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業相應品第二(有十經)(初一日誦)
鹽喻.惒破.度 羅云ⓐ.思.伽藍
伽彌尼.師子 尼乾ⓑ.波羅牢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①。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少水鹹叵ⓕ②飲耶?」
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鹽多水少,是故能令鹹不可飲。」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恒水中,欲令水鹹不可得飲。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恒水鹹叵[*]飲耶?」
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一兩鹽少,是故不能令鹹叵[*]飲。」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奪取他羊。云何有人奪取他羊?謂奪羊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勢,彼羊主者,貧賤無力,彼以無力故便種種承望,叉手求索而作是說:『尊者!可見還羊,若見與直③。』是謂有人奪取他羊。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云何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謂竊羊者貧賤無勢,彼羊主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力,以有力故收縛竊者,還奪取羊。是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云何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謂負債人貧無力勢,彼貧無力故,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是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云何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謂負債人產業無量,極有勢力,彼以是故,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是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彼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鹽喻經第一竟ⓖ(千三百五十一字)ⓗ
ⓐ 「云」,明本作「雲」。
ⓑ 「乾」,明本作「揵」。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巴利本作 Yathā yathā’yaṃ puriso kammaṃ karoti tathā tathā taṃ paṭisamvediyati。
ⓔ 「一」,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後文補上。
ⓕ 「叵」,宋、元、明三本作「不可」。[*]
ⓖ 明本無「鹽喻經第一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三百五十一字」七字。
① 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行便得盡苦:人會因為造了業而受到果報,因此,不清淨修行則無法滅盡苦。如果這麼說,人會因為造了業而受到果報,因此,清淨修行則能滅盡苦。相當的南傳經文角度不同,而作:「『這位男子作各種業,因此受各種果報。』如果這麼說,便沒有清淨修行這回事,也不可能把苦徹底滅除。『這位男子所受的各種果報,是由於作了各種業所帶來的各種果報。』如果這麼說,便有清淨修行這回事,也可能把苦徹底滅除。」
② 叵:「不可」二字的合音。讀音同「頗」。
③ 若見與直:如果提供價值相同的金錢或物品。
(DL:可否對經文中:奪羊、負五錢、負百錢的譬喻解釋一下,不是很容易明白)
本經講述「因」、「緣」、「果」的關係:種了「因」之後,由於「緣」的影響(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受到的「果」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由於「因」會導致「果」,因此清淨修行可斷盡苦,不清淨修行則無法斷盡苦。
由於「緣」會造成影響,因此:
以鹽水來比喻,「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很短」相當於「少量的水」,「不善業」相當於「少量的鹽」,「在地獄受苦報」相當於「不能喝的鹹水」。
少量的水 + 少量的鹽 = 不能喝的鹹水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很短 + 不善業 = 在地獄受苦報 (難以忍受的痛苦)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相當於「大量的水」,「不善業」相當於「少量的鹽」,「在當生受苦報」相當於「可以喝的水」。
大量的水 + 少量的鹽 = 可以喝的水 (或許其中有極淡的鹹味)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 不善業 = 在當生受苦報 (微小的痛苦)
Also c.f.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1648517348655428/
我聞如是: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與比丘眾俱,於中食後有所為故,集坐講堂。是時,尼乾[*]ⓙ④有一弟子,釋種,名曰惒破ⓚ,中後彷徉⑤至尊者大目乾[*]連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問如此事:「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惒破答曰:「大目乾[*]連!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大目乾[*]連!若有前世行不善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彼ⓛ時,世尊靜處宴坐,以淨天耳⑥出過於人,聞尊者大目乾[*]連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如是。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問曰:「目乾[*]連!向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何事?復以何事集坐講堂?」
