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放牛兒成就十一法,牛群終不長益,亦復不能將護其牛。云何為十一?於是,[*]放牛人亦不別其色,不解其相①,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②,不隨時放煙③,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安隱之處,亦復不知ⓗ渡牛處所,不知時宜,若ⓘ𤛗④牛時不留遺餘盡取ⓙ𤛗之,是時諸大牛可任用者不隨時將護。是謂,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終不能長養其牛,將護其身。
「今此眾中比丘亦復如是,終不能有所長益。云何為十一?於是,比丘不別其色,不曉其相,應摩刷而不摩刷,不覆護瘡痍,不隨時放煙,不知良田茂草處,不知渡處,亦復不知安隱之處,不知時宜,食不知留遺餘,諸長老比丘亦不敬ⓚ待。
「云何比丘不知色?於是,比丘有四大及四大所造色,皆悉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色。
「云何比丘不別其相?於是,比丘不知行愚,亦不知行智,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別其相。
「云何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便起色想,有諸亂念,又且不守護眼根,以不善攝念,造眾殃舋⑤,不守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起諸亂想,亦不守護意根,不改其行。如是比丘應摩刷而不摩刷。
「云何比丘不覆護瘡?於是,比丘起欲想而不捨離,亦不除去其念;若起瞋想、殺害想,起諸惡不善想,終不捨之。如是比丘不覆護瘡。
「云何比丘不隨時起煙?於是,比丘所諷誦⑥法,不隨時向人說。如是比丘不隨時放煙。
「云何比丘不知良田茂ⓜ草?於是,比丘不知四意止⑦,如實而不知。如是比丘不知良田茂草處。
「云何比丘不知[*]渡處?於是,比丘不別賢聖八品道,如是比丘不知[*]渡處。
「云何比丘不知所愛?於是,比丘於十二部⑧,契經⑨、祇夜⑩、ⓝ授決⑪、偈⑫、因緣⑬、本末⑭、方等⑮、譬喻⑯、生經⑰、說⑱、廣普⑲、未曾有法⑳。如是比丘不知所愛。
「云何比丘不知時宜?於是,比丘便往輕賤家、博戲家。如是比丘不知時宜。
「云何比丘不留遺餘?於是,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往而ⓞ請之,然諸比丘貪著飲食不知止足。如是比丘不留遺餘。
「云何比丘不敬長老諸高德比丘?於是,比丘不起恭敬之心向諸有德人,如是比丘多有所犯。是謂比丘不敬長老。若有比丘成就十一法,終不能於此法中多所饒益。
「若復牧牛人成就十一法者,能擁護其牛,終不失時,有所饒益。云何為十一?於是,牧牛人知其色,別其相,應摩刷而摩刷,覆護瘡痍,隨時而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渡要處,愛其牛,分別時宜,亦知性行,若ⓠ𤛗牛時知留遺餘,亦復知隨時將護可任用者。如是牧牛人將護牛。如是,比丘!若牧牛人成就此十一法,不失時節者,終不可沮壞。
「如是,比丘若成就十一法者,於此現法中多所饒益。云何十一法?於是,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護瘡,知起煙,知良田茂草處,知所愛,知擇道行,知ⓡ渡處,知食止足,知敬奉長老比丘,隨時禮拜。
「云何比丘而知色?於是,比丘知四大色,亦知四大所造色。是謂比丘知色。
「云何比丘知相?於是,比丘知愚相,知智相,如實而知之。如是比丘知相。
「云何比丘知摩刷㉑?於是,比丘若欲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欲想;若恚想、害想,及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亦不[*]殷勤,永無恚想。如是比丘為知摩刷。
「云何比丘知覆護瘡?於是,比丘若眼見色不起色想,亦不染著而淨眼根,除去愁憂惡不善法,心不貪樂,於中而護眼根;如是,比丘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不起識想,亦不染著而淨意根。如是比丘知覆護瘡。
「云何比丘知起煙㉒?於是,比丘所從聞法廣與人說。如是比丘為知起煙。
「云何比丘知良田茂草處?於是,比丘賢聖八品道如實知之。是謂比丘知良田茂草處。
「云何比丘知所ⓣ愛?於是,比丘若聞如來所說法寶,心便愛樂。如是比丘為知所愛。
「云何比丘擇道行?於是,比丘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所謂契經、祇夜、授決、偈、因緣、本末、方等、譬喻、生經、說、廣普、未曾有法。如是比丘知擇道行。
「云何比丘知[*]渡處?於是,比丘知四意止。是謂比丘知[*]渡處。
「云何比丘知食止足?於是,比丘有信梵志、優婆塞來請者,不貪飲食,能自止足。如是比丘為知止足。
「云何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於是,比丘恒以身、口、意善行,向諸長老比丘。如是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如是。若成就十一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牧牛不放逸, 其主獲其福,
六牛六年中, 展轉六十牛。
比丘戒成就, 於禪得自在,
六根而寂然, 六年成六通㉓。
「如是。比丘!若有人能離此惡法,成ⓐ後十一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如是,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 六=五【宋】【元】【明】【聖】
「六」,宋、元、明、聖四本作「五」。 「五」,大正藏原為「六」,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五」。
ⓒ (東晉…譯)十三字=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宋】【元】,=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東晉…譯〕-【聖】
????
