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力士聚落①人間遊行,於拘夷那竭②城希ⓐ連河中間住,於聚落側告尊者阿難:「令四重襞ⓑ疊③敷世尊欝多羅僧④,我今背疾,欲小臥息。」
尊者阿難即受教勅,四重襞[*]疊敷欝多羅僧已,白佛言:「世尊!已四重襞疊敷欝多羅僧,唯[*]世尊知時。」
爾時,世尊厚襞[*]僧伽梨⑤枕頭,右脇而臥⑥,足足相累⑦,繫念明相ⓒ⑧,正念、正智,作起覺想⑨,告尊者阿難:「汝說七覺分。」
時,尊者阿難即白佛言:「世尊!所謂念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佛告阿難:「汝說精進耶?」
阿難白佛:「我說精進,世尊!我ⓓ說精進,善逝!」
佛告阿難:「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是語已,正坐端身繫念。
時,有異比丘即說偈言:
「樂聞美妙法, 忍疾告人說,
比丘即說法, 轉於七覺分。
善哉尊阿難, 明解巧便說,
有勝白淨法⑩, 離垢微妙說。
念、擇法、精進、 喜、猗、定、捨覺,
此則七覺分, 微妙之善說。
聞說七覺分, 深達正覺味,
身嬰大苦患⑪, 忍疾端坐聽,
觀為正法王ⓔ, 常為人演說,
猶樂聞所說, 況餘未聞者,
第一大智慧, 十力所禮者,
彼亦應疾疾⑫, 來聽說正法,
諸多聞通達, 契經⑬阿毘曇⑭,
善通法律者, 應聽況餘者,
聞說如實法, 專心黠慧⑮聽,
於佛所說法, 得離欲歡喜,
歡喜身猗息, 心自樂亦然,
心樂得正受, 正觀有事行,
厭惡三趣者ⓕ, 離欲心解脫,
厭惡諸有趣, 不集⑯於人天,
無餘猶燈滅, 究竟般涅槃⑰,
聞法多福利, 最勝之所說,
是故當專思, 聽大師所說。」
異比丘說此偈已,從座起而去。
[校勘]
ⓐ 「希」,聖本作「凞」。
ⓑ 「襞」,宋本作「辟」。[*]
ⓒ 「相」,宋、元、明、聖四本作「想」。
ⓓ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王」,宋、元、明三本作「主」。
ⓕ 「者」,宋本作「有」。
[註解]
① 力士聚落: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中印度恆河北部,首都為拘夷那竭。音譯為「末羅」。
② 拘夷那竭:古代印度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這城北邊希連河西岸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詳見《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79經、卷四十四第1197經、《中阿含經》卷十四〈王相應品 1〉第68經大善見王經、《長阿含經》卷四第2經遊行經。又作拘尸那竭、拘尸城、鳩尸那竭、俱夷那竭、俱尸那竭。
③ 襞疊:摺疊。「襞」讀音同「畢」。
④ 欝多羅僧:上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之一,作法事入眾時所披的。「欝」是「鬱」在古代的俗字。
⑤ 僧伽梨:三法衣中的大衣,是出家人的三衣中最正式的。入王宮、聚落、乞食、說法時所必須穿著。
⑥ 右脇而臥:向右側躺。「脇」是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
⑦ 足足相累:(膝蓋彎曲)將左腳放在右腳上。
⑧ 繫念明相:連續不斷地念著光明的相。又譯為「係念明想」、「繫心在明」。
⑨ 作起覺想:作要醒起來的想法,不貪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意念作起身想」。
⑩ 白淨法:清淨法。
⑪ 身嬰大苦患:身體被許多苦所纏絆。「嬰」是纏、絆的意思。
⑫ 疾疾:快速。
⑬ 契經:佛經。音譯為「修多羅」。
⑭ 阿毘曇:為音譯,義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和經、律合稱三藏。又譯作「阿毘達磨」。
⑮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⑯ 集:棲息。
⑰ 般涅槃:完全滅除煩惱、生死。「般」為「完全」。
[對應經典]
- 參考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覺支相應46〉第16經病(三)經。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45。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51。
[讀經拾得]
- 修習四念處的方向
念覺分(四念處)的修行是觀身如身,直到觀法如法。修四念處是客觀覺知身、受、心、法,例如覺知五蓋時,透過認出五蓋,將五蓋轉為修習對象,覺察它的現前,輕的五蓋自然消失,重的五蓋再對治即可。有附佛外道對於「客觀覺知」斷章取義,宣稱四念處不須持戒、號稱持戒或捨離執著是壓抑,因此變相鼓吹在縱慾中修行。這是違背佛說的。
如同卷二十四第624、628、636、637經強調,修行四念處前要先持戒,才能有所成就。本經也說「所謂念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四念處的修行是為了捨離執著,這才是正確的四念處修行方向,也是正確的七覺分修行方向。
- 七覺支減緩病痛
本經發生於佛陀背疾時,又提到了七覺支、強調精進覺支;其餘經中也有提到佛陀及弟子的病痛因七覺支或精進覺支而減緩甚至痊癒,例如《長阿含經》卷二第2經遊行經:「於後夏安居中,佛身疾生,舉體皆痛,佛自念言:『我今疾生,舉身痛甚,而諸弟子悉皆不在,若取涅槃,則非我宜,今當精勤自力以留壽命。』」(CBETA, T01, no. 1, p. 15, a17-20)。就七覺支來看,念覺支生擇法覺支、擇法覺支生精進覺支、精進覺支生喜覺支,或許因此精進後產生的喜悅能對病痛有對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