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是時,四大聲聞集在一處,而作是說:「我等共觀此羅閱城中,誰有不供奉佛、法、眾作功德者,由來無信者,當勸令信如來、法、僧。」尊者大目揵連、尊者迦葉、尊者阿那律、尊者賓頭盧

爾時,有長者名跋提,饒財多寶,不可稱計:金、銀、珍寶、硨璩、瑪瑙、真珠、虎魄、象馬、車乘、奴婢、僕從,皆悉備具。又復慳貪不肯布施,於佛、法、眾無有毫釐之善,無有篤信,故福已盡,更不造新,恒懷邪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及得阿羅漢者,亦復無有而取證者。彼長者有七重門,門門有守人,不得使乞者詣門,復以鐵籠絡覆中庭中,恐有飛鳥來至庭中。

長者有姊名難陀,亦復慳貪不肯惠施,不種功德之本,故者已滅,更不造新,亦懷邪見:無施、無福、亦無受者,亦無今世、後世、善惡之報,亦無父母、得阿羅漢,亦復無有而取證者。難陀門戶亦有七重,亦有守門人,不令有來乞者,亦復以鐵籠覆上,不使飛鳥來入家中。「我等今日可使難陀母篤信佛、法、眾。」

爾時,拔提長者清旦食餅。是時,尊者阿那律到時,著衣持鉢,便從長者舍地中踊出,舒鉢向長者。是時,長者極懷愁憂,即授少許餅與阿那律。是時,阿那律得餅已,還詣所在。

是時,長者便興瞋恚,語守門人言:「我有教勅:『無令有人入門內。』何故使人來入?」時,守門者報曰:「門閤牢固,不知此道士為從何來?」爾時,長者默然不言。

時,長者已食餅竟,次食魚肉。尊者大迦葉著衣持鉢,詣長者家,從地中踊出,舒鉢向長者。時,長者甚懷愁憂,授少許魚肉與之。是時,迦葉得肉,便於彼沒,還歸所在。

是時,長者倍復瞋恚,語守門者言:「我先有教令:『不使人入家中。』何故復使二沙門入家乞食?」時,守門人報曰:「我等不見此沙門為從何來入?」

長者報曰:「此禿頭沙門善於幻術,狂惑世人,無有正行。」

爾時,長者婦去長者不遠而坐觀之。然此長者婦是質多長者妹,從摩師山中取之。時,婦語長者言:「可自護口,勿作是語,言:『沙門學於幻術。』所以然者,此諸沙門有大威神,所以來至長者家者,多所饒益。長者!竟識先前比丘者乎?」

長者報曰:「我不識之。」

時婦報言:「長者!頗聞迦毘羅衛斛淨王子名阿那律,當生之時,此地六變震動,遶舍一由旬內,伏藏自出?」

長者報言:「我聞有阿那律,然不見之耳。」

時,婦語長者言:「此豪族之子,捨居家已,出家學道,修於梵行,得阿羅漢道,天眼第一,無有出者。然如來亦說:『我弟子中天眼第一,所謂阿那律比丘是。』次第二比丘來入乞者,為識不乎?」

長者報言:「我不識之。」

其婦語言:「長者!頗聞此羅閱城內大梵志名迦毘羅,饒財多寶,不可稱計,有九百九十九頭耕牛田作?」

長者報言:「我躬自見此梵志身。」

其婦報言:「長者!頗聞彼梵志,名曰比波羅耶檀那,身作金色,婦名婆陀,女中殊勝者,設舉紫磨金在前猶黑比白?」

長者報言:「我聞此梵志有子,名曰比波羅耶檀那,然復不見。」

其婦報言:「向者,後來比丘即是。其身捨此玉女之寶,出家學道,今得阿羅漢,恒行頭陀,諸有頭陀之行具足法者,無有出尊迦葉上也。世尊亦說:『我弟子中第一比丘頭陀行者,所謂大迦葉是。』今長者快得善利,乃使賢聖之人來至此間乞食。我觀此義已,故作是言:『善自護口,莫誹謗賢聖之人,言作幻化。』此釋迦弟子皆有神德,當說此語。」

