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那羅聚落好衣菴羅園中。
時,有刀師氏聚落主,尼揵弟子,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告聚落主:「欲何所論?尼揵若提子ⓐ為何所說?」
聚落主言:「彼尼揵若提子說:『殺生者,一切皆墮泥犁ⓑⓒ中,以多行故,則將至彼①;如是盜、邪婬、妄語皆墮泥犁中,以多行故,則將至彼。』」
佛告聚落主:「若如尼犍若提子說殺生者墮泥犁中,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則無有眾生墮泥犁中②。聚落主!於意云何?何等眾生於一切時有心殺生?復於何時有心不殺生,乃至何時有心妄語,何時有心不妄語?」
聚落主白佛言:「世尊!人於晝夜,少時有心殺生,乃至少時有心妄語,而多時不有心殺生,乃至妄語。」
佛告聚落主:「若如是者,豈非無有人墮於泥犁中耶?如尼揵所說:『有人殺生者,一切墮泥犁中,多習行③者將往生彼,乃至妄語亦復如是。』聚落主!彼大師出興于世,覺想籌量,入覺想地住。於凡夫地自辯所說,隨意籌量④,為諸弟子作如是說法,言殺生者,一切皆墮泥犁中,多習行故ⓓ將往生彼,乃至妄語亦復如是。彼諸弟子若信其說,言:『我大師知其所知,見其所見,能為弟子作如是說:「若殺生者,一切皆墮泥犁中,多習行故,將往生彼。」我本有心殺生、偷盜、邪婬、妄語,當墮泥犁中。』得如是見,乃至不捨此見,不厭彼業,不覺彼悔,於未來世,不捨殺生,乃至不捨妄語,彼意解脫⑤不滿足,慧解脫⑥亦不滿足。意解脫不滿足、慧解脫不滿足故,則為謗聖邪見;邪見因緣故,身壞命終,生惡趣泥犁中。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業煩惱。
「聚落主!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⑦出興於世,常為眾生呵責殺生,讚歎不殺;呵責偷盜、邪婬、妄語,讚歎不盜、不婬、不妄語。常以此法,化諸聲聞,令念、樂、信、重,言:『我大師知其所知,見其所見,呵責殺生,讚歎不殺,乃至呵責妄語,讚歎不妄語,我從昔來,以愚癡無慧,有心殺生,我緣是故,今自悔責。』懺悔得離惡業雖不能令彼業不為,且因此悔責故,於未來世,得離殺生⑧,乃至得離盜、婬、妄語,亦得滿足正意解脫⑨,滿足慧解脫,意解脫、慧解脫滿足已,得不謗賢聖,正見成就;正見因緣故,得生善趣天上。如是,聚落主!有因、有緣眾生業煩惱清淨。
「聚落主!彼多聞聖弟子作如是學:『隨時晝夜觀察所起少有心殺生、多有心不殺生。』若於有心殺生,當自悔責,不是不類⑩。不殺生修慈無量心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心生隨喜⑪;隨喜已,歡喜生;歡喜已,心猗ⓔ息⑫;心猗[*]息已,心受樂;受樂已,則心定;心定ⓕ已,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滿於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諸方,具足正受住。」
爾時,世尊以爪甲ⓖ抄少土,語刀師氏聚落主言:「云何?聚落主!我爪甲[*]土多?大地為多?」
聚落主白佛言:「世尊!爪甲[*]土少少耳,大地土無量無數。」
佛告聚落主:「如甲上之土甚少,大地之土其數無量。四無量心超越惡業如是心與慈俱,修習多修習,諸有量業⑬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⑭,不能令住。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婬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不得為比。」
