是時,波斯匿王邊有大臣,名不奢蜜,高才蓋世,ⓒ世人尊重。時,大臣便作是念:「此波斯匿王母年向百歲,今日命終;設當聞者,王甚愁憂,不能飲食而得重病。我今當設方便,使王不愁憂,亦使不病。」
是時,大臣即嚴駕五百白象,亦嚴駕五百ⓓ疋①馬,復ⓔ嚴五百步兵,復嚴駕五百妓女,復嚴駕五百老母,復嚴駕五百婆羅門,復有五百沙門,復嚴駕五百衣裳,復嚴駕五百珍寶,與亡者作好大棺,ⓕ彩畫極令使妙,懸繒幡蓋,作倡妓樂,不可稱計,出舍衛城。
是時,波斯匿王還來入城。是時,王波斯匿有少事,是時王ⓖ遙見亡者,問左右曰:「此是何人,供養乃至於斯?」
時不奢蜜曰:「此舍衛城中有長者母無常,是彼之具。」
時王復告曰:「此諸象馬車乘復用為?」
大臣報曰:「此五百老母者,用奉上閻羅王,持用贖命。」
時,王ⓗ便笑而作是說:「此是愚人之法,命也難保,有何可剋?ⓘ如有人墮摩竭魚口,欲求出者,實復難得。此亦如是,墮閻羅王邊,欲求ⓙ出,實難ⓚ可得。」
「此五百妓女亦用贖命。」
王報曰:「此亦難得。」
時大臣曰:「若此妓女不可得者,當用餘者贖之。」
王曰:「此亦難得。」
大臣曰:「若此不可得者,當用五百珍寶贖之。」
王報曰:「此亦難得。」
大臣曰:「ⓛ此不可得者,用五百衣裳贖之。」
王曰:「此亦難得。」
臣曰:「若此衣裳不可得者,當用此五百梵志呪術,ⓜ呪術取之。」
王曰:「此亦難得。」
大臣曰:「若此五百梵志不可得者,復當持此沙門高才說法,持用贖之。」
王曰:「此不可得。」
大臣曰:「若說法不可得者,當集兵眾,共大戰鬪而ⓝ取之。」
時,波斯匿王大笑而曰:「此是愚人之法,以墮摩竭魚口,終不得出。」
時王曰:「汝當知之,頗有生而不死乎?」
時大臣曰:「此實不可得也。」
時ⓞ大王報曰:「實不可得,諸佛亦作是說,夫生有死,命亦難得。」
是時,不ⓟ奢蜜跪白王曰:「是故,大王!ⓠ甚莫愁憂,一切眾生皆歸於死。」
時王問曰:「我何故愁憂?」
時臣白王:「王當知之,大王母者,今日已死。」
是時,波斯匿王聞此語已,八九歎息而語大臣曰:「善哉!如汝所言,乃能知善權方便。」
是時,王波斯匿還入城,辦種種香華,供養亡母。供養亡母已,便還駕乘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世尊問曰:「大王!何故塵土坌身?」
王白世尊:「天母命終,向送至城外。今來詣世尊所,問其所由。然天母在時,持戒精進,恒修善法,年向百歲,今日已命終,故來至世尊所耳。若當我持象贖命可得者,亦當用象贖之;若當馬贖命可得者,當用馬贖之;若當車乘贖命可得者,ⓡ便當用車乘贖之;若當金銀珍寶贖命可得者,當用金銀珍寶贖之;若當以奴婢、僕從、城廓、國界,贖命可得者,當以城廓、國界贖ⓢ命;若以ⓣ加尸國界人民贖命可得者,當以[*]加尸人民贖之,莫令我ⓤ天母命終。」
世尊告曰:「是故,大王!ⓥ甚莫愁憂,一切眾生皆歸於死。一切變易之法,欲令不變易者,終不有此事。大王當知,人身之法猶如雪ⓦ揣,要當歸壞;亦如土坏,同亦歸壞不可久保;亦如野馬幻化,虛偽不真;亦如空ⓧ拳,以誑小兒。是故,大王!莫懷愁憂,恃怙此身。大王當知,有此四大恐怖,來至此身,不可障護,亦不可以言語、呪術、藥草、符書,所可除去。云何為四?一者名為老,壞敗少壯,使無顏色;二者ⓨ名病盡,壞敗ⓩ無病;三者名為死盡,壞敗命根;四者有常之物歸於無常。是謂,大王!有此四法不可障護,非力所能伏也。
「大王當知,猶如四方有四大山,從四方來,便ⒶⒷ壓眾生,非力所却。是故,大王!非牢固物,不可恃怙。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王亦不久,當至生死之海。王亦當知,諸以法治化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若復以非法治化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是故,大王!當以法治化,莫以非法。如是,大王!當作是學。」
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曰:「此法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世尊告曰:「此法[*]名除愁憂之刺。」
王白佛言:「實爾,世尊!所以然者,我聞此法已,所有愁憂之Ⓒ刺,今日[*]已除。然,世尊!國界事猥,欲還所在。」
世尊告曰:「宜知是時。」波斯匿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爾時,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cf. S. 3. 3. 2. Ayyakā.,[Nos. 99(1227), 100(54), 122.]
????