時,尊者大目揵連著衣持鉢,飛騰虛空,詣長者家,破此鐵籠,落在虛空中,結跏趺坐

是時,跋提長者見目[*]犍連在虛空中坐,便懷恐怖,而作是說:「汝是天耶?」

目連報言:「我非天也。」

長者問言:「汝是乾沓惒耶?」

目連報言:「我非乾沓惒。」

長者問言:「汝是鬼耶?」

目連報言:「我非鬼也。」

長者問言:「汝是羅剎噉人鬼耶?」

目連報言:「我亦非羅剎噉人鬼也。」

是時,跋提長者便說此偈:

「為天乾沓惒?  羅剎鬼神耶?
 又言非是天,  羅剎鬼神者。
 不似乾沓惒,  方域所遊行,
 汝今名何等?  我今欲得知?」

爾時,目連復以偈報曰:

「非天乾沓惒,  非鬼羅剎種,
 三世得解脫,  今我是人身。
 所可降伏魔,  成於無上道,
 師名釋迦文,  我名大目連。」

是時,跋提長者語目連言:「比丘!何所教勅?」

目連報言:「我今欲與汝說法,善思念之。」

時,長者復作是念:「此諸道士長夜著於飲食,然今欲論者,正當論飲食耳。若當從我索食者,我當言無也。」然復作是念:「我今少多聽此人所說。」爾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便說此偈:

「如來說二施,  法施及財施,
 今當說法施,  專心一意聽。」

是時,長者聞當說法施,便懷歡喜,語目連言:「願時演說,聞當知之。」

目連報言:「長者當知,如來說五事大施,盡形壽當念修行。」

時,長者復作是念:「目連向者欲說法施行,今復言有五大施。」是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復告長者言:「如來說有二大施。所謂法施、財施。我今當說法施,不說財施。」

長者報言:「何者是五大施?」

目連報言:「一者不得殺生,此名為大施,長者!當盡形壽修行之。二者不盜,名為大施,當盡形壽修行。不婬、不妄語、不飲酒,當盡形壽而修行之。是謂,長者!有此五大施,當念修行。」

是時,跋提長者聞此語已,極懷歡喜,而作是念:「釋迦文佛所說甚妙,今所演說者,乃不用寶物,如我今日不堪殺生,此可得奉行。又我家中饒財多寶,終不偷盜,此亦是我之所行。又我家中有上妙之女,終不婬他,是我之所行。又我不好妄語之人,何況自當妄語,此亦是我之所行。如今日意不念酒,何況自嘗,此亦是我之所行。」是時,長者語目連言:「此五施者我能奉行。」

是時,長者心中作是念:「我今可飯此目連。」長者仰頭語目連言:「可屈神下顧,就此而坐。」

是時,目連尋聲下坐。是時,跋提長者躬自辦種種飲食與目連,目連食訖,行淨水,長者作是念:「可持一端奉上目連。」是時,入藏內而選取白㲲,欲取不好者,便得好者,尋復捨之,而更取㲲,又故爾好,捨之,復更取之。

是時,目連知長者心中所念,便說此偈:

「施與心鬪諍,  此福賢所棄,
 施時非鬪時,  可時隨心施。」

爾時,長者便作是念:「今目連知我心中所念。」便持白㲲奉上目連。

是時,目連即與呪願:

「觀察施第一,  知有賢聖人,
 施中最為上,  良田生果實。」

時,目連呪願已,受此白㲲,使長者受福無窮。

是時,長者便在一面坐,目連漸與說法妙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樂。諸佛世尊所說之法,苦、習、盡、道。時,目連盡與說之。即於座上得法眼淨,如極淨之衣易染為色,此跋提長者亦復如是,即於座上得法眼淨,以得法、見法、無有狐疑,而受五戒,自歸佛、法、聖眾。

時,目連[*]以見長者得法眼淨,便說此偈:

「如來所說經,  根原悉備具,
 眼淨無瑕穢,  無疑無猶豫。」

是時,跋提長者白目連曰:「自今已後恒受我請,及四部眾,當供給衣被、飯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無所愛惜。」是時,目連與長者說法已,便從坐起而去。

