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 卷21 第86經 長壽王品說處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將諸年少比丘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諸年少比丘亦稽首佛足,卻坐一面。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此諸年少比丘我當云何教呵?云何訓誨?云何為彼而說法耶?」

世尊告曰:「阿難!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若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者,我與諸年少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難!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及諸年少比丘廣分別說。」尊者阿難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盛陰,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阿難!此五盛陰,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盛陰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內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阿難!此六內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內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外處,色處,聲、香、味、觸、法處。阿難!此六外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外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阿難!此六識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識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更樂身,眼更樂,耳、鼻、舌、身、意更樂。阿難!此六更樂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更樂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覺身,眼覺,耳、鼻、舌、身、意覺。阿難!此六覺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覺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想身,眼想,耳、鼻、舌、身、意想。阿難!此六想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想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思身,眼思,耳、鼻、舌、身、意思。阿難!此六思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思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愛身,眼愛,耳、鼻、舌、身、意愛。阿難!此六愛身,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愛身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六界,地界,水、火、風、空、識界。阿難!此六界,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六界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若有此則有彼,若無此則無彼,若生此則生彼,若滅此則滅彼。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處,緣六處更樂,緣更樂覺,緣覺愛,緣愛受,緣受有,緣有生,緣生老死。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滅,六處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覺滅,覺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阿難!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念處,觀身如身,觀覺、心、法如法。阿難!此四念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念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正斷,比丘者,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未生善法為生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已生善法為住故、不忘故、不退故、轉增多故、廣布故、滿具足故,起欲求方便行,精勤舉心斷。阿難!此四正斷,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正斷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如意足,比丘者,成就欲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如是精進定、心定,成就觀定燒諸行。修習如意足,依於無欲、依離、依滅,願至非品。阿難!此四如意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如意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禪,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阿難!此四禪,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禪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聖諦,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阿難!此四聖諦,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聖諦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想,比丘者,有小想、有大想、有無量想、有無所有想。阿難!此四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量,比丘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阿難!此四無量,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量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無色,比丘者,斷一切色想,乃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阿難!此四無色,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色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聖種,比丘、比丘尼者,得麤素衣而知止足,非為衣故求滿其意。若未得衣,不憂悒,不啼泣,不搥胸,不癡惑;若得衣者,不染不著,不欲不貪,不觸不計。見災患知出要而用衣,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比丘、比丘尼正舊聖種。如是食、住處,欲斷樂斷、欲修樂修,彼因欲斷樂斷、欲修樂修故,不自貴、不賤他,如此事利不懈怠而正知者,是謂比丘、比丘尼正[*]住舊聖種。阿難!此四聖種,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聖種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四沙門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最上阿羅漢果。阿難!此四沙門果,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沙門果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熟解脫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阿難!此五熟解脫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熟解脫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解脫處,若比丘、比丘尼因此故,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云何為五?阿難!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阿難!若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彼聞法已,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一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

「復次,阿難!世尊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但如本所聞、所誦習法而廣讀之。若不廣讀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為他廣說。若不為他廣說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心思惟分別。若心不思惟分別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善受持諸三昧相。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善受持諸三昧相者,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五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阿難!此五解脫處,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解脫處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根,信根,精進、念、定、慧根。阿難!此五根,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根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力,信力,精進、念、定、慧力。阿難!此五力,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力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出要界。云何為五?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欲,彼因極重善觀欲故,心便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欲,穢惡厭患欲。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欲,彼因極重善觀欲故,心便不向欲,不樂欲,不近欲,不信解欲;若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欲,穢惡厭患欲。觀無欲,心向無欲,樂無欲,近無欲,信解無欲,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欲及因欲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欲生,如是欲出要。阿難!是謂第一出要界。

「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恚,彼因極重善觀恚故,心便不向恚,不樂恚,不近恚,不信解恚;若恚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恚,穢惡厭患恚。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恚,彼因極重善觀恚故,心便不向恚,不樂恚,不近恚,不信解恚;若恚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恚,穢惡厭患恚。觀無恚,心向無恚,樂無恚,近無恚,信解無恚,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恚,及因恚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恚生,如是恚出要。阿難!是謂第二出要界。

「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害,彼因極重善觀害故,心便不向害,不樂害,不近害,不信解害;若害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害,穢惡厭患害。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害,彼因極重善觀害故,心便不向害,不樂害,不近害,不信解害;若害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害,穢惡厭患害。觀無害,心向無害,樂無害,近無害,信解無害,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害及因害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害生,如是害出要。阿難!是謂第三出要界。

「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色,彼因極重善觀色故,心便不向色,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解色;若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色,穢惡厭患色。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色,彼因極重善觀色故,心便不向色,不樂色,不近色,不信解色;若色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色,穢惡厭患色。觀無色,心向無色,樂無色,近無色,信解無色,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色及因色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色生,如是色出要。阿難!是謂第四出要界。

