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馬王品第四十五第4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婆羅園中。

爾時,世尊時到,著衣持鉢,入婆羅村乞食。是時,弊魔波旬便作是念:「今此沙門欲入村乞食,我今當以方宜教諸男女不令與食。」是時,弊魔波旬尋告國界人民之類:「無令施彼沙門瞿曇之食。」

爾時,世尊入村乞食,人民之類皆不與如來共言談者,亦無有來承事供養者,如來乞食竟不得,便還出村。

是時,弊魔波旬至如來所問佛言:「沙門!乞食竟不得乎?」

世尊告曰:「由魔所為,使吾不得食,汝亦不久當受其報。魔!今聽吾說,賢劫之中有佛名拘樓孫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是時,彼亦依此村居止,四十萬眾。爾時,弊魔波旬便作是念:『吾今求此沙門方便,終不果獲。』時,魔復作是念:『吾今當約敕婆羅村中人民之類,使不施沙門之食。』是時,諸聖眾著衣持鉢,入村乞食。爾時諸比丘竟不得食,即還出村。

「爾時,彼佛告諸比丘,說如此妙法:『夫觀食有九事:四種人間食,五種出人間食。云何四種是人間食?一者揣食,二者更樂食,三者念食,四者識食,是謂世間有四種之食。彼云何名為五種之食,出世間之表?一者禪食,二者願食,三者念食,四者八解脫食,五者喜食,是謂名為五種之食。如是,比丘!九種之食,出世間之表,當共專念,捨除四種之食,求於方便辦五種之食。如是,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受彼佛教已,即自剋己,成辦五種之食。是時,彼魔波旬不能得其便。

「是時,波旬便作是念:『吾今不能得此沙門方便,今當求眼、耳、鼻、口、身、意之便。吾今當住村中,教諸人民,使沙門眾等求得利養,使令得之,[*]以辦利養倍增多也;使彼比丘貪著利養,不能暫捨,復欲從眼、耳、鼻、口、身、意得方便乎。』

「是時,彼佛、聲聞到時,著衣持鉢,入村乞食。是時,婆門村人民供給比丘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不令有乏,皆前捉僧伽梨,以物強施。是時,彼佛與眾聲聞說如此之法:『夫利養者,墮人惡趣,不令至無為之處。汝等,比丘!莫趣想著之心,向於利養,當念捨離;其有比丘著利養者,不成五分法身,不具戒德。』

「是故,比丘!未生利養之心,當使不生;已生利養[*]之心,時速滅之。如是。比丘!當作是學。」時,魔波旬即隱形去。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不久〕-【聖】

  聖本無「不久」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不久」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食+(表)【宋】【元】【明】

  「食」,宋、元、明三本作「食表」。
  大正藏無「表」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揣=搏【宋】【元】【明】

  「揣」,宋、元、明三本作「搏」。
  「搏」,大正藏原為「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搏」。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九=五【宋】【元】【明】

  「九」,宋、元、明三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為「九」,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五」。

之=食【宋】【元】【明】

  「之」,宋、元、明三本作「食」。
  「食」,大正藏原為「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食」。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時彼=時【宋】【元】【明】

  「是時彼」,宋、元、明三本作「時」。
  「時」,大正藏原為「是時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時」。

住=往【宋】【元】【明】【聖】

  「住」,宋、元、明、聖四本作「往」。
  「往」,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往」。

教=告【宋】【元】【明】

  「教」,宋、元、明三本作「告」。
  「告」,大正藏原為「教」,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告」。

眾=之【聖】

  「眾」,聖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眾」,今依據聖本改作「之」。

求=未【宋】【元】【明】

  「求」,宋、元、明三本作「未」。
  「未」,大正藏原為「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未」。

羅=盧【宋】

  「羅」,宋本作「盧」。
  「盧」,大正藏原為「羅」,今依據宋本改作「盧」。

〔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人=入【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入」。
  「入」,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入」。

趣=起【宋】【元】【明】【聖】

  「趣」,宋、元、明、聖四本作「起」。
  「起」,大正藏原為「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起」。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當=令【宋】【元】【明】【聖】

  「當」,宋、元、明、聖四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當」,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令」。

(令)+速【宋】【元】【明】

  「速」,宋、元、明三本作「令速」。
  大正藏無「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方宜:方法。

不令與食:不供養食物。

拘樓孫如來:過去七佛中,第四位的佛名。又譯為「拘留孫如來」、「迦羅迦孫提佛」。

眾祐:「世尊」的舊譯,指有眾多德性相助,而為世間所共同尊重的覺者。

吾今求此沙門方便,終不果獲:我至今找方法對付這位修行人,始終沒有成功過。

約敕:約束命令。

揣食:物質的食物。印度人徒手抓食物吃,因此稱食物為揣食。「揣」讀音為ㄔㄨㄞˇ。又譯為「麤摶食」。

更樂食:根、境、識三者接觸而生喜樂、長養身心。例如「秀色可餐」,眼睛看到美色,乃至身體觸摸細滑,都是更樂食。「更樂」為「觸」的異譯。「更樂食」又譯為「細觸食」。

念食:以思考、意志而維繫生命。例如「望梅止渴」、「精神食糧」。又譯為「意思食」。

識食:有識陰的識知、覺知作用,而資益身心。即《雜阿含經》卷二第39經所形容「取陰俱識」。

禪食:以禪定為食,因為禪定能滋養止觀、長養慧命。

願食:以願力(誓願的力量)為食,因為願力能滋養修行的決心。

念食:以正念為食,因為正念能滋養七覺支。這個「念食」和四食的「念食」(又譯為「意思食」)不同義。

八解脫食:以八解脫(八種禪定而捨去對色與無色的貪欲)為食,因為八解脫能讓人超出三界。

喜食:以修行所生的喜悅為食,因為喜是禪支之一,能滋養定力,並讓世間五欲的吸引力相形減輕。

剋己:約束自己。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五分法身: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包括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五種出世間的食,可說是世間四食的昇華:

  • 「揣食」(麤摶食)吃了能有力氣,昇華為誓願的力量「願食」。
  • 「更樂食」(細觸食)產生的喜樂中,著重修行的喜悅「喜食」。
  • 「念食」(意思食)昇華意志作修慧的「念食」及修定的「禪食」。
  • 「識食」昇華為捨去貪欲的「八解脫食」。

五種出世間的食,也對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有益:

  • 「念食」有益於念覺支。
  • 「願食」有益於擇法覺支、精進覺支。
  • 「喜食」有益於喜覺支、猗覺支。
  • 「禪食」有益於定覺支。
  • 「八解脫食」有益於捨覺支。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