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138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時,尊者摩訶迦葉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尊者摩訶迦葉:「汝當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所以者何?我常為諸比丘說法教戒[*]、教授,汝亦應爾。」
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今諸ⓑ比丘難可教授,或有比丘不忍聞說。」
佛告摩訶迦葉:「汝何因緣作如是說?」
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見有兩比丘,一名槃稠ⓒ,是阿難弟子;二名阿浮毘ⓓⓔ,是摩訶目揵連弟子。彼二人共諍多聞,各言:『汝來當共論議,誰所知多?誰所知勝?』」
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以扇扇佛,語尊者摩訶迦葉言:「且止,尊者摩訶迦葉!且忍,尊者迦葉!此年少比丘少智、惡智。」
尊者摩訶迦葉語尊者阿難言:「汝且默然①,莫令我於僧中問汝事。」
時,尊者阿難即默然住。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至彼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所,作是言:『大師語汝。』」時,彼比丘即受教,至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所,作是言:「大師語汝。」
時,槃稠[*]比丘、阿浮毘[*]比丘答言奉教,即俱往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二比丘:「汝等二人,實共諍論,各言:『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
二比丘白佛言:「實爾,世尊!」
佛告二比丘:「不應以經文作競諍的工具汝等持我所說修多羅②、祇夜③、受記④、伽陀⑤、優陀那⑥、尼陀那⑦、阿波陀那⑧、伊帝目ⓗ多伽⑨、闍多伽⑩、毘富羅⑪、阿浮多達摩⑫ⓘ、優波提舍⑬等法,而共諍論,各言:『汝來試[*]共論議,誰多誰勝』耶?」
二比丘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等不以我所說修多羅,乃至優波ⓙ提舍,而自調伏,自止息⑭,自求涅槃耶?」
二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二比丘:「汝知我所說修多羅,乃至優波提舍,汝愚癡人,應共諍論,誰多誰勝耶?」
時,二比丘前禮佛足,重白佛言:「悔過,世尊!悔過,善逝!我愚、我癡,不善、不辯,而共諍論。」
佛告二比丘:「汝ⓚ實知罪悔過,愚癡、不善、不辯,而共諍論。今已自知罪,自見罪,知見悔過,於未來世律儀戒生。我今受汝,憐愍故,令汝善法增長,終不退減ⓛ。所以者何?若有自知罪,自見罪,知見悔過ⓜ,於未來世律儀戒生,終不退減[*]。」
時,二比丘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戒」。[*]
ⓑ 「諸」,大正藏原為「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 「槃稠」,巴利本作 Bhaṇḍa。
ⓓ 「阿浮毘」,宋、元、明三本作「阿毘浮」。[*]
ⓔ 「阿浮毘」,巴利本作 Abhijika。
ⓕ 「稠」,大正藏原為「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稠」。[*]
ⓖ 「試」,聖本作「誡」。[*]
ⓗ 「目」,聖本作「日」。
ⓘ 「摩」,聖本作「磨」。
ⓙ 「波」,聖本作「婆」。
ⓚ 大正藏無「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減」,聖本作「咸」。[*]
ⓜ 「悔過」,宋、元、明、聖四本作「懺悔」。
[註解]
① 默然:沉靜無聲。
② 修多羅:為音譯,義譯為「契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貫經」、「正經」。按:這段的修多羅、祇夜……優波提舍即十二部經,是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的佛經。「修多羅」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③ 祇夜:為音譯,義譯為「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又譯為「祇夜經」。
④ 受記: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授記」、「授決」、「記說」、「記別」、「受記經」。
⑤ 伽陀:為音譯,義譯為「偈咃」,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偈經」。
⑥ 優陀那:為音譯,義譯為「自說」,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又譯為「此說」、「說」、「無問自說」、「廣演」、「法句經」。
⑦ 尼陀那:為音譯,義譯為「因緣」,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天本經」。
⑧ 阿波陀那:為音譯,義譯為「譬喻」,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撰錄」、「證喻經」。
⑨ 伊帝目多伽:為音譯,義譯為「本末」,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起」、「本事」、「相應經」、「如是語」。
⑩ 闍多伽:為音譯,義譯為「生經」,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本緣經」、「生處」、「本生經」。
⑪ 毘富羅:為音譯,義譯為「方等」,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解」、「廣經」、「方廣」,又音譯為「毘佛略」。
⑫ 阿浮多達摩:為音譯,義譯為「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
⑬ 優波提舍:為音譯,義譯為「廣普」,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2經。又譯為「說義」、「論議」、「大教經」。
⑭ 止息:停止;熄滅,相當的南傳經文常作「寧靜(passaddhi,古譯為「輕安」)與冷靜」。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不應以經文作競諍的工具
有兩位比丘諍論誰背經文比較厲害,吵了起來,想要一較高下。
大迦葉尊者看不下去,而反映給佛陀。佛陀於是找來這兩位比丘,問他們是否有拿經文想要一較高下?兩位比丘承認了。
佛陀接著問他們在諍論時,是在受持十二部經當中所說的教誨嗎?也就是說十二部經有教過他們該諍論誰背經文比較厲害嗎?
當然沒有。
佛陀所說的法都是為了讓人「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的,而不是讓人比勝負的。
佛弟子在引用經文而議論佛法時,也要思考:是否放下自我,以經文來修正自己、而不是為自己臉上貼金?是否如實客觀地引用經文、而不是斷章取義?是否以經、律為師,而自調伏、自止息、自求涅槃?
除了本經的對應經典外,其他經典中也常這麼強調,例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八〈禮三寶品50〉:「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諍,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制限。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惡蛇,彼若見極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抆其尾,然彼蛇迴頭螫蜇其手,由此緣報,便致命終,此亦如是,若有愚人翫習其法,十二部經靡不斟酌,亦不觀察其義。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義故。」(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5-27)
- 大迦葉尊者為何要阿難別說了?
本經中大迦葉尊者將問題反映給佛陀時,阿難尊者要大迦葉尊者不要理他們,但大迦葉尊者卻要阿難尊者別說了。
為什麼?
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尊者迦葉語阿難言:「爾止!阿難!汝莫僧中作偏黨語。」相當的《增壹阿含經》經文及南傳經文則沒有此句。
若根據《雜阿含經》及《別譯雜阿含經》的經文,或許阿難尊者心腸較軟,因此大迦葉尊者不希望他為弟子開脫,而是由佛陀制止不當的行為,回歸律制,也可作為後世佛弟子的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