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TACHIBANA.bbs@csie.nctu.edu.tw (五丈大元帥武南公狼刃(男性版)), 信區: history
標  題: 再談荊州人口和兵力2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Mon Jul  6 02:59:36 1998)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phoenix
來  源: ind.ntou.edu.tw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其實,我一直都堅持一點,取荊州是正確,但問題是取荊州的方法
 是否太死板呢?孫子兵法說:「伐謀,伐交」,近代戰略家,提出
 「間接路線」。由此可見,古今中外都對戰爭有一個看法,除了戰
 場交鋒外,利用謀略和外交手段,也可完成戰略目的!那麼,當時
 的呂蒙有沒有想過除了赤裸裸的暴力外,還有否其他方法可得到荊
 州呢?老實點講,吳國來取荊州,對於和蜀漢的關係,必然大打折
 扣,若用軍事力量的方法,情形就更惡劣了,所以吳國取荊州的第
 一方案應是用謀略和外交手段達成目的。

※ 引述《chungyan.bbs@bbs.mgt.ncu.edu.tw (平行線)》之原文:
 此見我非常贊成,在關羽北攻震動華夏之際,孫吳或許和曹魏取得
 相當默契,變成魏吳聯合攻關羽,吳國有了魏不襲其後的保證後,
 才放心襲取荊州,這是出於精密的計劃,此計劃包括軍事及外交。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而次等此的方案才是軍事手段,而且用得愈少,和傷害蜀漢愈少為
 妙。但實際上,孫吳不只襲取江陵,而且更斬殺關羽。由此,劉備
 為關羽報仇和取回荊州這兩個因素下,貿然發動夷陵之戰!並造成
 蜀吳兩敗俱傷,無力爭奪中原的惡果!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蜀軍失去了兩萬部隊於夷陵。由於對夷陵之戰的資料,主要是來自
 孫吳方面,我們雖然看到在吳方將領的記載上都有殺敵的記錄,但
 當中有些資料,是容易令人有錯覺,是蜀漢的「損失很大」。

 因為記錄,分別出現是在幾個將領的傳記。他們當中,可能都是在
 描寫「同一現場」的環境。

 首先我假設劉備的進軍部隊的人數為八萬。在初期的戰爭,沒有多
 少損傷;來到秭歸的蜀軍,也已經不足八萬人,應該有一小部分,
 是留在途中,做為警備,和保護補給線,和情報線。

 然後,是劉備從秭歸向夷陵進軍的布置:前鋒的張南部,應不足一
 萬;由於先鋒遠離孫吳主力,前進到比較南方的夷道,面對孫吳主
 力的,變成是大督的馮習。從蜀軍的陣列來看,馮習部是中軍的前
 列,張南在右,黃權在左。黃權的可能位置不會是防上庸的魏軍,
 根據張大可教授的說法,是防衛襄陽方面的魏軍。雖然他有說到從
 巫山到秭歸的重點是北方,但黃權所防的,是蜀軍的側翼,屯兵地
 點,是在馬鞍山的東北,秭歸方向的東北偏東,在夷陵的北方,我
 覺得這個地點,也是有理;參考《先主傳》的「鎮北將軍黃權,督
 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這個方向,是屬防備性質,兵
 力不會太多,四五千人已屬過多;假如孫吳也能從這個方向進攻,
 就會比較合理。我是從《三國小通史》的作戰地圖加上「夷陵道」
 這個地名,所得出的結論。張教授的《小通史》,在台灣應該也有
 出版,在「總序」中,有提及這套《小通史》的前幾冊,在台灣有
 先期出版,但沒有說到整套的會不會出版。地圖是簡單的示意圖。

 從左、右兩軍來說,這兩支部隊,已經佔了近一萬五人的兵力;馮
 習部,也應有近萬人;秭歸方面的留守部隊,也需要近萬人,這是
 才是防上庸方面的主力。馮習部的北方,會是劉備的中軍,應該有
 兵力是萬多人。在中軍附近的是陳式與吳班的水軍,他們的兵力,
 也應有萬五人以上,是指兩個人的總兵力,應有一萬五千人或者以
 上,因為入蜀的先頭部隊,有四萬人,當中的主要將領,是吳班與
 馮習;如果,張南與陳式,也是這支部隊的一員,這樣他們的計算
 下,才用至少一萬五千人的說法。用於護衛中軍的側翼,也因為留
 在比較後方,提供足夠的時間能上船備戰,這樣才能提防孫吳出動
 水軍深入。