餘大聲聞,尊者大迦葉、尊者阿那律,語尊者賓頭盧言:「我等已度跋提長者,汝今可往降彼老母難陀。」

賓頭盧報曰:「此事大佳。」

爾時,老母難陀躬作酥餅。爾時,尊者賓頭盧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漸漸至老母難陀舍,從地中踊出,舒手持鉢,從老母難陀乞食。是時,老母見賓頭盧已,極懷瞋恚,並作是惡言:「比丘當知,設汝眼脫者,我終不乞汝食也。」

是時,賓頭盧即入三昧,使雙眼脫出。是時,母難陀倍復瞋恚,復作惡言:「正使沙門空中倒懸者,終不與汝食。」

是時,尊者賓頭盧復以三昧力,在空中倒懸。時,母難陀倍復瞋恚而作惡言:「正使沙門舉身烟出者,我終不與汝食。」

是時,賓頭盧復以三昧力舉身出烟。是時,老母見已,倍復恚怒,而作是語:「正使沙門舉身燃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是時,賓頭盧即以三昧,使身體盡燃。老母見已,復作是語:「正使沙門舉身出水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時,賓頭盧復以三昧力,便舉身皆出水。老母見已,復作是語:「正使沙門在我前死者,我終不與汝食也。」

是時,尊者賓頭盧即入滅盡三昧,無出入息,在老母前死。時,老母以不見出入息,即懷恐怖,衣毛皆竪,而作是語:「此沙門釋種,多所識知,國王所敬,設聞在我家死者,必遭官事,恐不免濟。」並作是語:「沙門還活者,我當與沙門食。」是時,賓頭盧即從三昧起。

時,母難陀復作是念:「此餅極大,當更作小者與之。」時,老母取少許麵作餅,餅遂長大。老母見已,復作是念:「此餅極大,當更作小者。然餅遂大,當取先前作者持與之。」便前取之,然復諸餅皆共相連。時,母難陀語賓頭盧曰:「比丘!須食者便自取,何故相嬈乃爾?」

賓頭盧報曰:「大姊當知,我不須食,但須母欲有所說耳。」

母難陀報曰:「比丘!何所戒勅?」

賓頭盧曰:「老母今當知,今持此餅往詣世尊所。若世尊有所[*]戒勅者,我等當共奉行。」

老母報曰:「此事甚快。」

是時,老母躬負此餅從尊者賓頭盧後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在一面立。

爾時,賓頭盧白世尊曰:「此母難陀是跋提長者[*]姊,慳貪獨食不肯施人。唯願世尊為說篤信之法,使得開解。」

爾時,世尊告母難陀:「汝今持餅施與如來及與比丘僧。」

是時,母難陀即以奉上如來及餘比丘僧。故有遺餘餅在,母難陀白世尊言:「故有殘餅。」

世尊曰:「更飯佛、比丘僧。」

母難陀受佛教令,復持此餅飯佛及比丘僧。然後復故有餅在。是時,世尊告母難陀:「汝今當持此餅與比丘尼眾、優婆塞、優婆夷眾。」

然故有餅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餅施與諸貧窮者。」

然故有餅在,世尊告曰:「可持此餅棄于淨地,若著極清淨水中。所以然者,我終不見沙門、婆羅門、天及人民能消此餅,除如來.至真.等正覺。」

對曰:「如是。世尊!」是時,母難陀即以此餅,捨著淨水中,即時火焰起。母難陀見已,尋懷恐懼,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世尊漸與說法,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穢污,出家為要。爾時,世尊[*]以見母難陀心意開解,諸佛世尊常所說法,苦、[*]習、盡、道,爾時世尊盡與母難陀說之。

是時,老母即於座上得法眼淨,猶如白㲲易染為色。此亦如是,時母難陀諸塵垢盡,得法眼淨。彼[*]以得法、成法無有狐疑,已度猶豫,得無所畏,而承事三尊,受持五戒。爾時,世尊重與說法,使發歡喜。

爾時,難陀白世尊曰:「自今已後,使四部之眾在我家取施,自今已去恒常布施,修諸功德,奉諸賢聖。」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是時,跋提長者及母難陀,有弟名曰優婆迦尼,是阿闍世王少小同好,極相愛念。爾時,優婆迦尼長者經營田作,聞兄跋提及姊難陀受如來法化,聞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七日之中不復睡眠,亦不飲食。是時,長者辦田作已,還詣羅閱城中道,復作是念:「我今先至世尊所,然後到家。」爾時,長者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爾時,長者白世尊曰:「我兄跋提及姊難陀,受如來法化乎?」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今跋提、難陀[*]以見四諦,修諸善法。」

