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ne Wayne:

《雜阿含經》的「映」意思不一定是「反映」,有時是取「遮蔽」的意思:

  • 遮蔽、隱藏。南朝宋.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樓觀眺豐穎,金駕映松山。」唐.李善.注:「映,猶蔽也。」唐.杜光庭〈虯髯客傳〉:「張熟視其面,一手握髮,一手映身搖示公,令勿怒。」

c.f. 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dictView.jsp?ID=19789

這些「映」在巴利文中則有「征服」的意涵:

  1. 映(addhabhavi):雜阿含1020經:「名者映(addhabhavi)世間」。相應部1相應61經(莊譯):「名征服一切(Nāmaṃ sabbaṃ addhabhavi)」。別譯雜阿含247經將此句譯為「四陰名最勝」。
  2. 映障(abhibhūto):雜阿含973經:「染著貪欲,映障心故。」增支部3集72經/闡陀經(莊譯):「瞋怒者被瞋征服(rāgena abhibhūto)」
  3. 映於一切(sabbābhibhuṃ): 雜阿含1071經:「悉映於一切」。相應部21相應10經(莊譯):「對一切的征服者(Sabbābhibhuṃ)」

註:雜阿含564經並未將增支部4集159經/比丘尼經:「罪過征服(accagamā)如是愚的、如是愚昧的、如是不善的你」的巴利定型句中的accagamā譯出。564經中該定型句的相關翻譯為:「汝今真實自見罪、自知罪,愚癡、不善」。

(可利用線上的巴利詞典快速查詢相關詞語意思:https://dictionary.sutta.org/zh_TW/)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第972經的「今映彼愚癡,殺彼惡者令此眾中無一能自思量欲造因緣,於沙門瞿曇法中修行梵行」一句,在《別譯雜阿含經》就有「遮蔽」的意思,如果將《雜阿含經》這句的「映」解為「遮蔽」,則經文斷句可改為:
A. 今映彼愚癡、殺彼、惡者,令此眾中無一能自思量欲造因緣,於沙門瞿曇法中修行梵行:
現在(煩惱魔、罪過)遮蔽這些愚癡的、殺生的、不善的人們,令這些人無一能自己思量(善法),欲造(善法)因緣,於沙門瞿曇法中修行梵行。
B. 今映彼愚癡殺彼惡者,令此眾中無一能自思量欲造因緣,於沙門瞿曇法中修行梵行:
現在遮蔽了那愚癡的、殺生的人的那惡障(惡者:煩惱障、魔障),令這些人無一能自己思量(善法),想要造 (善法)因緣,於沙門瞿曇法中修行梵行。

相當的南傳經文則沒有這一句,所以無從比對。


David Chiou:

「映」的確有不同的用法,《雜阿含經》中「映障」、「映翳」就是在講遮蔽的意思。

但第972經該句中「映」一字的註解很難處理。雖然《別譯雜阿含經》在這裡作覆蔽解,《雜阿含經》這邊的「映」如果解為覆蔽的話,句子不太連貫。若單以《雜阿含經》的中文翻譯來看,單純的「反映」講起來還比較順。

還好這邊無論怎麼解都不影響經文的意旨。

 
agama/研討_巴利文_征服_漢譯為_映障.txt · 上一次變更: 2024/10/13 12:12
 
Recent changes RSS feed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Powered by PHP Valid XHTML 1.0 Valid CSS
知客處  
帳號:

密碼:

以後自動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註冊以享全權!
© 1995-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TIME:0.1246469020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