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諸上ⓐ座比丘俱。
時,有尼犍若提子ⓑ①與五百眷屬詣菴羅林中,欲誘質多羅長者以為弟子。質多羅長者聞尼犍若提子將五百眷屬來詣菴羅林中,欲誘我為弟子,聞已,即往詣其所,共相問訊畢,各於一面坐。
時,尼犍若提子語質多羅長者言:「汝信沙門瞿曇得無覺無觀三昧ⓒ②耶?」
質多羅長者答言:「我不以信ⓓ故來也③。」
阿耆毘ⓔ言:「長者!汝不諂④、不幻、質直、質直所生。長者,若能息有覺有觀者,亦能以繩繫縛於風,若能息有覺有觀者,亦可以一把土斷恒水流ⓕ,我於行、住、坐、臥智見常生⑤。」
質多羅長者問尼犍若提子:「為信在前耶?為智在前耶?信之與智,何者為先?何者為勝?」
尼犍若提子答言:「信應在前,然後有智,信智相比,智則為勝。」
質多羅長者語尼犍若提子:「我已求得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⑥。我晝亦住此三昧,夜亦住此三昧,終夜常住此三昧,有如是智,何用信世尊為?」
尼犍若提子言:「汝諂曲、幻偽、不直、不直所生。」
質多羅長者言:「汝先言我不諂曲ⓗ、不幻、質直、質直所生,今云何言諂曲、幻偽、不直、不直所生耶?若汝前實者,後則虛,後實者,前則虛。汝先言:『我於行、住、坐、臥知見常生。』汝於前後,小事不知。云何知過人法?若知、若ⓘ見安ⓙ樂住事⑦?」長者復問尼犍若提子:「有於一問ⓚ、一說、一記論⑧,乃至十問、十說、十記論,汝有此不?若無一問、一說、一記論,乃至十問、十說、十記論。云何能誘於我,而來至此菴羅林中欲誘誑我?」
於是尼犍若提子息閉掉頭,反乃ⓛ而出,不復還顧。
[校勘]
ⓐ 「上」,明本作「土」。
ⓑ 「尼犍若提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 「無覺無觀三昧」,巴利本作 Avitakka avicāra samādhi。
ⓓ 「信」,巴利本作 Saddhā。
ⓔ 「阿耆毘」,明本作「尼揵若提子」
ⓕ 「恒水流」,巴利本作 Gaṅga。
ⓖ 「內」,元本作「者」。
ⓗ 聖本無「曲」字。
ⓘ 聖本無「若」字。
ⓙ 宋、元、明、聖四本在「安」之前有一「若」字。
ⓚ 「問」,宋、元、明、聖四本作「日」。
ⓛ 「乃」,大正藏原為「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乃」。
[註解]
① 尼犍若提子:即本卷第563經提到的「尼犍」,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外道其餘五師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陀若提子」、「尼揵子」、「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② 無覺無觀三昧:已經止息了「覺」與「觀」的定境,也就是第二禪以上的定境。
③ 我不以信故來也:我不是因為相信(佛陀得無覺無觀三昧)而來的。
④ 諂:奉承、巴結。
⑤ 智見常生:常生起智慧的見解。
⑥ 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三昧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止息覺與觀,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達成並保持在第二禪的境界。
⑦ 若知、若見安樂住事:或知道、或見到禪定中保持著快樂的境界。
⑧ 一問、一說、一記論:一個問題,一個說法,一個詳細的論說。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一個問題、一個說示、一個解答」。這段是說外道沒辦法頭腦清楚地問答,質多羅長者怎麼可能被拉作弟子。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