ⓓ 放=牧【宋】*【元】*【明】*
「放」,宋、元、明三本作「牧」。 「牧」,大正藏原為「放」,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牧」。
ⓔ 九=七【麗】*,=九之一【明】,=八【聖】
????
ⓕ 〔第四…誦〕-【聖】
聖本無「第四…誦」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第四…誦」四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A. XI. 18. M. 33. Gopālaka.,[No. 99(1249)].
????
ⓗ 渡=度【聖】*
「渡」,聖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聖本改作「度」。
ⓘ 𤛗=搆【宋】,=𤛗【元】,=[((穀-禾)-又)/牛]【明】,=捔【聖】
????
ⓙ 𤛗=搆【宋】【元】【明】,=捔【聖】
????
ⓚ 待=侍【聖】
「待」,聖本作「侍」。 「侍」,大正藏原為「待」,今依據聖本改作「侍」。
ⓛ 舌=口【聖】
「舌」,聖本作「口」。 「口」,大正藏原為「舌」,今依據聖本改作「口」。
ⓜ 草+(處)【聖】
「草」,聖本作「草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授=受【宋】【元】【明】
「授」,宋、元、明三本作「受」。 「受」,大正藏原為「授」,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受」。
ⓞ 請=語【宋】【元】【明】
「請」,宋、元、明三本作「語」。 「語」,大正藏原為「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語」。
ⓟ 處知渡=知渡知【宋】【元】【明】
「處知渡」,宋、元、明三本作「知渡知」。 「知渡知」,大正藏原為「處知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渡知」。
ⓠ 𤛗=搆【宋】,=𤛗【元】,=[((穀-禾)-又)/牛]【明】,=捔【聖】
????
ⓡ 渡=度【宋】【明】【聖】
「渡」,宋、明、聖三本作「度」。 「度」,大正藏原為「渡」,今依據宋、明、聖三本改作「度」。
ⓢ 殷勤=慇懃【聖】*
「殷勤」,聖本作「慇懃」。 「慇懃」,大正藏原為「殷勤」,今依據聖本改作「慇懃」。
ⓣ 愛+(處)【聖】
「愛」,聖本作「愛處」。 大正藏無「處」字,今依據聖本補上。
ⓐ 後=就【元】【明】
「後」,元、明二本作「就」。 「就」,大正藏原為「後」,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就」。
[註解]
① 不解其相:不瞭解其特性。
② 瘡痍:創傷、傷痕。
③ 放煙:以煙燻驅離吸血的蚊蟲,牛隻看到了煙也會主動靠近。
④ 𤛗:擠乳。讀音同「克」,為「𤛓」的異體字。
⑤ 殃舋:災禍、爭端。「殃」意指災禍。「舋」意指爭端、過錯,讀音同「信」。
⑥ 諷誦:誦讀。
⑦ 四意止:即「四念住」,專注於當前的四種目標之一:(1)身念處、(2)受念處、(3)心念處、(4)法念處。
⑧ 十二部:將佛陀說法依據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的十二種類。又譯為「十二部經」、「十二分教」。
⑨ 契經:佛陀所說法中簡單散文形式的經文。又譯為「貫經」、「正經」,音譯為「修多羅」。按:「契經」可廣義地指全部的佛經,在這裡則是狹義地指十二部經之一。
