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5_-因品大因經(第97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

爾時,尊者阿難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於是,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閑居獨處,宴坐思惟,心作是念:『此緣起甚奇,極甚深,明亦甚深,然我觀見至淺至淺。』」

世尊告曰:「阿難!汝莫作是念,此緣起至淺至淺。所以者何?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阿難!於此緣起不知如真,不見如實,不覺不達故。令彼眾生如織機相鎖,如蔓草,多有稠亂,匆匆喧鬧,從此世至彼世,從彼世至此世,往來不能出過生死。阿難!是故知此緣起極甚深,明亦甚深。

老死←生←有←受(取)←愛

「阿難!若有問者:『老死有緣耶?』當如是答:『老死有緣。』若有問者:『老死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生也。』阿難!若有問者:『生有緣耶?』當如是答:『生亦有緣。』若有問者:『生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有也。』阿難!若有問者:『有有緣耶?』當如是答:『有亦有緣。』若有問者:『有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受也。』阿難!若有問者:『受有緣耶?』當如是答:『受亦有緣。』若有問者:『受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愛也。』阿難!是為緣愛有受,緣受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緣老死有愁慼,啼哭、憂苦、懊惱皆緣老死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緣生有老死者,此說緣生有老死,當知所謂緣生有老死。阿難!若無生,魚、魚種,鳥、鳥種,、蛟[*]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若無生,各各無生者,設使離生,當有老死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老死因、老死習、老死本、老死緣者,謂此生也。所以者何?緣生故則有老死。

「阿難!緣有有生者,此說緣有有生,當知所謂緣有有生。阿難!若無有,魚、魚種,鳥,鳥種,蛟[*]、蛟[*]種,龍、龍種,神、神種,鬼、鬼種,天、天種,人、人種。阿難!彼彼眾生隨彼彼處無有,各各無有者,設使離有,當有生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生因、生習、生本、生緣者,謂此有也。所以者何?緣有故則有生。

「阿難!緣受有有者,此說緣受有有,當知所謂緣受有有。阿難!若無受,各各無受者,設使離受,當復有有,施設有有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有因、有習、有本、有緣者,謂此受也。所以者何?緣受故則有有。

「阿難!緣愛有受者,此說緣愛有受,當知所謂緣愛有受。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復有受立於受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受因、受習、受本、受緣者,謂此愛也。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受。

「阿難!是為緣愛有,緣求有,緣利有,緣分有染欲,緣染欲有,緣著有,緣慳有,緣家有。阿難!緣守故便有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阿難!若無守,各各無守者,設使離守,當有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因是習、是本、是緣者,謂此守也。所以者何?緣守故則有刀杖、鬥諍、諛諂、欺誑、妄言、兩舌,起無量惡不善之法,有如此具足純生大苦陰。

「阿難!緣家有守者,此說緣家有守,當知所謂緣家有守。阿難!若無家,各各無家者,設使離家,當有守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守因、守習、守本、守緣者,謂此家也。所以者何?緣家故則有守。

「阿難!緣慳有家者,此說緣慳有家,當知所謂緣慳有家。阿難!若無慳,各各無慳者,設使離慳,當有家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家因、家習、家本、家緣者,謂此慳也。所以者何?緣慳故則有家。

「阿難!緣著有慳者,此說緣著有慳,當知所謂緣著有慳。阿難!若無著,各各無著者,設使離著,當有慳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慳因、慳習、慳本、慳緣者,謂此著也。所以者何?緣著故則有慳。

「阿難!緣欲有著者,此說緣欲有著,當知所謂緣欲有著。阿難!若無欲,各各無欲者,設使離欲,當有著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著因、著習、著本、著緣者,謂此欲也。所以者何?緣欲故則有著。

「阿難!緣分有染欲者,此說緣分有染欲,當知所謂緣分有染欲。阿難!若無分,各各無分者,設使離分,當有染欲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染欲因、染欲習、染欲本、染欲緣者,謂此分也。所以者何?緣分故則有染欲。