ⓑ 〔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世人=人所【宋】【元】【明】
「世人」,宋、元、明三本作「人所」。 「人所」,大正藏原為「世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人所」。
ⓓ 疋=正【聖】
「疋」,聖本作「正」。 「正」,大正藏原為「疋」,今依據聖本改作「正」。
ⓔ 嚴+(駕)【宋】【元】【明】
「嚴」,宋、元、明三本作「嚴駕」。 大正藏無「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彩=綵【聖】
「彩」,聖本作「綵」。 「綵」,大正藏原為「彩」,今依據聖本改作「綵」。
ⓖ 遙見=逢見【宋】【元】【明】
「遙見」,宋、元、明三本作「逢見」。 「逢見」,大正藏原為「遙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逢見」。
ⓗ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猶)+如【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猶如」。 大正藏無「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出+(者)【聖】
「出」,聖本作「出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可〕-【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可」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若)+此【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若此」。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呪術=行况而【宋】【元】【明】,=行况【聖】
????
ⓝ (強)+取【聖】
「取」,聖本作「強取」。 大正藏無「強」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奢=捨【聖】
「奢」,聖本作「捨」。 「捨」,大正藏原為「奢」,今依據聖本改作「捨」。
ⓠ 甚莫=莫甚【聖】,甚=慎【宋】【元】【明】
????
ⓡ 〔便〕-【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命=之【宋】【元】【明】【聖】
「命」,宋、元、明、聖四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命」,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之」。
ⓣ 加尸=迦尸【明】*
「加尸」,明本作「迦尸」。 「迦尸」,大正藏原為「加尸」,今依據明本改作「迦尸」。
ⓤ 〔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甚莫=慎勿【宋】【元】【明】
「甚莫」,宋、元、明三本作「慎勿」。 「慎勿」,大正藏原為「甚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慎勿」。
ⓦ 揣=摶【宋】【元】【明】
「揣」,宋、元、明三本作「摶」。 「摶」,大正藏原為「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摶」。
ⓧ 拳=捲【聖】
「拳」,聖本作「捲」。 「捲」,大正藏原為「拳」,今依據聖本改作「捲」。
ⓨ 名+(為)【宋】*【元】*【明】*
「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為」。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無病=無為【宋】
「無病」,宋本作「無為」。 「無為」,大正藏原為「無病」,今依據宋本改作「無為」。
Ⓐ 「便」,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 壓=押【聖】
「壓」,聖本作「押」。 「押」,大正藏原為「壓」,今依據聖本改作「押」。
Ⓒ 刺=利【元】
「刺」,元本作「利」。 「利」,大正藏原為「刺」,今依據元本改作「利」。
① 疋:數量的單位,同「匹」。讀音同「痞」。
《增壹阿含經》卷16〈24 高幢品〉第8經: 「爾時,長壽王聞興兵攻*罰其國,即設方計:『我今雖無七寶之財,臣佐之屬,四部 之兵,彼王雖復多諸兵眾,如我今日一夫之力,足能壞彼百千之眾,殺害眾生,不可稱 計,不可以一世之榮,作永世之罪。我今可出此城,更在他國,使無鬪諍。』 (CBETA, T02, no. 125, p. 626, c14-19)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非獨在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中為尊,乃至世間人民中獨尊,今有四法本末,我躬自知之,而作證於四部之眾、天上、人中。云何為四?一者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知之,於四部之眾、ⓑ天上、人中而作證;二者一切諸行苦;三者一切諸行無我;四者涅槃休息。我今知之,於四部之眾,ⓒ於天上、人中而作證。是謂,比丘!四法之本,是故於天上、人中而獨得尊。」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cf A. IV. 185. Samaṇasacca.,[Nos. 99(972), 100(206)]
????
ⓑ 天上人中=人中天上【宋】
「天上人中」,宋本作「人中天上」。 「人中天上」,大正藏原為「天上人中」,今依據宋本改作「人中天上」。
ⓒ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本經提到「四法本」:
(1) 諸行無常。
(2) 諸行苦。
(3) 諸行無我。
(4) 涅槃休息。
一般我們常提到的可用來印證是否為佛法的「三法印」
(1) 諸行無常。
(2) 諸法無我。
