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七日品第四十第1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眾多比丘食後皆集普會講堂,作如是論議:「此須彌山極為廣大,非眾山之所及,甚奇!甚特!高廣極峻。如是,不久當復壞敗,無有遺餘,依須彌山更有大山,亦復壞敗。」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眾多比丘而作是論,即從座起,往至彼講堂所,即就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在此為何等論?欲何所施行?」

諸比丘對曰:「諸人集此,論其法事,向所論說,皆自如法。」

世尊告曰:「善哉!比丘!汝等出家正應法論,亦復不捨賢聖默然。所以然者。若比丘集聚一處,當施行二事。云何為二?一者當共法論,二者當賢聖默然汝等論此二事,終獲安隱,不失時宜。汝等向者,作何等如法之義?」

諸比丘對曰:「今眾多比丘來集此堂,作如是論議:『甚奇!甚特!此須彌山極高廣大,然此須彌山如是不久當復敗壞,及諸四面鐵圍山亦當如是壞敗。』向者,集此作如法論也。」

世尊告曰:「汝等欲聞此世間境界壞敗之變乎?」

諸比丘白佛言:「今正是時,唯願世尊以時演說,使眾生之類心得解脫。」

世尊告諸比丘曰:「汝等善思念之,藏在心懷。」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須彌山者極為廣大,非眾山所及。若比丘欲知須彌山,出水上高八萬四千由旬,入水亦深八萬四千由旬。然須彌山四種寶所造:金、銀、水精、琉璃;又有四角,亦四種所造:金、銀、水精、琉璃;金城銀郭,銀城金[*]郭,水精城琉璃[*]郭,琉璃城水精[*]郭。然須彌山上有五種天在彼居止,皆由宿緣而住彼間。云何為五?所謂彼銀城中,有細腳天在彼居止;彼金城中,有尸利沙天在彼居止;水精城中,有歡悅天在彼居止;琉璃城中,有力盛天在彼居止;金、銀城中間,毘沙門天王在彼居住,將諸閱叉不可稱計。金城、水精城中間,毘留博叉天王,將諸龍神在彼居止;水精城、琉璃城中間,有毘留勒叉天王在彼居止;琉璃城、銀城中間,有提頭賴吒天王在彼居止。

「比丘當知,須彌山下有阿須倫居止。若阿須倫欲與三十三天共鬥時,先與細腳天共鬥;設得勝,復至金城與尸利沙天共鬥;已勝尸利沙天,復至水精城與歡悅天共鬥;[*]已勝彼,復至琉璃城;[*]已勝彼天,便共三十三天共鬥。

「比丘當知,須彌山頂三十三天在彼居止,晝夜照明,光自相照,故致此耳。依須彌山,日月流行,日天子城[*]郭縱廣五十一由旬,月天子城[*]郭縱廣三十九由旬,最大星縱廣一由旬,最小星縱廣二百步。須彌山頂東、西、南、北,縱廣八萬四千由旬,近須彌山南有大鐵圍山,長八萬四千里,高八萬里。又此山表,有尼彌陀山圍彼山;去尼彌陀山,復有山名佉羅山;去此山,復更有山名俾沙山;去此山,復更有山名馬頭山;復更有山名毘那耶山;次毘那耶有山名鐵圍大鐵圍山。

「鐵圍中間有八大地獄,一一地獄有十六隔子。然彼鐵圍山於閻浮里地多所饒益,閻浮里地設無鐵圍山者,此間恒當臭處。鐵圍山表有香積山,香積山側有八萬四千白象王,止住彼間,各有六牙,金銀校飾。彼香山中有八萬四千窟,諸象在彼居止,皆金、銀、水精、琉璃所造。最上象者,釋提桓因躬自乘之,最下者,轉輪聖王乘之。香積山側有摩陀池水,皆生優鉢蓮華、拘牟頭華,然彼諸象掘根而食。摩陀池水側復有山名[*]優闍伽羅,然彼山皆生若干種草木,鳥狩虫蠡悉在彼間。依彼山,皆有神通得道之人而往彼間。次復有山名般荼婆,次復有山名耆闍崛山,此是閻浮里地所依之處。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此世間欲壞敗時,然天不降雨,所種生苗不復長大,諸有小河泉源皆悉枯竭。一切諸行皆歸無常,不得久住。比丘當知,或有是時,此四大駛河,所謂恒伽私頭死陀婆叉,亦復枯竭而無遺餘。如是,比丘!無常百變,正謂此耳。

