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增上品第三十一

導讀

(一)[0665b17]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生漏婆羅門往至世尊所,共相問訊,在一面坐。爾時,婆羅門白世尊曰:「在閑居穴處,甚為苦哉!獨處隻步,用心甚難。」

世尊告曰:「如是。梵志!如汝所言:『閑居穴處,甚為苦哉!獨處隻步,用心甚難!』所以然者,我曩昔未成佛道時,為菩薩行,恒作是念:『在閑靜穴處,甚為苦哉,獨處隻步,用心甚難。』」

婆羅門白佛言:「若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今沙門瞿曇最為上首,多所饒益,為彼萌類而作獎導。」

世尊告曰:「如是。婆羅門!如汝所言:『諸有族姓子,以信堅固,出家學道,我最為上首,多所饒益,與彼萌類而作獎導。』設彼見我皆起慚愧,詣山澤之中閑[*]靜穴處,我爾時便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身行不淨,親近閑居無人之處;身行不淨, 唐勞其功,不是真行,畏惡不善法;然我今日身行非為不淨,親近閑居之處;諸有身行不淨,親近閑靜之處者,此非我之所有。所以然者,我今身行清淨,諸阿羅漢身行清淨者,樂閑居穴處,我最為上首。』如是,婆羅門!我自觀身所行清淨,樂閑居之處,倍復喜悅。

「我爾時便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意行不清淨,不清淨,親近閑居無人之處,彼雖有此行,猶不真正,惡不善法彼皆悉備具,此非我有。所以然者,我今所行身、口、意、命清淨。有沙門、婆羅門,身、口、意、命清淨,樂在閑居清淨之處,彼則我所有。所以然者,我今所行身、口、意、命清淨,諸有阿羅漢身、口、意、命清淨者,樂在閑靜之處,我最為上首。』如是,婆羅門!當我身、口、意、命清淨,在閑靜之處時,倍增喜悅。

「爾時,我便作是念:『是謂沙門、婆羅門多所畏懼,處在閑靜之處,爾時便畏懼惡不善法;然我今日永無所畏,在無人閑靜之處,謂諸沙門、婆羅門有畏懼之心,在閑靜處,謂彼非我有。所以然者,我今永無畏懼,在閑靜之處而自遊戲;諸有畏懼之心在閑居者,此非我也。所以然者,我今以離苦患,不與此同也。』如是,婆羅門!我觀此義已,無有恐怖,增於喜悅。

「『諸有沙門、婆羅門毀彼自譽,雖在閑居之處,猶有不淨之想。然我,梵志!亦非毀他,復非自譽;諸有自歎復毀他者,此非我有。所以然者,我今無有慢故,諸賢聖無有慢者,我最為上首。』我觀此義已,倍復喜悅。

「『諸有沙門求於利養,不能自休,然我今日無有利養之求。所以然者,我今無求於人,亦同知足;然我知足之中,我最為上首。』我觀此義已,倍復歡喜。

「『諸有沙門、婆羅門心懷懈怠,不勤精進親近閑靜之處,彼非我有。所以然者,我今有勇猛之心,故中不懈惓,諸有賢聖勇猛之心者,我最為上首也。』我自觀此義已,倍增歡喜。

「我爾時復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多諸忘失,居在閑處,雖有此行,猶有惡不善法;然我今日無有諸忘失。設復,梵志!有忘失之人者,彼非我有,諸有賢聖之人不忘失者,我最為上首。』我今觀此義已,在閑居處,倍增歡喜。

「爾時,我復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意亂不定,彼便有惡不善法,與惡行共并。然我今日意終不亂,恒若一心;諸有亂意心不定者,彼非我有。所以然者,我恒一心,設有賢聖心一定者,我最為上首。』我今觀此已,雖居閑靜之處,倍增歡喜。

「我爾時復作是念:『諸有沙門、婆羅門,愚癡闇冥亦如群羊,彼人便有惡不善法,彼非我有;然我今日恒有智慧,無有愚癡,處在閑居。設有如此行者,彼是我有,我今智慧成就,諸有賢聖智慧成就者,我最為上首。』我今觀此義已,雖在閑居,倍增歡喜。

我當在閑居之中時,設使樹木摧折、鳥獸馳走,爾時我作是念:『此是大畏之林。』爾時復作是念:『設使畏怖來者,當求方便,不復使來。』若我經行有畏怖來者,爾時我亦不坐臥,要畏怖,然後乃坐。設我住時有畏怖來者,爾時我亦非經行,亦復不坐,要使除其畏怖,然後乃坐。設我坐時有畏怖來者,我不經行,要除[*]畏怖,然後乃坐。若我臥時有畏怖來者,爾時我亦[*]非經行,亦復不坐,要使除其畏怖,然後乃臥。

「梵志當知,諸有沙門、婆羅門,日夜之中不解道法,我今說彼人極為愚惑。然我,梵志!日夜之中解於道法,加有勇猛之心,亦不虛妄,意不錯亂,恒若一心,無貪欲想,有覺、有觀,念持喜、樂,遊於初禪。是謂,梵志!是我初心於現法中而自娛樂。若除有覺、有觀,內有歡喜,兼有一心,無覺、無觀,定念喜,遊於二禪;是謂,梵志!第二之心於現法中而得歡樂。我自觀知內無念欲,覺身快樂,諸賢聖所希望,護念歡樂,遊於三禪;是謂,梵志!第三之心。若復苦樂已除,無復憂喜,無苦無樂,護念清淨,遊於四禪;是謂,梵志!第四增上之心,而自覺知遊於心意。

「當我在閑居之時,有此四增上之心,我以此三昧之心,清淨無瑕穢,亦無結使,得無所畏,自識宿命無數劫事。爾時,我憶宿命之事,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成敗之劫,皆悉分別:我曾生彼,字某、名某,食如是之食,受如是苦樂,從彼終而此間生,死此生彼。因緣本末,皆悉明了。

「梵志當知,我初夜時而得初明,除其無明,無復闇冥,心樂閑居而自覺知。復以三昧心無瑕穢,亦無結使,心意在定,得無所畏。復知眾生生者、死者,我復以天眼觀眾生類,生者、死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行善惡,皆悉分別。諸有眾生身行惡,口行惡,意行惡,誹謗賢聖,恒懷邪見,與邪見相應,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有眾生身行善行,口修善行,意修善行,不誹謗賢聖,恒修正見,與[*]正見相應,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死者,善色、惡色,善趣、惡趣,若好、若醜,隨其行本,皆悉知之。

「梵志當知,若中夜時得第二明,無復闇冥,而自覺知樂於閑居。我復以三昧心清淨無瑕穢,亦無結使,心意得定,得無所畏,得盡漏心,亦知此苦如實不虛,當我爾時得此心時,欲漏、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以得解脫,便得解脫智: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

「是謂,梵志!我後夜時得第三明,無復闇冥。云何,梵志!頗有此心:如來有欲心、瞋恚心、愚心,未盡在閑居之處?梵志!莫作是觀。所以然者,如來今日諸漏永除,恒樂閑居,不在人間,然我今日觀此義已,樂閑居之處。云何為二?又自遊閑居之處,兼度眾生,不可稱計。」

爾時,生漏梵志白佛言:「以為眾生愍度一切。」梵志復白佛言:「止!止!世尊!所說過多,猶如僂者得伸,迷者得道,盲者得眼目,在闇見明。如是,沙門瞿曇無數方便而為說法,我今歸佛、法、眾,自今[*]以後受持五戒,不復殺生,為優婆塞。」

爾時,生漏梵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

  ????

~M. 4. Bhayabherava.

  ???

生漏~Jāṇussoni.

  ???

靜=居【元】【明】[>*]

  「靜」,元、明二本作「居」。
  「居」,大正藏原為「靜」,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居」。

居=靜【宋】*【元】*【明】*

  「居」,宋、元、明三本作「靜」。
  「靜」,大正藏原為「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靜」。

(諸)+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諸有」。
  大正藏無「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在=非【宋】【聖】

  「在」,宋、聖二本作「非」。
  「非」,大正藏原為「在」,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非」。

謂=者【宋】【元】【明】

  「謂」,宋、元、明三本作「者」。
  「者」,大正藏原為「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者」。

我+(有)【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我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喜悅=歡喜【宋】【元】【明】

  「喜悅」,宋、元、明三本作「歡喜」。
  「歡喜」,大正藏原為「喜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歡喜」。

同=自【宋】【元】【明】

  「同」,宋、元、明三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為「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自」。

惓=倦【宋】【元】【明】[>*]

  「惓」,宋、元、明三本作「倦」。
  「倦」,大正藏原為「惓」,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倦」。

處=居【宋】【元】【明】【聖】

  「處」,宋、元、明、聖四本作「居」。
  「居」,大正藏原為「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居」。

諸=設【宋】【元】【明】

  「諸」,宋、元、明三本作「設」。
  「設」,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設」。

此+(義)【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此義」。
  大正藏無「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惡=怨【聖】

  「惡」,聖本作「怨」。
  「怨」,大正藏原為「惡」,今依據聖本改作「怨」。

是=非【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非」。
  「非」,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非」。

〔我〕-【聖】

  聖本無「我」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我」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我當=當我【宋】【元】【明】

  「我當」,宋、元、明三本作「當我」。
  「當我」,大正藏原為「我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我」。

獸=狩【聖】

  「獸」,聖本作「狩」。
  「狩」,大正藏原為「獸」,今依據聖本改作「狩」。

林=[爿*丈]【宋】【元】【明】【聖】

  「林」,宋、元、明、聖四本作「[爿*丈]」。
  「[爿*丈]」,大正藏原為「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爿*丈]」。

(不)+臥【宋】【元】【明】

  「臥」,宋、元、明三本作「不臥」。
  大正藏無「不」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使)+除【宋】【元】【明】

  「除」,宋、元、明三本作「使除」。
  大正藏無「使」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其)+畏【宋】*【元】*【明】*

  「畏」,宋、元、明三本作「其畏」。
  大正藏無「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爾時)+我【宋】【元】【明】

  「我」,宋、元、明三本作「爾時我」。
  大正藏無「爾時」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坐=行【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行」。
  「行」,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亦非…要〕九字-【聖】

  聖本無「亦非…要」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亦非…要」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使〕-【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使」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使」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其〕-【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其」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其」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臥=坐【宋】

  「臥」,宋本作「坐」。
  「坐」,大正藏原為「臥」,今依據宋本改作「坐」。

錯亂=亂錯【宋】【元】【明】

  「錯亂」,宋、元、明三本作「亂錯」。
  「亂錯」,大正藏原為「錯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亂錯」。

〔想〕-【聖】

  聖本無「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想」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持=待【宋】【元】

  「持」,宋、元二本作「待」。
  「待」,大正藏原為「持」,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待」。

〔有〕-【聖】

  聖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喜+(安)【明】~Pītisukham.

