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4_-晡利多品持齋經(第202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於東園鹿子母堂。

爾時,鹿子母毘舍佉平旦沐浴,著白淨衣,將子婦等眷屬圍繞,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住一面。世尊問曰:「居士婦!今沐浴耶?」

答曰:「世尊!我今持齋。善逝!我今持齋。」

世尊問曰:「居士婦!今持何等齋耶?齋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放牛兒齋,二者尼揵齋,三者聖八支。居士婦!云何名為放牛兒齋?若放牛兒朝放澤中,晡收還村,彼還村時,作如是念:『我今日在此處放牛,明日當在彼處放牛。我今日在此處飲牛,明日當在彼處飲牛。我牛今在此處宿止,明日當在彼處宿止。』居士婦!如是有人若持齋時,作是思惟:『我今日食如此之食,明日當食如彼食也。我今日飲如此之飲,明日當飲如彼飲也。我今含消如此含消,明當含消如彼含消。』其人於此晝夜樂著欲過,是謂名曰放牛兒齋。若如是持放牛兒齋者,不獲大利,不得大果,無大功德,不得廣布。

「居士婦!云何名為尼揵齋耶?若有出家學尼揵者,彼勸人曰:『汝於東方過百由延外有眾生者,擁護彼故,棄捨刀杖,如是南方、西方、北方過百由延外有眾生者,擁護彼故,棄捨刀杖,是為彼勸進人。或有想護眾生,或無想不護眾生,汝當十五日說從解脫時,脫衣裸形,東向住立,作如是說:「我無父母,非父母有,我無妻子,非妻子有,我無奴婢,非奴婢主。」』居士婦!彼欲勸進於真諦語,而反勸進虛妄之言,彼人日日見其父母,便作此念:『是我父母。』父母日日見其兒子,亦作此念:『是我兒子。』彼見妻子,而作此念:『是我妻子。』妻子見彼,亦作此念:『是我尊長。』彼見奴婢,復作此念:『是我奴婢。』奴婢見彼,亦作此念:『是我大家。』彼用此欲,不與而用,非是與用,是謂名曰尼揵齋也。若如是持尼揵齋者,不獲大利,不得大果,無大功德,不得廣布。

「居士婦!云何名為聖八支[*]齋?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作是思惟:『阿羅漢真人盡形壽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彼於殺生淨除其心,我亦盡形壽離殺、斷殺,棄捨刀杖,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我於殺生淨除其心,我以此支[*]於阿羅漢[*]等同無異。』是故說齋。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作是思惟:『阿羅漢[*]真人盡形壽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心樂放捨,歡喜無吝,不望其報,不以盜覆心,能自制己。彼於不與取淨除其心,我亦盡形壽離不與取、斷不與取,與而後取,樂於與取,常好布施,心樂放捨,歡喜無吝,不望其報,不以盜覆心,能自制己。我於不與取淨除其心,我以此支[*]於阿羅漢[*]等同無異。』是故說齋。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作是思惟:『阿羅漢[*]真人盡形壽離非梵行、斷非梵行,修行梵行,至誠心淨,行無臭穢,離欲斷婬。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我於此日此夜離非梵行、斷非梵行,修行梵行,至誠心淨,行無臭穢,離欲斷婬。我於非梵行淨除其心,我以此支[*]於阿羅漢[*]等同無異。』是故說齋。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作是思惟:『阿羅漢[*]真人盡形壽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為人所信,不欺世間。彼於妄言淨除其心,我亦盡形壽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住真諦,為人所信,不欺世間。我於妄言淨除其心,我以此支[*]於阿羅漢[*]等同無異。』是故說齋。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作是思惟:『阿羅漢[*]真人盡形壽離酒放逸、斷酒放逸。彼於酒放逸淨除其心,我亦盡形壽離酒放逸、斷酒放逸。我於酒放逸淨除其心,我以此支[*]於阿羅漢[*]等同無異。』是故說齋。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作是思惟:『阿羅漢[*]真人盡形壽離高廣大床、斷高廣大床,樂下坐臥,或床或敷草。彼於高廣大床淨除其心,我於此日此夜離高廣大床、斷高廣大床,樂下坐臥,或床或敷草。我於高廣大床淨除其心,我以此支[*]於阿羅漢[*]等同無異。』是故說齋。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作是思惟:『阿羅漢[*]真人盡形壽離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觀聽,斷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觀聽。彼於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觀聽淨除其心。我於此日此夜離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觀聽,斷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觀聽。我於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倡伎[*]及往觀聽淨除其心,我以此支[*]於阿羅漢[*]等同無異。』是故說齋。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作是思惟:『阿羅漢[*]真人盡形壽離非時食、斷非時食、一食,不夜食、樂於時食。彼於非時食淨除其心,我於此日此夜離非時食、斷非時食、一食,不夜食、樂於時食。我於非時食淨除其心,我以此支[*]於阿羅漢[*]等同無異。』是故說齋。

