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蓋、七覺分,有食①、無食,我今當說。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身依食而立,非不食。如是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②。五蓋的滋養物貪欲蓋以何為食?謂觸相③,於彼不正思惟④ ,未起貪欲令起,已起貪欲能令增廣,是名欲愛蓋之食。
「何等為瞋恚蓋食?謂障礙相⑤,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瞋恚蓋令起,已起瞋恚蓋能令增廣,是名瞋恚蓋食。
「何等為睡眠蓋食?有五法。何等為五?微弱⑥、不樂⑦、欠呿⑧、多食⑨、懈怠,於彼不正思惟,未起睡眠蓋令起,已起睡眠蓋能令增廣,是名睡眠蓋食。
「何等為掉悔蓋食?有四法。何等為四?謂親屬覺⑩、人眾覺⑪、天覺⑫、本所經娛樂ⓐ覺⑬。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⑭,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掉悔令起,已起掉悔令其增廣,是名掉悔蓋食。
「何等為疑蓋食?有三世。何等為三?謂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於過去世猶豫⑮、未來世猶豫、現在世猶豫,於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蓋令起,已起疑蓋能令增廣,是名疑蓋食。
「譬如身依於食而得長養,非不食。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長養,非不食。
「七覺支如何不滋養何等為念覺分不食?謂四念處不思惟,未起念覺分不起,已起念覺分令退,是名念覺分不食。
「何等為ⓑ擇法覺分不食?謂ⓒ於善法撰擇,於不善ⓓ法撰擇,於彼不思惟,未起擇法覺分令不起,已起擇法覺分令退,是名擇法覺分不食ⓔ。
「何等為精進覺分不食?謂四正斷,於彼不思惟,未起精進覺分令不起,已起精進覺分令退,是名精進覺分不食。
「何等為喜覺分不食?有喜,有喜處法⑯,於彼不思惟,未起喜覺分不起,已起喜覺分令退,是名喜覺分不食。
「何等為猗ⓕ覺分不食?有身猗[*]息及心猗息,於彼不思惟,未生猗覺分不起,已生猗覺分令退,是名猗覺分不食。
「何等為定覺分不食?有四禪,於彼不思惟,未起定覺分不起,已起定覺分令退,是名定覺分不食。
「何等為捨覺分不食?有三界,謂斷界、無欲界、滅界⑰,於彼不思惟,未起捨覺分不起,已起捨覺分令退,是名捨覺分不食。
「五蓋如何不滋養何等為貪欲ⓖ蓋不食?謂不淨觀⑱,於彼思惟,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斷,是名貪欲蓋不食。
「何等為瞋恚蓋不食?彼慈心⑲思惟,未生瞋恚蓋不起,已生瞋恚蓋令滅,是名瞋恚蓋不食。
「何等為睡眠蓋不食?彼明照⑳思惟,未生睡眠蓋ⓗ不起,已生睡眠蓋令滅,是名睡眠蓋不食。
「何等為掉悔蓋不食?彼寂止ⓘ㉑思惟,未生掉悔蓋不起,已生掉悔蓋令滅,是名掉悔蓋不食。
「何等為疑蓋不食?彼緣起法思惟,未生疑蓋不起,已生疑蓋令滅,是名疑蓋不食。
「譬如身依食而住、依食而立;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而立。
「七覺支的滋養物何等為念覺分食?謂四念處思惟已,未生念覺分令起,已生念覺分轉生令增廣,是名念覺分食。
「何等為擇法覺分食?有擇善法,有擇不善法,彼思惟已,未生擇法覺分令起,已生擇法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擇法覺分食。
「何等為精進覺分食?彼四正斷思惟,未生精進覺分令起,已生精進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精進覺分食。
「何等為喜覺分食?有喜,有喜處,彼思惟,未生喜覺分令起,已生喜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喜覺分食。
「何等為猗覺分食,有身猗息、心猗息思惟,未生猗覺分令起,已生猗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猗覺分食。
「何等為定覺分食?謂有四禪ⓙ思惟,未生定覺分令生起,已生定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定覺分食。
「何等為捨覺分食?有三界。何等為ⓚ三?謂斷界、無欲界、滅界,彼思惟,未生捨覺分令起,已生捨覺分重生令增廣,是名捨覺分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樂」,宋、元、明、聖四本作「未」。
ⓑ 「何等為」,宋、元、明三本作「云何」。
ⓒ 宋、元、明三本無「謂」字。
ⓓ 「非不食。如是七覺分依食而住,依食長養,非不食。何等為念覺分不食?謂四念處不思惟,未起念覺分不起,已起念覺分令退,是名念覺分不食。何等為擇法覺分不食?謂於善法撰擇,於不善」,聖本作「非食。何等為食覺分不食?謂四食處不思惟,未起食覺分不起,已起食能覺令退,是名食覺分不食。於蓋法撰擇,於不蓋」。
ⓔ 「食」,聖本作「退」。
ⓕ 「猗」,聖本作「倚」。[*]
ⓖ 「貪欲」,宋本作「五」。
ⓗ 「蓋」,宋、元、明三本作「蓋令」。
ⓘ 「止」,聖本作「正」。
ⓙ 聖本無「何等為定覺分食謂有四禪」十一字。
ⓚ 大正藏無「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① 食:這裡是以「食物」比喻(五蓋、七覺支的)滋養物。
② 五蓋依於食而立,非不食:五蓋依於滋養物而存在,並非沒有滋養物(而存在)。