「比丘!或有是時,若此世間有二日出時,是時百草樹木皆悉凋落。如是,比丘!無常變易,不得久停,是時諸泉源小水皆悉枯竭。比丘當知,若二日出時,爾時四大海水百由旬內皆悉枯竭,漸漸至七百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當知,若世間三日出現時,四大海水千由旬內,水自然竭,漸漸乃至七千由旬,水自然竭。

「比丘當知,若四日出現世時,四大海水深千由旬在。如是,比丘!一切諸行皆悉無常,不得久住。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世間有五日出時,是時四大海水,餘有七百由旬水,漸漸至百由旬。比丘當知,若五日出時,是時海水一由旬在,漸漸水竭而無遺餘。若五日出時,餘正有七尺水在,五日出時,海水盡竭無有遺餘。比丘當知,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六日出時,此地厚六萬八千由旬皆悉煙出,須彌山亦漸漸融壞。若六日出時,此三千大千國土皆悉融壞,猶如陶家燒瓦器也。是時,三千大千剎土,亦復如是,洞然火出,靡不周遍。比丘當知,若六日出時,八大地獄亦復消滅,人民命終。依須彌山五種之天,亦復命終,三十三天、豔天,乃至他化自在天,亦復命終,宮殿皆空。若六日出時,是時須彌山及三千大千剎土,皆悉洞然而無遺餘。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得久住。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若七日出,是時此地雖厚六萬八千由旬及三千大千剎土,皆悉火起。若復七日出時,此須彌山漸漸融壞,百千由旬自然崩落,永無有餘,亦復不見塵煙之分,況見灰乎!是時,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宮殿,皆悉火然,此間火炎乃至梵天上。新生天子在彼天宮者,由來不見劫燒,見此炎光,普懷恐懼,畏為火所燒。然彼舊生天子等曾見劫燒,便來慰勞後生天子:『汝等勿懷恐懼,此火終不來至此間。』比丘當知,七日出時,從此間至六天,乃至三千大千剎土,悉為灰土,亦無形質之兆。如是,比丘!一切行無常,不可久保,皆歸於盡。爾時,人民命終,盡生他方剎土,若生天上。設復地獄中眾生宿罪[*]已畢,生天上、若他方剎土;設彼地獄眾生罪未畢者,復移至他方剎土。比丘當知。若七日出時,無復日月光明、星宿之兆,是時日月[*]已滅,無復晝夜。是謂,比丘!由緣報故,致此壞敗。

「比丘復當知,劫還成就時,或有是時,火還自滅,虛空之中有大雲起,漸漸降雨。是時,此三千大千剎土,水遍滿其中,水乃至梵天上。比丘當知,是時此水漸漸停住而自消滅。復有風起,名曰隨嵐,吹此水聚著一處。是時,彼風起千須彌山、千祇彌陀山、千尼彌陀山、千佉羅山、千伊沙山、千毘那山、千鐵圍山、千大鐵圍山;復生八千地獄,復生千馬頭山、千香積山、千般荼婆山、千[*]優闍伽山、千閻浮、千瞿耶尼、千弗于逮、千鬱單;復生千海水;復生千四天王宮、千三十三天、千[*]豔天、千兜術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水滅地復還生。是時,地上自然有地肥,極為香美,勝於甘露。欲知彼地肥氣味,猶如甜蒲桃酒。比丘當知,或有此時,光音天自相謂言:『我等欲至閻浮提,觀看彼地形還復之時。』光音天子來下世間,見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嘗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時,天子食地肥多者,轉無威神,又無光明,身體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復能飛;又彼天子食地肥少,身體不重,亦復不失神足,亦能在虛空中飛行。

「是時,天子失神足者,皆共呼哭自相謂言:『我等今日極為窮厄,復失神足。』即住世間,不能復還天上,遂食此地肥。各各相視顏色。彼時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娛樂。是謂,比丘!初世成時,有此法,流布世間,是舊常之法,女人必出於世;亦復舊法,非適今也。是時,餘光音天見此天子以墮落,皆來呵罵而告之曰:『汝等何為行此不淨之行?』是時,眾生復作是念:『我等當作方便,宜共止宿,使人不見。』轉轉作屋舍,自覆形體。是謂,比丘!有此因緣,今有屋舍。