說是語時,刀師氏聚落主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聚落主見法、得法、覺法、知法、深入於法,離諸狐疑不由於他、不隨於他,於正法、律得無所畏。從坐[*]起,整衣服,右膝著地,合掌白佛:「我已度,世尊!已越,世尊!我今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盡其壽命為優婆塞。世尊!譬如士夫欲求燈明,取其馬尾,以為燈炷,欲吹令燃ⓗ,終不得明,徒自疲勞,燈竟不然。我亦如是,欲求明智,於諸愚癡尼揵子所,愚癡習近,愚癡和合,愚癡奉事,徒自勞苦,不得明智,是故我今重歸依佛、歸法、歸僧。從今以去,於彼尼揵愚癡、不善、不辯者所,少信、少敬、少愛、少念,於今遠離。是故,我今第三歸佛、歸法、歸僧,乃至盡壽為優婆塞,自淨其心。」
時,刀師氏聚落主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尼揵若提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Nātaputta。
ⓑ 「犁」,大正藏原為「梨」,今依據前後文改作「犁」。
ⓒ 「泥犁」,巴利本作 Niraya。
ⓓ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猗」,聖本作「倚」。[*]
ⓕ 「定」,聖本作「定心」。
ⓖ 「甲」,聖本作「押」。[*]
ⓗ 「燃」,大正藏原為「然」,今依據聖本改作「燃」。[*]
[註解]
① 殺生者,一切皆墮泥犁中,以多行故,則將至彼:殺生的人都一定會墮地獄中,因為自然會習慣多殺生,則將到地獄。相當的《別譯雜阿含經》經文作「若作殺業,隨殺時多,必墮惡趣,入于地獄[……]隨作時多,必墮地獄」,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凡任何殺生者,一切都是墮惡趣、地獄者[……]凡住於屢屢如此者,因為那樣而被引導[往生]」。
② 以多行故,而往生彼者,則無有眾生墮泥犁中:(尼犍外道說)殺生的人自然會習慣多殺生,並因此而往生地獄。如果這個敘述是正確的,那麼沒有眾生會墮地獄。(因為縱使是殺生的人,一天中不殺生的時間通常比殺生的時間多。)
③ 習行:常行;習慣做。
④ 彼大師出興于世,覺想籌量,入覺想地住。於凡夫地自辯所說,隨意籌量:那外道的大師尼揵若提子出現於世間,透過思想、思量,保持在思想的層次(而沒有達到證知的層次)。他以凡夫的層次自己辯說,隨著自己的意思而思量。按:這是形容外道大師自己想了一套看似合理的講法,實則沒有證量。
⑤ 意解脫:即「心解脫」,心自由了,解脫於貪愛等束縛。
⑥ 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⑦ 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些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 簡稱「如來十號」,是對佛陀的尊稱。
⑧ 雖不能令彼業不為,且因此悔責故,於未來世,得離殺生:雖然不能讓那過去的惡業變成沒作過,但因為有這樣悔過自責的關係,在未來得以離於殺生。
⑨ 正意解脫:正確地心解脫。
⑩ 不是不類:不對、不像樣。
⑪ 隨喜:通常指見到他人行善而隨之心生歡喜,這裡特指因為自己清淨的行為而心生歡喜。
⑫ 猗息:輕鬆安穩,又譯為「輕安」。「猗」是輕鬆美好的意思,讀音同「依」;「息」是休息、停止的意思。
⑬ 有量業:指惡業,以惡業的有限制(有量)對應於四無量心的沒有限制。
⑭ 將去:支使;支配。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修定前要懺悔、持戒
本經表示基於對佛的信心,知道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是惡業,因此懺悔惡業,得以持戒離惡業。
這樣將犯戒的心行轉為持戒的心行,甚至進一步修得四無量心定,也可說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正確地成就禪定(正受)。
- 「慈無量心」有什麼漸進的入門方法?