「復次,阿難!多聞聖弟子極重善觀己身,彼因極重善觀己身故,心便不向己身,不樂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若己身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己身,穢惡厭患己身。阿難!猶如雞毛及筋,持著火中,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阿難!多聞聖弟子亦復如是極重善觀己身,彼因極重善觀己身故,心便不向己身,不樂己身,不近己身,不信解己身;若己身心生,即時融消燋縮,轉還不得舒張,捨離不住己身,穢惡厭患己身。觀無己身,心向無己身,樂無己身,近無己身,信解無己身,心無礙,心無濁,心得樂,能致樂,遠離一切己身及因己身生諸漏煩熱憂慼。解彼脫彼,復解脫彼,彼不復受此覺,謂覺因己身生,如是己身出要。阿難!是謂第五出要界。

「阿難!此五出要界,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出要界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財,信財,戒、慚、愧、聞、施、慧財。阿難!此七財,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財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力,信力,精進、慚、愧、念、定、慧力。阿難!此七力,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力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覺支,念覺支,擇法、精進、喜、息、定、捨覺支。阿難!此七覺支,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覺支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本為汝說八支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為八。阿難!此八支聖道,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八支聖道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甚奇!甚特!世尊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

世尊告曰:「阿難!如是,如是。甚奇!甚特!我為諸年少比丘說處及教處。阿難!若汝從如來復問頂法及頂法退者,汝便於如來極信歡喜。」

於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年少比丘說頂法及頂法退說及教者,我及諸年少比丘從世尊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阿難!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及諸年少比丘說頂法及頂法退。」尊者阿難等受教而聽。

世尊告曰:「阿難!多聞聖弟子真實因心,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稱量,如是善觀分別,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阿難!是謂頂法。阿難!若得此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阿難!是謂頂法退。如是內、外、識、更樂、覺、想、思、愛、界、因緣起,阿難!多聞聖弟子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法,思念稱量,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彼如是思念,如是稱量,如是善觀分別,便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阿難!是謂頂法。阿難!若得此頂法復失衰退,不修守護,不習精勤,阿難!是謂頂法退。阿難!此頂法及頂法退,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頂法及頂法退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阿難!我為汝等說處及教處,頂法及頂法退,如尊師所為弟子起大慈哀,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者,我今已作。汝等當復自作,至無事處、山林樹下、空安靜處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進,莫令後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訓誨。」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年少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陰、內、外、識、更  覺、想、思、愛、界
 因緣、念、正斷  如意、禪、諦、想
 無量、無色、種  沙門果、解脫
 處、根、力、出要  財、力、覺、道、頂

說處經第十五竟(五千一百九十七字)

長壽王品第二竟(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七字)第二小土城誦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七千三百二十四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

「處」,巴利本作 Āyatana。

「六內處」,巴利本作 Cha ajjhattikāni āyatanāni。

「六外處」,巴利本作 Cha bāhirāni ā。

「六識身」,巴利本作 Cha viññāṇakāyā。

「六更樂身」,巴利本作 Cha phassakāyā。

「六覺身」,巴利本作 Cha vedanākāyā。

「六愛身」,巴利本作 Cha taṇhākāyā。

「勤」,宋、元、明三本作「進」。[*]

「習」,元、明二本作「集」。

「正」,宋、元、明三本作「止」。[*]

「脫彼」,大正藏原為「彼脫」,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脫彼」。

「患」,宋、元、明三本作「患厭患」。

「支」,宋本作「枝」。

「志」,宋、元、明三本作「思」。

「我」,宋本作「猶」。

「問」,宋本作「向」。

明本無「說處經第十五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五千一百九十七字」八字。

「二竟」,明本作「七竟」。

宋、元、明三本無「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十字。

大正藏在「長壽王品第二竟(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後無「第二小土城誦」六字,今依據宋、元二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七千三百二十四字」八字。

大正藏原將「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七千三百二十四字)」置於「長壽王品第二竟(四萬四千九百四十七字)」前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置於卷末。

[註解]

五盛陰:色、受、想、行、識合稱「五陰」,有執著的五陰,又稱為「五盛陰」。「盛」讀音同「成」。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5558經。又譯為「五受陰」、「五取蘊」。

六識身:六個識的種類:眼識(視覺)、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裡的「身」是指種類、集合,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六更樂身:即「六觸身」,六個觸的種類:眼觸(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更樂」為「觸」的舊譯,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身」在這裡指「種類」。

六覺身:即「六受身」,六個受的種類:眼觸生受(眼觸緣生的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意觸生受。這裡的「覺」為「受」的舊譯。

六想身:六個想的種類:眼觸生想(眼觸緣生的取相)、耳觸生想、鼻觸生想、舌觸生想、身觸生想、意觸生想。

六思身:六個思的種類:眼觸生思(眼觸緣生的思惟)、耳觸生思、鼻觸生思、舌觸生思、身觸生思、意觸生思。

六愛身:六個愛的種類:眼觸生愛(眼觸緣生的喜愛)、耳觸生愛、鼻觸生愛、舌觸生愛、身觸生愛、意觸生愛。

六界:古代印度人認為眾生身心乃至世界有六種特性構成:地界(堅固性)、水界(濕潤性)、火界(溫熱性)、風界(移動性)、空界(空間)、識界(覺知)。例如骨、肉屬地界,血、尿屬水界,體溫屬火界,呼吸、移動屬風界,空隙、空間屬空界,種種心識作用屬識界。詳見《中阿含經》卷四十二〈根本分別品2〉第162經分別六界經。