「阿難!緣利有分者,此說緣利有分,當知所謂緣利有分。阿難!若無利,各各無利者,設使離利,當有分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分因、分習、分本、分緣者,謂此利也。所以者何?緣利故則有分。

「阿難!緣求有利者,此說緣求有利,當知所謂緣求有利。阿難!若無求,各各無求者,設使離求,當有利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利因、利習、利本、利緣者,謂此求也。所以者何?緣求故則有利。

「阿難!緣愛有求者,此說緣愛有求,當知所謂緣愛有求。阿難!若無愛,各各無愛者,設使離愛,當有求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求因、求習、求本、求緣者,謂此愛也。所以者何?緣愛故則有求。

「阿難!欲愛及有愛,此二法因覺、緣覺致來。

覺(受)←更樂(觸)

「阿難!若有問者:『覺有緣耶?』當如是答:『覺亦有緣。』若有問者:『覺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更樂也。』當知所謂緣更樂有覺。阿難!若無有眼更樂,各各無眼更樂者,設使離眼更樂,當有緣眼更樂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耶?」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耳、鼻、舌、身、意更樂,各各無意更樂者。設使離意更樂,當有緣意更樂生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覺因、覺習、覺本、覺緣者,謂此更樂也。所以者何?緣更樂故則有覺。

更樂(觸)←名色

「阿難!若有問者:『更樂有緣耶?』當如是答:『更樂有緣。』若有問者:『更樂有何緣?』當如是答:『緣名色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更樂。阿難!所行、所緣有名身,離此行、離此緣有有對更樂耶?」

答曰:「無也。」

「阿難!所行、所緣有色身,離此行、離此緣有增語更樂耶?」

答曰:「無也。」

「設使離名身及色身,當有更樂施設更樂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更樂因、更樂習、更樂本、更樂緣者,謂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更樂。

名色↔識

「阿難!若有問者:『名色有緣耶?』當如是答:『名色有緣。』若有問者:『名色有何緣?』當如是答:『緣於也。』當知所謂緣識有名色。阿難!若識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無也。」

「阿難!若識入胎即出者,名色會精耶?」

答曰:「不會。」

「阿難!若幼童男童女、識初斷壞不有者,名色轉增長耶?」

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名色緣者,謂此識也。所以者何?緣識故則有名色。

「阿難!若有問者:『識有緣耶?』當如是答:『識亦有緣。』若有問者:『識有何緣?』當如是答:『緣名色也。』當知所謂緣名色有識。阿難!若識不得名色,若識不立、不倚名色者,識寧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

答曰:「無也。」

「阿難!是故當知是識因、識習、識本、識緣者,謂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緣名色故則有識。阿難!是為緣名色有識,緣識亦有名色,由是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謂識、名色共俱也。

無我:受

「阿難!云何有一見有神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阿難!或有一見覺是神,或復有一不見覺是神,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或復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阿難!若有一見覺是神者,應當問彼:『汝有三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汝此三覺為見何覺?是神耶?』阿難!當復語彼:『若有覺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苦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樂覺。樂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阿難!若復有一覺苦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樂覺、不苦不樂覺,彼於爾時唯覺苦覺。苦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苦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阿難!若復有一覺不苦不樂覺者,彼於爾時二覺滅:樂覺、苦覺,彼於爾時唯覺不苦不樂覺。不苦不樂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若不苦不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阿難!彼如是無常法但雜苦樂,當復見覺是神耶?」

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彼如是無常法但雜[*]苦樂,不應復見覺是神也。阿難!若復有一不見覺是神,然神能覺,見神法能覺者,應當語彼:『汝若無覺者,不可得,不應說是我所有。』阿難!彼當復如是見覺不是神,然神能覺,見神法能覺耶?」

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彼不應如是見覺非神,神能覺,見神法能覺。阿難!若復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者,應當語彼:『汝若無覺都不可得,神離覺者,不應神清淨。』阿難!彼當復見覺非神,亦不見神能覺、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耶?」