尊者大目乾[*]連白曰:「世尊!我今日與比丘眾俱,於中食後有所為故,集坐講堂,此尼乾[*]弟子釋惒破中後彷徉來至我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我問如是:『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尼乾[*]弟子釋惒破即答我言:『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大目乾[*]連!若有前世行不善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世尊!向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如是,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於是,世尊語尼乾[*]弟子釋惒破曰:「若我所說是者,汝當言是,若不是者,當言不是,汝有所疑,便可問我:『沙門瞿曇!此有何事,此有何義?』隨我所說,汝若能受者,我可與汝共論此事。」
惒破答曰:「沙門瞿曇!若所說是,我當言是,若不是者,當言不是,我若有疑,當問瞿曇:『瞿曇!此有何事,此有何義?』隨沙門瞿曇所說,我則受持⑦,沙門瞿曇但當與我共論此事。」
世尊問曰:「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生不善身行、漏、煩熱ⓜ、憂慼,彼於後時不善身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也。身生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無明行、漏、煩熱、憂慼,彼於後時不善無明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云何,惒破!如是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惒破答曰:「瞿曇!若有比丘如是身、口、意護,我不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世尊歎曰:「善哉,惒破!云何,惒破!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⑧便知生後身覺,生後命覺⑨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當知至竟冷ⓝ。猶如,惒破ⓞ!因樹有影,若使有人持利斧來斫彼樹根,段段斬截,破為十分,或為百分,火燒成灰,或大風吹,或著水中。於惒破意云何?影因樹有,彼影從是已絕其因,滅不生耶?」
惒破答曰:「如是。瞿曇!」
「惒破!當知比丘亦復如是,無明已盡,明已生,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當知至竟冷[*]。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便得六善住處,云何為六?惒破!比丘眼見色,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六善住處,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得此六善住處。」
惒破白曰:「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得六善住處。云何為六?瞿曇!多聞聖弟子眼見色,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六善住處。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得此六善住處。」
於是,惒破白世尊曰:「瞿曇!我已知,善逝!我已解。瞿曇猶明目人,覆者仰之,覆者發之,迷者示道,暗中施明,若有眼者便見於色;沙門瞿曇亦復如是,為我無量方便說法現義,隨其諸ⓟ道。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猶如有人養不良馬,望得其利,徒自疲勞而不獲利。世尊!我亦如是,彼愚癡尼乾不善曉了,不能解知,不識良田而不自審,長夜奉敬供養禮事,望得其利,唐苦無益。世尊!我今再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我本無知,於愚癡尼乾[*]有信有敬,從今日斷。所以者何?欺誑我故。世尊!我今三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釋惒破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惒破經第二竟ⓠ(一千五百二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惒音乎過反」,大正藏原為「惒乎過反」,宋、元二本作「惒音乎過反」,明本作「惒乎過切」,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惒音乎過反」。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釋羇瘦」,巴利本作 Sakkesu。
ⓔ 「迦維羅衛」,宋、元、明三本作「加維羅衛」。
ⓕ 「迦維羅衛」,巴利本作 Kapilavatthu。
ⓖ 「尼拘類園」,巴利本作 Nigrodhārāma。
ⓗ 「乾」,宋、元、明三本作「揵」。[*]
ⓘ 「大目乾連」,巴利本作 Mahāmoggallāna。
ⓙ 「尼乾」,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sāvaka。
ⓚ 「惒破」,巴利本作 Vappa。
ⓛ 「彼」,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 宋、元、明三本無「熱」字。
ⓝ 「冷」,明本作「令」。[*]
ⓞ 「猶如惒破」,明本作「惒破猶如」。
ⓟ 「其諸」,宋、元、明三本作「甚深」。
ⓠ 明本無「惒破經第二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五百二字」六字。
① 惒音乎過反:指此處「惒」的讀音以「乎」的聲母和「過」的韻母及聲調來發音。「惒」為「和」的異體字,讀音同「和」。
② 釋羇瘦:又譯為「釋迦國」。為釋迦族的國家,位於現今尼泊爾的南部。
③ 迦維羅衛:釋迦國的首都。又譯為「迦毘羅衛」。
④ 尼乾: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子」、「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⑤ 彷徉:來來回回地漫步。
⑥ 淨天耳:即「天耳通」,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天耳智通」、「天耳智」。
⑦ 受持:接受不忘,依循實踐。
⑧ 生後身覺:臨終的感覺生起時。
⑨ 生後命覺:臨終的感覺生起時。
佛教的因果論嚴格來說是「果必由因」,果報一定有原因,但因不絕對一定會有果報,像佛陀有無量的善因,但佛陀並不須要等到受完所有的善果才能涅槃,也並不須要等到受完所有的惡果才能涅槃。就「種瓜得瓜」的比喻來看,種瓜子但沒有適合的環境,就不一定長得出瓜來。