  「喜」,明本作「喜安」。
  大正藏無「安」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於〕-【聖】

  聖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賢聖=聖賢【宋】【元】【明】

  「賢聖」,宋、元、明三本作「聖賢」。
  「聖賢」,大正藏原為「賢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聖賢」。

正=等【宋】【元】【明】【聖】*

  「正」,宋、元、明、聖四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等」。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愚+(癡)【宋】【元】【明】

  「愚」,宋、元、明三本作「愚癡」。
  大正藏無「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此+(二)【宋】【元】【明】,此+(人)【聖】

  ????

(時)+梵【宋】【元】【明】

  「梵」,宋、元、明三本作「時梵」。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白=向【元】

  「白」,元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為「白」,今依據元本改作「向」。

僂=傴【宋】【元】【明】,=瘺【聖】

  ????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明本改作「伸」。

[註解]

生漏:不曾聽過的,即「某人」。「生」指「不熟悉」,「聞」指聽過。又譯為「生聞」。

婆羅門: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萌類:眾生。「萌」是以草木剛發芽來比喻眾生智慧還未開。

獎導:勸勉鼓勵、教育啟發。

沙門、婆羅門:修行人的統稱。

唐勞其功:徒勞無功;白費功夫。

命:這裡指「正命」,即正當的謀生。

忘失:失去正念。

方便:可達成目標的方法;努力。

若我經行有畏怖來者,爾時我亦不坐臥,要除畏怖,然後乃坐:如果我經行時生起了恐懼的心,那時我不改變經行的動作,不坐、躺,而要等除去恐懼的心後才坐。這段都在說明佛陀在生起恐懼的心時,維持在當時的動作,找出並看破恐懼的原因,然後才改變動作。

自娛樂:自得其樂,樂在其中。又譯為「具足住」、「成就遊」。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進入後住於」。

隨其行本:根據他原本所造的業。

[對應經典]

 

(二)[0667a04]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深瞿師園中,過去四佛所居之處。

爾時,王優填及五百女人、舍彌夫人等,欲詣園觀遊戲。當於爾時,舍衛城中有一比丘,便作是念:「與世尊別久,欲往禮敬、承受、問訊。」爾時,彼比丘到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後,除去衣鉢坐具,又以神足飛在虛空,往詣拘深園中。爾時,彼比丘還捨神足,往詣林中,在一閑靜之處,加趺坐正身正意繫念在前

爾時,舍彌夫人將五百女人等,往到此林。是時,舍彌夫人遙見比丘以道神足在樹下坐,見已,往至比丘前,頭面禮足,在前叉手而住,及五百夫人皆悉頭面禮足,亦復叉手而圍遶之。

爾時,優填王遙見五百女人叉手,遶此比丘而住,見已,便作是念:「此中必當有群鹿。若當有雜獸,必然不疑。」爾時,王乘馬急走,往詣女人聚中。

是時,舍彌夫人遙見王來,便作是念:「此優填王極為凶惡備,能取此比丘害之。」是時,夫人舉右手白王曰:「大王當知,此是比丘,勿復驚怖。」

是時,王即下馬捨弓,來至比丘所,謂比丘言:「比丘!與我說法。」

是時,彼比丘即舉眼仰觀王,默然不語。

爾時,王復語比丘曰:「速與我說法。」

爾時,比丘復舉眼仰觀王已,默然不語。

是時,王復作是念:「我今可問禪中間事,若當與我說者,當供養之,盡其形壽,施與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設不與我說者,當取殺之!」爾時,王復語比丘言:「比丘!與我說法。」爾時,彼比丘亦默然不對。

爾時,樹神即知其心,便遙化作鹿群,欲亂王耳目,使起異想。是時,王遙見鹿已,便作是念:「今且捨此沙門!沙門竟當何所至湊!」即乘馬往射群鹿。

是時,夫人白道人曰:「比丘!今為所詣?」

比丘曰:「欲至四佛住處往[觀>覲]世尊!」

夫人白言:「比丘!今正是時,速往所在,勿復住此,為王所害者,罪王甚重。」

是時,彼比丘即從坐起,收攝衣鉢,飛在虛空,遠逝而去。是時,夫人見道人在虛空中高飛而去,便遙語王曰:「唯願大王觀此比丘有大神足,今在虛空踊沒自在。今此比丘尚有此力,何況釋迦文佛而可及乎?」

是時,彼比丘到瞿師園中,還捨神足,以常凡法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世尊問比丘曰:「云何,比丘!在舍衛城勞於夏坐乎?隨時乞食不亦[*]惓耶?」

比丘曰:「我在舍衛城實無所[*]惓。」

佛語比丘:「今日何故來至此間?」

比丘白佛:「故來覲尊,問訊起居。」

世尊告曰:「汝今見我及見此四佛住處耶?汝今得脫王手甚為大奇,汝何為不與王說法?又復優填王作是言:『比丘!今當為我說法。汝今何故不為我說法?』若當比丘與王說法者,優填王極懷歡喜,已有歡喜,盡其形壽供養衣被、飲食、床敷臥具、病瘦醫藥。」

是時,比丘白佛言:「時,王欲問禪中間事,是故不報此義耳。」

世尊告曰:「汝比丘!何故不與王說禪中間事?」

比丘報曰:「優填王用此禪為?本懷[*]凶暴無有慈心,殺害眾生不可稱計,與欲相應,三毒熾盛,沒在深淵,不睹正法,習惑無知,諸惡普集,行於憍慢,依王力勢,貪著財寶,輕慢世人,盲無有眼,此人復用禪為?夫禪定法,諸法中妙,難可覺知,無有形相,非心所測,此非常人所及,乃是智者所知。以是之故,不與王說法。」

是時,世尊告曰:「若有朽故之衣,要須浣之乃淨。極盛欲心,要當觀不淨之想,然後乃除。若瞋恚盛者,以慈心除之。愚癡之闇,以十二緣法然後除盡。比丘!何故不與優填王說法?設當與說法者,王極歡喜,正使極盛之火猶可滅之,何況人哉?」爾時,彼比丘默然不語。

爾時,佛告比丘:「如來處世,甚奇!甚特!設天、龍、鬼神、乾沓和問如來義者,吾當與說之;若使國王、大臣、人民之類問如來義者,亦當與說之;若剎利四姓來問義者,亦當與說之。所以然者,今日如來得四無所畏,說法無有怯弱;亦得四禪,於中自在,兼得四神足,不可稱計,行四等心,是故如來說法無有怯弱,非羅漢、辟支佛所能及也;是故如來說法亦無有難。汝今,諸比丘!當求方便,行四等心,慈、悲、喜、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所[>以]然者,若比丘所為眾生善知識遇,及一切父母知親,盡當以四事教令知法。云何為四?一者當恭敬於佛,是時如來者,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度人無量。當求於法,修行正真之法,除穢惡之行,此是智者之所修行。復當方便供養眾僧,如來眾者,恒共和合,無有諍訟,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所謂四雙八輩十二賢士,此是如來聖眾,可尊、可貴,世間無上福田。復當勸助使行賢聖法、,無染無污,寂靜無為。若有比丘欲行道者,普共行此四事之法。所以然者,法之供養三尊,最尊、最上,無能及者。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是)+過【宋】【元】【明】

  「過」,宋、元、明三本作「是過」。
  大正藏無「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一〕-【元】【明】

  元、明二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元、明二本刪去。

加=跏【宋】【元】【明】【聖】

  「加」,宋、元、明、聖四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跏」。

遙=逢【聖】

  「遙」,聖本作「逢」。
  「逢」,大正藏原為「遙」,今依據聖本改作「逢」。

便=更【元】

  「便」,元本作「更」。
  「更」,大正藏原為「便」,今依據元本改作「更」。

獸=狩【聖】

  「獸」,聖本作「狩」。
  「狩」,大正藏原為「獸」,今依據聖本改作「狩」。

凶=殃【聖】*

  「凶」,聖本作「殃」。
  「殃」,大正藏原為「凶」,今依據聖本改作「殃」。

謂=語【宋】【元】【明】,=諮【聖】

  ????

