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82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娑枳國安闍那林中。
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我能於法略說、廣說①,但知者難。」
尊者舍利弗白佛言:「唯願世尊略說、廣說、法說②,於法實有解知者。」
佛告舍利弗:「若有眾生於自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③,無我、我所、我慢繫著使④,乃至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我慢使繫著,故我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
「舍利弗!彼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
「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⑤。
「舍利弗!若復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
「舍利弗!若復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舍利弗!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⑥,究竟苦邊。
「舍利弗!我於此有餘說,答波羅延富鄰尼迦所問ⓔ⑦:
「世間數差別, 安所遇不動⑧,
寂靜離諸塵, 拔根本無明ⓕ,
已度三有⑨海, 無復老死患。」
佛說是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從坐起,作禮而去。
[校勘]
ⓐ 「心解脫」,巴利本作 Cetovimutti。
ⓑ 「慧解脫」,巴利本作 Paññāvimutti。
ⓒ 聖本無「見」字。
ⓓ 「彼」,宋、元、明、聖四本作「及」。
ⓔ 「波羅延富鄰尼迦所問」,巴利本作 Pārāyane Puṇṇakapañhe。
ⓕ 「本無明」,大正藏原為「無悕望」,今依據聖本改作「本無明」。
[註解]
① 廣說:詳細說明。
② 法說:說明佛法。
③ 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有識的身體」及「身外的一切境界、形相」。
④ 無我、我所、我慢繫著使:沒有「恆常不變的自我」、「自我所擁有的」等見解,解脫「自我中心、傲慢」煩惱的束縛。例如沒有「識身是恆常不變的自我,而外境是自我所擁有的」這類見解的束縛。
⑤ 於此識身……具足住:比對對應經典及以下第983經,重複的這幾句話可能是誤抄重複的冗文。
⑥ 慢無間等:洞察而完全地破除我慢。又譯為「正慢無間等」、「正無間等」。
⑦ 答波羅延富鄰尼迦所問:經名,「波羅延」是音譯,義譯為「到彼岸」,是十六位婆羅門學徒與佛陀的問答集。「富鄰尼迦」是十六位婆羅門學徒中第三位發問的。此經相當於南傳《小部尼柯耶.經集》〈彼岸道品5〉第58經富樓那葛學生婆羅門所問經,此事件也記錄於《賢愚經》卷十二〈波婆離品50〉。
⑧ 安所遇不動:隨遇而安,心不動搖。
⑨ 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有」是存在的意思。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