因緣起及因緣起所生法:事物是依於條件而生起的法則,以及依條件而生起的事物。又譯為「因緣法及緣生法」。詳見《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96經

四念處: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四正斷:正確地勤奮於四個層面:(1)已生惡令斷滅、(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起、(4)已生善令增長。其中「斷」指決斷,引申為勤奮的意思。另譯為「四正勤」。

四如意足:基於四種因素產生禪定、成就神通:(1)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2)精進定斷行成就如意足、(3)意定斷行成就如意足、(4)思惟定斷行成就如意足。又譯為「四神足」。

願至非品:想要出離世間。又譯為「向於捨」。

四禪: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四聖諦: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即「苦、集、滅、道」。「苦」是說明生命是苦迫的,「集」是說明苦的起因,「滅」是說明苦的止息,「道」是說明可以滅苦的解脫之道。

四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小想」指作意思維特定、狹小的色,例如思維屍體不淨、思維一片水、思維一片白色、思維欲望的過患。「大想」指作意思維廣大、但仍有邊際的色,例如思維成山成海的人身皆同屍體、思維一大片水、思維範圍廣大的白色等。「無量想」指作意思維廣大沒有邊際的色,例如思維所有物質皆會敗壞、思維無邊無際的水、思維無邊無際的白色等。「無所有想」指作意思維一切都沒有我,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當中沒有恆常不變的我,因此無我,既然無我,也就沒有我所擁有的事物了。四想的每一階段皆以較廣大、細緻的想取代前一階段較狹小、粗糙的想、以較輕的疲勞取代前一階段較重的疲勞。

四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這四種修定的方法。其中「慈無量」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最終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

四無色:無色界的四個禪定層次: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

四聖種:四種能生賢聖的種子:(1)衣服喜足、(2)飲食喜足、(3)臥具喜足、(4)樂斷樂修。也就是知足於衣服、飲食、臥具,樂於斷貪修行。又譯為「四賢聖族」。

舊聖種:四聖種是過去諸佛及弟子即依循的,因此有時稱為「古昔聖種」或「舊聖種」。

四沙門果:修行的四階段成果,即初果至四果。「沙門」在古代印度原泛指傳統婆羅門教以外的出家修行者,在佛教中指修行人。

五熟解脫想:使解脫成熟的五種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參見《雜阿含經》卷一第9經:「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

無常想:觀察與思惟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因緣生滅。又譯為「一切行無常想」。

無常苦想:觀察與思惟事物無常變異,所以是逼迫的、苦的。

苦無我想:觀察與思惟事物是逼迫的、苦的,讓我不得自在,可見沒有「永恆、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

不淨惡露想:觀察與思惟身體是由皮膚、各種血肉器官、乃至骨頭等等所組成的,而得知美麗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實是不淨的。不淨惡露想可以對治貪欲。又譯為「不淨想」、「不淨觀」。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觀察與思惟世間一切沒有什麼可愛樂貪著的。

五解脫處:五個依之修行能獲得解脫的途徑:(1)從師長聽聞佛法、(2)讀誦佛法、(3)為他人解說佛法、(4)依法修觀、(5)修止。因此而能正確地理解佛法,因為正確地理解佛法而能歡悅,因為歡悅而能歡喜,因為歡喜而能輕安,因為輕安而能覺樂,因為覺樂而能心定,因為心定而能發起智慧乃至解脫。

知如真: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又譯為「如實知」。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五力:由五根實修而發揮出的具體力量,即:(1)信力、(2)精進力、(3)念力、(4)定力、(5)慧力。

五出要界:出離世間的五個要素:(1)出離欲心、(2)出離恚心、(3)出離害心、(4)出離色、(5)出離身見。其中第三個在《長阿含經》中作出離嫉妬。

極重善觀欲:反覆再三好好地看破欲望的本質。

不信解欲:不被欲望所迷惑。??

七財:能資助修行的七種財富:信、戒、慚、愧、聞、施、慧。

七力:修行的七種力量:信、精進、慚、愧、念、定、慧。

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1)念覺支、(2)擇法覺支、(3)精進覺支、(4)喜覺支、(5)輕安覺支、(6)定覺支、(7)捨覺支。又譯為「七覺分」。

八支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1)正見、(2)正志、(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又譯為「八聖道」、「八正道」、「八道支」。

頂法:有如到達山頂的善根。

生忍、生樂、生欲、欲聞、欲念、欲觀:能夠忍可(接受、安住)、產生信樂、產生喜愛、想要聞法、想要記憶不忘、想要洞察。這裡的「欲」特指「善法欲」,對善法的喜愛。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進階辨正]

研討:「五盛陰」即「五受陰」,「盛」讀音同「成」

回到《中阿含經》卷21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