爾時,優婆迦尼長者白世尊曰:「我等居門極獲大利。」

世尊告曰:「如是,長者!如汝所言,汝今父母極獲大利,種後世之福。」

爾時,世尊與長者說微妙之法,長者聞法已,即從[*]坐起,頭面禮足,便退而去。往詣王阿闍世所,在一面坐。

爾時,王問長者曰:「汝兄及姊受如來化耶?」

對曰:「如是。大王!」

王聞此語,歡喜踊躍,不能自勝,即擊鍾鳴鼓,告勅城內:「自今已後,無令事佛之家有所貲輸,亦使事佛之人來迎去送。所以然者,此皆是我道法兄弟。」

爾時,王阿闍世出種種飲食持與長者,時長者便作是念:「我竟不聞世尊說夫優婆塞之法,為應食何等食?應飲何等漿?我今先往至世尊所,問此義,然後當食。」

爾時,長者告左右一人曰:「汝往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禮足,持我聲而白世尊云:『優婆迦尼長者白世尊曰:「夫賢者之法當持幾戒?又犯幾戒非清信士?當應食何等食?飲何等漿?」』」

爾時,彼人受長者教,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人持長者名,白世尊曰:「夫清信士之法應持幾戒?犯幾戒非優婆塞?又應食何等食?飲何等漿?」

世尊告曰:「汝今當知食有二種,有可親近,有不可親近。云何為二?若親近食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食不可親近;若得食時,善法增益,不善法損,此食可親近。漿亦有二事,若得漿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不可親近;若得漿時,不善法損,善法有益,此可親近。夫清信士之法,限戒有五,其中能持一戒、二戒、三戒、四戒,乃至五戒,皆當持之。當再三問,能持者使持之;若清信士犯一戒已,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若復清信士奉持一戒,生善處天上,何況二、三、四、五?」是時,彼人從佛受教已,頭面禮足,便退而去。

彼人去不遠,是時世尊告諸比丘:「自今已後,聽授優婆塞五戒及三自歸。若比丘欲授清信士、女戒時,教使露臂、叉手合掌,教稱姓名,歸佛、法、眾;再三教稱姓名,歸佛、法、眾,復更自稱;『我今已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如釋迦文佛最初五百賈客受三自歸,盡形壽不殺、不盜、不婬、不欺、不飲酒。若持一戒,餘封四戒;若受二戒,餘封三戒;若受三戒,餘封二戒;若受四戒,餘封一戒;若受五戒,當具足持之。」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者=今【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虎魄=琥珀【宋】【元】【明】

  「虎魄」,宋、元、明三本作「琥珀」。
  「琥珀」,大正藏原為「虎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琥珀」。

〔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庭中=中庭【宋】【元】【明】

  「庭中」,宋、元、明三本作「中庭」。
  「中庭」,大正藏原為「庭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中庭」。

姊=妹【宋】*【元】*【明】*

  「姊」,宋、元、明三本作「妹」。
  「妹」,大正藏原為「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妹」。

拔提=跋提【宋】【元】【明】

  「拔提」,宋、元、明三本作「跋提」。
  「跋提」,大正藏原為「拔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跋提」。

我+(先)【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先」。
  大正藏無「先」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道士=道人【宋】【元】【明】

  「道士」,宋、元、明三本作「道人」。
  「道人」,大正藏原為「道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道人」。

狂=誑【宋】【元】【明】

  「狂」,宋、元、明三本作「誑」。
  「誑」,大正藏原為「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誑」。

口=之【宋】【元】【明】

  「口」,宋、元、明三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斛淨=穀淨【宋】【元】【明】

  「斛淨」,宋、元、明三本作「穀淨」。
  「穀淨」,大正藏原為「斛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穀淨」。

六變=六反【宋】【元】【明】

  「六變」,宋、元、明三本作「六反」。
  「六反」,大正藏原為「六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六反」。

