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讀經班共筆]雜阿含卷二十一經文568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導讀:David

主持:Cathy

出席:caren, Cathy, donut, freddy, grace, jeroci [按字母順序排列]

紀錄:belle

[568經 背景解說]

「正受」、「三昧」跟「定」其實是這次的主題。「入滅正受」就是「滅盡定」的意思。也
就是說,超過「四禪、八定」的「滅盡定」,能夠證得涅槃的定。阿羅漢或佛在入滅的時候
,他們先入「滅盡定」,然後才圓寂。甚至一般來說,活著的時候,「滅盡定」是可以「進
」、可以「出」的。我們可以「『進』滅盡定」,甚至還可以可以「出」滅盡的這個三昧。



Q1 本來以為「入滅」就是死掉,但是經文後面又有「出滅」,所以,「入滅」就不是死掉
。那麼,「入滅」跟「出滅」是什麼意思?


Ans. 「入滅盡定」就是「解脫的這個定境」,「滅盡定」。「滅盡定」是一個詞,也就是
「入滅正受」,或者「入滅的三昧」。當你證得「滅盡定」這個境界後,你發現所有一切都
是虛幻,時、空間都不存在,一切都是「苦、空、無常、非我」,你發現可以掙脫開「十二
因緣」的鎖鏈。但是,你要回到人間來呢,你還是要「出」這個定,「出」這個三昧。所以
,「滅盡定」是可以「進」、可以「出」的。

Q2. 如果阿羅漢取了涅槃,永遠待在那個境界,從世俗的觀念,他算是存在還是不存在?


Ans. 佛陀說這叫做「十四無記」,十四無記之一,就是佛或阿羅漢[證]得了之後是有還是
無[是無記]。如果說,我們今天有一個主體叫做「佛」,有一個人叫做「佛」、「阿羅漢」
,那他才有他的存在或不存在的問題。可是,今天真正取涅槃的人,他已經沒有我的概念了
、已經超越這個概念了。這一方面非常非常難以理解,一方面也是不能回答。而且,就佛陀
的說法,如果我們沒有深入的話,了解這個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變成十四無記其中之一。


再提醒一點,「十四無記」在阿羅漢有或無這一點,死後有或無這一點,也不是說不能談,
只是談的觀點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在證得涅槃前,談的都是「你是xx」,「我是xx」,但
是對於證得、入滅的人[來說],他已超越自我主體,一切現象是十二因緣的生滅。更進一步
,像《地藏經》說的,對地藏菩薩而言,釋迦牟尼佛也是,山林川源河池泉井都可以是他的
分身。


[經文解說與討論]

「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應該是針對打坐的狀況之下。這邊「出息」、「入息」其實就
是在練安般法門,數息法門,氣息出、氣息進。


「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我們一般可能以為說,「口行」或「口業」是要透
過嘴巴說出來,但是其實這邊指出,只要動念頭,「有覺有觀」,譬如說打字好了,我們用
打字的,筆戰到處都是,但是我們嘴巴沒有說一句話,這也是「口行」。那在打坐的時候,
大家應該也都有經驗,外面看起來很靜,內心亂哄哄的,跟在做奧運比賽一樣。在這時候,
這些「有覺有觀」很大部份是屬於「口行」、「口業」。「身、口、意」的「口」不只是嘴
巴說的「口」,包含一些以前以為是「意」的部份,其實也都是跟「口」有關。


「若人捨身時  彼身屍臥地  棄於丘?間  無心如木石
      壽暖及與識  捨身時俱捨  彼身棄?間  無心如木石」:

今天沒有命了,「捨身」,跟一個屍體一樣,丟棄在墳墓、山丘啊,也就沒有心了,就跟木
頭、石頭一樣。
從佛經的角度來看,或從印度當時的理解來看,人的生命是由「壽」、「煖」還有「識」因
緣和合而有的。
「壽」的話,就是「壽命」,時間上的一個延續。「識」的話,世俗的看法,就是神識(自
以為的主宰)。
當我們死的時候,我們的「煖」會喪失,體溫會喪失,正常體溫會變成沒有任何體溫。「壽
」的話,就是我們的壽命已經終結了。「識」的話,諸識分散。


「滅盡定」和「死了」有何不同?簡單講,如果死了的話,諸根就會壞,也就是說,死了以
後,你的嘴巴、鼻子、耳朵就開始腐爛了。但是入了「滅盡定」的人,如果還沒有取涅槃的
話,他是「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也就是說,不會入了「滅盡定」
,就把他的生命給捨掉了,他只是把身口意熄滅,沒有身體的造作、沒有嘴巴講話的造作、
沒有意識的造作,但是他的壽命還是在。