「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地肥自然入地,後轉生粳米,極為鮮淨;亦無皮表,極為香好,令人肥白;朝收暮生,暮收朝生。是謂,比丘!爾時始有此粳米之名生。比丘!或有是時,人民懈怠不勤生活。彼人便作是念:『我今何為日日收此粳米?應當二日一收。』是時,彼人二日一收粳米。爾時,人民展轉懷妊,由此轉有生分

「復有眾生語彼眾生言:『我等共取粳米。』是時,彼人報曰:『吾以取二日食糧。』此人聞已,復生此念:『我當儲四日食糧。』即時辦四日食糧。復有眾生語彼眾生:『可共相將外收粳米。』此人報曰:『吾[*]以收四日食糧。』彼人聞已,便生此念:『吾當辦八日食糧。』即辦八日食儲。爾時,彼粳米更不復生。

「是時,眾生各生此念:『世間有大災患,今此粳米遂不如本,今當分此粳米。』即時分粳米。爾時眾生復生此念:『我今可自藏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自藏粳米,便盜他粳米。彼主見盜粳米,語彼人曰:『汝何故取吾粳米?今捨汝罪,後莫更犯。』爾時,世間初有此盜心。是時,復有眾生聞此語,復自生念:『我今可藏此已粳米,當盜他粳米。』是時,彼眾生便捨己物,而取他物。彼主見已,語彼人曰:『汝今何為取我粳米乎?』然彼人默然不對。是時,物主即時手拳相加,自今已後,更莫相侵。

「是時,眾多人民聞眾生相盜,各共運集,自相謂言:『世間有此非法,各共相盜。今當立守田人,使守護田。其有眾生聰明高才者,當立為守田主。』是時,即選擇田主而語之曰:『汝等當知,世間有此非法竊盜,汝今守田當雇其直,諸人民來取他粳米者,即懲其罪。』爾時,即安田主。比丘當知,爾時,其守田者,號為剎利種,皆是舊法,非為今法。」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始有剎利種,  姓中之上者,
 聰明高才人,  天人所敬待。

「爾時,其有人民侵他物者,是時剎利取[*]懲罰之。然復彼人不改其愆,故復犯之。是時剎利之主敕作刀杖,取彼人而梟其首。爾時,世間初有此殺生。是時,眾多人民聞此教令:『其有竊盜粳米者,剎利主即取殺之。』皆懷恐懼,衣毛皆豎,各作草盧於中坐禪,修其梵行,而一其心,捨離家業、妻子、兒婦獨靜其志,修於梵行。因此[*]已來,而有婆羅門之名姓。是時,便有此二種姓出現世間。

「比丘當知,彼時由盜故便有殺生,由殺故便有刀杖。是時,剎利主告人民曰:『其有端正高才者,當使統此人民。』又告之曰:『其有人民竊盜者,使[*]懲其罪。』爾時,便有此毘舍種姓,出現於世。

「爾時,多有眾生便生此念:『今日眾生之類各共殺生,皆由業之所致也,今可來往周旋以自生活。』爾時,便有首陀羅種姓,出現世間。」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初有剎利種,  次有婆羅門,
 第三名毘舍,  次復首陀姓。
 有此四種姓,  漸漸而相生,
 皆是天身來,  而同為一色。

「比丘當知,爾時,有此殺、盜心,無復有此自然粳米。

「爾時,便有五種穀子:一者根子,二者莖子,三者枝子,四者華子,五者果子,及餘所生之種子,是謂五種之子。皆是他方剎土風吹使來,取用作種以此自濟。如是,比丘!世間有此瑞應,便有生、老、病、死,致使今日有五盛陰身,不得盡於苦際,此名為劫成敗時之變易也。吾與汝說,諸佛世尊常所應行,今盡與汝說之。當樂閑居靜處,當念坐禪,勿起懈怠,今不精誠,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誨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四=三【聖】*

  「四」,聖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聖本改作「三」。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四十之一=三十九【聖】

  「四十之一」,聖本作「三十九」。
  「三十九」,大正藏原為「四十之一」,今依據聖本改作「三十九」。

〔之一〕-【宋】【元】

  宋、元二本無「之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之一」二字,今依據宋、元二本刪去。

~A. VII. 62. Suriya. (1-8) & D. 27. Aggañña.