由本經中可知「有因必有果」與尼乾子的主張相近,亦即今生做再多善事,過去惡業未消,仍會輪迴再來。也因此,和破一開始才會認為:「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然而,這與佛陀的主張並不相同。
佛陀則認為,若比丘已獲得解脫時,便不會再受業報的牽引而落入輪迴,並不必要等到所有舊業完全消滅,新業不生時才是解脫。也就是:「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當知至竟冷」。
如此一來,是否意味著大修行人是「不落因果」的呢?其實大修行人不落因果的意思是大修行人不論怎麼做,都不受因果報應。但在和破經中,佛陀沒說大修行人就可以為所欲為,反而說他們都是「不善身行滅,不更造新業,棄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住不變」的人。他們因不昧因果持續地守護身口意,自然就不會造下產生來世惡果的惡業了,故與禪宗野狐禪公案並不相衝突。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度處①,異姓、異名、異宗、異說,謂有慧者善受、極持而為他說,然不獲利。云何為三?或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②;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者,我便往彼,到已,即問:『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耶?』彼答言:『爾。』我復語彼:『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諸賢!若一切皆因宿命造,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③。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者,我便往彼,到已,即問:『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耶?』彼答言:『爾。』我復語彼:『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諸賢!若一切皆因尊祐造,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者,我便往彼,到已,即問:『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耶?』彼答言:『爾。』我復語彼:『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無因無緣故。諸賢!若一切皆無因無緣,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者,若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制。云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謂有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復有六界④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云何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眼處,耳、鼻、舌、身、意處,是謂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
「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⑤,因更樂便有覺。比丘!若有覺者便知苦如真,知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云何知苦如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⑥苦,是謂知苦如真。云何知苦習[*]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有,是謂知苦習[*]如真。云何知苦滅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有斷無餘、捨、吐、盡、無欲、滅、止、沒,是謂知苦滅如真。云何知苦滅道如真?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是謂知苦滅道如真。比丘!當知苦如真,當斷苦習[*],當苦滅作證,當修苦滅道。若比丘知苦如真,斷苦習[*],苦滅作證,修苦滅道者,是謂比丘一切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度經第三竟ⓕ(千一百八十四字)ⓖ
ⓐ 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次序補上。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習」,元、明二本作「集」。[*]
ⓔ 「際」,宋、元、明三本作「除」。
ⓕ 明本無「度經第三竟」五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一百八十四字」七字。
① 三度處:三個渡口的地方,可引申指三個宗教的教義。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三種宗派教義」。
② 尊祐造:世界一切都是創造神(大自在天或梵天)所造。
③ 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對應該作或不應該作的,自己內心都沒有自主意願,也不想去努力而有所作為。
④ 六界:古代印度人認為眾生身心乃至世界有六種特性構成:地界(堅固性)、水界(濕潤性)、火界(溫熱性)、風界(移動性)、空界(空間)、識界(覺知)。例如骨、肉屬地界,血、尿屬水界,體溫屬火界,呼吸、移動屬風界,空隙、空間屬空界,種種心識作用屬識界。詳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二〈根本分別品2〉第162經分別六界經。
⑤ 更樂:即十二因緣中「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⑥ 五盛陰: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南傳是根據人感受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三受來講,再由三受引出四聖諦。北傳是根據一切來講,與三種外道區分,再引出四聖諦(集諦即為因緣論)。
對於有修行止觀的人,可以發現享受五欲雖然快樂,卻也時時有苦。以享受米其林五星級美食為例,想要美食的當下,這個渴望就有「求不得苦」;享受美食的當下,在色香味俱全麻痺感官的背後是「五陰熾盛苦」;享受完美食,吃完了,則是「愛別離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哆園①。
