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清旦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佛告舍利弗曰:「汝今諸根清淨,顏貌與人有異,汝今遊何三昧?」
舍利弗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恒遊空三昧①。」
佛告舍利弗言:「善哉!ⓒ善哉!舍利弗!乃能遊ⓓ於空三昧。所以然者,諸ⓔ虛空三昧者最ⓕ為第一,其有比丘遊[*]虛空三昧,計無吾我、人、壽命,亦不見有眾生;亦復不見諸行本末,已不見,亦不造行本②;已無行,更不受有;已無受有,不復受苦樂之報。
「舍利弗當知,我昔未成佛道,坐樹王下,便作是念:『此眾生類為不剋③獲何法,流轉生死不得解脫?』時,我復作是念:『ⓖ無有空三ⓗ昧者,便流浪生死,不得至竟解脫。有此空三昧,但眾生未剋,使眾生起想著之念,ⓘ以起世間之想,便受生死之分。若得ⓙ是空三昧,亦無所願,便得無願三昧④;以得無願三昧,不求死此生彼,都ⓚ無想念時,彼行者復有無ⓛ想三昧⑤可得娛樂。此眾生類皆由不得ⓜ三昧故,流浪生死。』觀察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⑥。ⓝ當我爾時,以得空三昧,七日七夜觀視道樹,目未曾眴⑦。舍利弗,以此方便,知空三昧者,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也。是故,舍利弗!當求方便,辦空三昧。如是,舍利弗!當作是學。」
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cf. M. 151. Piṇḍapātaparisuddhi.,[cf. Nos. 99(236)]
????
ⓑ 爾=是【宋】【元】【明】【聖】
「爾」,宋、元、明、聖四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是」。
ⓒ 〔善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善哉」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善哉」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虛〕-【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為=尊【宋】【元】【明】
「為」,宋、元、明三本作「尊」。 「尊」,大正藏原為「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尊」。
ⓖ 〔無〕-【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無」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無」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昧+(其有眾生不得是三昧)九字【宋】【元】【明】
「」,本作「」。 大正藏無「」字,今依據本補上。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是=此【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此」。 「此」,大正藏原為「是」,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
ⓚ 無+(所)【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無所」。 大正藏無「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想=相【宋】【元】【明】【聖】
「想」,宋、元、明、聖四本作「相」。 「相」,大正藏原為「想」,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相」。
ⓜ (三)+三【宋】【元】【明】【聖】
「三」,宋、元、明、聖四本作「三三」。 大正藏無「三」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補上。
ⓝ 當我=我當【元】【明】【聖】
「當我」,元、明、聖三本作「我當」。 「我當」,大正藏原為「當我」,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我當」。
[註解]
① 空三昧:觀五陰無常、本空,而入的定境。空三昧與無相三昧、無願(無作)三昧合稱為三三昧,詳見《雜阿含經》卷三第80經。
② 行本:即「業因」,善惡業果報的原因。
③ 不剋:即不克;不能的意思。
④ 無願三昧:斷除貪瞋癡、沒有任何造作,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作三昧」、「無所有三昧」。
⑤ 無想三昧:觀色、聲、香、味、觸、法相斷,不念一切相,而成就的定境。又譯為「無相三昧」。
⑥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⑦ 目未曾眴:目不轉睛、眼睛一眨也不眨。「眴」為眼動,讀音同「眩」。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中說要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要具足空三昧,而遊空三昧即是無我相、人相、壽者相、眾生相,無法相(不見諸行本末)、亦不造行本……。對照《金剛經》上說的:「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CBETA, T08, no. 235, p. 749, b5-6) 實在是同氣連枝。
- 有同學提問:「本經中說:『觀察諸法已,便得空三昧,已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難道不需要無相三昧、無願三昧,就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
就文義來看,這段應該是簡述前面從「便作是念」開始到「流浪生死」的一整段,由於有那一整段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的修證,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簡稱由於得了空三昧(才能有無相三昧、無願三昧),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