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卷2 第42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七善處與三種觀義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實知五陰及其集、滅、道、味、患、離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

色如實知「云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為色,如是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云何色集如實知?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云何色滅如實知?愛[*]喜滅是名色滅,如是色滅如實知。色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色滅道跡如實知?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色滅道跡,如是色滅道跡如實知。色味如實知云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是名色味,如是色味如實知。色患如實知云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色離如實知云何色離如實知?謂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

受如實知「云何受如實知?謂六受——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受集如實知云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受滅如實知云何受滅如實知?觸滅是受滅,如是受滅如實知。受滅道跡如實知云何受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受滅道跡,如是受滅道跡如實知。受味如實知云何受味如實知?受因緣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受患如實知云何受患如實知?若受無常、苦、變易法,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受離如實知云何受離如實知?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

想如實知「云何想如實知?謂六想——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為想,如是想如實知。想集如實知云何想集如實知?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想滅如實知云何想滅如實知?觸滅是想滅,如是想滅如實知。想滅道跡如實知云何想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想滅道跡,如是想滅道跡如實知。想味如實知云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味如實知。想患如實知云何想患如實知?若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想離如實知云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

行如實知「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行集如實知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行滅如實知云何行滅如實知?觸滅是行滅,如是行滅如實知。行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行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行滅道跡,如是行滅道跡如實知。行味如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行患如實知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行離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若於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識如實知「云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如是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云何識集如實知?名色集是識集,如是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云何識滅如實知?名色滅是識滅,如是識滅如實知。識滅道跡如實知云何識滅道跡如實知?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名識滅道跡,如是識滅道跡如實知。識味如實知云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識患如實知云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識離如實知云何識離如實知?若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比丘,是名七處善。

三種觀義「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是名比丘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喜」,宋、元、明三本作「喜樂」。

大正藏無「受」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註解]

七處善:善是「善巧」,熟練的意思,即熟練於如其原貌地了知五陰及其集、滅、道、味、患、離等七處。

三種觀義:在「陰、界、入」三方面觀察法義。相當的南傳經文則為在「界、處、緣起」三方面觀察法義。

漏盡:斷盡煩惱。

無漏:斷盡煩惱。

慧解脫:以智慧斷除煩惱而解脫。

現法:這一生。「法」在這邊是廣義的用法,代表任何有形、無形、真實、虛妄的事物或道理,所以「現法」即現在的事物,表示這一生。

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這些都是在描述證得阿羅漢。

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正見:正確的見解;布施是善的、咒願(祝福)是善的、供養是善的、有善行惡行、有善惡業報、有輪迴、有父母(要孝順)、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有辦法證得涅槃,以及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治」、「正思」、「正思惟」。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正命:正當的謀生;以不違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已生的惡令斷,未生的惡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長。另譯為「正精進」、「正勤」。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正定:正確的禪定。

空閑:離開聚落,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又譯為「空閑處、阿蘭若、阿練若」。

露地:戶外沒有遮蔽物的地方。

陰、界、入:五陰、十八界、六入處。其中「界」是「差別、分界、種類」的意思,「十八界」為: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也有人將這裡的「界」解為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則此段經文指觀五陰、觀六界(界分別觀)、觀六入處的本質。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所說五陰的集,在不同的微觀、巨觀上,有什麼例子呢?

就當下的緣起而言,可舉例如下:

  • 愛喜 → 色: 有貪愛,因此心中有了美女。
  • 觸 → 受/想/行: 眼根、影像、視覺三者接「觸」,而對於美女的形象有感「受」、映「想」、造作。
  • 名色 → 識: 有眼根、又有影像,而產生視覺;識別美女的形象。

就三世輪迴而言,可舉例如下:

  • 愛喜 → 色: 投胎前的眾生,貪愛任何事物或男女交合的景象,受業力牽引而入胎,而有卵子受精,開始形成胎兒。
  • 觸 → 受/想/行: 感官接觸了外境,因此胎兒開始有受、想、行的精神作用。
  • 名色 → 識: 身心的運作越多,六識就越能生長增廣。

在卷八會分別就六根來看,舉出更為詳細的例子。

  • 七處善

此經中說的七處善,相當於卷一說五陰的「陰、集、滅、道」的定義的經文(第31、32經),加上卷一說五陰的「味、患、離」的經文(第13、14經),並取卷二的「因緣」相關經文(第45經開始)其中跟「五陰」直接相關的部分整理而成。

「陰、集、滅、道」與「味、患、離」是二組主題。「陰、集、滅、道」或許著重在四聖諦的真理,而「味、患、離」或許著重在生活上的觀察。

另一方面,以「色陰」為例,色的「陰、集、滅、道」是分析色本身的生起和滅去,而色的「味、患、離」是分析色會導致的後續。

例如「色集」是「愛喜集」,而「色味」是「色因緣生喜樂」,有何不同?

「色集」是指色的起因、如何產生色的;「色味」則是指色的滋味、色的吸引力,若執著的話就會引致後續的因緣。前者是說色的「起因」,後者則會牽引到「後續」的因緣。

佛弟子如實知「陰、集、滅、道、味、患、離」這七處,而瞭解身心的本質並解脫於後續的因緣。

本卷第41經及58經都解釋了五陰及五陰的集、味、患、離,卷三第59經也定義了五陰及五陰的集與滅。若對本經有不清楚的地方,可加以比對參考。

  • 三觀

此經中說的三觀,可解為陰、界、入,是佛經中常用的對於一切事物的三種不同的分類法、或三種不同的觀察切入角度。舉例來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空五陰);無眼、耳、鼻、舌、身、意(空內六入處);無色、聲、香、味、觸、法(空外六入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空十八界)」(CBETA, T08, no. 251, p. 848, c11-13)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卷2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