爾時,尊者羅云[*]ⓔ②亦遊王舍城溫泉林中。於是,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王舍城而行乞食,乞食已竟,至溫泉林羅云[*]住處。尊者羅云[*]遙見佛來,即便往迎,取佛衣鉢,為敷坐ⓕ具,汲水洗足,佛洗足已,坐羅云[*]座。
於是,世尊即取水器,瀉ⓖ留少水③已,問曰:「羅云[*]!汝今見我取此水器,瀉[*]留少水耶?」
羅云[*]答曰:「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我說彼道少,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羅云[*]!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④。」
世尊復取此少水器,盡瀉[*]棄已,問曰:「羅云[*]!汝復見我取少水器,盡瀉[*]棄耶?」
羅云[*]答曰:「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我說彼道盡棄,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羅云[*]!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空水器,覆著地已,問曰:「羅云[*]!汝復見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
羅云[*]答曰:「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我說彼道覆,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羅云[*]!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覆水器,發令仰已,問曰:「羅云[*]!汝復見我取覆水器,發令仰耶?」
羅云[*]答曰:「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我說彼道仰,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不ⓗ慚不愧,羅云[*]!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羅云[*]!猶如王有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腳、後腳、尾、髂ⓘ、脊、脅、頭ⓙ、額、耳、牙,一切皆用,唯護於鼻,象師見已,便作是念:『此王大象猶故惜命。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腳、後腳、尾、髂[*]、脊、脅、頭[*]、額、耳、牙,一切皆用,唯護於鼻。』羅云[*]!若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腳、後腳、尾、髂[*]、脊、脅、頭[*]、額、耳、牙、鼻,一切盡用,象師見已,便作是念:『此王大象不復惜命。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腳、後腳、尾、髂[*]、脊、脅、頭[*]、額、耳、牙、鼻,一切盡用。』羅云[*]!若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腳、後腳、尾、髂[*]、脊、脅、頭[*]、額、耳、牙、鼻,一切盡用,羅云[*]!我說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無惡不作。如是,羅云[*]!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羅云[*]!我說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人犯一法, 謂妄言是,
不畏後世, 無惡不作。
寧噉鐵丸, 其熱如火,
不以犯戒, 受世信施。
若畏於苦, 不愛念者,
於隱顯處, 莫作惡業。
若不善業, 已作今作,
終不得脫, 亦無避處。」
佛說頌已,復問羅云[*]:「於意云何?人用鏡為?」
尊者羅云[*]答曰:「世尊!欲觀其面,見淨不淨。」
「如是。羅云[*]!若汝將作身業,即觀彼身業:『我將作身業,彼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⑤。羅云[*]!汝當捨彼將作身業。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彼將作身業。
「羅云[*]!若汝現作身業,即觀此身業:『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此現作身業。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此現作身業。
「羅云[*]!若汝已作身業,即觀彼身業:『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詣善知識、梵行人所,彼已作身業,至心發露⑥,應悔過說,慎莫覆藏,更善持ⓛ護。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晝夜歡喜,住正念正智,口業亦復如是。
「羅云[*]!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即觀彼意業:『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彼過去意業,羅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彼過去意業。
「羅云[*]!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即觀彼意業:『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彼未來意業。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業,彼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彼未來意業。
「羅云[*]!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即觀此意業:『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此現在意業。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此現在意業。
「羅云[*]!若有過去沙門、梵志,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羅云[*]!若有未來沙門、梵志,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羅云[*]!若有現在沙門、梵志,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羅云[*]!汝當如是學,我亦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
於是,世尊復說頌曰:
「身業、口業、 意業,羅云[*]!
善不善法, 汝應常觀。
知已妄言, 羅云[*]莫說,
本ⓜ從他活, 何可妄言⑦?
