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48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食念者、有無食念者、有無食無食念者;有食樂者、無食樂者、有無食無食樂者;有食捨者、有無食捨者、有無食無食捨者;有食解脫者、有無食解脫者、有無食無食解脫者。

「云何食念?謂五欲因緣生念。云何無食念?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是名無食念。云何無食無食念?謂比丘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念。

「云何有食樂?謂五欲因緣生樂、生喜,是名有食樂。云何無食樂?謂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是名無食樂。云何無食無食樂?謂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是名無食無食樂。

「云何有食捨?謂五欲因緣生捨,是名有食捨。云何無食捨?謂彼比丘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第三禪具足住,是名無食捨。云何無食無食捨?謂比丘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是名無食無食捨。

「云何有食解脫?謂色俱行。云何無食解脫?謂無色俱行。云何無食無食解脫?謂彼比丘貪欲不染、解脫,瞋恚、愚癡心不染、解脫,是名無食無食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食念:世俗的想念,即五欲(五種感官之欲)所生的想念。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肉體的喜」。

無食念:非世俗的想念,在本經特指「初禪」的境界。初禪超越了欲界,而到了色界的層次。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精神的喜」。

無食無食念:非世俗的想念中最非世俗的想念,在本經特指「二禪」的境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比精神更精神的喜」。

食樂:世俗的樂,即五欲所生的樂。

無食樂:非世俗的樂,在本經特指「二禪」的樂。

無食無食樂:非世俗的樂中最非世俗的樂,在本經特指「三禪」的樂。

食捨:世俗的捨,即五欲所生的捨,例如吃美食吃飽了而不想多吃了。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肉體上的平靜」。

無食捨:非世俗的捨,在本經特指「三禪」的平靜。

無食無食捨:非世俗的捨中最非世俗的捨,在本經特指「第四禪」的平靜。

食解脫:解脫於世俗、五欲的束縛,超越欲界,進入色界。

無食解脫:解脫於色界,進入無色界。

無食無食解脫:解脫於貪、瞋、癡的煩惱,進入涅槃。

離欲、離惡不善法:離於感官欲樂,離於惡的、不善的事情。

有覺有觀:「覺」與「觀」兩者皆有。「覺」又譯為「尋」,是投向的注意力;「觀」又譯為「伺」,是持續的注意力。例如打坐時將心念投向呼吸,就是「尋」;接著將心念持續地省察呼吸,就是「伺」。

離生喜樂:由捨離而生起喜與樂。

具足住:進入(達成)並保持著。又譯為「成就遊」。

有覺有觀息,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覺」與「觀」消退了,內心澄淨、專注,「覺」與「觀」兩者皆無,由定而生起喜與樂,充分達成並保持在第二禪。

離喜貪,捨心,住正念、正知,安樂住彼聖說捨:喜消退了,安住在捨心、安住在正念、正知中,體驗到快樂,安住於這聖者所說的捨中。這是三禪的境界。

離苦息樂,憂喜先已離,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苦、樂都消退了,先前憂、喜已消退了,不苦不樂,只有因捨而生的清淨之念,心專注純一,充份達成並保持在第四禪。

色俱行:色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關於色的」。

無色俱行:無色界。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有關於無色的」。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的各種層次及其面向,整理於如下表所示:

層次\面向 解脫
五欲的念 五欲的樂 五欲的捨 色界
無食 初禪的念 二禪的樂 三禪的捨 無色界
無食無食 二禪的念 三禪的樂 四禪的捨 解脫貪瞋癡


相當的南傳經文舉例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

層次\面向 平靜 解脫
肉體 五欲的喜 五欲的樂 五欲的平靜 有關於色的
精神 初禪、二禪的喜 初禪、二禪、三禪的樂 四禪的平靜 有關於無色的
比精神還精神 解脫貪瞋癡


以上兩個表格中,無論在層次上(每一列從上而下)、面向上(每一欄從左而右),都是循序漸進、愈來愈高深的境界。雖然因為千年的傳誦,南北傳的經文在所舉例子的細節上略有不同,但兩者的重點都在於修行應該一步一步地提升層次,終至解脫貪、瞋、癡。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