  ???

須彌~Sineru.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座=坐【聖】*

  「座」,聖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座」,今依據聖本改作「坐」。

義=議【宋】【元】【明】

  「義」,宋、元、明三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議」。

義=議【聖】

  「義」,聖本作「議」。
  「議」,大正藏原為「義」,今依據聖本改作「議」。

敗壞=壞敗【宋】【元】【明】

  「敗壞」,宋、元、明三本作「壞敗」。
  「壞敗」,大正藏原為「敗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壞敗」。

諸比…等=曰汝諸比丘【宋】【元】【明】

  「諸比…等」,宋、元、明三本作「曰汝諸比丘」。
  「曰汝諸比丘」,大正藏原為「諸比…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曰汝諸比丘」。

藏=戢【宋】【元】【明】【聖】

  「藏」,宋、元、明、聖四本作「戢」。
  「戢」,大正藏原為「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戢」。

壞=懷【宋】【元】【明】【聖】【麗-CB】【CB】

  「壞」,宋、元、明、聖、麗-CB、CB六本作「懷」。
  「懷」,大正藏原為「壞」,今依據宋、元、明、聖、麗-CB、CB六本改作「懷」。

郭=墎【聖】*

  「郭」,聖本作「墎」。
  「墎」,大正藏原為「郭」,今依據聖本改作「墎」。

上=下【宋】

  「上」,宋本作「下」。
  「下」,大正藏原為「上」,今依據宋本改作「下」。

宿+(命)【宋】【元】【明】

  「宿」,宋、元、明三本作「宿命」。
  大正藏無「命」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博=波【宋】【元】【明】

  「博」,宋、元、明三本作「波」。
  「波」,大正藏原為「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波」。

〔間〕-【聖】

  聖本無「間」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間」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叉〕-【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勝+(已)【宋】【元】【明】

  「勝」,宋、元、明三本作「勝已」。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彼+(天)【宋】【元】【明】

  「彼」,宋、元、明三本作「彼天」。
  大正藏無「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三=四【宋】【元】【明】

  「三」,宋、元、明三本作「四」。
  「四」,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四」。

〔去〕-【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去」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去」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俾=伊【宋】【元】【明】【聖】

  「俾」,宋、元、明、聖四本作「伊」。
  「伊」,大正藏原為「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伊」。

〔山〕-【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山」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頭山+(去馬頭山)【宋】【元】【明】

  「頭山」,宋、元、明三本作「頭山去馬頭山」。
  大正藏無「去馬頭山」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鐵【宋】【元】【明】

  「鐵」,宋、元、明三本作「此鐵」。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校=挍【聖】

  「校」,聖本作「挍」。
  「挍」,大正藏原為「校」,今依據聖本改作「挍」。

恒=桓【宋】【元】【明】【麗-CB】【CB】,=洹【聖】

  ????

下+(象)【宋】【元】【明】

  「下」,宋、元、明三本作「下象」。
  大正藏無「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優=憂【聖】*

  「優」,聖本作「憂」。
  「憂」,大正藏原為「優」,今依據聖本改作「憂」。

狩=獸【宋】【元】【明】

  「狩」,宋、元、明三本作「獸」。
  「獸」,大正藏原為「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獸」。

蠡=豹【宋】,=豸【明】

  ????

往=住【聖】

  「往」,聖本作「住」。
  「住」,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聖本改作「住」。

崛=掘【聖】

  「崛」,聖本作「掘」。
  「掘」,大正藏原為「崛」,今依據聖本改作「掘」。

源=原【宋】

  「源」,宋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源」,今依據宋本改作「原」。

[>恒伽]~Gaṅgā.

  ???

私=辛【宋】【元】【明】【聖】

  「私」,宋、元、明、聖四本作「辛」。
  「辛」,大正藏原為「私」,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辛」。

死=悉【宋】【元】【明】,=私【聖】

  ????