覆沙門法, 空無真實,
謂說妄言, 不護其口。
故不妄言, 正覺之子,
是沙門法, 羅云[*]當學。
方方豐樂, 安隱無怖⑧,
羅云[*]至彼, 莫為害他。」
佛說如是。尊者羅云[*]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羅云[*]經第四竟ⓝ(一千八百三十二字)ⓞ
ⓐ 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次序補上。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云」,明本作「雲」。[*]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尊者羅云」,巴利本作 Ayasmā Rāhulo。
ⓕ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 「瀉」,宋、元、明三本作「寫」。[*]
ⓗ 「不」,宋、元、明三本作「無」。
ⓘ 「髂」,大正藏原為「骼」,宋、元、明三本作「骼」,高麗藏作「𦝣」,磧砂藏作「髂」,今依據磧砂藏改作「髂」。[*]
ⓙ 「頭」,大正藏原為「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頭」。[*]
ⓚ 「為」,大正藏原為「或」,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四本改作「為」。
ⓛ 「持」,宋、元、明三本作「將」。
ⓜ 「本」,大正藏原為「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本」。
ⓝ 明本無「羅云經第四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八百三十二字」八字。
① 竹林加蘭哆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為迦蘭陀長者所擁有的竹林中所建立的道場,是佛教最早蓋的寺院。又譯為「迦蘭陀竹園」、「竹林精舍」。
② 羅云:比丘名,以嚴持戒律、精進修道聞名,譽為「密行第一」。他是佛陀未出家求道前的兒子,又譯為「羅睺羅」。
③ 瀉留少水:將水傾倒,只留下一點水。
④ 不得戲笑妄言:說話不應該嬉笑不真誠、妄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即使開玩笑我也將不說謊」。案:羅雲剛出家為沙彌時,憑著年紀小,常說話沒有誠信甚至妄語,因此被佛陀告誡。
⑤ 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參考相當的南傳經文、漢譯及藏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和其餘相關經文,此處經文疑有訛誤,原經文應為「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本經其餘對應文句也應如此修正。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身業對我會導致自己的惱害,會導致他人的惱害,會導致兩者的惱害,這不善身業有苦生起與苦果報」。
⑥ 發露:表白自己所犯的過失。
⑦ 本從他活,何可妄言:(出家人不蓄積財物、不求名利)本來就是靠向他人乞食而活命,哪須要妄語(以騙取名利)?
⑧ 方方豐樂,安隱無怖:在每一個地方,心中都充實快樂,安穩而沒有畏懼。
在巴利對應經文、漢譯與藏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一部保存在藏文的《 Vyākhyāyukti-tīkā》所引的一段經文與一段在<聲聞地>轉寫的經文,都與巴利經文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一致,而是指此段教導為「避免有害與不善的身行」 ,並未設想這樣的行為可能被認為是淨行。
c.f. yifertw.blogspot.com/2011/04/2_18.html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佛經通常列舉十惡業及十善業:
十惡是:
相反的則是十善:
前三個是屬於身業,接下來四個是屬於口業,最後三個是屬於意業。身、口、意三業清淨,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故作業,我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於中,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口有四業,意有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殺生,極惡飲血,其欲傷害,不慈眾生,乃至蜫蟲。二曰不與取,著他財物以偷意取。三曰邪婬,彼或有父所護①,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姊妹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②,及有名假賃③至華鬘ⓒ④,親犯如此女。是謂身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妄言,彼或在眾,或在眷屬,或在王家,若呼彼問,汝知便說,彼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言見,見言不見,為己為他,或為財物,知已妄言。二曰兩舌,欲離別他,聞此語彼,欲破壞此,聞彼語此,欲破壞彼,合者欲離,離者復離,而作群黨,樂於群黨,稱說群黨。三曰麤言⑤,彼若有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說如是言。四曰綺語,彼非時說,不真實說,無義說,非法說,不止息說,又復稱歎不止息事,違背於時而不善教,亦不善訶。是謂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貪伺,見他財物諸生活具,常伺求望,欲令我得。二曰嫉恚,意懷憎嫉而作是念:『彼眾生者,應殺、應縛、應收、應免、應逐擯出。』其欲令彼受無量苦。三曰邪見,所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⑥、無齋⑦、無ⓔ有咒說⑧,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多聞聖弟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業。彼多聞聖弟子如是具足精進戒德,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掉ⓕ貢高⑨,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行,作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復相隨。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慈心解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善業耶?」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自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慈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慈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⑩。比丘應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⑪。』若有如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⑫。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多聞聖弟子其心如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行,作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復相隨。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捨心⑬解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善業耶?」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自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當勤修捨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捨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比丘應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若有如是行捨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得。」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思經第五竟ⓗ(千ⓘ一百ⓙ七十四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鬘」,宋本作「鬚」。
ⓓ 「一」,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 「無」,大正藏原為「與」,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無」。
ⓕ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 「修」,大正藏原為「與」,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修」。
ⓗ 明本無「思經第五竟」五字。
ⓘ 「千」,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 「百」,大正藏原為「千」,今依據高麗藏改作「百」。
ⓚ 宋、元、明三本無「千一百七十四字」七字。
① 有父所護:女子未婚而由父親守護。按:古代印度未出嫁的女子由父母守護,父母雙亡則由兄弟姊妹等親族守護,已訂婚者由未婚夫守護,已出嫁者由丈夫守護。迎娶女子前須獲得守護者的同意。
② 有鞭罰恐怖:受到懲戒(而被管理的囚犯)。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懲罰保護」。
③ 有名假賃:租借而有的(結婚)名份。「假賃」即租借。卷三十第128經作「有名雇債」(《摩訶僧祇律》卷六有「錢護」一說(女子欠債),或有關聯?)??
