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028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眾多比丘集於伽梨隸講堂。時,多有比丘疾病。

爾時,世尊晡時從禪覺,往至伽梨隸講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諸比丘:「當正念、正智以待時,是則為我隨順之教。比丘!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

「云何正智?謂比丘若來若去,正知而住,瞻視觀察,屈伸俯仰,執持衣鉢,行、住、坐、臥、眠、覺,乃至五十、六十,依語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

「如是,比丘!正念、正智住者能起樂受,有因緣,非無因緣。云何因緣?謂緣於身,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樂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身及樂受觀察無常,觀察生滅,觀察離欲,觀察滅盡,觀察捨彼,觀察身及樂受無常,乃至捨已,若於身及樂受貪欲使者永不復使

「如是,正念、正智生苦受因緣,非不因緣。云何為因緣?如是緣身,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苦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身及苦受觀察無常,……乃至捨,於此及苦受瞋恚所使,永不復使。

「如是,正念、正智生不苦不樂受因緣,非不因緣。云何因緣?謂身因緣,作是思惟:『我此身無常、有為、心因緣生;彼不苦不樂受亦無常、有為、心因緣生。』彼身及不苦不樂受觀察無常,……乃至捨,若所有身及不苦不樂受無明所使,使永不復使。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於色厭離,於受、想、行、識厭離,厭離已離欲,離欲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樂覺所覺時,  莫能知樂覺,
 貪欲使所使,  不見於出離。
 苦受所覺時,  莫能知苦受,
 瞋恚使所使,  不見出離道。
 不苦不樂受,  等正覺所說,
 彼亦不能知,  終不度彼岸。
 若比丘精勤,  正智不傾動,
 於彼一切受,  黠慧能悉知。
 能知諸受已,  現法盡諸漏,
 依慧而命終,  涅槃不墮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伽梨隸講堂」,巴利本作Gilānasālā 。

「坐」,宋、元、明三本無「坐」字。

「知」,元、明二本作「智」。

「瞻視」,宋、元、明三本作「視瞻」。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樂」,宋、元、明三本作「樂受樂」。

「所」,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所」。

[註解]

待時:等待(死亡的)時候到來。

內身身觀念處:正念安住在身體內,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身觀念處」是「四念處」中「身念處」的另譯。「內身」指自身以內。

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勤奮努力,清澈覺知(現前的對象)、清晰理解(解脫的智慧),調教、馴服世間的貪與憂。

乃至五十、六十:(長期如此)甚至五十、六十年。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幾個字,但接著多一句「當正念、正智以待時」。(印度用六十個數目單位來表示大小數目,最後十個數大數目;如(50)跋羅攙,(52)阿增祇,(60)不可說。-參考張玄祥居士https://www.dharmazen.org/X1Chinese/D24Bible/E9-158.htm 故可解讀為:…等等(方方面面))

於身及樂受貪欲使者永不復使:

樂覺:樂受。這裡的「覺」是「受」的異譯。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開示在面對三受時要正念、正智觀察因緣乃至捨離,而不再於三受起三毒,可說在義理上貫串了前幾經所說:住四念處觀察第1024、1025經說的五陰、六根、六受等因緣而生滅故無我,以及第1027經說的離三毒。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