(諸)+如來【宋】【元】【明】

  「如來」,宋、元、明三本作「諸如來」。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域=城【宋】

  「域」,宋本作「城」。
  「城」,大正藏原為「域」,今依據宋本改作「城」。

〔說〕-【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說」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而)+修行【宋】【元】【明】

  「修行」,宋、元、明三本作「而修行」。
  大正藏無「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修行=而修行之【宋】【元】【明】

  「修行」,宋、元、明三本作「而修行之」。
  「而修行之」,大正藏原為「修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修行之」。

〔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婬他=他婬【宋】【元】【明】

  「婬他」,宋、元、明三本作「他婬」。
  「他婬」,大正藏原為「婬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他婬」。

如+(我)【宋】【元】【明】

  「如」,宋、元、明三本作「如我」。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嘗+(飲)【宋】【元】【明】

  「嘗」,宋、元、明三本作「嘗飲」。
  大正藏無「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所)+能【宋】【元】【明】

  「能」,宋、元、明三本作「所能」。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下=來【宋】【元】【明】

  「下」,宋、元、明三本作「來」。
  「來」,大正藏原為「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來」。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根原=根元【宋】【元】【明】

  「根原」,宋、元、明三本作「根元」。
  「根元」,大正藏原為「根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根元」。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老〕-【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並=而【宋】【元】【明】

  「並」,宋、元、明三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為「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而」。

便=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使」。
  「使」,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使」。

〔我〕-【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語=是說【宋】【元】【明】

  「是語」,宋、元、明三本作「是說」。
  「是說」,大正藏原為「是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說」。

宋、元、明三本無「種」字。

識知=知識【宋】【元】【明】

  「識知」,宋、元、明三本作「知識」。
  「知識」,大正藏原為「識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識」。

(老)+母【宋】【元】【明】

  「母」,宋、元、明三本作「老母」。
  大正藏無「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戒=誡【宋】*【元】*【明】*

  「戒」,宋、元、明三本作「誡」。
  「誡」,大正藏原為「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誡」。

〔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今=爾【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爾」。
  「爾」,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爾」。

言=曰【宋】【元】【明】

  「言」,宋、元、明三本作「曰」。
  「曰」,大正藏原為「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

(今以飯比丘餘)+故【宋】【元】【明】

  「故」,宋、元、明三本作「今以飯比丘餘故」。
  大正藏無「今以飯比丘餘」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殘餅=餅在【宋】【元】【明】

  「殘餅」,宋、元、明三本作「餅在」。
  「餅在」,大正藏原為「殘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餅在」。

(告)+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無「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施)+與【宋】【元】【明】

  「與」,宋、元、明三本作「施與」。
  大正藏無「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優婆夷=優婆斯【宋】【元】【明】

  「優婆夷」,宋、元、明三本作「優婆斯」。
  「優婆斯」,大正藏原為「優婆夷」,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優婆斯」。

〔清〕-【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清」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老母〕-【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老母」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老母」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難陀+(母)【宋】【元】【明】

  「難陀」,宋、元、明三本作「難陀母」。
  大正藏無「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常=當【宋】【元】【明】

  「常」,宋、元、明三本作「當」。
  「當」,大正藏原為「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

諸=行【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行」。
  「行」,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賢聖=賢者【宋】【元】【明】

  「賢聖」,宋、元、明三本作「賢者」。
  「賢者」,大正藏原為「賢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賢者」。

〔有〕-【宋】

  宋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已=以【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此義+(已)【宋】【元】【明】

  「此義」,宋、元、明三本作「此義已」。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優婆迦尼=優波迦尼【宋】

  「優婆迦尼」,宋本作「優波迦尼」。
  「優波迦尼」,大正藏原為「優婆迦尼」,今依據宋本改作「優波迦尼」。

世尊=佛【宋】【元】【明】

  「世尊」,宋、元、明三本作「佛」。
  「佛」,大正藏原為「世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佛」。

臂=脚【元】【明】

  「臂」,元、明二本作「脚」。
  「脚」,大正藏原為「臂」,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脚」。

[註解]

