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風情 盡在紋飾工藝 (2001.12.25)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中國時報藝文版 2001.12.25

青銅器風情 盡在紋飾工藝

 文/陳希林

 這麼古典莊重的青銅器,怎能想像他們也有
引領時尚潮流最尖端的過去?
                                                                                
 證據不遠,就在你我的身邊。大陸的中國社
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李學勤以我國的國立故
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央研究院史語
所等地的收藏為例,搭配目前正在台北市國父
紀念館進行的「圓明園重現台灣:石佛青銅珍
藏展」展品,揭開青銅器在它們年輕時代的熱
勁「漾」風情。
                                                                                
 這必須回到青銅器發展的第一個高峰,紀元
前十三世紀以後,也就是商代首都遷到殷的時
期。此時青銅器一改以往的古拙樸實,身上的
裝飾開始炫起來了。
                                                                                
 首先是紋飾的大變化,複層花紋(也就是紋
上有紋,骨董商稱之為「三層花」)變成時尚
主流。而且這些花紋廣泛散佈在器物的表面,
簡直是滿天花了。圖形則以神話動物為主,例
如有鳥頭虎齒鹿角的龍。
                                                                                
 史語所及故宮收藏著上個世紀廿年代由殷墟
發掘
出來的青銅器,可以清楚看見這種流行對比:
商早期的物件僅有單層、帶狀的花紋,晚期的
則有繁複、全面的紋飾。
                                                                                
 然後是種類、形制的繁複,僅一種「鼎」就
可以在方圓、腹深淺、足扁與否等方面大作文
章。在工藝上也發展出獨門絕招,例如塗錫(
使成銀白色)、嵌金或紅銅等。
                                                                                
 好日子沒多久,到了周朝重禮樂尚銘文,臉
上頑皮的笑容收起來,身上繁複的裝飾不再有
,青銅器也變得更加神聖莊重,在祭典、宴會
等愛國愛民的場合擔任服侍。
                                                                                
 在專家的眼光中,這個時期的青銅器工藝水
準簡直是退步又沒出息,花紋也呆板。不過周
朝真的「尚文」,紋飾雖然拚輸前朝,卻在青
銅器上一直刻字,為後人留下珍貴信史。

 商末青銅器的第一個高峰時期,銘文字數有
點多又不算太多,單件物品不逾五十字。西周
猛刻字,不管是冊命、祭祀、軍事、律法、契
約等都刻,而現藏故宮的毛公鼎又以四百九十
七字被人叫做第一
名。
                                                                                
 到了春秋中期,青銅器發展出生命的第二高
峰,外貌不再莊嚴凝重,花紋更自由,更平易
近人(不像第一高峰期的神鬼花紋)。代表性
的器物可以在史博館藏有並展出的新鄭大墓相
關器物當中看見。
                                                                                
 龍蛇交纏而圖形自成單元的「蟠螭紋」,或
者較細的「蟠虺紋」,就在此時發展出圖案化
的內容,也沒什麼
神秘崇拜的氣味,還有流雲般的花紋(有人認
為這是乘雲升天的神仙思想),反正就是畫成
美美的圖形就好了。
                                                                                
 工藝也更多樣化,在「圓明園重現台灣」特
展當中可見到此時期的壺等器物,嵌紅銅、錯
金銀,或以尖銳器物刻花紋。銘文也美術化了
,文字變成裝
飾的一部分。在日常用途上,人人都捧著銅鏡
思索自己如何更美。
                                                                                
 正如現在的飆什麼都會很快過去,青銅器的
狂飆日子到了東漢以後變得屈指可數。此時瓷
器大流行,比青銅器便宜又好用。幸好,還有
爭氣的小銅鏡,默默持續照映中華民族的面龐
達千年之久。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