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彼不應如是見覺非神,亦不見神能覺、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是謂有一見有神也。阿難!云何有一不見有神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阿難!或有一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亦不見神無所覺。彼如是不見已,則不受此世間,彼不受已,則不疲勞,不疲勞已,便般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增語,增語說傳,傳說可施設有,知是者,則無所受。阿難!若比丘如是正解脫者,此不復有見如來終,見如來不終,見如來終、不終,見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是謂有一不見有神也。阿難!云何有一有神施設而施設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無我:色

佛言:「阿難!或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或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

「阿難!若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少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少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無量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少無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少無色是神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今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如是說、亦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無色時,亦如是如是思,彼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無量無色是神見著而著,是謂有一有神施設而施設也。

「阿難!云何有一無神施設而施設耶?」

尊者阿難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唯願說之,我今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阿難!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尊者阿難受教而聽。

佛言:「阿難!或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亦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阿難!若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少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少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非無量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無量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少無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非少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少無色是神不見著而著。

「阿難!若復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者,彼非今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身壞命終,亦不如是說、亦不如是見,有神若離無量無色時,亦不如是如是思,亦不作如是念。阿難!如是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施設而施設,如是有一非無量無色是神不見著而著。阿難!是謂有一無神施設而施設也。

慧解脫阿羅漢不染著七識住及二處

「復次,阿難!有七識住及二處。云何七識住?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是謂第一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是謂第二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是謂第三識住。復次,阿難!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是謂第四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是謂第五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是謂第六識住。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是謂第七識住。

「阿難!云何有二處,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是謂第一處。復次,阿難!有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是謂第二處。

「阿難!第一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若干想,謂人及欲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不也。」

「阿難!第二識住者,有色眾生若干身、一想,謂梵天初生不夭壽。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不也。」

「阿難!第三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若干想,謂晃昱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不也。」

「阿難!第四識住者,有色眾生一身、一想,謂遍淨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不也。」

「阿難!第五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謂無量空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不也。」

「阿難!第六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謂無量識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不也。」

「阿難!第七識住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謂無所有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識住、知識住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識住,計著住彼識住耶?」

答曰:「不也。」

「阿難!第一處者,有色眾生無想無覺,謂無想天。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

答曰:「不也。」

「阿難!第二處者,無色眾生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謂非有想非無想處天。若有比丘知彼處、知彼處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如真。阿難!此比丘寧可樂彼處,計著住彼處耶?」

答曰:「不也。」

「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慧解脫。

俱解脫阿羅漢更具足八解脫定力

「復次,阿難!有八解脫。云何為八?色觀色,是謂第一解脫。復次,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解脫。復次,淨解脫身作證成就遊,是謂第三解脫。復次,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處,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解脫。復次,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解脫。復次,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解脫。復次,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解脫身作證成就遊,及慧觀諸漏盡知,是謂第八解脫。阿難!若有比丘彼七識住及二處知如真,心不染著,得解脫,及此八解脫,順逆身作證成就遊,亦慧觀諸漏盡者,是謂比丘阿羅訶,名俱解脫。」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因經第一竟(五千四百七十二字)

[校勘]

「四」,明本作「九」。

宋、元二本將「第二小土城誦」六字置於「中阿含經卷第二十四」之後。

「處」,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前後經文改作「處」。

「二苦」,宋、元、明三本作「處二」。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拘樓瘦」,巴利本作 Kurūsu。

「劍磨瑟曇」,巴利本作 Kammāsadhamma。

「緣起」,巴利本作 Paṭicca-samuppāda。

「令」,大正藏原為「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大正藏在「如」字之後有一「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稠」,大正藏原為「調」,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稠」。

「老死有緣耶」,巴利本作 Atthi idappaccayā jarā-maraṇam。

「生」,巴利本作 Jāti。

「有」,巴利本作 Bhava。

「受」,巴利本作 Upādāna。

「愛」,巴利本作 Taṇhā。

「蛟」,大正藏原為「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蛟」。[*]