凋=彫【宋】【元】【明】【聖】

  「凋」,宋、元、明、聖四本作「彫」。
  「彫」,大正藏原為「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彫」。

三=二【元】

  「三」,元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元本改作「二」。

〔現〕-【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現」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時)+四【宋】*【元】*【明】*

  「四」,宋、元、明三本作「是時四」。
  大正藏無「是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時)+五【聖】

  「五」,聖本作「時五」。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豔=燄【宋】*【元】*【明】*

  「豔」,宋、元、明三本作「燄」。
  「燄」,大正藏原為「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燄」。

遺=有【宋】【元】【明】

  「遺」,宋、元、明三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有」。

出+(時)【宋】【元】【明】

  「出」,宋、元、明三本作「出時」。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懼=怖【宋】【元】【明】

  「懼」,宋、元、明三本作「怖」。
  「怖」,大正藏原為「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怖」。

消=銷【宋】【元】【明】

  「消」,宋、元、明三本作「銷」。
  「銷」,大正藏原為「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銷」。

(復)+起【宋】【元】【明】

  「起」,宋、元、明三本作「復起」。
  大正藏無「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耶)+山【宋】【元】【明】

  「山」,宋、元、明三本作「耶山」。
  大正藏無「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伽+(羅)【宋】【元】【明】

  「伽」,宋、元、明三本作「伽羅」。
  大正藏無「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提=地【聖】

  「提」,聖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為「提」,今依據聖本改作「地」。

曰=越【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曰」,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越」。

(四)+海【宋】【元】【明】

  「海」,宋、元、明三本作「四海」。
  大正藏無「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術=述【宋】【元】【明】

  「術」,宋、元、明三本作「述」。
  「述」,大正藏原為「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述」。

蒲=婆【宋】【元】【明】,=蒱【聖】

  ????

提觀看=地看觀【宋】【元】【明】,提=地【聖】

  ????

復能=能復【宋】【元】【明】

  「復能」,宋、元、明三本作「能復」。
  「能復」,大正藏原為「復能」,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能復」。

少+(者)【宋】【元】【明】

  「少」,宋、元、明三本作「少者」。
  大正藏無「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呼=號【宋】【元】【明】

  「呼」,宋、元、明三本作「號」。
  「號」,大正藏原為「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號」。

婬=淫【聖】

  「婬」,聖本作「淫」。
  「淫」,大正藏原為「婬」,今依據聖本改作「淫」。

法=欲【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欲」。

以=既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既已」。
  「既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既已」。

生+(等)【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等」。
  大正藏無「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便〕-【聖】

  聖本無「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便」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今=令【元】【明】

  「今」,元、明二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令」。

爾=今【宋】

  「爾」,宋本作「今」。
  「今」,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本改作「今」。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妊=任【聖】

  「妊」,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妊」,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生+(曰)【宋】【元】【明】

  「生」,宋、元、明三本作「生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語+(已)【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語已」。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念【宋】【元】【明】

  「念」,宋、元、明三本作「此念」。
  大正藏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藏此已=自藏【宋】【元】【明】

  「藏此已」,宋、元、明三本作「自藏」。
  「自藏」,大正藏原為「藏此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藏」。

見+(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見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拳=捲【聖】

  「拳」,聖本作「捲」。
  「捲」,大正藏原為「拳」,今依據聖本改作「捲」。

運=雲【宋】*【元】*【明】*

  「運」,宋、元、明三本作「雲」。
  「雲」,大正藏原為「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雲」。

謂=語【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

〔守〕-【聖】

  聖本無「守」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守」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田〕-【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雇=顧【宋】【元】【明】【聖】

  「雇」,宋、元、明、聖四本作「顧」。
  「顧」,大正藏原為「雇」,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顧」。

懲=徵【聖】*

  「懲」,聖本作「徵」。
  「徵」,大正藏原為「懲」,今依據聖本改作「徵」。

〔田〕-【聖】

  聖本無「田」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田」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今」,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今」。

待=侍【元】【明】【聖】

  「待」,元、明、聖三本作「侍」。
  「侍」,大正藏原為「待」,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侍」。

復=後【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後」。
  「後」,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後」。

