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9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諸上座比丘隨佛左右,依止而住。所謂尊者阿若憍陳如①、尊者摩訶迦葉②、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目揵連、尊者阿那律陀③、尊者二十億耳④、尊者陀羅驃摩羅子⑤、尊者婆那迦婆娑⑥、尊者耶舍舍羅迦毘訶利⑦、尊者富樓ⓐ那⑧、尊者分陀檀尼迦。如此及餘上座比丘隨佛左右,依止而住。
時,尊者婆耆舍⑨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今日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諸上座比丘隨佛左右,依止而住,我今當往至世尊所,各各說偈歎諸上座比丘。」
作是念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而ⓑ說偈言:
「念僧上上座比丘, 已斷諸貪欲,
超過諸世間, 一切之積聚⑩,
深智少言說, 勇猛勤方便,
道德淨明顯, 我今稽首禮。
已伏諸魔ⓒ怨, 遠離於群聚,
不為五欲縛, 常習於空閑,
清虛而寡欲, 我今稽首禮。
遮羅延⑪勝族⑫, 禪思⑬不放逸,
內心樂正受, 清淨離塵穢,
辯慧顯深義, 是故稽首禮。
所得神通慧, 超諸神通力,
六神通⑭眾中, 自在無所畏,
神通最勝故, 是故稽首禮。
於大千世界, 五道⑮諸趣生,
乃至於梵世⑯, 人天優劣想,
淨天眼悉見, 是故稽首禮。
精勤方便力, 斷除諸愛集⑰,
壞裂生死網, 心常樂正法,
離諸悕望⑱想, 超度於彼岸,
清淨無塵穢, 是故稽首禮。
永離諸恐畏, 無依離財物,
知足度疑惑, 伏諸魔怨敵,
身念觀清淨⑲, 是故稽首禮。
無有諸世間, 煩惱棘刺林,
結縛使永除, 三有因緣斷,
精練滅諸垢, 究竟明顯現,
於林離林去⑳, 是故稽首禮。
無舍宅所依, 幻偽癡恚滅,
調伏諸愛喜㉑, 出一切見處㉒,
清淨無瑕穢, 是故稽首禮。
其心自在轉, 堅固不傾動,
智慧大德力, 難伏魔能伏,
斷除無明結, 是故稽首禮。
念佛大人離闇冥, 寂滅牟尼尊。
正ⓓ法離垢過, 光明自顯照,
照一切世界, 是故名為佛。
地神㉓虛空天㉔, 三十三天子,
光明悉映障㉕, 是故名為佛。
度生死有邊㉖, 超踰越群眾㉗,
柔弱善調伏㉘, 正覺第一覺。
斷一切結縛, 伏一切異道,
降一切魔怨, 得無上正覺。
離塵滅諸垢, 是故稽首禮。」
尊者婆耆舍偈讚歎時,諸比丘聞其所說,皆大歡喜。
[校勘]
ⓐ 「樓」,大正藏原為「留」,今依元、明二本改作「樓」。
ⓑ 宋、元、明三本無「而」字。
ⓒ 「魔」,聖本作「摩」。
ⓓ 「正」,聖本作「政」。
[註解]
① 阿若憍陳如:比丘名,以「寬仁博識,善能勸化,將養聖眾,不失威儀」聞名,為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也是五比丘當中第一位證果的。又譯為「阿若拘隣」。
② 摩訶迦葉:比丘名,在佛成道後第三年隨佛出家,八天後即證得阿羅漢。佛陀稱讚他「十二頭陀,難得之行」第一,並曾在輕視摩訶迦葉尊者衣服破爛的比丘前,讓半座給他坐。又譯為「大迦葉」。
③ 阿那律陀: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
④ 二十億耳:比丘名,以「精進第一」聞名。出家後精勤苦行,卻一直未證果,因此萌生還俗的念頭。佛陀以彈琴為喻,說明修行不可太緩、也不可太急,二十億耳尊者依此修行而得阿羅漢。詳見《雜阿含經》卷九第254經。音譯為「輸屢那」。
⑤ 陀羅驃摩羅子:比丘名,少年出家後證阿羅漢,得六神通,在王舍城負責為僧團分派、管理臥具、飲食,不曾有任何私心,佛陀稱讚他「能廣勸率,施立齋講;安造房室,與招提僧」第一。又譯作「陀驃摩羅子」、「陀驃」、「陀羅婆摩羅」、「陀羅婆摩羅」、「小陀羅婆摩羅」。
⑥ 婆那迦婆娑:比丘名,以「居處巖峻,遊止山澤」第一聞名。又譯為「婆那伽婆蹉」。
⑦ 耶舍舍羅迦毘訶利:比丘名。又譯為「耶舍賒羅俱毘訶」、「耶舍行籌」。
⑧ 富樓那:比丘名,以通達經義、長於辯才聞名,被譽為「說法第一」。又譯為「富留那」。
⑨ 婆耆舍:比丘名,佛弟子中最著名的詩人,常以即興的詩偈讚嘆三寶,佛陀稱讚他「能造偈頌嘆如來德」、「言論辯了而無疑滯」第一。又譯作「婆耆奢」、「鵬耆舍」、「傍耆舍」。
⑩ 超過諸世間,一切之積聚:超越了一切的五陰,「陰」即「積聚」的意思。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棄捨諸積聚」。
⑪ 遮羅延:為音譯,義譯作「庶察」,廣泛明辨的。
⑫ 勝族:貴族。
⑬ 禪思:禪定。
⑭ 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又譯為「六通」。
⑮ 五道: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因為「六道」中阿修羅道散布於其餘道中,因此經中有時說「六道」、有時說「五道」。
⑯ 梵世:色界初禪天的統稱,由上而下可分為:大梵天、梵輔天、梵眾天。
⑰ 愛集:貪愛的集起。
⑱ 悕望:同「希望」。
⑲ 身念觀清淨:修習身念處而讓心念清淨。
⑳ 於林離林去:處於叢林但已捨離了叢林,指不染著、不起煩惱。
㉑ 愛喜:貪愛。
㉒ 出一切見處:超越一切見得到的地方,指超越世間。也可解為超越六見處、超越四識住等。
㉓ 地神:行走於地面的神祇。
㉔ 虛空天:飛行於空中的神祇。
㉕ 光明悉映障:(天人的)光明相對於佛陀都黯淡了。
㉖ 度生死有邊:度過生死之海,抵達岸邊。按:這句對應到如來十號中的「善逝」,即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
㉗ 超踰越群眾:至高無上,超越所有眾生。按:這句對應到如來十號中的「無上士」,即至高無上的人。
㉘ 柔弱善調伏:善於調御柔弱的眾生,讓他們勇健修行。按:這句對應到如來十號中的「調御丈夫」,即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念僧和念佛的方法,《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0經記載為:
- 念僧:憶念聖眾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應當恭敬供養。……
- 念佛:憶念佛陀的德性,例如如來十號: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婆耆舍尊者的誦偈也包含了這些項目。
[進階辨正]
- 什麼是「遮羅延」
- 什麼是「於林離林去」
- 什麼是「地神」、「虛空神天」
- 各尊者的行誼或特點,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六第447經、《增壹阿含經》卷三〈弟子品4〉第2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