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090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

爾時,世尊夜起露地,或坐或經行。至後夜時,洗足入室,安身臥息,右脅著地,足足相累,繫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覺想。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夜起露地若坐若行,至後夜時,洗足入室而坐,右脅臥息,足足相累,繫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覺想。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說偈言:

「為因我故眠,  為是後邊故,
 多有錢財寶,  何故守空閑?
 獨一無等侶,  而著於睡眠。」

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

「不因汝故眠,  非為最後邊
 亦無多錢財,  唯集無憂寶。
 哀愍世間故,  右脅而臥息,
 覺亦不疑惑,  眠亦不恐怖。
 若晝若復夜,  無增亦無損,
 為哀眾生眠,  故無有損減。
 正復以百槍,  貫身常掘動,
 猶得安隱眠,  已離內槍故。」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校勘]

「王舍城」,巴利本作 Rājagaha。

「正」,聖本作「政」。*

[註解]

毘婆羅山: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周圍的五座山之一,位於王舍城的東部,和耆闍崛山、廣普山、白善山、仙人掘山環繞王舍城。又譯為「毗訶羅山」、「鞞哆邏山」。

七葉樹林石室:王舍城毗訶羅山上的一個石窟,因窟前的七葉樹而得名。佛陀滅度後,迦葉尊者率領五百賢聖在此結集三藏。又譯為「七葉樹窟」、「七葉窟」、「七葉屋」。

最後邊:苦的最後盡頭,表示此生後就不再輪迴。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偈中提到的「百槍」,出自卷十五第401經,形容寧願每天凌晨、中午、黃昏各受百槍的苦一百年,也要聞法證道,於四聖諦無間等,因為能解脫無量世的三惡道苦。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