「求」,巴利本作 Pariyesanā。

「利」,巴利本作 Lābha。

「分」,巴利本作 Vinicchaya。

「染欲」,巴利本作 Chanda-rāga。

「著」,巴利本作 Ajjhosāna。

「慳」,巴利本作 Pariggaha。

「家」,巴利本作 Macchariya。

「守」,巴利本作 Ārakkha。

「則」,大正藏原為「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則」。

「欲愛」,巴利本作 Kāma-taṇhā。

「有愛」,巴利本作 Bhava-taṇhā。

「覺」,巴利本作 Vedanā。

「更樂」,巴利本作 Phassa。

「名色」,巴利本作 Nāmarūpa。

「於」,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識」,巴利本作 Viññāna。

「倚」,宋本作「猗」。

「雜」,大正藏原為「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雜」。[*]

大正藏在「者」字之下有一「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作」,宋本作「非」。

「更」,元本作「臾」。

「今」,元本作「令」。

「作如是」,明本作「如是作」。

「七識住」,巴利本作 Satta viññānaṭṭhitiyo。

「二處」,巴利本作 Dve āyatanāni。

「晃昱天」,巴利本作 Ābhassara。

「遍淨天」,巴利本作 Subbakiṇṇā。

「無量」,大正藏無此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無量空處成就遊」,巴利本作 Akāsânancâyatanucircpagā。

「無量識處成就遊」,巴利本作 Viññāṇañcâyatanupagā。

「無所有處成就遊」,巴利本作 Ākiñcaññâyatanucircpagā。

「無想天」,巴利本作 Asaññasattâyatana。

「非有想非無想處」,巴利本作 Nevasaññā-nâsaññâyatana。

「習」,元、明二本作「集」。[*]

明本無「大因經第一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五千四百七十二字」八字。

[註解]

十經:大因經、念處經、苦陰經、苦陰經、增上心經、念經、師子吼經、優曇婆邏經、願經、想經,共十經

拘樓瘦:在拘樓國中。其中「拘樓」是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恆河上游西岸,相當於現今的德里所在,「搜」為地方的複數語尾。又譯為「拘留搜」、「拘留沙」、「拘流沙」。

劍磨瑟曇拘樓都邑:劍磨瑟曇這個拘樓國的都市,是佛陀教化遊歷最西北端的城市。又譯為「劍摩瑟曇拘樓都邑」、「劫摩沙住處」,義譯為「調牛聚落」、「調伏駮牛聚落」、「雜色牧牛聚落」、「法行城」。

蛟:能發洪水、有鱗的龍類,相傳蛟為單角,龍有雙角。

施設:安立;描述。

求:尋求。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遍求」。

利:獲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得到」。

分:分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決斷」。

著:黏著;執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取著」。

慳:吝嗇。。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慳吝」。

家:私有財產。相當的南傳經文無此字。

守:守護。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守護」。

更樂:即十二因緣中「觸」的另譯,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舉例而言,眼根、光線、眼識,三者接觸而生「眼觸」,依著眼觸而生起受、想、行等心理運作。

名色:即色、受、想、行、識五陰。其中「名」是「受、想、行、識」四陰,即所有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色」即色陰,也就是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

名身:「名」這類,即心理的運作,沒有形體而只能用名字來詮釋,因此稱作「名」。這邊的「身」是指種類,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所行、所緣有名身,離此行、離此緣有有對更樂耶:心理的運作產生後續的造作、原因,如果沒有這樣的造作、這樣的原因,能夠有眼對色境的觸、耳對聲境的觸、鼻對香境的觸、舌對味境的觸、身對觸境的觸嗎?其中「有對更樂」指有障礙性的觸,即需要有對應物質(有質礙)的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相當的南傳經文意義不太相同,為「凡以行相、特徵、相、說示為色身的安立,當那些行相、特徵、相、說示都不存在時,對名身的有對觸是否還能被了知呢?」這邊南傳經文似乎較為合理。

色身:「色」這類,即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這邊的「身」是指種類,只是虛擬的比喻,而不是指身體。