住=治【宋】【元】【明】【聖】

  「住」,宋、元、明、聖四本作「治」。
  「治」,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治」。

(備)+為【宋】【元】【明】【聖】

  「為」,宋、元、明、聖四本作「備為」。
  大正藏無「備」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已)+見【宋】【元】【明】

  「見」,宋、元、明三本作「已見」。
  大正藏無「已」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我=飛【聖】,〔我〕-【宋】【元】【明】

  ????

(世)+尊【宋】【元】【明】【聖】

  「尊」,宋、元、明、聖四本作「世尊」。
  大正藏無「世」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起=興【宋】【元】【明】【聖】

  「起」,宋、元、明、聖四本作「興」。
  「興」,大正藏原為「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興」。

〔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手=乎【宋】【元】【明】【聖】

  「手」,宋、元、明、聖四本作「乎」。
  「乎」,大正藏原為「手」,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乎」。

〔復〕-【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復」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復」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汝〕-【聖】

  聖本無「汝」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汝」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為我=與【宋】【元】【明】

  「為我」,宋、元、明三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為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已=以【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敷〕-【聖】

  聖本無「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敷」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淵=溟【宋】【元】【明】

  「淵」,宋、元、明三本作「溟」。
  「溟」,大正藏原為「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溟」。

(皆)+習【聖】

  「習」,聖本作「皆習」。
  大正藏無「皆」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惡=怨【聖】

  「惡」,聖本作「怨」。
  「怨」,大正藏原為「惡」,今依據聖本改作「怨」。

定=之【聖】

  「定」,聖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定」,今依據聖本改作「之」。

恚=意【宋】【元】【明】

  「恚」,宋、元、明三本作「意」。
  「意」,大正藏原為「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意」。

姓=性【聖】

  「姓」,聖本作「性」。
  「性」,大正藏原為「姓」,今依據聖本改作「性」。

遇=過【聖】

  「遇」,聖本作「過」。
  「過」,大正藏原為「遇」,今依據聖本改作「過」。

除+(去)【宋】【元】【明】

  「除」,宋、元、明三本作「除去」。
  大正藏無「去」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法)+法【元】【明】

  「法」,元、明二本作「法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知=智【宋】【元】【明】

  「知」,宋、元、明三本作「智」。
  「智」,大正藏原為「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智」。

污=沽【宋】,=玷【元】【明】,=治【聖】

  ????

普=著【聖】

  「普」,聖本作「著」。
  「著」,大正藏原為「普」,今依據聖本改作「著」。

恭養=恭敬【宋】【元】【明】,=供養【聖】【麗-CB】【CB】

  ????

〔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宋】

  宋本無「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十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註解]

拘深: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另譯為「拘舍彌」、「拘睒彌」、「俱睒彌」。

瞿師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佈施。另譯為「瞿師羅園」、「瞿沙羅園」。

神足: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又譯為「神足通」、「如意足」。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正身正意:挺直身體,端正心念。

繫念在前:專注於當下。

禪中間事:禪定相關的議題。

臥具:坐、臥時的資具用品,如床榻、棉被等。

踊沒:躍出、沉沒。

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四無所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漏永盡無畏、(3)說障法無畏、(4)說出道無畏。又譯為「四無畏」。

辟支佛:沒有老師教導而自己覺悟解脫,且不為大眾說法的聖者。又譯為「獨覺」、「緣覺」。

四雙八輩:四組共八種聖人,即須陀洹向、須陀洹果,斯陀洹向、斯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

律:佛陀為比丘、比丘尼所制定應遵守的禁戒。音譯為毘尼、毘奈耶。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的比丘,因為優填王是個三毒熾盛的人,而不願意在優填王向他求法時回答。

佛陀則表示優填王的三毒也是可對治的,例如可用不淨想對治貪欲,慈心對治瞋恚,因緣觀對治愚癡,而能化導優填王。不管誰向佛陀求法,佛陀都會給他適當的回答。

[進階辨正]

什麼是「辟支佛」

(三)[0668a1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事行跡。云何為四?有樂行跡所行愚惑,此名初行跡;復有樂行跡所行速疾;復有苦行跡所行愚惑;復有苦行跡所行速疾。

「彼云何名為樂行跡所行愚惑?或有一人貪欲熾盛,瞋恚、愚癡熾盛,所行甚苦,不與行本相應,彼人五根愚闇亦不捷疾。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慧根、定根。若以愚意求三昧盡有漏者,是謂名為樂行跡鈍根得道者也。

「彼云何名為樂根行跡速疾?或有一人無欲、無婬;然於貪欲,恒自偏少不慇懃,為瞋恚、愚癡極為減少,五根捷疾無有放逸。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五根。然得五根成於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謂名為利根行於道跡也。

「彼云何名為苦行跡行於愚惑?或有一人婬意偏多,瞋恚、愚癡熾盛。彼以此法而自娛樂,盡有漏成無漏,是謂名為苦行跡鈍根者也。

「云何苦行跡行於速疾?於是,或有一人少欲少婬,無有瞋恚,亦不起想,行此三法。爾時,有此五根,無有缺漏。云何為五?所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謂為五。彼以此法得三昧,盡有漏成無漏,是謂苦行跡利根者也。

「是謂比丘有此四行跡,當求方便,捨前三行跡,後一行者當共奉行。所以然者,苦行跡三昧者難得,[*]以得便成道,久存於世。所以然者,不可以樂求樂,由苦然後成道。是故,諸比丘!恒以方便,成此行跡。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捷=速【宋】【元】【明】,=楗【聖】*

  ????

慧根定=定根慧【宋】【元】【明】

  「慧根定」,宋、元、明三本作「定根慧」。
  「定根慧」,大正藏原為「慧根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定根慧」。

或=二【聖】

  「或」,聖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或」,今依據聖本改作「二」。

法=三【元】【明】

  「法」,元、明二本作「三」。
  「三」,大正藏原為「法」,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三」。

[註解]

五根:如同根生莖葉般能增上其他善法的五個根本:(1)信根、(2)精進根、(3)念根、(4)定根、(5)慧根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經文意義難解,相當的南傳經文較清楚,四種行道列表如下:

原有三毒 五根修行 通達速度 苦或樂

若依南傳經文的邏輯,則:

(四)[0668b14]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四梵志皆得五通,修行善法,普集一處,作是論議:「此伺命來時不避豪強,各共隱藏,使伺命不知來處。」

爾時,一梵志飛在空中,欲得免死,然不免其死,即在空中而命終。第二梵志復入大海水底,欲得免死,即於彼命終。彼第三梵志欲得免死,入須彌山腹中,復於中死。彼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剛,欲得免死,復即彼而命終。

爾時,世尊以天眼觀見四梵志,各各避死,普共命終。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之不受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是,比丘!有梵志四人集在一處,欲得免死,各歸所奔,故不免死。一人在空,一人入海水,一人入山腹中,一人入地,皆共同死。是故,諸比丘!欲得免死者,當思惟四法本。云何為四?一切行無常,是謂初法本,當念修行。一切行苦,是謂第二法本,當共思惟。一切法無我,此第三法本,當共思惟。滅盡為涅槃,是謂第四法本,當共思惟。如是,諸比丘!當共思惟此四法本。所以然者,便脫生、老、病、死、愁、憂、苦、惱,此是苦之元本。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此四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No. 131]

  ???

閱=越【明】

  「閱」,明本作「越」。
  「越」,大正藏原為「閱」,今依據明本改作「越」。

是=此【宋】【元】【明】【聖】

  「是」,宋、元、明、聖四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此」。

議=義【聖】

  「議」,聖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議」,今依據聖本改作「義」。

「際」,宋、元、明、聖四本作「剎」。

「之」,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註解]

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

伺命:司掌人命數的神。

金剛際:可能為地殼的底層。古印度認為這個世界的構成是在虛空(太空)輪上有風(移動性)輪,風輪上有水(濕潤性;黏聚性)輪,水輪上有地(堅固性)輪,地輪的基礎稱為金剛際。又譯為「金剛剎」。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修定得到神通之後,雖然在定中暫時不會死,但不論躲到天涯海角,出定之後終究免不了一死。

若要超脫生死,需要思維四法義:

  1. 一切行無常
  2. 一切行苦
  3. 一切法無我
  4. 滅盡為涅槃

(五)[0668c1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三十三天有四園觀,諸天於中而自娛樂,五樂自娛。云何為四?難檀槃那園觀澀園觀晝夜園觀雜種園觀然四園之內有四浴池;極冷浴池、香味浴池、輕便浴池、清徹浴池。云何為四?一難陀浴池,二名難陀頂浴池,三名蘇摩浴池,四名歡悅浴池。

「比丘當知,四園之內有此四浴池,令人身體香潔無有塵垢。何以故名為難檀槃那園?若三十三天入難檀槃那園已,心性喜悅,不能自勝,於中而自娛樂,故名為難檀槃那園。

「復以何故名為麤[*]澀園觀?若三十三天入此園中已,身體極麤,猶如冬時以香塗身,身體極麤,此亦如是。若三十三天入此園中已,身體極麤不與常同,以是之故,名為麤[*]澀園觀。

「復以何故名為晝[*]夜之園?若使三十三天入此園中已,爾時諸天顏色各異,作若干種形體,猶如婦女著種種衣裳,不與本形同。此亦如是,若三十三天入此園中已,作若干種色不與本同,以是故名為晝[*]夜之園。

