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佛像 造型獨見 (2002.12.26)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中國時報藝文版 2001.12.26 北京保利博物館珍藏擷萃系列2 青州佛像 造型獨見 文╱陳希林 北京的保利博物館這次幾乎將所有館藏最菁 華全部運來台北的國立國父紀念館展覽。其中 「佛像」又為展出的三大主題之一。 大陸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金維諾,知名的佛像 藝術研究者表示佛教分由海路、陸路傳入中國 ,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在台展出的多件佛像作品當中,又以山東青 州出土的佛像為重。金維諾介紹,這些佛像一 方面 呈現了「改梵為夏」的本土化歷程,另一方面 也解答了歷史謎團,讓今人得以眼見傳說中的 「曹家樣」,並更正前人立論之誤。 上個世紀的最後幾十年間,山東的青州地區 發現了大量石造像,從正式考古發掘(如「龍 興寺」遺址以及「興國寺」的故址)及盜掘流 失等不同管道,估計共出土了近千件佛像。學 者也得以從這些佛像當中,整理出青州造像的 獨門特色。 第一個特色,就是「瑞蓮」與「翔龍」併存 的 雕飾。許多雕像帶有背屏,也就是背後一片屏 風,下方中間站著佛雕像,左右各立一個菩薩 像。各像之間可以看見飛翔的龍,口中吐著代 表祥瑞的蓮花,雕像就站在蓮花上。 代表吉祥的蓮或龍並非由青州雕像藝術家首 創,但只有這裡的藝術家們把它們放在一起。 而且大多數雕像的臉上都是笑意盈盈,同時帶 有女性慈祥與男性威嚴的感覺。 在體態上,則以藝術家曹仲達創出的風格「 曹衣出水」為代表:就像一個人身著輕薄長衫 從靜水中浮現,平滑的衣服沒有一絲縐紋,緊 密又依順地貼附在身上。 這麼迷人的曲線感覺,就是青州佛像的身形 特色。這似乎也代表青州佛像文化的交流源頭 應該來自氣候比較熱的東南亞,所以才會發展 出「曹衣出水」這樣的風格。如果來自中亞寒 冷的冬天,大概會把全身裹得緊緊的。 這些特色確實是藝術本土化的產物,依照當 地 人的理解、認識來改造佛像;並反映了佛教傳 入中國的不同路徑。換句話說從印度到中亞再 進到大陸西北,或是從東南亞經水路到山東青 州,佛像的衣服、味道一路轉換。 北朝時期的海路還算發達,東南亞的高僧沿 海岸抵青州,帶來的是衣著較少的熱帶佛像。 宋代描述的「曹家樣」是衣紋稠密重疊的造型 ,其實這是從中亞傳入大陸西北的佛像才有如 此衣著,因為當地冷,所以佛像跟人一樣必須 多穿點衣服。 這些特色也代表青州這個地方的政治遭遇。 從十六國到南朝到北朝的統治,青州都躬逢其 盛。因此當地製造的佛像就融合了南北兩地的 特色,例如早期南朝佛像的身形取自士人,所 以是餓得瘦瘦的知識份子樣式。而臉上的笑容 則取自東魏,也就是笑得很甜美,不像後來隋 唐的佛像只有含笑。 |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