③ 觸相: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而感受到的相,例如眼睛看外境而見到的影像。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淨相」,指令人喜愛的影像。
④ 正思惟:正確地思惟;如理地思惟。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如理作意」。
⑤ 障礙相:阻礙的相;違逆、不順心的境界。
⑥ 微弱:萎靡不振。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心的退縮」。
⑦ 不樂:沒有興趣。
⑧ 欠呿:打呵欠。「呿」指張口,讀音同「區」。
⑨ 多食:吃太多。
⑩ 親屬覺:思念親屬。「覺」在這裡指念頭,也是「有覺有觀(有尋有伺)」的「覺(尋)」,把心投向目標。禪定時心投向專注的目標,日常生活裡心則投向各種不同的目標。又譯為「親里覺」。
⑪ 人眾覺:思念民眾、國事。又譯為「國土人民覺」。
⑫ 天覺:思念升天。又譯為「生天覺」、「不死覺」。
⑬ 本所經娛樂覺:思念過去愉快的事。
⑭ 自憶念、他人令憶念而生覺:(前面這四種覺是)自己思念或他人引發的思念。
⑮ 猶豫:懷疑;不確定。
⑯ 喜處法:造成喜心的所在、方法。例如因為精進修行離於世俗的心念而心生歡喜。
⑰ 斷界、無欲界、滅界:三個層次的解脫境界,其中「斷界」指斷身見、戒禁取見、疑結等煩惱的境界,「無欲界」指斷除愛欲的境界,「滅界」指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滅盡的境界,參見卷十七第464經。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捨覺支處之法」,即造成捨覺支的所在、方法。
⑱ 不淨觀:觀察與思惟身體是由皮膚、各種血肉器官、乃至骨頭等等所組成的,而得知美麗的外表只是幻象,其實是不淨的。不淨觀可以對治貪欲。又譯為「不淨想」、「不淨惡露想」、「惡露不淨想」、「觀身不淨」。
⑲ 慈心:願給眾生安樂的心。
⑳ 明照:能令人歡喜的光明、清淨相(例如光明想、念佛的功德等),參見卷二十四第615經。
㉑ 寂止:寂靜安定。按:「寂止思惟」不見得指某特定的方法,而是指任何能讓心念寂靜安定的思惟或方法,例如放鬆身心或各種修止的方便。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取食物能滋養身體的比喻,來分析五蓋、七覺支分別由什麼滋養,而可從這些原因下手以調伏五蓋、培養七覺支。表格整理如下:
五蓋 | 以何不正思惟為食(生活中的例子) | 於何思惟為不食 |
---|---|---|
貪欲蓋 | 觸相(眼見美色) | 不淨觀 |
瞋恚蓋 | 障礙相(意見衝突) | 慈心 |
睡眠蓋 | 微弱(萎靡不振)、不樂(沒興趣)、欠呿(打呵欠後沒試著振作)、多食(吃太多)、懈怠(懶散) | 明照 |
掉悔蓋 | 親屬覺(想家人)、人眾覺(想國事)、天覺(想有好報能升天)、本所經娛樂覺(回憶快樂往事) | 寂止 |
疑蓋 | 過去世猶豫(過去造了什麼孽?)、未來世猶豫(未來是否能有錢?)、現在世猶豫(打坐有用嗎?) | 緣起法 |
這些都在「不正思惟」的前提下,才會滋養五蓋,例如眼見美色不一定就會滋養貪欲蓋,而是眼見美色後「不正思惟」,才滋養貪欲蓋。
七覺支 | 以何思惟為食 | 於何不思惟為不食 |
---|---|---|
念覺支 | 四念處 | 四念處 |
擇法覺支 | 擇善法、擇不善法 | 擇善法、擇不善法 |
精進覺支 | 四正斷 | 四正斷 |
喜覺支 | 喜、喜處 | 喜、喜處 |
猗覺支 | 身猗息、心猗息 | 身猗息、心猗息 |
定覺支 | 四禪 | 四禪 |
捨覺支 | 斷界、無欲界、滅界 | 斷界、無欲界、滅界 |
相當的南傳經文解說略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五蓋 | 以何不如理作意為食 | 於何如理作意為離食 |
---|---|---|
貪欲蓋 | 淨相 | 不淨相 |
瞋恚蓋 | 嫌惡相 | 慈心解脫 |
昏沉睡眠蓋 | 不樂、倦怠、打哈欠、餐後的睡意、心的退縮 | 發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掉悔蓋 | 心的不平息 | 心的平息 |
疑蓋 | 疑惑處之法 | 善、不善法,有罪過、無罪過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有對比法 |
七覺支 | 以何如理作意為食 | 於何不如理作意為離食 |
---|---|---|
念覺支 | 念覺支處之法 | 念覺支處之法 |
擇法覺支 | 善、不善法,有罪過、無罪過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有對比法 | 善、不善法,有罪過、無罪過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有對比法 |
精進覺支 | 發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發勤界、精勤界、努力界 |
喜覺支 | 喜覺支處之法 | 喜覺支處之法 |
猗覺支 | 身體的輕安、心的輕安 | 身體的輕安、心的輕安 |
定覺支 | 止相、不混亂相 | 止相、不混亂相 |
捨覺支 | 捨覺支處之法 | 捨覺支處之法 |
南傳巴利義注中參考此經的南傳經文(南傳《相應部尼柯耶》〈覺支相應46〉第51經食經) 高達23次,總計1208個連結、連到652段文字,可見此經被後世所引用的頻繁程度以及其實用性。
在實修上來說,初學者打坐通常都會被五蓋困擾,仔細思考本經的內容,即可找到對治的方法。由於每個人各五蓋的輕重程度不一,因此一定要自己根據自己的情況反省、分析,而能突破自己修行的瓶頸,進而生起七覺支,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