「復以何故名為雜種之園?爾時,最尊之天及中天、下天,入此園已,皆同一類,設復最下之天大不得入餘三園中,猶如轉輪聖王所入之園,餘王不復得入園中浴洗,人民之類正可得遙見耳。此亦如是,若最尊神天所入園中浴洗,餘小天不復得入,是故名為雜種浴池。

「復以何故名為難陀浴池?若三十三天入此池中已,極懷歡悅,是故名為難陀浴池。

「復以何故名為難陀頂浴池?若三十三天入此池中已,兩兩捉手摩其頂而浴洗,正使天女亦復如是,以是之故,名為難陀頂浴池。

「復以何故名為蘇摩浴池?三十三天入此池中已,爾時諸天顏貌,盡同人色,無有若干,是故名為蘇摩浴池。

「復以何故名為歡悅浴池?若三十三天入此池中已,盡無憍慢上下之想,望意偏少,爾時盡同一心而浴洗,故名為歡悅浴池。是謂,比丘!有此因緣,便有此之名。

「今如來正法之中亦復如是,有四園之名。云何為四?一者慈園,二者悲園,三者喜園,四者護園。是謂,比丘!如來正法之中有此四園。

「復以何故名為慈園?比丘當知,由此慈園生梵天上,從梵天終,當生豪尊之家,饒財多寶,恒有五樂自娛,未曾離目,以是之故,名為慈園。

「復以何故名為悲園?比丘當知,若能親近悲解脫心,生梵光音天。若來生人中,生豪族家,無有瞋恚,亦饒財多寶,故名為悲園。

「復以何故名為喜園?若能親近喜園者,生光音天。若來生人間,國王家生,恒懷歡喜,故名為喜園。

「復以何故名為護園?若有人親近護者,生無想天,壽八萬四千劫。若復來生人中,當生中國家,亦無瞋恚,恒護一切非法之行,以是故名為護園。

「比丘當知,如來正法之中有此四園,使諸聲聞得遊戲其中,然如來此四園之中有四浴池,使我聲聞於中洗浴而自遊戲,盡有漏成無漏,無復塵垢。云何為四?一名有覺有觀浴池,二名無覺無觀浴池,三名護念浴池,四名無苦無樂浴池。

「以何等故名為有覺有觀浴池?若有比丘得初禪已,於諸法中恒有覺、觀,思惟諸法,除去結纏,永無有餘,以是之故,名為有覺有觀。

「復以何故名為無覺無觀浴池?若有比丘得二禪已,滅有覺、有觀,以禪為食,以是故名之為無覺無觀。

「復以何故名為護念浴池?若比丘得三禪已,滅有覺、有觀,無覺、無觀,恒護念三禪,以是之故,名為護念浴池。

「復以何故名為不苦不樂浴池?若有比丘得四禪已,亦不念樂,復非念苦,亦不念過去當來之法,恒用心於現在法中,以是之故,名為不苦不樂浴池。

「是故,諸比丘!如來正法之中有此四浴池,使我聲聞於中洗浴,滅二十一結,度生死海,入涅槃城。是諸比丘!若欲度此生死海者,當求方便,滅二十一結,入涅槃城。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四+(園觀)【聖】

  「四」,聖本作「四園觀」。
  大正藏無「園觀」二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澀=忽【聖】*

  「澀」,聖本作「忽」。
  「忽」,大正藏原為「澀」,今依據聖本改作「忽」。

「夜」,元、明二本作「度」。

(三十三天有此四園觀)+然【宋】【元】【明】

  「然」,宋、元、明三本作「三十三天有此四園觀然」。
  大正藏無「三十三天有此四園觀」九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極=及【明】

  「極」,明本作「及」。
  「及」,大正藏原為「極」,今依據明本改作「及」。

徹=澈【宋】【元】【明】【聖】

  「徹」,宋、元、明、聖四本作「澈」。
  「澈」,大正藏原為「徹」,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澈」。

者=名【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名」。
  「名」,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名」。

〔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是+(之)【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之」。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園+(中)【宋】【元】【明】

  「園」,宋、元、明三本作「園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悅=喜【宋】【元】【明】

  「悅」,宋、元、明三本作「喜」。
  「喜」,大正藏原為「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喜」。

(若)+三【宋】【元】【明】【聖】

  「三」,宋、元、明、聖四本作「若三」。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以=次【聖】

  「以」,聖本作「次」。
  「次」,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聖本改作「次」。

望=媱【宋】【元】【明】【聖】

  「望」,宋、元、明、聖四本作「媱」。
  「媱」,大正藏原為「望」,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媱」。

國王家生=生國王家【宋】【元】【明】

  「國王家生」,宋、元、明三本作「生國王家」。
  「生國王家」,大正藏原為「國王家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生國王家」。

〔生〕-【聖】

  聖本無「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生」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比)+人【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比人」。
  大正藏無「比」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之)+故【宋】【元】【明】

  「故」,宋、元、明三本作「之故」。
  大正藏無「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四〕-【聖】

  聖本無「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無苦無=不苦不【宋】【元】【明】

  「無苦無」,宋、元、明三本作「不苦不」。
  「不苦不」,大正藏原為「無苦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苦不」。

是故名之=是之故名【宋】【元】【明】

  「是故名之」,宋、元、明三本作「是之故名」。
  「是之故名」,大正藏原為「是故名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之故名」。

若+(有)【宋】【元】【明】

  「若」,宋、元、明三本作「若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滅)+無【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滅無」。
  大正藏無「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三=二【聖】

  「三」,聖本作「二」。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聖本改作「二」。

池+(也)【宋】【元】【明】

  「池」,宋、元、明三本作「池也」。
  大正藏無「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非=不【宋】【元】【明】

  「非」,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恒」,大正藏原為「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恒」。

〔之〕-【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是+(故)【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故」。
  大正藏無「故」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難檀槃那園觀:忉利天王天帝釋的四大園林之一,提供各種娛樂及美妙的境界。又譯為「難陀園」、「難陀林」、「歡喜園」、「大喜園」。

麁澁園觀:忉利天王天帝釋的四大園林之一,天人入園時身體自然粗澀,以作和阿修羅軍戰鬥的準備。

晝夜園觀:忉利天王天帝釋的四大園林之一,天人入園時身體自然顯現種種畫色以娛樂。又譯為「畫樂園」。

雜種園觀:忉利天王天帝釋的四大園林之一,是天人男女雜處遊戲的地方。又譯為「雜園」。

難陀:難陀為梵語 Nanda 的音譯,意譯為歡喜。

轉輪聖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王」。

望意:慾望。

中國:文化的中心,指佛陀遊行教化的地區。

[對應經典]

《長阿含經》卷19〈第四分世記經忉利天品第八〉

[讀經拾得]

本經所說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天界的浴池,由良好的環境讓內心快樂;第二個層次是四無量心,以廣大的心量打破內、外的界限;第三個層次是四禪的定力,以內心的鍛煉為主。因此是從向外界看,提升到內心觀照的層次。

(六)[0669c0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猶如四大毒蛇極為凶暴,舉著一中。若有人從四方來,欲令活、不求死,欲求樂、不求苦,不愚不闇,心意不亂,無所繫屬。

「是時,若王、若王大臣喚此人而告之曰:『今有四大毒蛇極為兇暴,汝今當隨時將養沐浴令淨,隨時飲食無令使乏,今正是時,可往行。』是時,彼人心懷恐懼,不敢直前,便捨,馳走莫知所。復重告彼人作是語:『今使五人皆持刀劍而隨汝後,其有獲汝者,當斷其命,不足稽遲。』

「是時,彼人畏四大毒蛇,復畏五人捉持刀劍者,馳走東西,不知如何?復告彼人曰:『今復使六怨家使隨汝後,其有得者當斷其命;欲所為者可時[辨>辦]之。』是時,彼人畏四大毒蛇,復畏五人持刀杖者,復畏六怨家,便馳走東西,彼人若見空墟之中,欲入中藏。若值空舍,若破牆間無堅牢處,若見空器,盡無所有。若復有人與此人親友,欲令免濟,便告之曰:『此間空閑之處多諸賊寇,欲所為者今可隨意。』

「是時,彼人復畏四大毒蛇,復畏五人持刀[*]杖者,復畏六怨家,復畏空墟村中,便馳走東西。彼人前行,若見大水極深且廣,亦無人民及橋梁可度得至彼岸,然復彼人所立之處多諸惡賊。是時,彼人作是思惟:『此水極為深廣,饒諸賊寇,當云何得度彼岸?我今可集聚材木草,依此栰從此岸得至彼岸。』是時,彼人便集薪草作栰已,即得至彼岸,志不移動。

「諸比丘當知,我今作喻,當念解之。說此義時,為有何義?言四毒蛇者,即四大是也。云何為四大?所謂地種、水種、火種、風種,是謂四大。五人持刀劍者,此是五盛陰也。云何為五?所謂色陰、痛陰、想陰、行陰、識陰是也。六怨家者,欲愛是也。空村者,內六入是也。云何為六?所謂六入者,眼入、耳入、鼻入、口入、身入、意入。

「若有智慧者而觀眼時,盡空無所有,亦不牢固;若復觀耳、鼻、口、身、意時,盡空無所有,皆虛、皆寂,亦不牢固。云水者,四流是也。云何為四?所謂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大栰者,賢聖八品道是也。云何為八?正見、正治、正語、正方便、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是謂賢聖八品道也。水中求度者,善權方便精進之力也。此岸者,身邪也;彼岸者,滅身邪也。此岸者,阿闍世國界也:彼岸者,毘沙王國界也。此岸者,波旬國界也;彼岸者,如來之境界也。」

是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S. 35. 197. Āsīvisa.

