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發信人: TACHIBANA.bbs@csie.nctu.edu.tw (五丈大元帥武南公狼刃(男性版)), 信區: history
標  題: 再談荊州人口和兵力4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Mon Jul  6 03:12:32 1998)
轉信站: Lion!ccnews.nsysu!news.civil.ncku!news.csie.nctu!phoenix
來  源: ind.ntou.edu.tw

※ 引述《chungyan.bbs@bbs.mgt.ncu.edu.tw (平行線)》之原文:
 出徐州非明路,呂蒙自己就說過,打下徐州,不是問題,但曹操
 「旬日必來爭,雖七八萬人難守」點出了困難,佔了徐州的東吳
 不易補給,又無天險,其戰略價值遠不如荊州。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反而出徐州,可能才是明路。

 呂蒙等所怕的,是難以防衛徐州,其實,有徐州後,防衛更能靈
 活:曹操需要進一步加強北方的防衛。

 因為新增了青、兗防線,一定削弱了南部的兵力;曹操攻徐州,
 一定令西方,和南方的防衛兵力減少,這時候,蜀漢出漢中和荊
 州,東吳出兵壽春,曹操一定罷兵。

 如果曹操沒有更多兵力增防青兗,東吳更可以北探青州,這時候
 條件和幽州的公孫淵比較接近,可利用的價值比較高。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至於蜀吳聯軍,共同出兵曹魏這策略,就當時情況而言,是不可
 能發生。

 因關羽的北伐多少是因為荊州問題所激發,所以司馬懿說:當關
 羽得志,孫權必然不悅。因此吳國怎會配合西線的進攻呢?但這
 也不是論點所在,問題是蜀吳聯軍四路攻曹魏,這策略也不易成
 功!

 首先,蜀吳夾擊曹魏,在形勢上好像是曹魏處於劣勢,但實際上
 這種戰略夾擊,不是那麼有效。舉個戰例來講,晚明時,明朝大
 將楊鎬,分兵四路,共二十萬大軍圍攻奴爾哈赤,結果反被奴爾
 哈赤逐一擊破,以少勝多。

※ 引述《chungyan.bbs@bbs.mgt.ncu.edu.tw (平行線)》之原文:
 佩服Colin兄之史學素養。我認為關羽北進就已吃夠曹仁苦頭,
 若諸葛同時西出以當時劉備剛穩住益州亦難辦到。而張遼也足以
 讓吳國北進受阻。故若兩國合攻的發展極可能是不能動魏幾根汗
 毛。最後強了蜀漢,弱了孫吳。

 而事實上蜀、吳在234年也有一次大規模伐魏之舉,史載諸葛動
 員10萬,孫權也號稱動員10萬,這個數字是當年動員不出來的,
 結果如何?

 滿寵就擋住了孫吳大軍,而諸葛被擋在五丈原,也動不了曹魏汗
 毛,其實魏之實力是大於蜀吳總合頗多。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這個例子,好像不太好。

 一方面,奴爾哈赤帶領大部分是騎兵,明軍,也沒有二十萬,好
 像只有八九萬人、朝鮮兵萬多人,合共只有十一萬人左右。而且
 都不是精兵,集合時間也用了太久,被奴爾哈赤有所提防。

 奴爾哈赤動用出擊兵力有四五萬人,也比任何一支的明軍更多。
 總兵力,和明軍也差不多,明軍兵力最多的杜松部的,只有三萬
 人,其他三路,只有各萬多、兩萬人。

 最重要的不同,是「戰爭範圍」,非常小,四路部隊行軍地區加
 起來,可能還不及東漢的一個郡。

 如果有蜀吳聯軍四路攻曹魏的話,整個直接影響範圍有四個州,
 雍、荊、揚,和徐州。

 曹軍更可能需要動用司、兗、青,和豫州的兵力,整個範圍,是
 半個中國。

 吳軍和蜀軍,相對來說,還比較集中,曹操不論有怎樣的戰術調
 動能力,也沒有可能跑遍半個中國(長安→漢中,今陜西省;襄
 樊,今湖北省;合肥,今安徽省;徐州,今江蘇省),來逐一擊
 破吳蜀聯軍。

※ 引述《chungyan.bbs@bbs.mgt.ncu.edu.tw (平行線)》之原文:
 蜀吳所恃為其地理環境造就的天險,這又扯回原話題,吳若不全
 據長江,掌三江天險,則將何恃於魏、吳,我不認為蜀國在伐魏
 無成後不會打吳國腦筋,看看當時關羽的跋扈就知。所以呂蒙先
 發制人奪回荊州完全正確。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吳、蜀相爭,最後對兩者都沒有好處。在沒有外來的刺激下,劉
 備和孫權都非常清楚這情況,從後來,有些昏庸的孫權也知道蔣
 琬沒有攻吳之心,已經可見。

 單單關羽,也沒有辦法可以挑戰孫權,關羽的兵力,可能不足五
 萬;能用來出擊孫吳部隊,可能不足兩萬。這時候的孫權,可以
 動用的兵力,超越二十萬。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再就當時情況來講,若吳蜀聯軍一同出兵,彼此必然相距千里,
 加上,兩軍分別屬於不同集團,行軍調動上,更形困難。相反曹
 魏在己國作戰,兵力異常集中,吳蜀聯軍在此情形下從中取利,
 實在相當困難!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在這麼大面積的地區打仗,「配合」方面,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原因是每一路基本上都不需要另一路部隊的直接幫助,「各自」
 攻向不同的目標。

 不像明軍那樣,是需要「合圍」敵軍。

 在沒有把握的時候,只需要把敵軍分別釘死在今陜西、湖北、安
 徽、江蘇省自己的範圍,就已經足夠。

※ 引述《id01247@netvigator.com (Colin)》之原文:
 另外,我在上文也講過,吳國攻徐州的條件根本不足,曹魏方面
 也相當清楚這問題。所以就算吳國出兵徐州,曹魏一看便知這是
 花招,只要派一支軍,干擾吳軍的後勤,已足夠令他方寸大亂。
 如此,徐州一路軍便不能起調動敵軍作用,壽春一路軍,自然也
 難發揮作用。至於蜀漢漢中一路軍,曹魏只要堅守不出,就足以
 爭取時間集中全國精銳,擊潰最有威脅的荊州一路軍!接著,逐
 一擊破各路軍!所以蜀吳聯軍,共同出兵曹魏這策略未必真是那
 麼有效!

※ 引述《kchin@glink.net.hk (暴 民 )》之原文:
 從劉備出漢中,關羽出襄樊所見,曹操所用的兵力,也到頂點。

 如果這時候,正有兩路吳兵,攻合肥,和徐州,曹操就沒有多餘
 兵力可以集中。出徐州的兵力,可以留屯於東海、彭城、下邳一
 帶,應該已經足夠影響青、兗、豫三州;東吳的水軍,應有能力
 可到來支援。

 相對來說,曹軍比較困難出兵到徐州,吳軍的補給線上:壽春以
 東當時應沒有多少人口,從壽春來的部隊,需要很長的補給線,
 看來難以完成任務。

 如果得徐州後,所需要的兵力,為七八萬左右,從現在所見,孫
 權得荊州後,需要防備蜀漢從三峽進攻,所投入的兵力應不在此
 數之下,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這點也是呂蒙沒有想過的地方。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