所行、所緣有色身,離此行、離此緣有增語更樂耶:物質及物理世界的現象產生後續的造作、原因,如果沒有這樣的造作、這樣的原因,能有意觸可言嗎?其中「增語」即名(稱),「增語更樂」指心理運作的觸,即意觸。相當的南傳經文意義不太相同,為「凡以行相、特徵、相、說示為名身的安立,當那些行相、特徵、相、說示都不存在時,對色身的名稱觸是否還能被了知呢?」這邊南傳經文似乎較為合理。

名色會精:身心與精子結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名色將出生」。

有神:有我。

覺是神:「感受」是「我」。

不見覺是神,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不認為感受是我,認為我能夠感受,而且我自然就能夠感受。相當的南傳經文為「受不是我的真我,我的真我也不是無感受的,我的真我感受,我的真我是受法。」

不見覺是神,亦不見神能覺、然神法能覺,但見神無所覺:不認為感受是我,也不認為我能夠感受、我自然就能夠感受,但認為我沒有感受。相當的南傳經文為「受不是我的真我,我的真我是無感受的。」

若樂覺已滅,彼不作是念,非為神滅耶:當樂受消滅了的時候,(將受視為我的)那個人難道不會想說:「不是我消滅了吧。」按:因為此人將受視為我,而受是無常的,我就是無常的,而不是婆羅門教認為恆常、自在、不變的我。

汝若無覺者,不可得,不應說是我所有:你如果沒有感受的話,就不可能了,因此不應該說「這是我所有的」。按:例如有人神經壞了,感受不到身體的苦樂,那麼「我能夠感受,而且我自然就能夠感受」的主張就錯了,因為這個人沒有感受,並非自然就能夠感受。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受完全地、全部地無餘滅,以一切受不存在,以受滅,該處是否有『我是這個』呢?」

汝若無覺都不可得,神離覺者,不應神清淨:你如果沒有感受的話,就不可能了,因為我沒有感受的話就不應該(有辦法修行使得)我清淨。按:如果我沒有感受,就不能感受我是否清淨,也就沒辦法修行使得我清淨。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果一切都不被感受之處是否有『我是這個』呢?」

少無色:若把五陰(名+色) 畫一個圈,則切掉色以外的(也就是名,或受想行識)當中的少量或多量??

七識住:七種心識的住處;心識貪愛攀緣的七種境界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 (2)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 (3)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 (4)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 (5) 無色界的空入處天 (6) 無色界的識入處天 (7) 無色界的無所有入處天。這是因為識要攀緣名色才能生長,識所攀緣的名色則可歸納為這七種。至於欲界的三惡道、色界的四禪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入處天,則不是識所貪愛的境界,或者不會增長識,因此不在七識住中。

晃昱天:即「光音天」,色界第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逆觀十二因緣

為了分析老、死的根源,從老、死一路追本溯源,最後回追到無明的過程,稱為「逆觀十二因緣」。

本經中,佛陀要阿難觀察什麼是「老、死」的原因?

「生」(出生)是老、死的原因,有出生才有老死,沒有出生自然沒有老死可言。

接著觀察什麼是「有」的原因?

「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是「生」的原因。

什麼是「有」的原因?

「取」(執取)是「有」的原因。

什麼是「取」的原因?

「愛」(貪愛)是「取」的原因。

因此如果真能沒有貪愛,就不再有執著,也就不會積集業力而導致後續的身心運作甚至下一世的出生,自然就能解脫身心的苦及下一世的輪迴了。

這即是本經「老死←生←有←受(取)←愛」這一段所說。

本經接著舉例,有貪愛所以有尋求,有尋求所以有好處,有好處所以有分別,有分別所以染欲,有染欲所以有執著,有執著所以有吝嗇,有吝嗇所以有私有財產,有私有財產所以有守護,有守護所以有刀杖等等惡法。這部分只是舉例貪愛可能造成的一連串後果,有無窮無盡的後果,大家都可自己寫出貪愛的各種後果,不限於本經經文所說。因此相當的南傳經文在本段的舉例不完全一樣,並不會影響法義。

接著,經文繼續往前追溯十二因緣,在此就不一一說明。

十二因緣甚深,本經將十二因緣濃縮在一經內解說,聽法的對象則是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對於一般人可能特別難懂。如有意進一步理解十二因緣,可參考《雜阿含經》卷十二,有較完整的解說。

  • 名色緣識,識緣名色

有同學提問:本經的這兩段是否相抵觸?