  ???

四=西【聖】

  「四」,聖本作「西」。
  「西」,大正藏原為「四」,今依據聖本改作「西」。

來=求【元】【明】

  「來」,元、明二本作「求」。
  「求」,大正藏原為「來」,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求」。

今=王命【聖】

  「今」,聖本作「王命」。
  「王命」,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聖本改作「王命」。

施行=蛇所【元】【明】

  「施行」,元、明二本作「蛇所」。
  「蛇所」,大正藏原為「施行」,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蛇所」。

〔行〕-【聖】

  聖本無「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懼=怖【宋】【元】【明】

  「懼」,宋、元、明三本作「怖」。
  「怖」,大正藏原為「懼」,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怖」。

直=前【宋】【元】【明】

  「直」,宋、元、明三本作「前」。
  「前」,大正藏原為「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前」。

「湊」,聖本作「奏」。

大正藏在「湊」字之後有一「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何=向【宋】【元】【明】【聖】

  「何」,宋、元、明、聖四本作「向」。
  「向」,大正藏原為「何」,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向」。

使=而【明】

  「使」,明本作「而」。
  「而」,大正藏原為「使」,今依據明本改作「而」。

杖=仗【宋】*【元】*【明】*

  「杖」,宋、元、明三本作「仗」。
  「仗」,大正藏原為「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仗」。

若=便【元】【明】

  「若」,元、明二本作「便」。
  「便」,大正藏原為「若」,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便」。

(彼)+若【宋】【元】【明】

  「若」,宋、元、明三本作「彼若」。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惡=怨【聖】

  「惡」,聖本作「怨」。
  「怨」,大正藏原為「惡」,今依據聖本改作「怨」。

度=渡【宋】【元】【明】

  「度」,宋、元、明三本作「渡」。
  「渡」,大正藏原為「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渡」。

蘘=壤【宋】

  「蘘」,宋本作「壤」。
  「壤」,大正藏原為「蘘」,今依據宋本改作「壤」。

〔慧〕-【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慧」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無明流見流=見流無明流【宋】【元】【明】

  「無明流見流」,宋、元、明三本作「見流無明流」。
  「見流無明流」,大正藏原為「無明流見流」,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見流無明流」。

[註解]

函:盒子。

湊:挨近;就。例如「湊熱鬧」的「湊」即是這個意思。

稽遲:耽誤、拖延。

空墟:有人住過現已荒廢的地方。

免濟:脫苦渡難。免,意為免脫。濟,意為濟渡。

蘘:多年生草本。高二、三尺,葉呈長橢圓形。

栰: 同「筏」字,用竹、木等平擺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盡空無所有:全都是空虛,什麼都沒有。

欲流:感官之欲的煩惱。「流」是以洪流比喻能讓人流轉生死的煩惱。

有流:生命的存在的煩惱。「有」即十二因緣的有支,指生命的存在。

無明流:無明的煩惱。

見流:邪見的煩惱。

阿闍世:優婆塞名,摩竭陀國的國王,父親是頻婆娑羅王,母親是韋提希(毘提希)夫人,在懷胎時命相師都說此兒會害其父,因此名為阿闍世,意思是「未生以前結怨」。長大後被立為太子,卻結交惡友提波達多,囚禁父母,自立為王,併吞諸小國,建立統一印度的基礎,並與波斯匿王交戰數次。後因殺害父親頻婆娑羅王的業報而全身長瘡,在佛前懺悔後得痊癒,並皈依於佛陀,成為佛教的大護法,並在佛滅後護持五百羅漢的結集經典。

毘沙:毘舍(毘沙)離城的城主,佛陀稱讚他「好喜惠施」第一。毘舍離城是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耆國的首都,這個城內主要的種族叫離車,佛世時此種族實施共和制,頗為富強。本經講說時,阿闍世王應仍為眾所週知的大惡王,而毘沙門王則是樂善好施的大善王。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可見 本卷第九經參照:

「『ⓙ云ⓚ何名為欲流?所謂五欲是也。云何為五?所謂若眼見色起眼ⓛ色想;若耳聞聲起識想;若鼻嗅香起識想;若舌知味起識想;若身知細滑起識想,是謂名為欲流。

「『云何名為有流?所謂有者,三有是也。云何為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①,是謂名為有流也。

「『云何名為見流?所謂見流者:世有常、ⓜ無常;世有邊見、無邊見;彼身彼命、非身非命;有如來死、無如來死、若有如來死ⓝ無如來死、亦非有如來死亦非無如來死;是謂名為見流。

「『彼云何無明流?所謂無明者,無知、無信、無見,心意貪欲恒有希望,及其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調戲蓋、疑蓋。若復不知苦、不知ⓞ習、不知盡、不知道,是謂名為無明流。天子當知,如來說此四流。若有人沒在此者,亦不能得道。』

(七)[0670a2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舍衛城中有一優婆塞,而命終還生舍衛城中大長者家,最大夫人妊身。爾時,世尊以天眼觀,清淨無瑕穢,見此優婆塞生舍衛城中最富長者家。即於其日,復有梵志身壞命終,生地獄中,爾時世尊亦以天眼觀。復即以其日,阿那邠邸長者命終,生善處天上,是時世尊亦以天眼觀。即其日,有一比丘而取滅度,世尊亦以天眼觀見。

爾時,世尊見此四事已,便說斯偈:

「若人受胞胎,  惡行入地獄,
 善者生天上,  無漏入涅槃。
 賢者今受胎,  梵志入地獄,
 須達生天上,  比丘取滅度。」

是時,世尊從靜室起,詣普集講堂而就坐。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有四事。若人能修行者,身壞命終,得生人中。云何為四?所謂身、口、意、清淨無瑕穢者。若命終時得生人中。

「若復,比丘!更有四法,有人習行者,入地獄中。云何為四?所謂身、口、意、命不清淨。是謂,比丘!有此四法。若有人親近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復次,比丘!復有四法,習修行者,生善處天上。云何為四?惠施、仁愛、利人、等利。是謂,比丘!有人行此法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

「復次,比丘!更有四法,若有人修行者,身壞命終,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云何為四?有覺有觀禪無覺無觀禪護念禪苦樂滅禪,是[為>謂]比丘有四事法。若有人習行者,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

「是故,諸比丘!若有族姓子四部之眾,欲生人中者,當求方便,行身、口、意、命清淨;若得生天上者,亦當求方便,行四恩;若得盡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亦當求方便,行四禪。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妊=任【聖】

  「妊」,聖本作「任」。
  「任」,大正藏原為「妊」,今依據聖本改作「任」。

復=彼【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彼」。
  「彼」,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彼」。

即+(以)【宋】【元】【明】

  「即」,宋、元、明三本作「即以」。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爾時世尊見〕-【宋】【元】【明】,〔爾〕-【聖】

  ????

〔室〕-【聖】

  聖本無「室」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室」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有人行此法=行此四【宋】【元】【明】

  「有人行此法」,宋、元、明三本作「行此四」。
  「行此四」,大正藏原為「有人行此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此四」。

修行=行此法【宋】【元】【明】

  「修行」,宋、元、明三本作「行此法」。
  「行此法」,大正藏原為「修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此法」。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護念=念護【宋】【元】【明】

  「護念」,宋、元、明三本作「念護」。
  「念護」,大正藏原為「護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念護」。

[註解]

妊身:懷孕。

瑕穢:原指玉的斑痕,雜質。比喻事物的缺點;人的過失或惡行。

滅度:又作般涅槃,與寂滅、入滅同義,意指命終。

無漏:斷盡煩惱。

普集講堂:大眾集會用的講堂。又譯為「普會講堂」。

命:這裡指謀生的方法。

習行:常行;習慣做。

惠施、仁愛、利人、等利:施福利與人、說親切好聽的話、做利他的行為、與他人共事,這四種能攝引他人、讓大眾和諧相處的方法,即「四攝法」。

有漏:有煩惱的。

無漏:斷盡煩惱。

心解脫:心自由了,解脫於貪愛等束縛。

智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梵行已立:已經完成清淨的修行。

所作已辦:該做的修學都已辦到。

不復受胎:不會再因為業力而再入輪迴之中。

有覺有觀禪:為色界初禪之定。

無覺無觀禪:覺與觀均止息,指由初禪進入二禪。

護念禪: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其中「護念」即指捨心住正念。聖說及捨指聖人所說的捨離。

苦樂滅禪: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

四部之眾: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四恩:即「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對應經典]

 

(八)[0670c02]

聞如是:

一時,佛在毘舍離城外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佛道時,爾時依彼大畏山而住。是時彼山,其有欲心、無欲心入中者衣毛皆豎。若復極盛熱時,野馬縱橫,露其形體而坐,夜便入深林中。若復極寒之日,風雨交流,晝便入林中,夜便露坐。

「我爾時,正能誦一偈,昔所未聞,昔所未見也。

「澹淡夜安,  大畏山中,
 露其形體,  是我誓願。

「若我至塚間,取彼死人之衣,而覆形體。爾時,若案吒村人來取木支,著我耳中,或著鼻中,或有唾者,或有溺者,或以土坌其身上;然我爾時,終不起意,向彼人民。爾時,有此護心。爾時,有牛畜之處,設見犢子屎,便取食之;若無犢子屎者,便取大牛屎食之。爾時,食此之食,我復作是念:『今用食為?乃可終日不食。』時我[*]以生此念,諸天便來到我所,而作是言:『汝今勿復斷食。若當斷食者,我當以甘露精氣相益,使存其命。』爾時,我復作是念:『今[*]以斷食,何緣復使諸天送甘露與我?今身將有虛詐。』是時,我復作是念:『今可食麻米之餘。』