(3) 涅槃寂靜。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爾時,世尊欲詣羅閱城①夏坐②,舍利弗亦欲詣羅閱城夏坐,千二百五十弟子皆欲詣羅閱城夏坐,然舍利弗、目揵連夏坐竟,當取ⓐ涅槃。
爾時,世尊將諸比丘、舍利弗、目揵連等,遊羅閱城迦蘭陀竹園③,受夏坐已。爾時,世尊告舍利弗:「今千二百五十弟子,為汝等在此夏坐,然舍利弗、目揵連比丘當取滅度。云何,舍利弗!ⓑ堪任與ⓒ諸比丘說妙法乎?我今脊痛,欲小止息。」
舍利弗對曰:「如是。世尊!」
爾時,世尊躬ⓓ襞ⓔ④僧迦利⑤,右脇⑥著地,脚脚相累,繫意在明ⓕ⑦。
爾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我初受戒時,[*]以經半月,得四辯才⑧而作證,義理具足。我今當說之,分別其義,使汝等知,布現分別之。ⓖ諦聽!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是時,諸比丘從舍利弗受教。
舍利弗告曰:「何等是四辯才?我得證者所謂義辯;我由此得證所謂法辯;我由此得證所謂應辯;我由此得證所謂ⓗ自辯。我今當廣分別其義。若當四部之眾有狐疑者,我今現在,可問其義。若復,諸賢!於四禪有狐疑者,若復,諸賢!於四等心⑨有狐疑者,可問ⓘ我,今當說之。設復,諸賢!於四意斷有狐疑者,可問我義,我今當說。四神足、四意止、四諦,有狐疑者,便來問我義,我今當說之。今不問者,後悔無益!我今唯有世尊.無所著.等正覺所有深法,所行眾事,亦問我義,我當說之,ⓙ後勿有悔。」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到時,著衣持鉢,欲入羅閱城乞食。是時,執ⓚ杖梵志遙見目連來,各各相ⓛ詣謂曰:「此是沙門瞿曇弟子ⓜ中,無有出此人上,我等盡共圍已,而取打殺。」
是時,彼梵志便共圍捉,各以瓦石打殺而ⓝ便捨去,身體無處不遍,骨肉爛盡,酷痛苦惱,不可稱計。
是時,大目揵連而作是念:「此諸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捨我而去。我今身體無處不ⓞ痛,極患疼痛,又無氣力ⓟ可還至ⓠ園,我今可以神足還至精舍。」是時,目連即以神足還至精舍,到舍利弗所,在一面坐。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語舍利弗言:「此執[*]杖梵志圍我取打,骨肉爛盡,身體疼痛,實不可堪,我今欲取般涅槃,故來辭汝。」
時舍利弗言:「世尊弟子之中,神足第一,有大威力,何故不以神足而避乎?」
目連報言:「我本所造行極為深重,要索受報,終不可ⓡ避,ⓢ非是空中而受此報。然我今日ⓣ身極患疼痛,故來辭汝,取般涅槃。」
舍利弗言:「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廣演其義,若彼人意中欲住劫、過劫,乃ⓤ至不滅度⑩,何以不住而滅度乎?」
目連報言:「如是,舍利弗!如來ⓥ言:『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壽經劫者,亦可得耳。』但如來住劫住者,我亦住耳。但今日世尊不久當取般涅槃,眾生之類壽命極短,又我不忍見世尊取般涅槃。然我身體極為疼痛,欲取般涅槃。」
爾時,舍利弗語目連言:「汝今小ⓦ停,我當先取滅度。」是時,目連默然不對。
是時,舍利弗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舍利弗白世尊言:「我今欲取滅度,唯願聽許。」
是時,世尊默然不對。時舍利弗再三白世尊言:「我今正是時,欲取般涅槃。」
是時,世尊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不住一劫,ⓧ乃過一劫?」
舍利弗白世尊言:「我ⓨ躬從世尊聞,躬自承受,眾生之類ⓩ受命極短,極壽不過百歲,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若當如來住壽一劫者,我Ⓐ當亦住壽一劫。」
世尊告曰:「如舍利弗言,以眾生命短,Ⓑ故如來壽亦短,然復此事亦不可論。所以然者,過去久遠阿僧祇劫,有佛名Ⓒ善念誓願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萬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當成佛時,即其日便化作無量佛,立無量眾生在三乘行,有在不退轉地住者;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姓家;復立無量眾生在四天王宮、艶天、兜術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梵迦夷天、欲天、色天、無色天,亦於其日,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而今舍利弗言:『以眾生壽短,故如來壽命亦短。』云何,舍利弗!而作是說:『如來當住一劫,至一劫,我亦當住一劫,至一劫。』然復眾生,不能知如來壽命長短。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土境界不可思議。是謂,舍利弗!有四不可思議。」
舍利弗言:「如是,世尊!有四不可思議,世界、眾生、龍宮、佛土實不可思議。Ⓕ然長夜恒有此Ⓖ念:『釋迦文佛終不住一劫。』又復諸天來至我所,而語我言:『釋迦文佛不久在世,年向八十,然今世尊不久當取涅槃。』我今不堪見世尊取般涅槃。又我躬從如來聞此語:『諸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上足弟子先取般涅槃,然後佛取般涅槃;又最後弟子亦先取般涅槃,然後世尊不久當取滅度。』唯願世尊聽取滅度。」
世尊告曰:「今正是時。」
舍利弗即ⓐ住如來前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而入初禪;從初禪起,ⓑ入二禪;從二禪起,復入三禪;從三禪起,復入四禪;從四禪起,復入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起,入不用處、識處、空處;從空ⓓ處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時,尊者舍利弗從四禪起已,告諸比丘:「此名師子奮迅三昧⑪。」
是時,諸比丘歎未曾有:「甚奇!甚特!尊者舍利弗入三昧,速疾乃爾。」