「入滅正受。不言。我入滅正受。我當入滅正受。然先作如是漸息方便。如先方便。向入正
受。」意思是說,要入「滅盡定」的時候,不會說,「我」這個人要入滅盡定,「我」應該
要入滅盡定了。要入「滅盡定」,原則上,是沒有「我見」的。所以,如果「我」還想著「
我」叫做XX,那「我的」下一個目標是要入「滅盡定」,那這功力就是還沒到「滅盡定」的
功力。「滅盡定」是自然發生的,先前已經有做過一些方便,譬如說,由於先前的修習,修
學過什麼是「苦」、什麼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對「苦、集、滅、道」
都有修習、證知、有觀進去。隨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加上之前修習、安排的方便,
就會「自然地」進入「滅盡定」。但是,這個時候,並沒有一個「我」的主體,因為只要有
「我」的主體意識,就沒有辦法證入「滅盡定」,而是很自然由於先前的安排就進入「滅盡
定」。


進入「滅盡定」後,身、口、意,何者先滅?入「滅盡定」是先沒有嘴巴的造作,接下來沒
有身行,再接下來沒有意念的造作。之前提到,二禪以上已經不是「有覺有觀」,二禪以上
就沒有口業的造作。簡單講,「二禪」的人,身體還是會繼續造作的,但是更上一層樓後會
發現,連呼吸都沒有了。連呼吸都沒有,前一段有提到:「出息入息。名為身行。」連呼吸
都沒有了,那代表已經沒有身行了,你的身行已經完全不再動了,但還是有些溫暖。而且,
這時候也不是用「你」「我」來表示,已經沒有一個意業的主體存在了。


這篇所談的行,不單只是廣泛的「身語意」,還包括我們平時如何在修習正法時保有正知正
念。所以才會說:「入滅正受時。先滅何法。」你要入定時,是先在身行口行意行上由覺入
空。


進「滅盡定」後,如何「『出』滅進定」?這邊的作法不是:「我XX」要出滅盡定,而是說
,先前已經做過一些方便,或是安排護關的人搖磬,聽到了引磬,就會出定。那用實際的例
子來說的話,那時廣欽老和尚可能就是因為沒有事先安排方便,所以如果沒有弘一大師去敲
磬把他叫回來的話,那他可能就直接圓寂了。另一個例子是,諸佛在剛證道的時候,因為已
經沒有我見了,所以,他們要不要繼續留在人世,都沒有差別。當時釋迦牟尼佛證道時,他
也沒有說一定要留在人世,他可以當場滅度。


出滅盡定時,是身行、口行、意行何者先起?意行先起,接下來是身行,然後才是口行。意
行先起,這應該是蠻直覺的,就是說,要出滅盡定,一開始當然是會有念頭,念頭就出現了
。接下來是身行,會開始呼吸了,最後口行,有講話、打字之類的造作。總之,身體、呼吸
先恢復,才能打字嘛。


「入滅正受者。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涅
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佛經裡有個譬喻是說,生死之流,我們一般人就隨著流水,飄
東飄西。要到此岸到彼岸的話,要順涅槃流,而非生死流,生死流的相反就是涅槃流。一般
人都是順著生死流,這也就是為什麼「初果」叫做「入流」,入涅槃流。入了涅槃流,遲早
會入涅槃,只是可能在中間會被卡住啊,或者是動作比較慢,但遲早有一天會入涅槃。


「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在「滅盡定」當中的時候,有什麼「觸」?「觸」是十二因緣
中的「觸」。這裡的回答是「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理論上,在「滅盡定」的境界
時,沒有了「行」而不會完成十二因緣。有「觸」的話,也是「觸不動、無相、無所有」,
沒有東西的。不過,這部份不是很確定,因為我們都沒有證過。


入滅盡定時,是用何種方法?是在做什麼事?答案是:「長者,這你一開始就應該要問了吧
!怎麼現在才問?」「『進』滅盡定」時,當然在「止」在「觀」,就是用「止觀」的方法
,才進入「滅盡定」。


[經文問題、心得、實修問題與討論]

大正藏有標「浚輸」在某些版本是作「後輪」?
   1.「浚輸」,就像在水道裡輸送,一路輸送過去。經裡蠻常引用這個字的。倒是可以到
CBETA測一下。

2. 提到「後輪」的這個版本,感覺起來比較不一樣?還是以前的人筆誤?為這邊是不同版
本的傳抄,可能會抄錯。「後輪」,聽起來,好像比較沒有關係?舉例一個例子,「無我相
、無人相、無眾生相」,在某些版本是「無我想、無人想、無眾生想」。那這只是不同時代
,用字習慣不同。其實,這幾篇經文也有這個議題,「相」,在其它版本,也可以看到是「
想」,或者「想」,在其它版本是「相」。


caren心得分享。我讀這篇的心得是,這篇像是小學弟向學長請教入定的方法,就是怎麼修
,就是從平常的身、語、意,到真正坐下來入定之後,然後就會依次滅掉XX等,等到出定之
後,又會依次滅掉XX。由於「入」、「出」之間都很專心實修,所以,才在後面提到「順趣
XX」,就是很專心致意的在做功課。當然,這整個包括「止觀」。