④ 華鬘:戴花環束的女子,指已訂婚者。又作「華鬘親」。卷三十第128經即為「華鬘親」(此處標點和128經比對,似乎有誤?)???
⑤ 麤言:罵人;口出惡言。又譯為「惡口」。
⑥ 無施:布施沒有善報。
⑦ 無齋:供養沒有善報。
⑧ 無有咒說:咒願(祝福他人)沒有善報。
⑨ 掉貢高:即五蓋中的「掉舉」、「掉悔」,指浮動不安的心理狀態,和「惛沈」相反。在《中阿含經》中譯為「掉貢高」。
⑩ 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去此:不以這個身體往生到下一世,而是隨(四無量)心而往生。若用《雜阿含經》的語法來翻譯,即為「身壞命終,得生彼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不帶這身體走[……]不免一死的人是心為中心的」。
⑪ 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這一切(惡業)現在就能受報,最終不帶到後世去。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裡,凡任何以前被我這業所生身所作的惡業,全都在這裡感受,它將不跟隨[下去]。」
⑫ 或復上得:甚或得到更高的果證。此處南北傳的經文意義疑似相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未通達更上之解脫」,指在家眾勤修佛法最多證得阿那含(南傳認為若要證阿羅漢,自然就出家了。)
⑬ 捨心:在這裡指四無量心中的捨無量心;冤親平等、一視同仁的心。
捨十惡 → 持戒 → 修定(四無量心三昧) → 升天乃至證果解脫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伽藍ⓒ國ⓓ,與大比丘眾俱,至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和林中。
爾時,羇舍子伽藍人聞沙門瞿曇釋種子①捨釋宗族,出家學道,遊伽藍國[*],與大比丘眾俱,來至此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和林中。彼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沙門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②.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若說法,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若見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尊重禮拜,供養承事者,快得善利③。我等應共往見沙門瞿曇,禮事供養。
羇舍子伽藍人聞已,各與等類眷屬相隨從羇舍子出,北行至尸攝和林,欲見世尊禮事供養。往詣佛已,彼伽藍人或稽首佛足,卻坐一面;或問訊佛,卻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卻坐一面;或遙見佛已,默然而坐。彼時,伽藍人各坐已定,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默然而住。
時,伽藍人,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各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向佛,白世尊曰:「瞿曇!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但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瞿曇!復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亦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瞿曇!我等聞已,便生疑惑:『此沙門梵志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世尊告曰:「伽藍!汝等莫生疑惑。所以者何?因有疑惑,便生猶豫。伽藍!汝等自無淨智,為有後世,為無後世?伽藍!汝等亦無淨智,所作有罪,所作無罪?伽藍!當知諸業有三,因習本有④。云何ⓕ為三?伽藍!謂貪是諸業,因習本有。伽藍!恚及癡是諸業,因習本有。伽藍!貪者為貪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伽藍!恚者為恚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伽藍!癡者為癡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酒。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之乃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歡喜無吝,不望其報,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非梵行,斷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淨無穢,離欲斷婬,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兩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不稱群黨,彼於兩舌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麤言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實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貪伺,斷貪伺,心不懷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恚,斷恚,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虫,彼於嫉恚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邪見,斷邪見,行於正見而不顛倒,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咒說,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於邪見淨除其心。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成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掉ⓘ、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便得四安隱住處。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⑤。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復次,伽藍!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如是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⑥。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⑦?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⑧。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