教=殺【宋】

  「教」,宋本作「殺」。
  「殺」,大正藏原為「教」,今依據宋本改作「殺」。

〔各〕-【宋】

  宋本無「各」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各」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兒婦=婦兒【聖】

  「兒婦」,聖本作「婦兒」。
  「婦兒」,大正藏原為「兒婦」,今依據聖本改作「婦兒」。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正」,大正藏原為「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正」。

使=便【宋】【元】【明】

  「使」,宋、元、明三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便」。

〔姓〕-【聖】

  聖本無「姓」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姓」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由+(田)【元】【明】

  「由」,元、明二本作「由田」。
  大正藏無「田」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枝=華【宋】【元】【明】【聖】

  「枝」,宋、元、明、聖四本作「華」。
  「華」,大正藏原為「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華」。

華=果【宋】【元】【明】,=果【聖】

  ????

果=枝【宋】【元】【聖】,=技【明】

  ????

〔之〕-【聖】

  聖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致=至【宋】【元】【明】

  「致」,宋、元、明三本作「至」。
  「至」,大正藏原為「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至」。

懈=解【宋】,=誨【元】

  ????

誨=悔【宋】,=懈【元】

  ????

[註解]

普會講堂:大眾集會用的講堂。又譯為「普集講堂」。

賢聖默然:賢聖的靜默,在《雜阿含經》卷十八第501經中以二禪為例。

細腳天:

尸利沙天:

歡悅天:

力盛天:

毘沙門天王:佛教的護法天神,是四天王天中,北方毘沙門天的天王。此天率領夜叉、羅剎等二神眾守護道場、聽聞佛法,因此又稱為「多聞天王」。

閱叉:即「夜叉」,義譯為「疾行鬼」,是住在地上或空中,以威勢惱害人類或守護正法的鬼類,行動極為迅速。

毘留博叉天王:意譯為廣目天,為西方天王,為守護西方的護法善神。常以淨天眼觀察護持閻浮提眾生。此天王率領無量天龍及富單那諸神等眷屬,承擔守護佛法的任務。

毘留勒叉天王:

提頭賴吒天王:意譯為持國天,為東方天王。

阿須倫:即「阿修羅」,六道眾生之一,喜愛戰鬥,有福報但因為瞋、慢、疑而生為阿修羅。

隔子:子空間,在別經中稱為十六「小地獄」。

香積山:阿耨大池以北的一座山,山中有各種樹,散出種種香氣。阿育王時代賓頭盧尊者及許多阿羅漢居住在這裡。又譯為「香山」。

恒伽:恆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譯為「恒河」、「恆水」、「殑伽」。

私頭:即今日的印度河,是四大河之一。又譯為「新頭」、「辛頭」。

死陀:可能是今日的錫爾河(Syr Darya),是中亞著名內流河,注入鹹海。也有學者認為是今日的葉爾羌河(Yarkand),是塔里木河四源之一。四大河之一。又譯為「私陀」、「司陀」、「悉陀」、「斯陀」。

婆叉:即今日的阿姆河(Amu Darya),是中亞最長的河流,是內流河,歷史上曾注入裏海,今日注入鹹海南部。四大河之一。又譯為「博叉」。

生分:生產的因素,即懷胎。相當的《長阿含經》經文作「胞胎」。

我今可藏此已粳米:我現在可收藏好自己的粳米。這裡的「已」疑為「己」的訛誤。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關於多個太陽的出現,在《長阿含經》中有較詳細的敘述:「有大黑風暴起,吹大海水,海水深八萬四千由旬,吹使兩披,取日宮殿,置於須彌山半,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安日道中,緣此世間有二日出」。若從天文物理的觀點來看,約五十到七十五億年後太陽將成為紅巨星,屆時太陽將變得異常巨大,逐一吞噬包含地球在內的內側行星。《長阿含經》的經文可解讀為在紅巨星吞噬各行星前,太陽黑子活躍極大期的太陽風暴(「大黑風暴」)伴隨的強烈電磁波及熱能,將逐一點燃較靠近太陽的行星及衛星,使得這些天體在接下來的的一段時間也成為東方升起、西方落下的太陽。如果在海邊來看,就像是急遽的高溫加上天體形變造成的重力變化引發海嘯後,從海平面下新升起了一顆太陽。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