「爾時,日食一麻一米,形體劣弱,骸骨相連,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猶如敗壞瓠盧,亦不成就我頭。爾時亦復如是,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皆由不食故也。亦如深水之中星宿現中,爾時,我眼亦復如是,皆由不食故。猶如故車敗壞,我身亦復如是,皆悉敗毀不可承順。亦如駱駝腳跡,兩尻亦復如是。若我以手按摩腹時,便值脊骨,若按脊時,復值腹皮,身體羸弱者,皆由不食故。

「我爾時,復以一麻一米,以此為食,竟無所益,亦復不得上尊之法。若我意中欲大小便者,即便倒地不能自起居。是時,諸天見已,便作是說:『此沙門瞿曇以取滅度。』或復有諸天,而作是說:『此沙門未命終,今必命終。』或復有諸天,而作是說:『此沙門亦非命終,此沙門實是阿羅漢,夫羅漢之法有此苦行。』

「我爾時,猶有神識,知外來機趣。時,我復作是念:『今可入無息禪中。』便入無息禪中,數出入息,我今以數出入息,覺知有氣從耳中出,是時風聲如似雷鳴。爾時,復作是念:『我今閉口塞耳,使息不出。』息[*]以不出,是時內氣便從手腳中出,正使氣不得從耳、鼻、口出,爾時內聲如似雷吼,我爾時亦復如是。是時神識猶隨身迴。

「是時,復作是念:『我宜更入無息禪中。』是時,盡塞諸孔之息。我[*]以塞諸出入息,是時便患頭額痛,如似有人以鑽鑽頭,我亦如是極苦頭痛。爾時,我故有神識,爾時我復作是念:『我今更可坐禪,息氣不得出入。』爾時,我便塞出入息,是時諸息盡集腹中。爾時,息轉時極為少類,猶如屠牛之家,以刀殺牛;我亦如是,極患苦痛。亦如兩健人共執一劣人於火上炙,極患疼痛不可堪忍;我亦如是,此苦疼痛不可具陳。爾時,我猶有神識存,當我爾時坐禪之日,形體不作人色;其中有人見已,而作是說:『此沙門顏色極黑。』有人見已,而作是說:『此沙門顏色似終。』比丘當知,我六年之中作此苦行,不得上尊之法。

「爾時,我作是念:『今日可食一果。』爾時我便食一果。當我食一果之日,身形萎弱不能自起居,如年百二十,骨節離散不能扶持。比丘當知,爾時一果者,如似今日小棗耳。爾時,我復作是念:『非我成道之本,故當更有餘道。』爾時,我復作是念:『我自憶昔日,在父王樹下無婬、無欲,除去惡不善法,遊於初禪;無覺、無觀,遊於二禪;念清淨無有眾想,遊於三禪;無復苦樂,意念清淨,遊於四禪。此或能是道,我今當求此道。』

「我六年之中勤苦求道而不剋獲;或臥荊棘之上;或臥板木鐵釘之上,或懸鳥身體遠地,兩腳在上而頭首向地;或交腳蹲踞;或養長鬚髮未曾揃除;或日暴火炙;或盛冬坐冰;身體沒水;或寂寞不語;或時一食;或時二食;或時三食、四食,乃至七食;或食菜果;或食稻麻;或食草根;或食木實;或食花香;或食種種果蓏;或時裸形;或時著弊壞之衣;或著莎草之衣;或著毛毳之衣;或時以人髮覆形;或時養髮;或時取他髮益戴。如是,比丘!吾昔苦行乃至於斯,然不獲四法之本。云何為四?所謂賢聖戒律難曉難知;賢聖智慧難曉難知;賢聖解脫難曉難知;賢聖三昧難曉難知。是謂,比丘!有此四法,吾昔苦行不獲此要。

「爾時,我復作是念:『吾今要當求無上之道。』何者是無上之道?所謂向四法是也:賢聖戒律、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賢聖解脫。爾時,我復作是念:『不可以此羸劣之體,求於上尊之道,多少食精微之氣,長育身體,氣力熾盛,然後得修行道。』當食精微之氣,時五比丘捨我還退:『此沙門瞿曇性行錯亂,以捨真法而就邪業。』

「當我爾時,即從坐起,東向經行。是時,我復作是念:『過去久遠恒沙諸佛,成道之處為在何所?』是時,虛空神天住在上,而語我曰:『賢士當知,過去恒沙諸佛世尊,坐於道樹清涼蔭下而得成佛。』時,我復作是念:『為坐何處得成佛道?坐耶?立耶?』是時,諸天復來告我,而作是說:『過去恒沙諸佛世尊,坐於草蓐,然後成佛。』

「是時,去我不遠,有吉祥梵志在側刈草,即往至彼,問:『汝是何人,為名何等,為有姓耶?』梵志報曰:『我名吉祥,其姓弗星。』我爾時語彼人曰:『善哉!善哉!如是姓字,世之希有;姓名不虛,必成其號,當使現世吉無不利,生、老、病、死,永使除盡。汝姓弗星,與我共同。吾今欲所求,見惠少草。』吉祥問曰:『瞿曇!今日用斯草為?』爾時,我報吉祥曰:『吾欲敷樹王下求於四法。云何為四?所謂賢聖戒律、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賢聖解脫。』

「比丘當知,爾時,吉祥躬自執草詣樹王所。吾即坐其上,正身正意,結加趺坐,計念在前。爾時,貪欲意解,除諸惡法,有覺、有觀,遊志初禪;有覺、有觀除盡,遊志二、三禪;護念清淨,憂喜除盡,遊志四禪。我爾時以清淨之心,除諸結使,得無所畏,自識宿命無數來變。我便自憶無數世事,或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十生、二十、三十、四十、五十、百生、千生、百千萬生、成劫、敗劫、無數成劫、無數敗劫、無數成敗之劫,我曾死此生彼,從彼命終而來生此,無其本末因緣所從,憶如此無數世事。

「我復以天眼清淨無瑕穢,觀眾生類生者、終者,善趣、善色,惡趣、惡色,若好、若醜,隨其行本,皆悉知之。或有眾生身修惡行,口修惡行,意修惡行,誹謗賢聖,造邪業本,與邪見相應,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或有眾生之類,身、口、意行善,不誹謗賢聖,與正見相應,身壞命終,生於人間,是謂此眾生身、口、意行無有邪業。我以三昧之心清淨無瑕穢,有漏盡,成無漏心解脫、智慧解脫;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即成無上正真之道。

「若使比丘!或有沙門、婆羅門明了諸趣,然此趣無本,吾昔未始不行,除一淨居天上不來此世;或復沙門、婆羅門當可所生之處,然我不生者,則非其宜,已生淨居天,不復來此世間。卿等[*]以得賢聖戒律,我亦得之;賢聖三昧,卿等亦得,我亦得之;賢聖智慧,卿等亦得,我亦得之;賢聖解脫,卿等亦得,我亦得之;賢聖解脫知見,卿等亦得,我亦得之;以斷胞胎之根,生死永盡,更不復受胞胎。

「是故,諸比丘!當求方便,成就四法。所以然者。若比丘得此四法者,成道不難,如我今日成無上正真之道,皆由四法而得成果。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M. 12. Sīhanāda. (pp. 79 f.)

  ???

毘舍離~Vesālī.

  ???

雨=雪【宋】【元】【明】

  「雨」,宋、元、明三本作「雪」。
  「雪」,大正藏原為「雨」,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雪」。

淡=怕【元】【明】

  「淡」,元、明二本作「怕」。
  「怕」,大正藏原為「淡」,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怕」。

支=枝【宋】【元】【明】

  「支」,宋、元、明三本作「枝」。
  「枝」,大正藏原為「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枝」。

溺=尿【明】

  「溺」,明本作「尿」。
  「尿」,大正藏原為「溺」,今依據明本改作「尿」。

「牛畜」,大正藏原為「𤚐牛」,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牛畜」。

肉=皮【宋】*【元】*【明】*

  「肉」,宋、元、明三本作「皮」。
  「皮」,大正藏原為「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皮」。

盧=蘆【明】

  「盧」,明本作「蘆」。
  「蘆」,大正藏原為「盧」,今依據明本改作「蘆」。

毀=壞【宋】【元】【明】

  「毀」,宋、元、明三本作「壞」。
  「壞」,大正藏原為「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壞」。

按=樓【聖】

  「按」,聖本作「樓」。
  「樓」,大正藏原為「按」,今依據聖本改作「樓」。

身=形【宋】【元】【明】

  「身」,宋、元、明三本作「形」。
  「形」,大正藏原為「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形」。

是+(念)【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念」。
  大正藏無「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以=可【聖】

  「以」,聖本作「可」。
  「可」,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聖本改作「可」。

〔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息=自【聖】

  「息」,聖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為「息」,今依據聖本改作「自」。

(我)+復【宋】【元】【明】

  「復」,宋、元、明三本作「我復」。
  大正藏無「我」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可)+閉【宋】【元】【明】

  「閉」,宋、元、明三本作「可閉」。
  大正藏無「可」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得」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類=賴【宋】【元】【明】【聖】

  「類」,宋、元、明、聖四本作「賴」。
  「賴」,大正藏原為「類」,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賴」。

劣人=雀【聖】

  「劣人」,聖本作「雀」。
  「雀」,大正藏原為「劣人」,今依據聖本改作「雀」。

炙=灰【聖】

  「炙」,聖本作「灰」。
  「灰」,大正藏原為「炙」,今依據聖本改作「灰」。

患疼痛=獲疼患【宋】【元】【明】,=獲疼痛【聖】

  ????

