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蒐羅珍寶 懸疑刺激 (2001.12.22)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2001.12.22

保利蒐羅珍寶 懸疑刺激

 陳希林╱特稿

 隱藏實力,放假空氣,探敵虛實,迅速狠招
,一擊中的;北京保利博物館取得文物的過程
,宛若偵探情節般懸疑刺激。
                                                                                
 廿世紀的最後一年,保利博物館的研究人員
在香港看見了一件西周時期的鼎。鼎壁厚實,
造型優美,壁身環繞著九隻鳳。研究人員相信
這件物品為真,下個問題就是價錢了。
                                                                                
 文物購藏的原則-隱藏實力,就此展開運用
。研究工作者隱約覺得壁身上應該刻有銘文,
骨董商一面強力促銷,一面指著器底刮擦的痕
跡說,前人找銘文找到把內部的銅質都刮出來
了,這件祭祀用的禮器不可能有銘文。
                                                                                
 曾任上海博物館館長的馬承源回憶這段經驗
時說,器壁的鏽並不算厚,但是骨董商找錯了
地方。帶回上海研究之後,研究者在距離兩個
「耳」的中間處找到幾個淺痕,消失了千年的
銘文出現了。
                                                                                
 此時必須運用下一個原則-狠招快出。保利
博物館館長助理蔣迎春說,青銅器上的每一個
銘文,至少可以為該器物增添一萬港幣的價額
上。這件青銅器的銘文共有六個字,大意是說
周王製作這個祭祀用的鼎,放在左邊(彝左守
)。
                                                                                
 這六個字增添的價額不是港幣六萬,而是整
個器物的三倍,理由是這是一件國王的器物,
只可惜骨董商找不到這幾個字。蔣迎春說:「
他(商人)出價,我們連還價都沒有就買了。
」
                                                                                
 「放假空氣」也是另一個常見的招數。保利
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神面卣」本來有多方爭購
,最後由日本藏家得手。保利博物館本來以為
自己永遠失去購藏這件作品的機會了。
                                                                                
 參與競標的歐洲藏家心有不甘,放假空氣說
該件物品是假貨,理由是器形詭譎奇幻,象頭
貘面兼有,是前所未見。保利的專家則評估這
是一件「開門貨」,也就是明顯如開門見山之
真貨。
                                                                                
 日本藏家擋不住假貨之流言,原貨退還出賣
人。出賣人的信譽也幾乎因此掃地,在心有不
甘的情況下拿到英國劍橋大學進行年代測定。
科學家在提把的地方鑽了個洞(參觀者可以輕
易看見),又在器底鑽洞取出當時的「範心」
,也就是陶土。年代測定的結果與保利專家的
見解相符。
                                                                                
 在這個時點,蔣迎春說一定要奉行另一個原
則:盯上目標之後當機立斷,以免錯失良機。
年代測定的結果被保利知悉,立即透過蔣迎春
形容的「友好協商」程序買入。先前一個日本
人欲以五倍價額向保利購買未果,放假空氣的
歐洲買家也在參觀保利博物館之後承認自己「
錯過了一件好東西」。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對藝術品交易來
說一點也沒錯。除了前述找不到銘文的西周時
期鼎,另一件在比利時購得的獸面紋也是如此
。
                                                                                
 蔣迎春說,這個獸面紋在歐洲六十年,沒人
見過其上有銘文。銘文既為當時流傳至今唯一
的信史,有無銘文就顯得極為重要。他認為骨
董商或者看重器形,或者強調其藝術性,但在
學術的研究上未能勝出,不知何時期的器物會
在何處刻有銘文,則需要深厚的學術研究了。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