伽藍白世尊曰:「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得四安隱住處。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復次,瞿曇!若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瞿曇!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我等盡壽ⓛ自歸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等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一切伽藍人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伽藍經第六竟ⓜ(一千九百八十七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伽藍」,巴利本作 Kālāmā。
ⓓ 「國」,大正藏原為「園」,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國」。
ⓔ 「羇舍子」,巴利本作 Kosaputta。
ⓕ 「云何」,大正藏原為「何云」,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云何」。
ⓖ 大正藏無「實說」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 大正藏無「有善惡業」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掉」,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掉」。
ⓙ 大正藏無「無善惡業」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生」,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
ⓛ 大正藏無「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明本無「伽藍經第六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千九百八十七字」八字。
① 釋種子:釋迦族血統的人,這裡特指佛陀。
② 明行成為: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又譯為「明行足」。
③ 快得善利:真是受益良多。
④ 因習本有:由過去積集的習性而來。
⑤ 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如果有輪迴的現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的作為符合這些正見,好好地領受不忘,在身體崩壞壽命終了時,必定生於善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有來世、有善作與惡作之業的果與報,那時,以身體的崩解,死後我必將往生到善趣、天界」。
⑥ 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無善惡業報,如是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如果沒有輪迴的現象,善無善報、惡無惡報,那麼我在這一生中,也不會因為(自己符合正見的)所作所為而被他人所傷害,只會被有正確見識的智者所稱讚,被精進的人、有正見的人所看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沒有來世、沒有善作與惡作業的果與報,那時,我在當生中無怨恨、無惱害、無苦惱而保持自己的安樂」。
⑦ 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生:如果我所做的事都不是惡事,我沒有作惡的想法。怎麼樣呢?自己不作惡,又怎麼會招致苦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惡落於作惡者,而我對任何人都不意圖惡的,不作惡業,苦將從哪裡接觸我呢」。
⑧ 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如果我所做的事都不是惡事,我不侵害世間不管是恐懼的還是不恐懼的(眾生),應當要慈悲憐恤一切世間眾生,我沒有和眾生諍鬥的心,沒有昏亂、只有歡喜。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惡不落於作惡者,那時,我看見自己兩者都清淨」。
伽藍人問佛陀說,每個宗教、每位大師都叫人信自己、不要信別的說法,那到底該信什麼呢?
佛陀則教他們,要信對自己有益的、不會導致苦的說法。
舉例來說,以貪、瞋、癡的發心而造惡,是對自己無益的,會導致苦的。
佛陀並舉例能對自己有益的、能導致安樂的說法:
不造惡 → 十善 → 無五蓋 → 修四無量心 → 得四安隱住處
本經中佛陀向對佛法還沒什瞭解的世俗人分析修行的好處,即「四安隱住處」。這四安隱住處在本經及相當的南傳經文略有不同,如果以較「世儈」的解讀來淺白說明,大致的意思如下:
編號 | 《中阿含經》伽藍經「四安隱住處」 | 《增支部尼柯耶》集3〈大品7〉第66經「四種穌息」 |
---|---|---|
1 | 如果佛教的正見是對的,我來世可以升天,賺到了。 | 如果佛教的正見是對的,我來世可以升天,賺到了。 |
2 | 如果佛教的正見不對,我今世有名聲,仍然有賺。 | 如果佛教的正見不對,我今世有安樂,仍然有賺。 |
3 | 我不作惡,而沒有作惡帶來的苦果,不會賠。 | 如果惡有惡報,我沒有苦果,不會賠。 |
4 | 我不作惡,而能和眾生沒有爭鬥,不會讓大家賠。 | 如果惡無惡報,我更清淨,更不會賠。 |
此經的對應南傳經文另外有「十事無著」的經文,是北傳所沒有的。這「十事無著」的經文為:
伽藍族人!你們當然會困惑與懷疑;在困惑之處,你們的懷疑生起。
伽藍族人!聽我說:
伽藍族人!如果當你們自己知道:「這些法是不善的、這些法是有過失的、這些法是智者所譴責的、完成與受持這些法則導向無益與苦」時,伽藍族人!那時,你們便應當捨棄它。