痛=患【元】【明】

  「痛」,元、明二本作「患」。
  「患」,大正藏原為「痛」,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患」。

(或)+有【宋】【元】【明】

  「有」,宋、元、明三本作「或有」。
  大正藏無「或」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終=綠【宋】【元】【明】【聖】

  「終」,宋、元、明、聖四本作「綠」。
  「綠」,大正藏原為「終」,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綠」。

一+(小)【宋】【元】【明】

  「一」,宋、元、明三本作「一小」。
  大正藏無「小」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扶持=自扶【宋】【元】【明】,=扶侍【聖】

  ????

非我=此非【宋】【元】【明】

  「非我」,宋、元、明三本作「此非」。
  「此非」,大正藏原為「非我」,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非」。

〔日〕-【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日」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惡=怨【聖】

  「惡」,聖本作「怨」。
  「怨」,大正藏原為「惡」,今依據聖本改作「怨」。

(護)+念【元】【明】

  「念」,元、明二本作「護念」。
  大正藏無「護」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鳥=鉤【聖】

  「鳥」,聖本作「鉤」。
  「鉤」,大正藏原為「鳥」,今依據聖本改作「鉤」。

鬚髮=髮鬚【宋】【元】【明】

  「鬚髮」,宋、元、明三本作「髮鬚」。
  「髮鬚」,大正藏原為「鬚髮」,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髮鬚」。

揃=剪【宋】【元】【明】

  「揃」,宋、元、明三本作「剪」。
  「剪」,大正藏原為「揃」,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剪」。

暴=曝【宋】【元】【明】

  「暴」,宋、元、明三本作「曝」。
  「曝」,大正藏原為「暴」,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曝」。

〔或時三食四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或時三食四食」六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或時三食四食」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解脫=三昧【宋】【元】【明】

  「解脫」,宋、元、明三本作「三昧」。
  「三昧」,大正藏原為「解脫」,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三昧」。

三昧=解脫【宋】【元】【明】

  「三昧」,宋、元、明三本作「解脫」。
  「解脫」,大正藏原為「三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解脫」。

多少=少多【宋】【元】【明】【聖】

  「多少」,宋、元、明、聖四本作「少多」。
  「少多」,大正藏原為「多少」,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少多」。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蔭=陰【聖】

  「蔭」,聖本作「陰」。
  「陰」,大正藏原為「蔭」,今依據聖本改作「陰」。

問=所【宋】【元】【明】

  「問」,宋、元、明三本作「所」。
  「所」,大正藏原為「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所」。

共=昔【宋】【元】【明】

  「共」,宋、元、明三本作「昔」。
  「昔」,大正藏原為「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昔」。

欲+(有)【宋】【元】【明】

  「欲」,宋、元、明三本作「欲有」。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問=報【宋】【元】【明】【聖】

  「問」,宋、元、明、聖四本作「報」。
  「報」,大正藏原為「問」,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報」。

加=跏【宋】【元】【明】

  「加」,宋、元、明三本作「跏」。
  「跏」,大正藏原為「加」,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跏」。

計=繫【宋】【元】【明】

  「計」,宋、元、明三本作「繫」。
  「繫」,大正藏原為「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繫」。

志=心【元】【明】*

  「志」,元、明二本作「心」。
  「心」,大正藏原為「志」,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心」。

〔三〕-【聖】【明】

  聖、明二本無「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三」字,今依據聖、明二本刪去。

淨+(遊心三禪)【元】【明】

  「淨」,元、明二本作「淨遊心三禪」。
  大正藏無「遊心三禪」四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劫+(成敗之劫)【宋】【元】【明】

  「劫」,宋、元、明三本作「劫成敗之劫」。
  大正藏無「成敗之劫」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無=原【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原」。

善色惡趣=惡趣善色【宋】【元】【明】

  「善色惡趣」,宋、元、明三本作「惡趣善色」。
  「惡趣善色」,大正藏原為「善色惡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惡趣善色」。

正=等【宋】【元】【明】【聖】

  「正」,宋、元、明、聖四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等」。

〔成〕-【聖】

  聖本無「成」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成」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無=原【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原」。
  「原」,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原」。

世間=間世【聖】

  「世間」,聖本作「間世」。
  「間世」,大正藏原為「世間」,今依據聖本改作「間世」。

〔之〕-【聖】

  聖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賢聖…之〕十四字-【聖】

  聖本無「賢聖…之」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賢聖…之」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知見〕-【聖】

  聖本無「知見」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知見」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胞〕-【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胞」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有)+比【宋】【元】【明】

  「比」,宋、元、明三本作「有比」。
  大正藏無「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爾=是【宋】【元】【明】

  「爾」,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註解]

野馬:太陽照射地面,空氣受熱而產生對流,或是火焰周圍空氣受熱而擾動的現象,遠看像奔騰不停的野馬或波動的水面(海市蜃樓之類),走近時即不見了。又譯為「陽焰」。

無息禪:這裡指外道閉氣的氣功修法。

果蓏:瓜果。「蓏」讀音同「裸」,草本或蔓生植物所結的果實。

淨居天:位於色界第四禪天之中,是三果聖者才能往生的五個天界。又譯為「五淨居天」、「五不還天」、「首陀會天」。

[對應經典]

(對應經典內容似乎僅有部分符合。改列參考??? ywliu)

[讀經拾得]

本經中佛陀曾修到極致卻發現只會傷身的閉氣修法,至今日仍有類似的氣功法,甚至冒稱為佛教法門,殊不知佛陀早已說過這種修法「不得上尊之法」。

(九)[0672b03]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久遠,三十三天釋提桓因及將諸玉女,詣難檀槃那園遊。

「是時,有一天人便說此偈:

「『不見難檀園,  則不知有樂,
  諸天之所居,  無有過是者。』

「是時,有天語彼天言:『汝今無智不能分別正理,憂苦之物,反言是樂;無牢之物,而言是牢;無常之物,反言是常;不堅要之物,復言堅要。所以然者,汝竟不聞如來說偈乎?

「『一切行無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必不死,  此滅最為樂。』

「『彼有此義,又有此偈,云何方言此處最為樂耶?汝今當知,如來亦說有四流法。若一切眾生沒在此流者,終不得道。云何為四?所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何名為欲流?所謂五欲是也。云何為五?所謂若眼見色起眼色想;若耳聞聲起識想;若鼻嗅香起識想;若舌知味起識想;若身知細滑起識想,是謂名為欲流。

「『云何名為有流?所謂有者,三有是也。云何為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是謂名為有流也。

「『云何名為見流?所謂見流者:世有常、無常;世有邊見、無邊見;彼身彼命、非身非命;有如來死、無如來死、若有如來死無如來死、亦非有如來死亦非無如來死;是謂名為見流。

「『彼云何無明流?所謂無明者,無知、無信、無見,心意貪欲恒有希望,及其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調戲蓋、疑蓋。若復不知苦、不知習、不知盡、不知道,是謂名為無明流。天子當知,如來說此四流。若有人沒在此者,亦不能得道。』

「是時,彼天聞此語已,猶如力士屈申臂頃,從三十三天沒,來至我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彼天而白我言:『善哉!世尊!快說此語!如來乃說四流。若凡夫之人不聞此四流者,則不獲四樂。云何為四?所謂[伏>休]息樂、正覺樂、沙門樂、涅槃樂。若凡夫之人不知此四流者,不獲此四樂。』作是語已,我復告曰:『如是,天子!如汝所言,若不覺此四流,則不覺此四樂。』

「我時與彼天人漸漸共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漏為大患,出要為樂。爾時,天人[*]以發歡喜之心;是時,我便廣演說四流之法,及說四樂。爾時,彼天專心一意,思惟此法已,諸塵垢盡,得法眼淨。我今亦說此四法、四樂,便得四諦之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S. 1. 2.

  ???

〔及〕-【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及」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詣=在【宋】【元】【明】

  「詣」,宋、元、明三本作「在」。
  「在」,大正藏原為「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在」。

遊+(戲)【宋】【元】【明】【聖】

  「遊」,宋、元、明、聖四本作「遊戲」。
  大正藏無「戲」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時+(更)【宋】【元】【明】

  「時」,宋、元、明三本作「時更」。
  大正藏無「更」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反=及【聖】

  「反」,聖本作「及」。
  「及」,大正藏原為「反」,今依據聖本改作「及」。

〔要〕-【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要」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竟〕-【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竟」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竟」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彼=然【宋】【元】【明】【聖】

  「彼」,宋、元、明、聖四本作「然」。
  「然」,大正藏原為「彼」,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然」。

(彼)+云【宋】【元】【明】

  「云」,宋、元、明三本作「彼云」。
  大正藏無「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何=欲【元】

  「何」,元本作「欲」。
  「欲」,大正藏原為「何」,今依據元本改作「欲」。

色=識【明】

  「色」,明本作「識」。
  「識」,大正藏原為「色」,今依據明本改作「識」。

無常世=世無常【宋】【元】【明】,〔無常〕-【聖】

  ????