「觀」的問題:觀想都說要觀得很仔細、很清楚,就像釋迦牟尼佛說好像見到他本人在前面
一樣,如何知道我觀的正不正確?
Ans: 如果要就印證的角度來說的話,經典裡有提到,如果修到貪、嗔、癡增長、我慢增長
,那就是修偏了。今天,如果我觀釋迦牟尼佛就站在我前面,諸大菩薩我也都觀到了,例如
,目前有許多神棍都是這樣說,可是結果是我的貪、嗔、癡很明顯地增加了,我的我慢越來
越增長:今天只有我才能度你們;我要度誰就度誰;誰太混了,我就不度你了。這樣子的話
,很可能就是修偏差了。「觀」,只要不會讓你心起恐怖、有負面的感覺,基本上是正向的
。


觀身體的作用為何?
如果只有「觀」的話,那醫生天天在解剖身體,就可以證道了,但是醫生沒有止。所以,佛
教修行中「止」和「觀」是一體的。一開始在「觀」的時候,還是根據我們自己的想像。但
「觀」的過程當中,由於你心繫一處,像前一經說的,不會輪轉五道,只有一個念頭,都在
方法上,也就能夠漸漸進入定境,漸漸止息。進入「止」後,「觀」的過程又會越來越微細
、越來越徹底。這個時候就不只是想像,就會真正觀察到身體的部份,就好像你有天眼一樣
,直接就看到了,而不只是說我想像我會看到。在這當中,不管是「止」或「觀」,你的念
頭會越來越細微,雜念會漸漸消失。這樣子的話,才可能有進一步的作用。
在行住坐臥都可以進行止觀。「止息」部份,可能比較是在「坐」時較能著力,就是你要打
坐的時候。「觀」的話,日常生活中也都可以觀。這個,大家可以參考蔡老師的文章〈四念
處〉[參見buda_help版]。caren 之前問過蔡老師,「四念處」一開始可以選擇一個去「觀
」,通常「觀身[不淨]」是比較方便的。不管「觀身」或「觀受」,你的感官會有種放大的
感覺,之後就是個人的體驗。
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訓練耶。如果日常生活就一直就有訓練,那麼,打坐時的調伏時間就
會縮短。就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每日定課部份:cathy 提議,不管是誦經、持咒、打坐、止觀等等,希望我們在讀經的基礎
上,在實修上也能夠盡量做到。因此也希望同學們舉例目前修行的日課:
David日課:每天早上簡單的拜懺,工作時盡量不起貪嗔癡,這其實不容易。最後,回家後
睡覺前,會再簡單打坐。另外,過去這陣子,對我幫助最多的是持「八關齋戒」,在六齋日
或十齋日持齋戒。這不是說事相上的幫助,而是在訓練心力上的幫助。因為在持齋戒的時候
,你不會去看電視、吃零食,試著念念遠離貪嗔癡。就我們的程度,不可能完全做到像阿羅
漢那樣,但功不堂捐,只要一天、兩天,就會發現效果。
caren提問在持八關齋戒時,不適合跟家人講話,那要如何落實? David分享:持八關齋戒,
嚴格說來,就跟阿羅漢一樣,是以阿羅漢為效法對象,然後念念都在修學佛法上。但是,其
實,在一天之內,如果念念都遠離貪嗔癡的話,也就相當於在修學佛法了。至於說跟家人聊
天,如果跟家人聊天也都是還在觀照、遠離貪嗔癡,那麼這也是學習佛法。
嚴格說來,持「八關齋戒」,可以講話。但所講的話不離佛語,不離佛法。主要因為八關齋
戒是效法阿羅漢,所以,這一天的行為是類似阿羅漢。
「過午不食」是印度當時修行人的習俗。所以,相對之下,雖然說有人對「12點整後不吃飯
」非常在意,甚至以為八關齋戒,就是過午不食。但是,實際上「過午不食」反而只是一個
事相,只是不吃零食,真正的重點是如何讓我們念念都離貪嗔癡。這部份是最核心、最難、
最容易被曲解,或最容易被找藉口,所以,通常法師們才不公開作比較寬鬆的解釋。
八關齋戒的內容,如果有問題,大家可以回去查一下,buda_help應該都有。


同學間定課叮嚀:如果有自己的拜懺也可以,如果沒有自己的定課,那就依照BudaXfile版
上的拜懺儀軌,每天拜懺十五分鐘。下週可線上心得分享或提問等。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