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2_-習相應品何義經(第42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持戒為何義①?」
世尊答曰:「阿難!持戒者,令不悔②義。阿難!若有持戒者,便得不悔。」
復問:「世尊!不悔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不悔者,令歡悅義。阿難!若有不悔者,便得歡悅。」
復問:「世尊!歡悅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歡悅者,令喜③義。阿難!若有歡悅者,便得喜。」
復問:「世尊!喜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喜者,令止義。阿難!若有喜者,便得止身④。」
復問:「世尊!止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止者,令樂⑤義。阿難!若有止者,便得覺樂。」
復問:「世尊!樂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樂者,令定⑥義。阿難!若有樂者,便得定心。」
復問:「世尊!定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定者,令見如實⑦、知如真ⓓ⑧義。阿難!若有定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
復問:「世尊!見如實、知如真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見如實、知如真者,令厭⑨義。阿難!若有見如實、知如真者,便得厭。」
復問:「世尊!厭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厭者,令無欲⑩義。阿難!若有厭者,便得無欲。」
復問:「世尊!無欲為何義?」
世尊答曰:「阿難!無欲者,令解脫⑪義。阿難!若有無欲者,便得解脫一切婬、怒、癡。是為,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⑫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⑬,梵行已立⑭,所作已辦⑮,不更受有⑯,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⑰,法法相因⑱,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何義經第一竟ⓔ(五百二十九字)ⓕ
[校勘]
ⓐ 「二慚」,大正藏原為「慚二」,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二慚」。
ⓑ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 「宴」,大正藏原為「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宴」。
ⓓ 「見如實、知如真」,巴利本作 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
ⓔ 宋、元、明三本無「何義經第一竟」六字。
ⓕ 宋、元、明三本無「五百二十九字」六字。
[註解]
① 何義:有什麼意義?為了什麼目的?
② 不悔:不後悔。
③ 喜:心舒適愉悅。
④ 止身:身體的寧靜。「止身」在本卷中又簡稱「止」,另譯為「猗息」、「輕安」、「止息」。
⑤ 樂:身心舒適愉悅。
⑥ 定:心專注而不散亂。
⑦ 見如實:
⑧ 知如真:
⑨ 厭:厭離。
⑩ 無欲:沒有貪欲。
⑪ 解脫:離開束縛而得到自在。
⑫ 多聞聖弟子:經常聽聞佛法的佛弟子。
⑬ 生已盡:煩惱已經斷盡。
⑭ 梵行已立:已經完成清淨的修行。
⑮ 所作已辦:該做的修學都已辦到。
⑯ 不更受有:命終之後,不再受三界的生死輪迴。
⑰ 法法相益:前一法有助於後一法的達成。
⑱ 法法相因:前一法為後一法的因緣。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持戒而不會後悔
經中說「持戒者,令不悔義」,因為持戒不作壞事,自然就不需要後悔。
顯現在外,則如孔子所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應對他人時的心境,進一步可如孟子所說的「仁者無敵」。
- 如何從持戒趣向解脫
因為持戒,就不會後悔。
因為不後悔,就能夠感到歡欣。
因為歡欣,心就能夠喜悅(喜)。
因為心喜悅,就能夠達到身體的寧靜(止身)。
因為身體寧靜,身心就能夠快樂(樂)。
因為身心快樂,心就能夠保持專注而不散亂(定)。
經常聽聞佛法的佛弟子,因為心保持專注而不散亂,就能夠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因為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就能夠厭離。
因為厭離,就能夠沒有欲望。
因為沒有欲望,就能夠離開束縛而得到自在(解脫)。
因為解脫,就知道已經解脫,煩惱已經斷盡,已經完成清淨的修行,該做的修學都已辦到,命終之後,不再受三界的生死輪迴,契合真理地知道。
阿難問佛陀持戒的意義,層層深入,連續問了十個為什麼,很有啟發性。阿難追根究底的精神很值得效法,追根究底之後,較能夠確信事情的本質。
- 喜和樂的次第性
經中「喜」和「樂」的詳細定義,要視經文前後文來判定。一般說來,喜較粗淺,樂較細緻;喜只有達到身或心之一,樂則遍及身心;喜較雀躍而不穩定,樂較寧靜而穩定;喜的階段較有所求,樂的階段較無所求。
舉個粗淺的例子,有人會因為親近佛法僧而有「喜」悅、或是行善而有「喜」悅,進一步昇華則可知足常「樂」。
- 修滿五法而達到禪定
本經中提到的「歡悅、喜、止身、樂、定」可對應到《雜阿含經》卷十七第482經提到遠離世間而體證禪悅時,所修滿的五法:「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中阿含經》卷第二十一第86經也說:「彼聞法已,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
《雜阿含經》卷十八第495經中,佛陀也說明以持戒為基礎,漸次滿足這五法,再進修以得到涅槃的次第:「持戒比丘根本具足,所依具足,心得信樂;得信樂已,心得歡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得解脫已,悉能疾得無餘涅槃。」(CBETA, T02, no. 99, p. 129, a18-21)
《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15經記載修習四念處能滿足這五法:「起淨信心,憶念淨相已,其心則悅,悅已生喜;其心喜已,身則猗息;身猗息已,則受身樂;受身樂已,其心則定。」(CBETA, T02, no. 99, p. 172b16-18)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1經記載修習六念也可以漸次滿足這五法:「聖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欲纏,不起瞋恚、愚癡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入法流水,乃至涅槃。」(CBETA, T02, no. 99, p. 237, c23-29)
- 七覺支
本經中的次第並不是唯一的次第,而是從持戒趣向解脫的一種次第例子。
大方向的說明,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711經等經中對「七覺支」次第的解說,雖然文字不同、範圍不同,但在方向上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