爾時,舍利弗即從[*]坐起,頭面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當於爾時,眾多比丘從舍利弗後。時舍利弗還顧語:「諸賢!各欲所至?」
眾多比丘報曰:「我等欲得供養尊者ⓕ舍利。」
舍利弗言:「止!止!諸賢!此則為供養已。吾自有沙彌⑫,足得供養我耳。汝等各還所在,思惟道化,善修梵行,盡於苦際。如來出世,甚難可遇,時時乃出,猶優曇鉢華時時乃出。如來亦復如是,億劫乃出。人身亦復難剋,有信成就亦復難得,欲求出家學如來法亦復難得。一切諸行欲使ⓖ不滅盡,此亦難得;滅於愛欲永盡無餘,滅盡涅槃。今有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云何為四?一切諸行無常,是謂初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苦,是謂第二法本末,如來之所說。一切諸行無我,是謂第三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涅槃為永寂,是謂第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是謂,諸賢!四法本末,如來之所說。」
爾時,諸比丘咸共墮淚:「今舍利弗滅度,何速乃爾。」
ⓗ爾時,尊者舍利弗告諸比丘:「止!止!諸賢!慎莫愁憂,變易之法,欲使不變易者,此事不然。ⓘ須彌山王尚有無常之變,況復芥子之體,舍利弗比丘而免此患乎?如來金剛之身,不久亦當取般涅槃,何況我身?然汝等各修其法行,得盡苦際。」
是時,尊者舍利弗往詣精舍。到已,收攝衣鉢,出於竹園,往詣本生ⓙ住處。是時,尊者舍利弗漸漸乞食至摩瘦國。爾時,尊者舍利弗遊於摩瘦本生之處,身遇疾病,極為苦痛。時,唯有均頭⑬沙彌供養,目下除去不淨,供給清淨。
是時,釋提ⓚ桓因知舍利弗心中所念,譬如ⓛ力士ⓜ屈申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不現,來至舍利弗精舍中。至已,頭面禮足,復以兩手摩舍利弗足,自稱姓名,而作是說:「我是天王帝釋。」
舍利弗言:「快哉!天帝![*]受命無窮。」
釋提[*]桓因報言:「我今欲供養尊者[*]舍利。」
時舍利弗報言:「止!止!天帝!此則為供養已,諸天清淨,ⓝ阿須輪、龍、鬼及諸天之眾。我今自有沙彌,足堪使令。」
時,釋提[*]桓因再三白舍利弗言:「我今欲作福業,莫見違願,今欲供養尊者舍ⓞ利。」是時,舍利弗默然不對。時,釋提桓因躬自除糞,不辭謙苦。
是時,尊者舍利弗即以其ⓟ夜而般涅槃。是時,此地六ⓠ變ⓡ震動,有大音聲,雨諸天華,作倡伎樂,諸天ⓢ側塞虛空,神妙諸天亦散拘牟頭華,或以栴檀雜碎之香而散其上。時,舍利弗[*]已取滅度,諸天皆在空中,悲號啼哭,不能自勝,虛空之中,欲天、色天、無色天,悉共墮淚,亦如春月細雨和暢。爾時,亦復如是。「今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何其速哉。」
是時,釋提[*]桓因集一切眾香,而耶維尊者舍利弗身,種種供養已,而收舍利及衣鉢,而付均頭沙彌,又告之曰:「此是汝師舍利及衣鉢,往奉世尊。到已,以此因緣,具白世尊,ⓣ若有所說者,便奉行之。」
是時,均頭報言:「如是,拘翼!」
是時,均頭沙彌捉衣、持鉢及舍利,往ⓤ至阿難所,白阿難ⓥ曰:「我師[*]已取滅度,今持舍利、衣鉢ⓦ來,用ⓧ上世尊!」
時阿難見已,即墮淚而作是語:「汝亦來共至世尊所,以此因緣,共白世尊。若世尊有所說,我等Ⓔ常奉行之。」
均頭報言:「如是,尊者!」
是時,阿難將均頭沙彌至世尊所,頭面禮足,白世尊曰:「此均頭沙彌來至我所,白我言:『我師[*]已滅度,今持衣鉢來奉上如來。』我今日心意煩惱,志性迷惑,莫知東西,聞尊者舍利弗取般涅槃,悵然傷心。」
世尊告曰:「云何,阿難!舍利弗比丘用戒身般涅槃乎⑭?」
阿難對曰:「非也。世尊!」
世尊告曰:「云何,阿難!用定身、慧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乎?」
阿難白佛言:「舍利弗比丘不用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所見身,而取滅度,但舍利弗比丘恒喜教化,說法無厭足,與諸比丘ⓐ教誡,亦無厭足。我今憶此舍利弗深恩過多,是以愁悒耳。」
世尊告曰:「止!止!阿難!莫懷愁憂,ⓑ不常之物,欲使恒在者,此事不然。夫生有死。云何,阿難!過去諸佛盡非滅度乎?ⓒ譬如燈炷,ⓓ油盡ⓔ即滅。ⓕ如從寶藏、ⓖ定光至今七佛及弟子眾,盡非般涅槃乎?如是辟支佛審諦、高稱、遠聞、ⓗ尼嗟優尼般嗟伽羅,優般伽羅,爾許辟支佛盡非滅度乎?賢劫之初,大國聖王名曰善悅摩訶提婆,如是轉輪聖王今為所在,豈非盡ⓘ非般涅槃乎?」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一切行無常, 生者當有死,
不生不復滅, 此滅最第一。」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八ⓛ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四意斷品ⓟ第二十六之ⓠ餘
世尊告阿難曰:「汝今授舍利弗舍利來。」
阿難對曰:「如是。世尊!」是時,阿難即授舍利在世尊手。
爾時,世尊手執舍利已,告諸比丘:「今此是舍利弗比丘舍利,智慧聰明高才ⓡ之智。若干種智,智不可窮,智無涯底,ⓢ智有速疾之智,有輕便之智,有利機之智,有甚深之智,有審諦之智,少欲知足,樂閑靜ⓣ之處,有ⓤ猛勇意,所為不亂,無怯弱心,能有所忍,除去惡法,體性柔和,不好鬪訟,恒修精進,行ⓥ三昧,習ⓦ智慧,念解脫,修行解脫所ⓧ知見身。比丘當知,猶如大樹而無其枝,然今日比丘僧,如來是大樹,舍利弗比丘而取滅度,似樹無枝。若舍利弗所遊之方,彼方便遇大幸云:『舍利弗在彼方止。』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能與外道異學共ⓨ議論,無不降伏者。」
是時,大目揵連聞舍利弗滅度,即以神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大目揵連白世尊曰:「舍利弗比丘今ⓩ已滅度,我今Ⓐ辭世尊,欲取滅度。」
爾時,世尊默然不對。如是再三白世尊曰:「我欲取滅度。」爾時,世尊亦復默然不報。
爾時,目連Ⓑ以見世尊默然不報,即禮世尊足,便退而去。還詣精舍,收攝衣鉢,出羅閱城,自往本生處。爾時,有眾多比丘從尊者Ⓒ目連後。是時,眾多比丘共[*]目連到摩瘦村,在彼遊化,身抱重患。
