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放牛品第四十九第1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放牛兒成就十一法,牛群終不長益,亦復不能將護其牛。云何為十一?於是,[*]放牛人亦不別其色,不解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安隱之處,亦復不知渡牛處所,不知時宜,若𤛗牛時不留遺餘盡取𤛗之,是時諸大牛可任用者不隨時將護。是謂,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終不能長養其牛,將護其身。

「今此眾中比丘亦復如是,終不能有所長益。云何為十一?於是,比丘不別其色,不曉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渡處,亦復不知安隱之處,不知時宜,食不知留遺餘,諸長老比丘亦不敬待。

「云何比丘不知色?於是,比丘有四大及四大所造色,皆悉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色。

「云何比丘不別其相?於是,比丘不知行愚,亦不知行智,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相。

「云何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便起色想,有諸亂念,又且不守護眼根,以不善攝念,造眾殃舋,不守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起諸亂想,亦不守護意根,不改其行。如是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

「云何比丘不覆護瘡?於是,比丘起欲想而不捨離,亦不除去其念;若起瞋想、殺害想,起諸惡不善想,終不捨之。如是比丘不覆護瘡。

「云何比丘不隨時起煙?於是,比丘所諷誦法,不隨時向人說。如是比丘不隨時放煙。

「云何比丘不知良田茂草?於是,比丘不知四意止,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知良田茂草處。

「云何比丘不知[*]渡處?於是,比丘不別賢聖八品道,如是比丘不知[*]渡處。

「云何比丘不知所愛?於是,比丘於十二部契經祇夜授決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不知所愛。

「云何比丘不知時宜?於是,比丘便往輕賤家、博戲家。如是比丘不知時宜。

「云何比丘不留遺餘?於是,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往而請之,然諸比丘貪著飲食不知止足。如是比丘不留遺餘。

「云何比丘不敬長老諸高德比丘?於是,比丘不起恭敬之心向諸有德人,如是比丘多有所犯。是謂比丘不敬長老。若有比丘成就十一法,終不能於此法中多所饒益。

「若復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擁護其牛,終不失時,有所饒益。云何為十一?於是,牧牛人知其色,別其相,應摩刷而摩刷,覆護瘡痍,隨時而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渡要處,愛其牛,分別時宜,亦知性行,若𤛗牛時知留遺餘,亦復知隨時將護可任用者。如是牧牛人將護牛。如是,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不失時節者,終不可沮壞。

「如是,比丘若成就十一法者,於此現法中多所饒益。云何十一法?於是,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護瘡,知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所愛,知擇道行,知渡處,知食止足,知敬奉長老比丘,隨時禮拜。

「云何比丘而知色?於是,比丘知四大色,亦知四大所造色。是謂比丘知色。

「云何比丘知相?於是,比丘知愚相,知智相,如實而知之。如是比丘知相。

「云何比丘知摩刷?於是,比丘若欲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恚想。如是比丘為知摩刷。

「云何比丘知覆護瘡?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不染著而淨眼根,除去愁憂惡不善法,心不貪樂,於中而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識想,亦不染著而淨意根。如是比丘知覆護瘡。

「云何比丘知起煙?於是,比丘所從聞法廣與人說。如是比丘為知起煙。

「云何比丘知良田茂草處?於是,比丘賢聖八品道如實知之。是謂比丘知良田茂草處。

「云何比丘知所愛?於是,比丘若聞如來所說法寶,心便愛樂。如是比丘為知所愛。

「云何比丘擇道行?於是,比丘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所謂契經、祇夜、授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擇道行。

「云何比丘知[*]渡處?於是,比丘知四意止。是謂比丘知[*]渡處。

「云何比丘知食止足?於是,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來請者,不貪飲食,能自止足。如是比丘為知止足。

「云何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於是,比丘恒以身、口、意善行,向諸長老比丘。如是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如是。若成就十一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牧牛不放逸,  其主獲其福,
 六牛六年中,  展轉六十牛。
 比丘戒成就,  於禪得自在,
 六根而寂然,  六年成六通

「如是。比丘!若有人能離此惡法,成後十一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六=五【宋】【元】【明】【聖】

  「六」,宋、元、明、聖四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為「六」,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五」。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放=牧【宋】*【元】*【明】*

  「放」,宋、元、明三本作「牧」。
  「牧」,大正藏原為「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牧」。

九=七【麗】*,=九之一【明】,=八【聖】

  ????

