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翅迦毘羅衛尼拘屢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食後,從尼拘屢園往至毘羅耶致聚中,在一樹下坐。是時,執杖釋種出迦毘羅越至世尊所,在前默然而住。爾時,執杖釋種問世尊言:「沙門作何敕教?為何等論?」

世尊告曰:「梵志當知,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復非住世。我之所論,正謂斯耳。」

是時,執杖釋種嘆吒已,便退而去。爾時,如來即從座起,還詣所止。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向者,在彼園中坐,有執杖釋種來至我所,而問我言:『沙門為作何等論?』吾報之曰:『我之所論,非天、世人所能及也;亦不著世,復非住世,我之所論,正謂斯耳。』是時,執杖釋種聞此語已,便退而去。」

爾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云何亦不著世,復非住世?」

世尊告曰:「如我所論者,都不著世,今於欲而得解脫,斷於釋種狐疑,無有眾想。我之所論者,正謂此耳。」爾時世尊作此語已,即起入室。

是時,諸比丘各相謂言:「世尊向所論者,略說其義,誰能堪任廣說此義乎?」是時,諸比丘自相謂言:「世尊恒嘆譽尊者大迦旃延,今唯有迦旃[*]延能說此義耳。」

是時,眾多比丘語迦旃[*]延曰:「向者,如來略說其義,唯願尊者當廣演之,事事分別,使諸人得解。」

迦旃[*]延報曰:「猶如聚落有人出於彼村,欲求真實之物。彼若見大樹,便取斫殺,取其枝葉而捨之去。然今汝等亦復如是,捨如來已,來從枝求實。然彼如來皆觀見之,靡不周遍,照明世間,為天、人導,如來者是法之真主,汝等亦當有此時節,自然當遇如來說此義。」

時,諸比丘對曰:「如來雖是法之真主,廣演其義;然尊者為世尊記,堪任廣說其義。」

迦旃[*]延報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語>吾]當演說分別其義。」

諸比丘對曰:「甚善。」是時,諸比丘從受其教。

迦旃[*]延告曰:「今如來所言:『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所能及,亦非著世,復非住世,然我於彼而得解脫,斷諸狐疑,無復猶豫。』如今眾生之徒,好喜鬥訟,起諸亂想。又如來言我不於中起染著心;此是貪欲、瞋恚、邪見、欲世間使,憍慢使、疑使、無明使,或遇刀杖苦痛之報,與人鬥訟,起若干不善之行,起諸亂想,興不善行。若眼見色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已有更樂便有痛,已[*]有痛便有所覺,已[*]有所覺便有想,已[*]有想便稱量之,起若干種想著之念。若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更細滑、意知法,而起識想,三事相因便有更樂,已[*]有更樂便有痛,已[*]有痛便有覺,以有覺便有想,已[*]有想便稱量之,於中起若干種想著之念;是貪欲使、瞋恚使、邪見使、憍慢使、欲世間使、癡使、疑使,皆起刀杖之變,興若干種變,不可稱計。

「若有人作是說:『亦無眼,亦無色,而有更樂。』此事不然。設復言:『無更樂,有痛者。』此亦不然。設言:『無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設復有人言:『無耳、無聲,無鼻、無香,無舌、無味,無身、無細滑,無意、無法,而言有識者。』終無此理也。設言:『無識而有更樂者。』此事不然。設:『無更樂而言有痛者。』此事不然。設言:『無痛而有想著者。』此事不然。若復有人言:『有眼、有色於中起識。』此是必然。若言:『耳聲、鼻香、舌味、身細滑、意法於中起識者。』此事必然。諸賢當知,由此因緣,世尊說曰:『我之所論,天及世人、魔、若魔天不能及者,亦不著世,復不住世,然我於欲而得解脫,斷於狐疑,無復猶豫。』世尊因此緣略說其義耳。汝等若心不解者,更至如來所,重問此義。設如來有所說者,好念奉持。」

是時,眾多比丘聞迦旃[*]延所說,亦不言善,復不言非,即從座起而去。自相謂言:「我等當持此義往問如來,設世尊有所說者,當奉行之。」

是時,眾多比丘往至世尊所,頭[而>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以此本緣,具白世尊。爾時,如來告比丘曰:「迦旃[*]延比丘聰明辯才,廣演其義,設汝等至吾所問此義,我亦當以此與汝說之。」

爾時,阿難在如來後。是時,阿難白佛言:「此經義理極為甚深,猶如有人行路渴乏而遇甘露,取而食之,極為香美,食無厭足。此亦如是,其善男子、善女人所至到處,聞此法而無厭足。」重白世尊:「此經名何等,當云何奉行。」

佛告阿難:「此經名曰甘露法味,當念奉行。」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M. 18. Madhupiṇḍika.