是時,目連躬自露地⑮敷座而坐,而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有想無想定;從有想無想Ⓓ定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從初禪起,飛在空中,坐臥經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作十八變,神足變化。
是時,尊者大目揵連還下就座,結跏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復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入空處;從空處起,入識處;從識處Ⓗ起,入不用處,從不用處起,入有想無想處;從有想無想處起,入火光三昧;從火光三昧起,入水光三昧;從水光三昧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還入水光、火光、有想無想處、不用處、識處、空處、四禪、三禪、二禪、Ⓘ初禪。復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第三禪;從第三禪起,入第四禪;從第四禪起,尋時取滅度。爾時,大目揵連已取滅度。
是時,此地極大震動,諸天各各相告來下,Ⓙ省覲大目揵連,持用供養尊德,或以種種香華來供養者,諸天在空中作倡Ⓔ伎樂,彈琴、歌舞用供養尊者目揵連上。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已取滅度。是時,那羅陀村中一Ⓕ由旬內,諸天側滿其中。爾時,復有眾多比丘持種種香華,散尊者目揵連尸上。
爾時,世尊從羅閱城漸漸乞食,將五百比丘,人中遊化,往詣那羅陀村,五百比丘俱。爾時,舍利弗、目連取滅度未久。爾時,世尊在露地而坐,Ⓖ默然察諸比丘已,默然觀諸比丘已,告諸比丘:「我今觀此眾ⓐ人中,大有損ⓑ減。所以然者,今此眾中無有舍利弗、目揵連比丘。若舍利弗、目揵連所遊之方,彼方便為ⓒ不空。聞舍利弗、目揵連今在此ⓓ一方。所以然者,舍利弗、目揵連比丘堪任降此外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佛所造甚奇!甚特!有此二ⓔ智慧、神足弟子取般涅槃,然如來無有愁憂。正使過去恒沙如來,亦復有此智慧、神足弟子,正使當來ⓕ諸佛出世,亦當有此智慧、神足弟子。比丘當知,世間有ⓖ二施業。云何為二?所謂財施、法施。比丘當知,若論財施者,當從舍利弗、目連比丘求;若欲求法施者,當從我求之。所以然者,我今如來無有財施,汝等今日可供養舍利弗、目揵連比丘舍利。」
爾時,阿難白佛言:「云何得供養舍利弗、目揵連舍利?」
世尊告曰:「當集種種香華,於四衢道⑯頭,起四寺偷婆⑰。所以然者,ⓗ若有起寺,此人有四種ⓘ應起偷婆。云何為四?轉輪聖王應起偷婆,漏盡阿羅漢應起偷婆,辟支佛應起偷婆,如來應起偷婆。」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有何因緣如來應起偷婆?復有何因緣辟支佛、漏盡阿羅漢、轉輪聖王應起偷婆?」
世尊告曰:「汝今當知,轉輪聖王ⓛ加行十善,修十功德,亦復教人行十善功德。云何為十?己身不殺生,復教他人使不殺生。己身不盜,復教他人使不盜。己身不ⓜ婬,復教他人使不[*]婬。己身不妄語,復教他人使不妄語。己身不綺語,復教他人使不綺語。己身不嫉妬,復教他人使不嫉妬。己身不鬪訟,復教他人使不鬪訟。己身意正,復教他人使不亂意。身自正見,復教他人使行正見。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有此十功德,是故應與起偷婆。」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復以何因緣如來弟子應與起偷婆?」
世尊告曰:「阿難當知,漏盡阿羅漢以更不復受有,淨如天金,三毒五使⑱永不復現,以此因緣如來弟子應與起偷婆。」
阿難白佛:「以何因緣辟支佛應與起偷婆?」
世尊告曰:「有辟支佛,無師自悟,去諸結使,ⓝ更不受胎,是故應與起偷婆。」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復以何因緣如來應與起偷婆?」
世尊告曰:「於是,阿難!如來有十力⑲、四無所畏⑳,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得道者令得道,不般涅槃者令般涅槃。眾人見已,極懷歡喜。是謂,阿難!如來應與起偷婆。是謂如來應與起偷婆。」
爾時,阿難聞ⓞ世尊所說,歡喜奉行。
ⓐ (般)+涅槃【宋】【元】【明】
「涅槃」,宋、元、明三本作「般涅槃」。 大正藏無「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而)+堪【宋】【元】【明】
「堪」,宋、元、明三本作「而堪」。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襞=辟【聖】
「襞」,聖本作「辟」。 「辟」,大正藏原為「襞」,今依據聖本改作「辟」。
ⓔ 僧迦利=僧伽梨【宋】【元】【明】
「僧迦利」,宋、元、明三本作「僧伽梨」。 「僧伽梨」,大正藏原為「僧迦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僧伽梨」。
ⓕ 「繫」,大正藏原為「計」,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繫」。
ⓖ 諦聽+(諦聽)【宋】【元】【明】
「諦聽」,宋、元、明三本作「諦聽諦聽」。 大正藏無「諦聽」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自=揵疾【宋】【元】【明】,=疾【聖】
????
ⓘ 我+(義)【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義」。 大正藏無「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今不問者)+後【宋】【元】【明】
「後」,宋、元、明三本作「今不問者後」。 大正藏無「今不問者」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杖=扙【聖】*
「杖」,聖本作「扙」。 「扙」,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聖本改作「扙」。
ⓛ 詣=謂【宋】,=語【元】【明】,-【聖】
????