〔第四…誦〕-【聖】

  聖本無「第四…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四…誦」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A. XI. 18. M. 33. Gopālaka.,[No. 99(1249)].

  ????

渡=度【聖】*

  「渡」,聖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聖本改作「度」。

𤛗=搆【宋】,=𤛗【元】,=[((穀-禾)-又)/牛]【明】,=捔【聖】

  ????

𤛗=搆【宋】【元】【明】,=捔【聖】

  ????

待=侍【聖】

  「待」,聖本作「侍」。
  「侍」,大正藏原為「待」,今依據聖本改作「侍」。

舌=口【聖】

  「舌」,聖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為「舌」,今依據聖本改作「口」。

草+(處)【聖】

  「草」,聖本作「草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授=受【宋】【元】【明】

  「授」,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請=語【宋】【元】【明】

  「請」,宋、元、明三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

處知渡=知渡知【宋】【元】【明】

  「處知渡」,宋、元、明三本作「知渡知」。
  「知渡知」,大正藏原為「處知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渡知」。

𤛗=搆【宋】,=𤛗【元】,=[((穀-禾)-又)/牛]【明】,=捔【聖】

  ????

渡=度【宋】【明】【聖】

  「渡」,宋、明、聖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明、聖三本改作「度」。

殷勤=慇懃【聖】*

  「殷勤」,聖本作「慇懃」。
  「慇懃」,大正藏原為「殷勤」,今依據聖本改作「慇懃」。

愛+(處)【聖】

  「愛」,聖本作「愛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後=就【元】【明】

  「後」,元、明二本作「就」。
  「就」,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就」。

[註解]

不解其相:不瞭解其特性。

瘡痍:創傷、傷痕。

放煙:以煙燻驅離吸血的蚊蟲,牛隻看到了煙也會主動靠近。

𤛗:擠乳。讀音同「克」,為「𤛓」的異體字。

殃舋:災禍、爭端。「殃」意指災禍。「舋」意指爭端、過錯,讀音同「信」。

諷誦:誦讀。

四意止:即「四念住」,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十二部: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又譯為「十二部經」、「十二分教」。

契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貫經」、「正經」,音譯為「修多羅」。按:「契經」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祇夜:為音譯,義譯為「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又譯為「祇夜經」。

授決: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授記」、「受記」、「記說」、「記別」、「受記經」。

偈: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咃」、「偈經」,音譯為「伽陀」。

因緣: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天本經」,音譯為「尼陀那」。

本末: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起」、「本事」、「相應經」、「如是語」,音譯為「伊帝目多伽」。

方等: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解」、「廣經」、「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譬喻: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撰錄」、「證喻經」,音譯為「阿波陀那」。

生經: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本緣經」、「生處」、「本生經」,音譯為「闍多伽」。

說: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又譯為「自說」、「此說」、「無問自說」、「廣演」、「法句經」,音譯為「優陀那」。

廣普: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2經。又譯為「說義」、「論議」、「大教經」,音譯為「優波提舍」。

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知摩刷:每個念頭都捨離「三不善覺」:欲覺、恚覺、害覺。

知起煙:牧牛人起煙是為了驅蟲,比丘說法則能為人驅除貪、瞋、癡三毒。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十一法比對表
《雜阿含》牧牛人 《雜阿含》比丘 《增一》牧牛人十一法 《增一》比丘十一法
知色 如實知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 知色 知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知相 知過相與慧相 知相 知智相、愚相
去蟲 於所起欲、瞋、害覺能離、能覺、能滅 應摩刷而摩刷 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
能覆護其瘡 守護六根 覆護瘡痍 淨六根
能起煙 為人分別顯示所聞、所受法 隨時起煙 聞法廣與人說
知擇路 如實知八正道 知良田茂草處 如實知八品道
知擇處 於如來所知法歡喜、悅樂知所愛 聞如來所說法,心便愛樂
知度處 知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於隱密法能開發,於顯露法能廣問 擇道行 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
知食處 知四念處及賢聖法、律 知渡要處 知四意止
不盡𤛓其乳 於所施物知限量 若𤛗牛時知留遺餘 不貪飲食,能自止足
善料理能領群者 向諸明智修梵行者稱譽其德,悉令宗敬、奉事、供養 隨時將護可任用者 隨時恭奉長老比丘

[進階辨正]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