[>迦毘羅衛國]~Kapilavatthu.

尼拘屢~Nigrodha.

執杖釋種~Daṇḍapāṇi Sakka.

「顉」,大正藏原為「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顉」。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宋、元、明三本無「執杖」二字。

「汝」,大正藏原為「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汝」。

大正藏無「爾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迦旃延~Mahākaccāna.

「旃」,大正藏原為「栴」,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旃」。*

「當」,聖本作「當何」。

大正藏在「演」字之後有一「說」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斫」,宋本作「破」。

「從」,大正藏原為「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從」。

大正藏在「神」字之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在「欲」字之後有一「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聖本無「起」字。

「興」,聖本作「與」。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樂」,聖本作「樂想」。

宋本無「有」字。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元、明、聖三本補上。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有」,聖本作「所」。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種」字。

大正藏在「是」字之前有一「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在「欲」字之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在「種」字之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眼」,宋本作「限」。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說」,宋、元、明三本作「言」。

「本緣」,大正藏原為「緣本」,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本緣」。

「才」,聖本作「才已」。

大正藏無「渴乏」二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聞」,聖本作「以聞」。

[註解]

釋翅迦毘羅衛: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我之所論,非天、龍、鬼神所能及也;亦非著世,復非住世:我的主張,不是天、龍、鬼神所能觸及的;既不執著於世間,也不停留於世間。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若一切世間,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使不鬪諍,修習離欲清淨梵志,捨離諂曲,除悔,不著有、非有,亦無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這包括天、魔、梵的世間;包括沙門、婆羅門、天、人的世代中,他保持不與世間中任何者爭論,又如,他是住於已離欲縛、無疑惑、已切斷後悔、對有、非有已離渴愛、諸想不潛伏的婆羅門」。

顉頭:點頭;頭左右擺動。按:在印度將頭向左右擺動相當於中國的點頭。「顉」讀音同「欽」。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不是不非」,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搖頭」。

嘆吒:嘆息感慨。

汝今於欲而得解脫,斷於釋種狐疑,無有眾想:你們(僧眾)現在從欲貪中解脫,斷了執杖釋種的疑惑,而不會執著各種相。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若人所因念,出家學道,思想修習,及過去、未來、今現在法,不愛、不樂、不著、不住,是說苦邊欲使,恚使、有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鬪諍、憎嫉、諛諂、欺誑、妄言、兩舌及無量惡不善之法,是說苦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由於男子虛妄想之部分轉起之故,在那裡,如果沒有被歡喜的、被歡迎的、被固執的,這就是貪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嫌惡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見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疑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慢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有貪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無明煩惱潛在趨勢的結束;這就是拿杖、拿刀、鬥諍、異執、諍論、指責、離間語、妄語的結束,在這裡,這些惡不善法被無餘滅」。

向者:剛才;不久前。

真實之物:這裡特指「實木」,即樹幹中央堅實的心材。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實」,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材」。

又如來言我不於中起染著心;此是貪欲:另外,佛陀說我們(僧眾)不在這當中生起染著心,這染著心也就是貪欲(、瞋恚、邪見等等各式的煩惱)。

欲世間使:對於存在的欲望所形成的煩惱。

更樂:即「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已有想便稱量之,起若干種想著之念:有了認知就思量分別,起了執著各種相的念頭。相當的《中阿含經》經文作「若所想便思,若所思便念,若所念便分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認知則尋思;尋思則作虛妄;由於作虛妄之故,對過去、未來、現在能被眼識知之色男子虛妄想之部分轉起」。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迦旃延尊者解說的重點,在於六根接觸六境而生識(「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的因緣下,觸生受、想、思(心的造作),念念相續,起種種分別、執著,而不得解脫。

六根接觸六境時,如果能不陷入這個因緣的鎖鍊,就能如同佛陀說的「於欲而得解脫,斷於釋種狐疑,無有眾想」,而能「亦非著世,復非住世」。

那要怎麼樣才不會陷入這個因緣的鎖鏈呢?

《雜阿含經》卷八有許多相關的經文解說,例如:

  • 若六入處不與六境接「觸」,或是不貪「愛」、不執「取」。
  • 修行止觀,正觀六根、六境、六識,因緣生起的六受,都是「無常」;如實觀「無我」,當六根接觸到六境時,沒有我、我所的執著,才能不起欲貪;六根遇六境不染著,六識就不會生長增廣。
  • 感官接收的訊號傳到最後,由意根作最後的反應,而會起心動念。當意觸時如理作意而不生愛,斷了十二因緣的鎖鏈,就不會導致後續無常的苦了。

[進階辨正]

研討:印度的點頭(連結已失效 ywliu)

研討:《增壹阿含經》第四十品第10經中「顉頭」的意思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40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