羅閱城:「王舍城」的音譯,中印度摩羯陀國的首都。

迦蘭陀竹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竹林加蘭哆園」、「竹林精舍」。

賓頭盧:比丘名,出身婆羅門貴族,是俱睒彌國優填王的宰相之子,少年出家,證阿羅漢且有神通。佛陀成道後第六年,王舍城的樹提長者將栴檀木製成的鉢高懸在長竿上,表示誰能以神通取得就送誰,最後由賓頭盧尊者以神通取得,折服外道六師。但由於向未受大戒的人示現神通,被佛陀處罰離開閻浮提而到別的世界度眾,佛陀後來讓他回到閻浮提,付囑他在法滅盡前不入涅槃,以讓後世眾生供養植福。

大目揵連:比丘名,以「神通第一」聞名。又譯為「目揵連」、「目犍連」、「大目犍連」。

迦葉:比丘名,在佛成道後第三年隨佛出家,八天後即證得阿羅漢。佛陀稱讚他「十二頭陀,難得之行」第一,並曾在輕視大迦葉尊者衣服破爛的比丘前,讓半座給他坐。又譯為「摩訶迦葉」。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陀」。

質多: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名,佛陀稱讚他是在家弟子中「第一智慧」,佛陀的許多在家弟子也以他為榜樣。質多長者住在舍衛城附近的城市摩師山的芒果林旁,富有且淨信佛法,他在芒果林中建立精舍,終身供養僧眾。他證得三果,命終時往生五淨居天的不煩熱天,成為質多天子。又譯為「質多羅」。參見《雜阿含經》卷二十一「質多羅相應」的經文。

息:兒子。

紫磨金:帶紫色光澤的上等黃金。

乾沓惒:樂神,八部眾之一,不食酒肉,以香氣以資養身體。又譯為「乾闥婆」。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這裡指佛陀的弟子(賓頭盧尊者)。

[對應經典]

  • Dhammapāda Aṭṭhakathā I. p.366-374。

[讀經拾得]

  • 教誡勝於神通

本經提到四阿羅漢無論怎麼用神通示現,都動搖不了跋提長者及母難陀(跋提長者的姐姐)的心,無法讓他們發心布施,不過自跋提長者聽了目連尊者的教誠,母難陀聽了佛陀的教誡後,讓他們的心態起了轉化,變成大施主。由此可知,教誡更勝於神通。

僧團的制度,或許也是從這些案例中學習,而強調要以教誡而不是神通來讓人信佛,甚至後來禁止對外人現神通。

本經中佛陀以神通接引人的層次也更高於賓頭盧尊者的層次,佛陀讓難陀母在實踐中持續體驗布施讓心柔軟的法喜,而不是以魔術試圖折服人。

觀察經中所載有效的接引初機的方法,我們也可學習順應對方的想法,採取適合對方的方法因勢利導,導引到正法。

  • 本經的四大聲聞,分別是神足第一的大目犍連尊者、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以及獅子吼第一的賓頭盧尊者。其中大迦葉尊者、賓頭盧尊者,目前都還住世。


  • 本性十分慳吝,也對三寶完全不信的跋提長者,他的夫人卻是質多長者的妹妹。質多長者,是三果聖者,也是在家佛弟子當中智慧第一。更多質多長者的事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一,質多羅相應







  • 世尊在本經中首度開放比丘為在家人授三歸、五戒。受戒不一定要五項全受,受一戒、二戒乃至五戒都可以,只是受戒者要特別注意的是,必須自己想清楚確定能持再來持,否則犯戒就會落惡道。


  • 本經中,老母難陀(跋提長者的姐姐)持餅布施給佛、四眾、窮人,卻怎麼也分不完,有點類似基督教的五餅二魚。



  • 若親近食(漿)時,起不善法,善法有損,此食(漿)不可親近;若得食(漿)時,善法增益,不善法損,此食(漿)可親近。本經世尊以「食、漿」為例,《增壹阿含經》卷21〈29 苦樂品〉第8經則是以「衣裳、乞食、床座、醫藥」為例,作相同的說明。

「若得~時,而起善法」有點呼應《華嚴經》卷十四〈淨行品11〉

「若得美食,     當願眾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
    得柔軟食,     當願眾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軟。  
    得麁澁食,     當願眾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CBETA, T10, no. 279, p. 71, c12-20)
  • 長篇的經文要一字不差地傳誦較不易,有時會有變得較為故事性,但不影響經文所要表達的核心法義。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28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