ⓜ (欲來乞食諸瞿曇弟子)+中【宋】【元】【明】
「中」,宋、元、明三本作「欲來乞食諸瞿曇弟子中」。 大正藏無「欲來乞食諸瞿曇弟子」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便〕-【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痛=破【聖】
「痛」,聖本作「破」。 「破」,大正藏原為「痛」,今依據聖本改作「破」。
ⓟ 可=何【元】【明】
「可」,元、明二本作「何」。 「何」,大正藏原為「可」,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何」。
ⓠ 園=國【宋】【元】【明】【聖】
「園」,宋、元、明、聖四本作「國」。 「國」,大正藏原為「園」,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國」。
ⓡ 〔避非〕-【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避非」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避非」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非〕-【聖】
聖本無「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非」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身+(體)【宋】【元】【明】
「身」,宋、元、明三本作「身體」。 大正藏無「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至=可【聖】
「至」,聖本作「可」。 「可」,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聖本改作「可」。
ⓥ 〔言〕-【聖】
聖本無「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停=亭【聖】
「停」,聖本作「亭」。 「亭」,大正藏原為「停」,今依據聖本改作「亭」。
ⓧ 乃=及【宋】【元】【明】
「乃」,宋、元、明三本作「及」。 「及」,大正藏原為「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及」。
ⓨ 躬+(自)【宋】【元】【明】
「躬」,宋、元、明三本作「躬自」。 大正藏無「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受命=壽命【宋】*【元】*【明】*
「受命」,宋、元、明三本作「壽命」。 「壽命」,大正藏原為「受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壽命」。
Ⓐ 當亦=亦當【宋】【元】【明】
「當亦」,宋、元、明三本作「亦當」。 「亦當」,大正藏原為「當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亦當」。
Ⓑ 〔故如…短〕六字-【聖】
聖本無「故如…短」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故如…短」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德)+善念【宋】【元】【明】
「善念」,宋、元、明三本作「德善念」。 大正藏無「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万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聖】
「來」,聖本作「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万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 大正藏無「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當於爾時人壽八万歲無有中夭者彼善念誓願如來」三十十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世+(界)【宋】【元】【明】【聖】
「世」,宋、元、明、聖四本作「世界」。 大正藏無「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然+(我)【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然我」。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四)+念【聖】
「念」,聖本作「四念」。 大正藏無「四」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住=於【宋】【元】【明】
「住」,宋、元、明三本作「於」。 「於」,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
ⓑ (復)+入【宋】【元】【明】
「入」,宋、元、明三本作「復入」。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無想〕-【聖】
聖本無「無想」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無想」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處〕-【聖】
聖本無「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處」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第)+三【宋】【元】【明】【聖】
「三」,宋、元、明、聖四本作「第三」。 大正藏無「第」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舍利+(弗)【元】,【明】【聖】*
????
ⓖ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如)+須【宋】【元】【明】
「須」,宋、元、明三本作「如須」。 大正藏無「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住〕-【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住」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桓=洹【聖】*
「桓」,聖本作「洹」。 「洹」,大正藏原為「桓」,今依據聖本改作「洹」。
ⓛ 力士=力人【宋】【元】【明】
「力士」,宋、元、明三本作「力人」。 「力人」,大正藏原為「力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力人」。
ⓜ 屈申=屈伸【宋】【元】【明】
「屈申」,宋、元、明三本作「屈伸」。 「屈伸」,大正藏原為「屈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屈伸」。
ⓝ 阿須輪=阿須倫【宋】【元】【明】
「阿須輪」,宋、元、明三本作「阿須倫」。 「阿須倫」,大正藏原為「阿須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阿須倫」。
ⓞ 利+(弗)【聖】
「利」,聖本作「利弗」。 大正藏無「弗」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夜=疾【宋】【元】【明】
「夜」,宋、元、明三本作「疾」。 「疾」,大正藏原為「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疾」。
ⓠ 變=反【宋】【元】【明】
「變」,宋、元、明三本作「反」。 「反」,大正藏原為「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反」。
ⓡ 震=振【聖】
「震」,聖本作「振」。 「振」,大正藏原為「震」,今依據聖本改作「振」。
ⓢ 側=[土*則]【元】【明】
「側」,元、明二本作「[土*則]」。 「[土*則]」,大正藏原為「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土*則]」。
ⓣ 若+(世尊)【宋】【元】【明】【聖】
「若」,宋、元、明、聖四本作「若世尊」。 大正藏無「世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至〕-【聖】
聖本無「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至」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曰=白【元】
「曰」,元本作「白」。 「白」,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元本改作「白」。
ⓦ 來用=用奉【宋】【元】【明】
「來用」,宋、元、明三本作「用奉」。 「用奉」,大正藏原為「來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用奉」。
ⓧ (奉)+上【聖】
「上」,聖本作「奉上」。 大正藏無「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常=當【宋】【元】【明】【聖】
「常」,宋、元、明、聖四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當」。
Ⓕ 脫+(身解脫)【聖】
「脫」,聖本作「脫身解脫」。 大正藏無「身解脫」三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身解脫〕-【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身解脫」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身解脫」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教誡=教戒【宋】【元】【明】【聖】
「教誡」,宋、元、明、聖四本作「教戒」。 「教戒」,大正藏原為「教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教戒」。
ⓑ 不常=無常【宋】【元】【明】【聖】
「不常」,宋、元、明、聖四本作「無常」。 「無常」,大正藏原為「不常」,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無常」。
ⓒ 〔譬〕-【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譬」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譬」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油盡即=消息【宋】【元】【明】
「油盡即」,宋、元、明三本作「消息」。 「消息」,大正藏原為「油盡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消息」。
ⓔ 即=則【聖】
「即」,聖本作「則」。 「則」,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聖本改作「則」。
ⓕ 如=於油【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於油」。 「於油」,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於油」。
ⓖ 定光=錠光【元】【明】
「定光」,元、明二本作「錠光」。 「錠光」,大正藏原為「定光」,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錠光」。
ⓗ 尼嗟優尼般嗟伽羅=尼蹉優般尼嗟伽羅【宋】【元】【明】
「尼嗟優尼般嗟伽羅」,宋、元、明三本作「尼蹉優般尼嗟伽羅」。 「尼蹉優般尼嗟伽羅」,大正藏原為「尼嗟優尼般嗟伽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尼蹉優般尼嗟伽羅」。
ⓘ 〔非〕-【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非」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 八=七【聖】
「八」,聖本作「七」。 「七」,大正藏原為「八」,今依據聖本改作「七」。
ⓛ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 九=八【聖】*
「九」,聖本作「八」。 「八」,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聖本改作「八」。
ⓞ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 第二十六=分【聖】
「第二十六」,聖本作「分」。 「分」,大正藏原為「第二十六」,今依據聖本改作「分」。
ⓠ 餘=二【明】
「餘」,明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餘」,今依據明本改作「二」。
ⓡ 之=大【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大」。 「大」,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大」。
ⓢ 〔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猛勇=勇猛之【宋】【元】【明】,=勇猛【聖】
????
