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73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住於彼。

時,有外道出家名曰栴陀,詣尊者阿難所,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問尊者阿難言:「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家修梵行?」

阿難答言:「為斷貪欲、瞋恚、愚癡故,於彼出家修梵行。」

栴[*]陀復問:「彼能說斷貪欲、瞋恚、愚癡耶?」

阿難答言:「我亦能說斷貪欲、瞋恚、愚癡。」

栴[*]陀復問:「汝見貪欲、瞋恚、愚癡有何過患,說斷貪欲、瞋恚、愚癡耶?」

阿難答言:「染著貪欲障心故,或自害,或復害他,或復俱害,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二俱得罪,彼心常懷憂、苦受覺。若瞋恚映障、愚癡映障,自害、害他、自他俱害,乃至常懷憂、苦受覺。又復,貪欲為盲、為無目、為無智、為慧力羸、為障礙[*],非明、非等覺,不轉向涅槃。瞋恚、愚癡亦復如是。我見貪欲、瞋恚、愚癡有如是過患,故說斷貪欲、瞋恚、愚癡。」

栴[*]陀復問:「汝見斷貪欲、瞋恚、愚癡有何福利,而說斷貪欲、瞋恚、愚癡?」

阿難答言:「斷貪欲已,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復不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心法常懷喜樂、受覺。瞋恚、愚癡亦復如是。於現法中常離熾然不待時節有得餘現法緣自覺知。見有如是功德利益故,說斷貪欲、瞋恚、愚癡。」

栴陀復問:「尊者阿難!有道有跡,修習多修習,能斷貪欲、瞋恚、愚癡不?」

阿難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

栴[*]陀外道白尊者阿難:「此是賢哉之道、賢哉之跡,修習多修習,能斷貪欲、瞋恚、愚癡。」

時,栴[*]陀外道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校勘]

「栴」,宋、元、明、聖四本作「旃」。[*]

「栴陀」,巴利本作 Channa。

「癡」,明本作「瞋」。

[註解]

拘睒彌:古代印度都市名,是十六大國之一的跋蹉國(拔沙國)的首都,相當於現今的 Kosam,位於恒河支流 Yamunā 河沿岸。當時有以首都名作為國號的習慣,因此跋蹉國又稱為拘睒彌國。另譯為「俱睒彌」、「拘舍彌」、「拘深」。

瞿師羅園:佛陀的道場之一,由瞿師羅長者所布施。另譯為「瞿沙羅園」、「瞿師園」。

映:遮蔽。

轉向:導向。

有得餘現法緣自覺知:佛法是可當下體證的,不須要等到死後,而是此生此時此刻就可體驗的。

[對應經典]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