  • 『名色有緣耶?』當如是答:『名色有緣。』若有問者:『名色有何緣?』當如是答:『緣識也。』
  • 『識有緣耶?』當如是答:『識亦有緣。』若有問者:『識有何緣?』當如是答:『緣名色也。』

一段說名色緣識, 一段又說識緣名色。

其實兩者都是正確的。《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88經:「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CBETA, T02, no. 99, p. 81, b8) 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第39經深入分析「四識住」。

經上說「識」和「名色」是「輾轉相依」,因此說「名色」在「識」之前、或「識」在「名色」之前,就看從什麼角度。

比喻來說,一個圓圈上,說哪一點在哪一點之前?都只是相對的,A點在B點之前,也可以說A點在B點之後。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邊的「識」、「名色」都是新生的,輾轉相依而生出新的「名色」和「識」,因此也是無常的。而不是說有一個不變的「識」生另一個不變的「名色」。

圖解如下:

名色1生識1 ⇒ 識1生名色2 ⇒ 名色2生識2 ⇒ 識2生名色3 ......

「名色」和「識」是不斷剎那地相生然後滅去,所以《雜阿含經》卷十三第335經說「此陰滅已,異陰相續」(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不變的實體。

  • 十二因緣追溯到「識」支

有同學提問:「本經中為何佛陀說明逆觀十二因緣,只追溯到『識』支,之後並沒有繼續追溯到『行』支及『無明』支,而是講『無我』?」

或許因為「無我」的智慧即能破除「無明」,而避免造業(「行」),因此縱使沒有說明「行」支及「無明」支,講「無我」也能達到斷除十二因緣鎖鏈的效果。

如同導讀所提,十二因緣的重點在於解釋一切事物是因緣生滅而無常,不一定都講十二支,能達到效果即可。

  • 七識住的身、想

通俗上說眾生有身、心。從五陰來看,身即色陰,心即受想行識陰。

以上關於七識住的經文中的身、想,其實就是指身、心,以「想」作為心的代表來說明。

  1. 欲界的人及天──若干身、若干想:身形不同,心想也不同。就像人們各自有各自的長相、各自的想法。
  1. 色界的初禪天──例如梵天初生時若干身、一想:梵天眾的身形有差異,例如大梵天身形最大、最莊嚴,梵輔天(大梵天的大臣)身形次之,梵眾天(一般天眾)身形一般。在梵天剛形成時,大梵天以為梵天眾都是自己所生,梵天眾也都以為自己是大梵天所生,想法完全一致,因此是「一想」。時間久了之後,梵天眾才開始有不同的心想。
  1. 色界的二禪天──例如光音天一身、若干想:光音天眾的身形都一樣莊嚴,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心想。
  1. 色界的三禪天──例如遍淨天一身、一想:遍淨天眾的身形都一樣莊嚴,心想則都單純是三禪的快樂,沒有其他的想法,因此是「一想」。

無色界的眾生沒有可觀察到的身體,只有心識,因此身形的區別在無色界沒有意義,就只區分其心識的四種不同的層次了。

  • 無我的分析

本經舉出幾種跟「受」及「色」有關的有我見解並加以破斥,不過本經所舉的例子文字較隱晦難解,相當的南傳經文翻譯也不太相同,可見南北傳譯者的解讀也不太相同。這是因為各種「有我」的看法都是邪見,只是人們因為某些理由產生的錯誤見解,因此並沒有「標準」的有我見解可言,不必拘泥於哪種有我的解讀才是「標準」,只要確保最後的結論是「無我」即可。

如果想要閱讀對於「無我」更具邏輯性的系統解說,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五第109經

[進階辨正]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