(若)+無【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若無」。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習=集【元】【明】

  「習」,元、明二本作「集」。
  「集」,大正藏原為「習」,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集」。

士=人【宋】【聖】

  「士」,宋、聖二本作「人」。
  「人」,大正藏原為「士」,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人」。

申=伸【宋】【元】【明】

  「申」,宋、元、明三本作「伸」。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語=義【宋】【元】【明】

  「語」,宋、元、明三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語」,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義」。

專=壽【聖】

  「專」,聖本作「壽」。
  「壽」,大正藏原為「專」,今依據聖本改作「壽」。

[註解]

無牢:不堅固。

欲有、色有、無色有:欲界的存在、色界的存在、無色界的存在。「有」表示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沙門樂:出家身心清淨的快樂。

四諦:即四項聖者所證的真理:苦、集、滅、道。又譯為「四聖諦」。

[對應經典]

 

(一〇)[0672c22]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常想,當廣布無常想,已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斷欲界愛、色愛色愛,盡斷無明,盡斷憍慢,猶如燎燒草木,皆悉除盡。此亦如是,若修無常想,盡除斷一切諸。所以然者,往昔久遠有一天子,將五百玉女前後導從,出遊難檀槃那園中戲廬;轉詣迦尼樹下五欲自娛樂。時,彼天子登樹遊戲,心意錯亂,並復採華,即便墮樹而命終,生此舍衛城中大長者家。是時,五百玉女椎胸喚呼,不能自勝。

「我爾時,以天眼觀見天子,而命終生舍衛城中大長者家,經八、九月便生男兒,端正無雙,如桃華色。是時,長者子漸漸長大,父母便求婦處。取婦未久便復命終,生大海中,作龍蛇形。是時,彼長者居門大小,追慕號哭,痛毒傷心。是時,彼龍復為金翅鳥所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是時,諸龍女追慕情切,實不可言。」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彼天採華時,  心意亂不寧,
 猶水飄村落,  悉沒不得濟。
 是時玉女眾,  圍遶而啼哭,
 顏貌極端[*]正,  愛華而命終。
 人中亦啼哭,  失我窮腸子,
 尋[腹>復]取命終,  無常之所壞。
 龍女隨後追,  諸龍皆共集,
 七頭極勇猛,  金翅之所害。
 諸天亦愁憂,  人中亦復爾,
 龍女亦愁憂,  地獄受苦痛。
 四諦之妙法,  如實而不知,
 有生亦有死,  不脫長流海。
 是故當起想,  修諸清淨法,
 必當離苦惱,  更不受有患。

「是故,諸比丘!常當修行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色愛、無色愛,亦斷憍慢,無明永盡無餘。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色+(界)【宋】*【元】*【明】*

  「色」,宋、元、明三本作「色界」。
  大正藏無「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色愛〕-【聖】

  聖本無「色愛」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色愛」二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亦〕-【聖】

  聖本無「亦」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亦」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園中〕-【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園中」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園中」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廬=盧【明】,〔廬〕-【聖】

  ????

推=椎【宋】【元】【明】【CB】,=推【麗-CB】

  ????

(取)+命【聖】

  「命」,聖本作「取命」。
  大正藏無「取」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正=政【聖】*

  「正」,聖本作「政」。
  「政」,大正藏原為「正」,今依據聖本改作「政」。

取=娶【宋】【元】【明】

  「取」,宋、元、明三本作「娶」。
  「娶」,大正藏原為「取」,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娶」。

飄=漂【宋】【元】【明】

  「飄」,宋、元、明三本作「漂」。
  「漂」,大正藏原為「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漂」。

極勇=皆勇【明】,=極踊【聖】

  ????

[註解]

廣布:多作;多修行。

色愛:(斷除淫欲的)色界眾生的渴愛。

無色愛:(斷除淫欲與物質欲的)無色界眾生的渴愛,例如對於無色界的受、想、行、識的渴愛。

結:結使,指煩惱。

難檀槃那:忉利天中帝釋四園之一,又稱歡喜園。諸天入此苑時,心皆柔軟,歡樂和悅,粗心不生;若阿修羅起兵至此,則無鬥心,故稱歡喜園。

椎胸喚呼:捶胸號哭,表非常哀痛。

居門大小:全家大小。

永盡無餘:永遠除盡沒有剩餘。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雜阿含經》卷10:「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比丘於空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CBETA, T02, no. 99, p. 70, c25-p. 71, a2)

(一一)[0673b01]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目連弟子、阿難弟子二人共談:「我等二人同聲經唄,誰者為勝?」

是時,眾多比丘聞此二人各各共論,聞已,便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今有二人共論:『我等二人共誦經唄,何者為妙?』」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呼此二比丘使來。」

比丘對曰:「如是。世尊!」比丘從佛受教。即往至彼二人所,語彼二人曰:「世尊喚卿。」

是時,二人聞比丘語已,即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

爾時,世尊告二人曰:「汝等愚人實有此語:『我等共誦經唄,何者為妙?』」

二人對曰:「如是。世尊!」

世尊告曰:「汝等頗聞我說此法共競諍乎?如此之法,何異梵志

諸比丘對曰:「不聞如來而說此法。」

世尊告曰:「我由來不與諸比丘而說此法,當諍勝負耶?然我今日所說法,欲有降伏,有所教化。若有比丘受法之時,當念思惟四緣之法,意與契經阿毘曇、律共相應不?設共相應者,當念奉行。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多誦無益事,  此法非為妙,
 猶牛頭數,  非此沙門要。
 若少多誦習,  於法而行法,
 此法極為上,  可謂沙門法。
 雖誦千章,  不義何益?  不如一句,
 聞可得道。  雖誦千言,  不義何益?
 不如一義,  聞可得道。  千千為敵,
 一夫勝之,  未若自勝,  已忍者上。

「是故,諸比丘!自今[*]以後,未復諍訟有勝負心。所以然者,念當降伏一切人民。若復比丘有勝負心,共諍訟心而共競者,即以法、律治彼。比丘!以是之故,當自修行。」

故,二比丘聞佛此語已,即從[*]坐起,禮世尊足,而求悔過:「自今已後,更不復為,唯願世尊受其[*]悔過。」

世尊告曰:「大法之中快得改過,自知有諍競之心,聽汝[*]悔過。諸比丘!更莫復爾。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上.坐.行跡  無常.園觀
 無漏.無息.禪  四樂.無諍訟

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三

[校勘]

競諍=諍競【明】

  「競諍」,明本作「諍競」。
  「諍競」,大正藏原為「競諍」,今依據明本改作「諍競」。

所+(以)【宋】【元】【明】

  「所」,宋、元、明三本作「所以」。
  大正藏無「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意=竟【聖】,=此法竟【宋】【元】【明】

  ????

誦=調【聖】

  「誦」,聖本作「調」。
  「調」,大正藏原為「誦」,今依據聖本改作「調」。

算=等【元】

  「算」,元本作「等」。
  「等」,大正藏原為「算」,今依據元本改作「等」。

牛頭數=計牛頭【宋】【元】【明】

  「牛頭數」,宋、元、明三本作「計牛頭」。
  「計牛頭」,大正藏原為「牛頭數」,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計牛頭」。

非此=此非【宋】【元】【明】

  「非此」,宋、元、明三本作「此非」。
  「此非」,大正藏原為「非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非」。

句=義【宋】【元】【明】

  「句」,宋、元、明三本作「義」。
  「義」,大正藏原為「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義」。

敵=摘【聖】

  「敵」,聖本作「摘」。
  「摘」,大正藏原為「敵」,今依據聖本改作「摘」。

已=以【宋】【元】【明】

  「已」,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念當=當念【宋】【元】【明】

  「念當」,宋、元、明三本作「當念」。
  「當念」,大正藏原為「念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念」。

故=時【宋】【元】【明】,故+(時)【聖】

  ????

悔=誨【聖】*

  「悔」,聖本作「誨」。
  「誨」,大正藏原為「悔」,今依據聖本改作「誨」。

改=愍【聖】

  「改」,聖本作「愍」。
  「愍」,大正藏原為「改」,今依據聖本改作「愍」。

諍=爭【聖】

  「諍」,聖本作「爭」。
  「爭」,大正藏原為「諍」,今依據聖本改作「爭」。

池=地【宋】【元】【明】【聖】

  「池」,宋、元、明、聖四本作「地」。
  「地」,大正藏原為「池」,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地」。

+(光明皇后願文)【聖】

  聖本在「??」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大正藏無「光明皇后願文」六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註解]

經唄:歌詠經文之聲。即梵唄也。慧琳音義六十五曰:「經唄,僧尼法事梵唄聲也。」

競諍:競爭;爭論。諍,通「爭」。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音譯為「婆羅門」,為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祭司階級。

契經:佛經。音譯為「修多羅」。

阿毘曇:為音譯,義譯為「論」,指為闡明法義的問答論議,後來也指佛弟子對經的論述,和經、律合稱三藏。又譯作「阿毘達磨」。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不應以經文作競諍之工具] <增一、四十八、五十、八>

若有愚人習於法行。所謂契經.祇夜.偈.授決.因緣.本末.譬喻.生.方等.未曾有.說.廣普。雖誦斯法。不解其義。以不觀察其義。亦不順從其法。所應順法終不從其行。

所以誦斯法者。從欲與人共競諍。意計勝負。亦不自為己有所濟及。彼誦法已。則犯制限。猶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惡蛇。彼若見極大之蛇。到已。以左手摩抆其尾。然彼蛇迴頭螫蜇其手。由此緣報。便致命終。此亦如是。

若有愚人翫習其法。十二部經靡不斟酌。亦不觀察其義。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義故

註:常見外道對經文斷章取義以作競諍之具,佛子應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