 從這簡化的布置,已經至少花掉了六七萬的兵力,已經符合蜀軍的
 總兵力。

 然後,是戰爭的過程:我認為陸遜先是督韓當與潘璋全軍攻擊馮習
 部,朱然帶領五千部眾,乘機切斷張南部的後路。由於事出突然,
 蜀軍難以抵擋,只有向後撤退,退守馬鞍山一帶;一方面,重新部
 署,也需要等候黃權部後退,和收集散兵,也可以減少接觸面,緊
 縮防線。這時候,是已經沒有辦法可以援救前鋒的張南部,因為,
 孫吳的兵多,就算是派遣水軍南下,也沒有把握可以解救張南;水
 軍能夠活動的前提,是兩岸有張南與馮習部把守,因為,孫吳的水
 軍比較厲害,如果沒有兩岸的部隊協助,蜀漢水軍應難以抵擋孫吳
 的水軍。

 然後,是吳軍攻擊馬鞍山守軍:很快就擊敗守軍,令蜀軍與黃權部
 失去聯絡。劉備退還秭歸,在沒有辦法再進軍夷陵的情況下,只有
 退回蜀境;就是留在秭歸,也容易被吳軍圍困,夷陵的平地已經被
 吳軍所佔,吳軍在水陸兩軍,都比蜀軍強大。

 這兩萬的損失,主要是:張南部,一萬;黃權部,四、五千;馮習
 部,及馬鞍山守軍,五六千人。

 夷陵之戰,沒有直接做成吳蜀「無力爭奪中原」的惡果。「諸葛亮
 北伐無功」,「孫吳無力奪壽春」,才有決定性的影響。蜀漢,亡
 於文人參軍事;孫吳,亡於暴政和內鬥。夷陵之戰,劉備的損失是
 比較大,但應沒有全軍覆滅,丟失的兵力,只應在兩萬左右。

 劉備的兵力,比較分散,沒有陸遜來得集中,在中路的部隊,是只
 有三四萬人。相反陸遜領兵五萬,除孫桓領有一軍外,其他的,都
 在陸遜手中,兵力應有五萬或者接近五萬。因為,孫桓只是官居安
 東中郎將,他的兵力,不會太多。孫吳方面,並沒有太大的損失。

 忘記了說明,孫桓應只有一千以上、三千以下;三國的校尉,有千
 人左右的兵力,後來的孫氏諸王的兵力,有三千人。同在現場的昭
 武將軍、西安鄉侯朱然,也只有五千兵力,看來,三千人的上限,
 也非常安全。所以他才會被張南部所圍,鍾會也只是用一萬人,就
 圍住了五千守軍的城。

※ 引述《chungyan.bbs@bbs.mgt.ncu.edu.tw (平行線)》之原文:
 同時若荊州為蜀漢所據很可能發展成曹魏與蜀漢兩強對峙,此情況
 下最弱的孫吳相當不利,如不能全據長江,孫吳等於對蜀漢毫無天
 險可恃,我不相信蜀漢不會打孫吳的主意。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從守備來看,單單佔有荊州,還不能成事,需要連益州也佔有,才
 算是「全據長江」。曹魏不能夠南下,是部隊不能有足夠的水路運
 兵南下,對同樣擁有長江的劉備來說,孫吳並沒有天險,曹操不急
 於東進的話,他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動用強大的艦隊東進,怎樣
 強大的孫吳水軍,也不能抵擋。

 白白放了大軍於荊州,不能調動,得荊州後的孫權,需要單獨對抗
 來自曹魏襄樊,和壽春的威脅。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其實,我覺得吳國能得到荊州控制權的利益是大於「曹魏襄樊和壽
 春的威脅」。

 因為荊州是一個重要的戰略重地。魯肅曾言此地是「帝王之資」,
 諸葛亮稱為「用武之國」。武將甘寧也向孫權提出取荊州的西進政
 策。而荊州的戰略價值,更進一步得到《讀史方輿紀要》的引證:
 「江陵的得失,南北之分合判焉,東西之強弱系焉,此有識者所必
 爭也。」可見,若孫權真是有雄圖的人,有一統天下的宏願,取戰
 略重地荊州必然是第一步。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但有沒有想到,孫權的「下一步」是什麼?

 這樣的行動,等於先需打敗劉備,然後,才和曹魏爭中原。

 魯肅、諸葛亮、周瑜、甘寧等人所說的時機,已經消失了,要爭,
 也需在劉備剛立足荊州時開始爭。

 等劉備也佔領了益州的時候,這種做法,已經不明智。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要解釋為何吳國不攻徐州,必須要從吳國的戰略計劃制定說起,吳
 國有識之士,都提出西進政策,認為必須取荊州,入兩川,並北上
 定漢中。如此才能有力抗衡北方大國。其實大家若留意一下,整條
 路線都盡量避與曹魏爭鋒,因曹魏自滅袁紹後,已成北方大國,所
 以諸葛亮和魯肅都要求自己君主,暫時避開與曹魏爭鋒。所以吳國
 不攻徐州,可謂吳國戰略計劃的第一原則!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問題是,「時間」不同了,「環境」也不同了,這吳國戰略計劃的
 「第一原則」,是否也需要修正。在荊州的,已經不是「劉表」,
 在益州,也不是「劉璋」。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