「慈無量心」的修法要發起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讓慈心沒有限制、沒有邊際。
首先要發起慈心,可以憶想能激起自己慈心的文句或是畫面,例如一個小孩或可愛的動物的畫面,接著將這慈貫注身心,充盈滿溢。
成為盈滿的慈心穩定後,開始散發慈心:就像被簾子遮蓋的一盞燈,首先掀開前方的簾子,慈心就如光線般自然映射前方無邊無際的空間。
如同太陽光的照耀沒有邊際,也像大法螺吹起時的宏偉音聲瞬間遠近皆聞,只要我們不自己設限、不加上邊界,自然就沒有邊界,向無邊無際的前方散發慈心。
這樣穩定後,以順時鐘方向掀開右方的簾子,即能向右方無邊無際的空間散發慈心。接著一一掀開後方、左方、上方、下方的簾子,以無邊無際的慈心遍滿十方。
之後也可以呼吸為輔助,在無邊無際地散發慈心時,吸氣時意念稍微著重於「慈」,呼氣時意念稍微著重於「無量」(無邊無際地散發),持續於慈無量心。
修習慈無量心可以練習到對人事物的第一反應即為慈心,甚至最終可超越人、我的界限,平等沒有分別,所以稱為「無量」,這樣達成的定境即稱為「(慈)無量心三昧」。
這個慈無量心的修法,是無著比丘基於四無量心相關經典的研究所整理而成。
慈心對治殺業、也對治瞋恚,修習慈無量心能讓脾氣火爆的人較不易生氣,對人更為和善,因而容易獲得他人的幫助及善緣。在遇到逆境甚至打坐腿痛時,修習慈心也能讓人較不煩躁。
- 滿足五法成就四無量心
本經說明從持戒清淨、沒有任何殺心和瞋心,以修四無量心的方法為:「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心生隨喜;隨喜已,歡喜生;歡喜已,心猗息;心猗息已,心受樂;受樂已,則心定;心定已,聖弟子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滿於一方,正受住。二方、三方,乃至四方、四維、上下、一切世間,心與慈俱,無怨無嫉,無有瞋恚,廣大無量,善修習,充滿諸方,具足正受住。」
這個過程呼應卷十七第482經中,佛陀提到遠離世間而體證禪悅時,修滿「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定)」這五法。
這個過程也可以對應到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本經中「觀察所起少有心殺生、多有心不殺生」是念覺支,「若於有心殺生,當自悔責,不是不類。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是擇法覺支,「隨時晝夜」是精進覺支,「心生隨喜;隨喜已,歡喜生」是喜覺支,「歡喜已,心猗息」是猗覺支,「心猗息已,心受樂;受樂已,則心定」是定覺支。依此修行,即可達成正定,好好地修習七覺支的最後一支——捨覺支了。七覺支的解說可參見卷二十六第704經開始至卷二十七「覺知相應」的內容。
- 修四無量心超越惡業
佛陀表示慈無量心可超越殺生惡業、悲無量心可超越偷盜惡業、喜無量心可超越邪婬惡業、捨無量心可超越妄語惡業。
四無量心之所以有助於四戒,可理解如下:
- 有慈無量心,希望給眾生安樂的人,自然不會殺生。
- 有悲無量心,能體恤他人失去物品的苦的人,自然不樂偷盜。
- 有喜無量心,已有更高層次的喜樂的人,自然不貪著低級的邪淫。
- 有捨無量心,什麼都可放下、沒什麼好隱藏的人,自然不須妄語。
- 佛陀說法的次第
有同學問:「為什麼這經佛陀說的修法次第,沒有特別講述四聖諦這些佛法與外道不共的部分?」
這是因為佛陀對於剛接觸佛法的人,說法是有次第性的,如同許多經典記載的,先說「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再說「欲為不淨,斷漏為上,出家為要」,等到聽法的人心開意解後,才說「諸佛所可常說法者,苦、集、滅、道」等解脫法。本經的聚落主剛接觸佛法,等皈依三寶後,自然會再學習四聖諦的細節。
另一方面,本經說的次第是大的項目,其中一些次第的細部內容即有關於四聖諦的修習,例如七覺支修行到後來即可覺悟四聖諦,因此聚落主實際從佛修行時自然會學到四聖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