ⓥ (於)+三【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於三」。 大正藏無「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智慧=慧智【聖】
「智慧」,聖本作「慧智」。 「慧智」,大正藏原為「智慧」,今依據聖本改作「慧智」。
ⓧ 〔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議論=論議【宋】【元】【明】
「議論」,宋、元、明三本作「論議」。 「論議」,大正藏原為「議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論議」。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目連=目揵連【宋】*【元】*【明】*
「目連」,宋、元、明三本作「目揵連」。 「目揵連」,大正藏原為「目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目揵連」。
Ⓓ 〔定〕-【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定」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定」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起入…處〕九字-【聖】
聖本無「起入…處」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起入…處」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初禪=一禪【宋】【元】【明】
「初禪」,宋、元、明三本作「一禪」。 「一禪」,大正藏原為「初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禪」。
Ⓙ 省覲=覲省【宋】【元】【明】
「省覲」,宋、元、明三本作「覲省」。 「覲省」,大正藏原為「省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覲省」。
Ⓔ 伎樂=妓樂【宋】【元】【明】【聖】
「伎樂」,宋、元、明、聖四本作「妓樂」。 「妓樂」,大正藏原為「伎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妓樂」。
Ⓕ 由旬=由延【宋】【元】【明】
「由旬」,宋、元、明三本作「由延」。 「由延」,大正藏原為「由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由延」。
Ⓖ 〔默然察諸比丘已〕-【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默然察諸比丘已」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默然察諸比丘已」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人〕-【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減=滅【聖】
「減」,聖本作「滅」。 「滅」,大正藏原為「減」,今依據聖本改作「滅」。
ⓒ 〔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不」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智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智慧」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智慧」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二施=此二財【宋】【元】【明】,=施二財【聖】
????
ⓗ 〔若有起寺此人〕-【聖】
聖本無「若有起寺此人」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若有起寺此人」六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應起偷婆〕-【宋】【元】【明】,(人)+應【聖】
????
ⓙ 〔白世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白世尊」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白世尊」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曰=言【聖】
「曰」,聖本作「言」。 「言」,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聖本改作「言」。
ⓛ 加=自【元】【明】
「加」,元、明二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自」。
ⓜ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 (有)+更【宋】【元】【明】
「更」,宋、元、明三本作「有更」。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世尊=佛【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佛」。 「佛」,大正藏原為「世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佛」。
① 羅閱城:「王舍城」的音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② 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③ 迦蘭陀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竹林加蘭哆園」、「竹林精舍」。
④ 躬襞:親自動手摺衣,「襞」讀作「必」,動手摺衣的意思。
⑤ 僧迦利: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大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⑥ 脇: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
⑦ 繫意在明:「計意在明」可能相當於《雜阿含經》的「繫念明相」或「繫念明想」:做光明的觀想,譬如觀心中有月輪([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另作「繫想在明」,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正念正知」。(←抄字典的??)
⑧ 四辯才:善於說法的四種才智,包含義辯(分別義理)、法辯(明白諸法)、辭辯(通達方言)、應辯(不畏懼說法)。又譯為「四辯」。
⑨ 四等心:慈、悲、喜、護(捨)四無量心。
⑩ 乃至不滅度:在這期間是有能力不滅度的。(而不是永遠不滅度)
⑪ 師子奮迅三昧:如獅子振奮猛撲的迅捷,比喻能自在快速地入定、出定、切換定境的定力。
⑫ 沙彌:受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男子。
⑬ 均頭:沙彌名,七歲即出家,是舍利弗尊者出家前的弟弟,也是舍利弗尊者的侍者,在佛陀教他如何滅外道六十二見後證得阿羅漢果,參見《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三〈善惡品 47〉第9經。又譯為「大均頭」、「純陀」、「大純陀」、「周那」、「摩訶周那」。
⑭ 舍利弗比丘用戒身般涅槃乎:舍利弗比丘證得的解脫戒消失了嗎?其中「戒身」為五分法身(佛及阿羅漢所具備的五種功德、悟境)之一,諸佛及阿羅漢證得的真理皆相同、皆不會敗壞,自然不會隨著個人滅度而消失。
⑮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⑯ 四衢道:十字路口。「衢」讀音同「渠」。
⑰ 偷婆:供奉舍利(遺骸)的塔,另譯為鍮婆、塔婆、窣睹波、浮屠。
⑱ 五使:1.五種結使,指五下分結:身見、戒禁取見、疑見、貪、瞋。或 2.五天使:生、老、病、死、罪。??