⑩ 祇夜:為音譯,義譯為「歌詠」,本意是「可以唱出來的」,但在文學形式裏是指以韻文形式的偈頌來重述前面散文形式的經文。例如經中的攝頌(結集經典時將佛經中的關鍵名詞以偈頌代表,以避免遺漏、並方便記憶,常見將每十經的關鍵名詞整理為一攝頌),以及在《雜阿含經》以八眾為說法對象的經文(八眾誦)中,常見佛陀在問答後所說的偈頌。又譯為「祇夜經」。
⑪ 授決:原指佛陀說法中進一步詳細解說教理或以問答方式解說教理的部分,後轉指佛陀確知地預言弟子將證得的果位或往生去處。又譯為「授記」、「受記」、「記說」、「記別」、「受記經」。
⑫ 偈:這是一種只有韻文的文學形式,例如《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等。又譯為「偈咃」、「偈經」,音譯為「伽陀」。
⑬ 因緣:經典中說明佛陀說法及制定戒律由來的部分。另譯為「天本經」,音譯為「尼陀那」。
⑭ 本末:過去佛的世界所發生的故事或過去轉輪王的故事;過去世所發生的故事,除了「本生」(佛陀在修菩薩行的過去世的故事)和「譬喻」(佛弟子在過去世的故事)以外的。又譯為「本起」、「本事」、「相應經」、「如是語」,音譯為「伊帝目多伽」。
⑮ 方等:廣說種種甚深的法義,也指大乘經典。又譯為「廣解」、「廣經」、「方廣」,音譯為「毘富羅」、「毘佛略」。
⑯ 譬喻:佛弟子前世的故事,例如某些人在今世有傑出的表現,而在前世也有英雄式的善行,像這樣將過去、現在以因果業報串連起來的故事。又譯為「撰錄」、「證喻經」,音譯為「阿波陀那」。
⑰ 生經:佛陀前世的故事,例如《生經》、《六度集經》等。又譯為「本緣經」、「生處」、「本生經」,音譯為「闍多伽」。
⑱ 說:佛陀有感而發、不問自說的法。佛陀通常是應別人的請求而說法,未經他人請求而自己說出來的法即為自說經。又譯為「自說」、「此說」、「無問自說」、「廣演」、「法句經」,音譯為「優陀那」。
⑲ 廣普:對佛陀所說經典的註釋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二十第552經。又譯為「說義」、「論議」、「大教經」,音譯為「優波提舍」。
⑳ 未曾有法:佛陀所說希有而不可思議的事情,例如《中阿含經》卷八、卷九〈未曾有法品 4〉的經文。又譯為「未曾有」、「未曾有經」,音譯為「阿浮多達摩」。
㉑ 知摩刷:每個念頭都捨離「三不善覺」:欲覺、恚覺、害覺。
㉒ 知起煙:牧牛人起煙是為了驅蟲,比丘說法則能為人驅除貪、瞋、癡三毒。
㉓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十一法比對表
《雜阿含》牧牛人 | 《雜阿含》比丘 | 《增一》牧牛人十一法 | 《增一》比丘十一法 |
---|---|---|---|
知色 | 如實知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 | 知色 | 知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
知相 | 知過相與慧相 | 知相 | 知智相、愚相 |
去蟲 | 於所起欲、瞋、害覺能離、能覺、能滅 | 應摩刷而摩刷 | 諸惡不善想起,念知捨離 |
能覆護其瘡 | 守護六根 | 覆護瘡痍 | 淨六根 |
能起煙 | 為人分別顯示所聞、所受法 | 隨時起煙 | 聞法廣與人說 |
知擇路 | 如實知八正道 | 知良田茂草處 | 如實知八品道 |
知擇處 | 於如來所知法歡喜、悅樂 | 知所愛 | 聞如來所說法,心便愛樂 |
知度處 | 知修多羅、毘尼、阿毘曇,於隱密法能開發,於顯露法能廣問 | 擇道行 | 於十二部經擇而行之 |
知食處 | 知四念處及賢聖法、律 | 知渡要處 | 知四意止 |
不盡𤛓其乳 | 於所施物知限量 | 若𤛗牛時知留遺餘 | 不貪飲食,能自止足 |
善料理能領群者 | 向諸明智修梵行者稱譽其德,悉令宗敬、奉事、供養 | 隨時將護可任用者 | 隨時恭奉長老比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