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發信人: TACHIBANA.bbs@csie.nctu.edu.tw (五丈大元帥武南公狼刃(男性版)), 信區: history 標 題: 再談荊州人口和兵力3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Mon Jul 6 03:04:31 1998)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phoenix 來 源: ind.ntou.edu.tw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問題是當執行戰略計劃時,每個人的方法和進程是不同,有緩急 猛寬之分!所以既然討論吳國取荊州的戰略問題是否正確,倒不 如討論孫權關羽是否一定要殺關羽? 對於此,我有個想法,若留關羽一活口,一來,可減少對劉備的 剌激;二來,更可以此脅迫劉備,使他不敢斷然與東吳決裂,大 舉攻吳。 ※ 引述《chungyan.bbs@bbs.mgt.ncu.edu.tw (平行線)》之原文: 既然吳已得荊州,殺不殺關羽影響有限,奪取荊州等於砍掉劉備 事業(荊州牧、益州牧)的一半,劉備能不咬牙切齒?所以,就 算不殺羽,備也會武力相向,而吳也早就有此準備,以武力徹底 解決荊州問題。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如此,吳國才能爭取時間,利用外交方法去解決荊州問題,用以 緩和兩國關係! 至於有甚麼方法,其實在現今社會,都有不少例子,如大陸政府 提出「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南沙」,來緩和與東南亞各國關 係。而吳國當時必須要向蜀漢解釋名義上荊州主權仍舊沒變,至 於理由方面,「借」又好,「托管」也好,這些都不重要,最重 要是兩國不會有即時戰爭的危機!而這時的關羽正是吳國談判上 的重要籌碼,雖然這不能完全使蜀漢屈服,但短期內,兩國也不 會兵戎相見。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我自己覺得以一個南郡,換來長沙、桂陽、江夏和一半的零陵, 對孫權來說已經很豐收。後來的襲荊州,真的不能算是「收回」 這種字眼。 孫權比較好的做法,是只拿回南郡和宜都,容許劉備繼續擁有江 南三郡。 失去水路的江南三郡,沒有多大的威脅力,隨時可以被孫權所接 收。 南郡,是從孫權手中借來,劉備比較沒有藉口出兵荊州。 如果,劉備真的是歸還南郡給孫權,可能也把荊州四郡也送給孫 權:除非劉備還保有三峽水道,不然,孤立的荊州四郡,並沒有 生存的空間。 被孫權包圍的荊州四郡,根本沒有本錢對抗孫權。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不過,就算做了這麼多功夫,蜀吳兩國也可能爆發戰爭,因為兩 國戰略路線是完全重複,爭霸只是遲早問題,但不知是否命運作 弄,兩國也必須亙為倚靠……想到這裡,歷史也為此沉思!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所以說「時間」和「環境」,已經改變。孫權早應該改變戰略。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問題是吳國必須想到一個折衷辦法,去維持蜀漢的關係,最少, 也不要出現蜀吳兩國爆發大戰的情況出現。若能如此,吳國只須 全力抗拒曹魏的侵襲,便能擁有如此的戰略重地──荊州!我認 為,這是絕對值得的! 至於,兵源不足以致不能調動,這只是暫時性的問題。因國土擴 大,人口也增多,擴充軍隊其實也不是太難的事! 「意氣用事」是孫權襲取荊州的原因之一,我是同意,但我不覺 得這是主要的動機。因為孫權想得荊州,已非一朝一日的事,由 孫權招回妹妹開始,接著爭奪荊州南三郡,並在建安二十二年與 曹魏修好,這一切一切都是孫權襲取江陵的先兆。孫權做了這麼 多功夫,而一個取荊州的機會又出現,孫權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 計劃,必然襲取荊州! ※ 引述《chungyan.bbs@bbs.mgt.ncu.edu.tw (平行線)》之原文: 呂蒙絕不是「滿腦子的立功名」的人,看到呂蒙傳他臨死前教僕 人把國家給他的財寶全部繳回國庫,就可看出他的志向,呂蒙不 但是吳國傑出的軍事人才,他的決策也使吳國能站穩鼎足三分之 地位。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呂蒙是否「滿腦子的立功名」,我就不清楚了,但我肯定的是, 在戰術上,他是個難得的人才,在戰略水平上,他是絕對不如魯 肅的。 至於當時情勢,是否可使得吳國戰略方向逆轉,由攻荊州變成取 徐州呢? 我的答案是否定!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對吳國來說,荊州較徐州為重要,荊州不但是三國時的重 地,而且更是歷朝用兵的地方,因荊州位置,進可出兵中原,如 南北朝時的北伐,退可守著江東腹地,如南宋抗金抗蒙。吳國既 然位於江東,為了國防著想,必然地要安穩了國家安全,才能放 心攻曹魏!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地點,雖然是一樣,但背景,不太一樣。南北朝北伐當時,好像 是南盛北弱。南宋好像一直自西向東退。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第二,取得荊州較徐州為容易,吳國軍種,以水軍為主,步兵為 輔。在爭奪荊州和多次抗擊曹魏的戰例中,這個水陸協同作戰能 力是無須懷疑。但相反地,要取徐州,這個似乎是缺乏條件。 《讀史方輿紀要》曾言「得合肥則可以可西問申蔡,北向徐壽, 而爭勝於中原」,沒有合肥北伐軍必然缺乏後援,此其一。 徐州為平原地區,以步騎作戰為主導,吳國軍兵能否打敗,無論 是數量抑或質量俱強於己的騎兵呢?就歷來南攻北的戰例來看, 南軍輸多勝少,不是因無法抗拒騎兵進攻,就是缺乏後援。此其 二。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對騎兵攻勢來說,我現在還有所保留。騎兵,對「守勢」部隊, 沒有多大的優勢,要有好像呂布所領導的騎兵團,才可能有特別 的戰果。 騎兵,對於「陣地戰」的作用有限。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就算吳國當真有能力北取徐州,但吳國長期部署都是西向政策, 而曹魏也非無人,絕不能憑得一兩個重地,便把形勢轉變。若突 然轉移戰略方向,而又無長期準備下北伐,必犯兵家大忌!若吳 國北伐兵萬一有什麼不幸,大軍攻入敵國「重地」,安然退兵簡 直是不可能,那麼,七八萬大軍豈非全沒於曹魏當中,就像劉備 在夷陵之敗一樣,我想,吳國在兩害取其輕下,何必投兵於險, 倒不如完成多年心願,攻佔荊州,此其三。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所以,在出兵徐州的時候,對合肥一帶,也需要有軍事行動,以 牽制曹軍的調動。從曹軍兵力看,只要有任何戰爭,都一定需要 調動「其他地區」的守軍,才能有足夠的兵力,打擊對手:當西 方有戰事,荊州、揚州,和京城,都有所影響;從對抗關羽的調 動上,曹操,親自回師南征,另外,更加調動揚州的守軍(至少 有夏侯惇、張遼部),兗、豫兩州的部隊,也被調走。這時候的 曹營,東方的兵力看來,應少了很多。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