⑲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⑳ 四所無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漏永盡無畏、(3)說障法無畏、(4)說出道無畏。又譯為「四無畏」。
舍利弗尊者當時告訴其他出家人,自行證得涅槃才是最重要的,這些和舍利弗一同修行的出家人都有機會當生得證涅槃,供養植福自然就是其次了。而天帝釋並非出家人,無法短期內解脫,供養聖者舍利以植福,即可成為他往後修行的資糧。在經文最後,佛陀讓弟子在十字路口為他們起塔供養,也是一種讓普羅大眾都能植福的方法。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婆迦梨①身得重患,臥在大小便上,意欲ⓑ自刀殺,無此勢可自坐起。是時,尊者婆迦梨告侍者:「ⓒ汝今可持刀來,吾欲自殺。所以然者,如今ⓓ日釋迦文佛弟子之中,信解脫者無出我上,然我今日有漏心不解脫。所以然者,ⓔ然如來弟子遇苦惱時,亦復求刀自殺。我今用此命為?不能從此岸至彼岸。」
是時,婆迦梨弟子出家未久,未知今世、後世,不知從此岸至彼岸,亦復不知死此生彼,便授刀與之。時,婆迦梨手執刀已,以信堅固,持刀自刺。
是時,婆迦梨以ⓕ刀自刺,而作是念:「釋迦文佛弟子之中,所作非法,得惡利不得善利,於如來法中,不得受證而ⓖ取命終。」是時,尊者婆迦梨便思惟是五盛陰:是謂此色,是謂色ⓗ習,是謂色滅盡;是謂痛、想、行、識,ⓘ是謂痛、想、行、識集,是謂痛、想、行、識、滅盡。彼於此五盛陰熟思惟之,諸有生法皆是死法。知此已,便於有漏心得解脫。爾時,尊者婆迦梨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
爾時,世尊以天耳聽聞尊者婆迦梨求刀自殺。爾時,世尊告ⓙ阿難:「諸比丘在舍衛城者,盡集一處,吾欲所勅。」
是時,尊者阿難受世尊教,即集諸比丘,在普ⓚ集講堂②,還白世尊ⓛ曰:「今日比丘已集一處。」
是時,世尊ⓜ將比丘僧,前後圍遶,至彼婆迦梨比丘精舍。當於爾時,弊魔波旬欲得知尊者婆迦梨神識所在,為在何處?為在人耶?為非人耶?天、龍、鬼神、乾沓惒、阿須倫、迦留羅、摩休勒、閱叉?今此神識竟為所在,在何處生遊?不見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皆悉周遍而不知神識之處。是時,魔波旬身體疲極,莫知所在。
爾時,世尊將比丘僧,前後圍遶,至彼精舍。爾時,世尊觀魔波旬欲得知神識所在。世尊告諸比丘:「汝等頗聞此精舍之中有大聲乎?又有光怪?」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我等[*]已見。」
世尊告曰:「此弊魔波旬,欲得知婆迦梨神識所在。」
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唯願世尊ⓝ說婆迦梨比丘神識為ⓞ何所在?」
世尊告曰:「婆迦梨比丘神識永無所著。彼族姓子[*]以般涅槃,當作如是持。」
是時,尊者阿難白世尊曰:「此婆迦梨比丘何日得此四諦?」
世尊告曰:「今日之中得此四諦。」
阿難白佛:「此比丘抱病經久,本是凡人。」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汝所言,但彼比丘謙苦甚久,諸有釋迦文佛弟子之中,信解脫者此人最勝,然有漏心未得解脫:『我今可求刀自刺。』是時,彼比丘臨自刺時,即思惟如來功德;捨壽之日,思惟五盛陰:是謂此色[*]習、此色滅盡。爾時,彼比丘思惟此已,諸有ⓟ習之法皆悉滅盡,此比丘[*]已般涅槃。」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意斷之法 四闇.老耄法
阿夷.法本末 舍利.婆迦ⓠ梨
ⓐ ~cf. S. 22. 87. Vakkali.,[No. 99(1265)]
????
ⓑ 自刀殺=自殺然【宋】【元】【明】,=自力然【聖】
????
ⓒ 汝今=曰汝【宋】【元】【明】
「汝今」,宋、元、明三本作「曰汝」。 「曰汝」,大正藏原為「汝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汝」。
ⓓ 〔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然〕-【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取=今【宋】【元】【明】
「取」,宋、元、明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 習=集【宋】【元】【明】【聖】*
「習」,宋、元、明、聖四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集」。
ⓘ 〔是謂痛想行識集〕-【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是謂痛想行識集」七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是謂痛想行識集」七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阿難+(曰)【宋】【元】【明】
「阿難」,宋、元、明三本作「阿難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集=善【聖】
「集」,聖本作「善」。 「善」,大正藏原為「集」,今依據聖本改作「善」。
ⓛ 〔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將〕-【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將」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將」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說=受【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 〔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何」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習=集【元】【聖】
「習」,元、聖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聖二本改作「集」。
ⓠ 梨=利【聖】
「梨」,聖本作「利」。 「利」,大正藏原為「梨」,今依據聖本改作「利」。
① 婆迦梨:比丘名,佛陀稱讚他「得信解脫,意無猶豫」第一。又譯作「婆迦利」、「跋迦利」、「跋迦梨」、「薄迦梨」。
② 普集講堂:大眾集會用的講堂。又譯為「普會講堂」。
佛陀制戒禁止弟子自殺,這是殺戒的根本戒,因此由病苦而自殺是佛陀所不允許的。本經的例子顯示佛弟子不論修行的經歷,都有解脫的可能,甚至自殺臨終時都可能悟道,但不代表佛教鼓勵這種作法,畢竟其餘自殺的人絕大多數會入三惡道。
本經說婆迦梨尊者「信解脫者無出我上」、「本是凡人」,如果這個敘述無誤,可能表示經中所謂的「信解脫」不一定都指證果位的某個層次,有時只是表示信根堅固而出家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