本經是佛陀向對佛教還不熟悉的人而說,教人判斷什麼樣的教導才是可採信的、什麼樣的教導又是應該捨棄的?佛陀說,只有當我們自己確定這個教導對我們是有益的,我們才應該採信它,而當我們確定這個教導對我們是不好的,我們就應該捨棄它。這樣的準則,可選出對自己親身實踐後可得益的法,卻不保證這法就能讓人解脫(例如可能是世間善法)。
和本經相比,《長阿含經》所載的「四大教法」則是在教導如何判斷什麼才是佛法,只有依經、依律來判斷,才是正確的方法,不可只因為某些人說這是佛陀的教導,我們就相信了。
另一個常見的擇法原則是《雜阿含經》及各律、論提到的「三法印」,是用來判斷是否符合佛法的基本準則,只要違背三法印,就必然不是佛說。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那難陀園ⓓ,在墻村捺林。
爾時,阿私羅天有子名伽彌尼,色像巍巍,光耀煒曄②,夜將向旦③,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
阿私羅天子伽彌尼白曰:「世尊!梵志自高,事若干天,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在往來善處,生於天上,世尊為法主,唯願世尊使眾生命終得至善處,生於天中。」
世尊告曰:「伽彌尼!我今問汝,隨所解答。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④,作如是語:『汝等男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耶?」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伽彌尼!所以者何?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乃生天上者,是處不然。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大重石擲著水中,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願石浮出,願石浮出ⓔ。』伽彌尼!於意云何?此大重石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而當出耶?」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者,是處不然。所以者何?謂此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
「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汝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當至惡處,生地獄中。』伽彌尼!於意云何?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耶?」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伽彌尼!所以者何?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者,是處不然。所以者何?伽彌尼!謂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昇上,必至善處。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水淵,於彼有人以酥油瓶投水而破,滓瓦⑤沈下,酥油浮上。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謂身麤色四大之種從父母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⑥;彼命終後,或烏鳥啄,或虎狼食,或燒或埋,盡為粉塵,彼心、意、識常為信所熏,為精進、多聞、布施、智慧所熏,彼因此緣此,自然昇上,生於善處。伽彌尼!彼殺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⑦。伽彌尼!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者,離邪見,得正見,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伽彌尼!云何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伽彌尼!是謂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佛說如是。伽彌尼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伽彌尼經第七竟ⓗ(千二百一十三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一萬二百四十七字)ⓙ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伽音巨羅反」,宋、元二本作「伽音巨羅」,明本無此五字。
ⓒ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 「園」,宋、元、明三本作「國」。
ⓔ 大正藏無「願石浮出」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至」,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 「妄」,大正藏原為「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妄」。
ⓗ 明本無「伽彌尼經第七竟」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千二百一十三字」七字。
ⓙ 宋、元、明三本無「一萬二百四十七字」八字。
① 伽音巨羅反:指此處「伽」的讀音以「巨」的聲母和「羅」的韻母及聲調來發音。「伽」為梵語譯音用字。
② 煒曄:光明的樣子。
③ 夜將向旦:天快亮的時候。
④ 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各個合掌對著他讚誦(為他)祈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群眾聚集起來,合掌讚誦,繞行(著他為他)祈求」。
⑤ 滓瓦:破碎的瓦片。「滓」讀音同「紫」,殘渣。
⑥ 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是會毀壞的事物,是會完全消滅的事物,是會分離散去的事物。
⑦ 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向風景宜人地方的道路,向上提升的道路,向好去處的道路。「園觀之道」或可參見《中阿含經》卷十五〈王相應品 1〉第69經:「猶如王及大臣有好道路,平正坦然,唯趣園觀。舍梨子!如是,比丘、比丘尼以八支聖道為道路,平正坦然,唯趣涅槃。」(CBETA, T01, no. 26, p. 520, a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