「彼住此聖八支[*]齋已,於上當復修習五法。云何為五?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如來:『彼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作如是憶念如來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如來故,心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譬若如人,頭有垢膩,因膏澤、暖[*]湯、人力、洗沐故,彼便得淨。如是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如來:『彼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作如是憶念如來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如來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是謂多聞聖弟子持梵齋,梵共會,因梵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於法:『此法世尊善說,究竟,恒不變易,正智所知,正智所見,正智所覺。』彼作如是憶念法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於法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猶人身有垢膩不淨,因麩、澡豆、暖[*]湯、人力,極洗浴故,身便得淨。如是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於法:『此法世尊善說,究竟,恒不變易,正智所知,正智所見,正智所覺。』彼作如是憶念法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於法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是謂多聞聖弟子持法齋,法共會,因法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於眾:『世尊弟子眾善趣向質直,行要行趣,如來眾中實有阿羅漢[*]真人趣、阿羅漢[*]果證、阿那含趣、阿那含果證、斯陀含趣、斯陀含果證、須陀洹趣、須陀洹果證,是為四雙人八輩聖士。是謂世尊弟子眾,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可呼、可請、可供養、可奉事、可敬重,則為天人良福之田。』彼作如是憶念眾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於眾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猶如人衣有垢膩不淨,因灰、皂莢、澡豆、湯水、人力浣故,彼便得淨。如是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於眾:『世尊弟子眾善趣向質直,行要行趣,如來眾中實有阿羅漢[*]真人趣、阿羅漢[*]果證、阿那含趣、阿那含果證、斯陀含趣、斯陀含果證、須陀洹趣、須陀洹果證,是為四雙人八輩聖士。是謂世尊弟子眾,成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可呼、可請、可供養、可奉事、可敬重,則為天人良福之田。』彼作如是憶念眾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於眾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是謂多聞聖弟子持眾齋,眾共會,因眾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自戒:『不缺不穿,無穢無污,極廣極大,不望其報,智者稱譽,善具善趣,善受善持。』彼作如是憶念自戒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於戒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猶若如鏡,生垢不明,因石磨鋥瑩,由人力治,便得明淨。如是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自戒:『不缺不穿,無穢無污,極廣極大,不望其報,智者稱譽,善具善趣,善受善持。』彼作如是憶念自戒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於戒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是謂多聞聖弟子持戒齋,戒共會,因戒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復次,居士婦!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諸天:『實有四王天,彼天若成就信,於此命終,得生彼間,我亦有彼信。彼天若成就戒、聞、施、慧,於此命終,得生彼間,我亦有彼慧。實有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樂天,彼天若成就信,於此命終,得生彼間,我亦有彼信。彼天若成就戒、聞、施、慧,於此命終,得生彼間,我亦有彼慧。』彼作如是憶念已,及諸天信、戒、聞、施、慧。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居士婦,多聞聖弟子緣諸天故,心靖[*]得喜。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猶如上色金,生垢不淨,因火橐椎赤土、人力,磨拭瑩治,便得明淨。如是多聞聖弟子若持齋時,憶念諸天:『實有四王天,彼天若成就信,於此命終,得生彼間,我亦有彼信。彼天若成就戒、聞、施、慧,於此命終,得生彼間,我亦有彼慧。實有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樂天,彼天若成就信,於此命終,得生彼間,我亦有彼信。彼天若成就戒、聞、施、慧,於此命終,得生彼間,我亦有彼慧。』彼作如是憶念已,及諸天信、戒、聞、施、慧,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居士婦!若行如是聖八支齋,若有十六大國,謂一者鴦迦,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薩羅,五者拘樓,六者般闍羅,七者阿攝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跋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羅,十三蘇摩,十四蘇羅吒,十五喻尼,十六劍浮。此諸國中所有錢寶、金、銀、摩尼、真珠、琉璃、壞、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馬瑙、蝳蝐、赤石、琁珠,設使有人於中作王,隨用自在者,彼一切皆持聖八支齋,不直十六分。

「居士婦!我因此故說,人王者不如天樂。若人五十歲是四王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五百歲是四王天壽。居士婦!必有是處,若族姓男、族姓女持聖八支齋,身壞命終,生四王天中。居士婦!我因此故說,人王者不如天樂。若人百歲是三十三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千歲是三十三天壽。居士婦!必有是處,若族姓男、族姓女持聖八支齋,身壞命終,生三十三天中。

「居士婦!我因此故說,人王者不如天樂。若人二百歲是焰摩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二千歲是焰摩天壽。居士婦!必有是處,若族姓男、族姓女持聖八支齋,身壞命終,生焰摩天中。居士婦!我因此故說,人王者不如天樂。若人四百歲是兜率陀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四千歲是兜率陀天壽。居士婦!必有是處,若族姓男、族姓女持聖八支齋,身壞命終,生兜率陀[*]天中。

「居士婦!我因此故說,人王者不如天樂。若人八百歲是化樂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八千歲是化樂天壽。居士婦!必有是處,若族姓男、族姓女持聖八支齋,身壞命終,生化樂天中。居士婦!我因此故說,人王者不如天樂。若人千六百歲是他化樂天一晝一夜,如是三十晝夜為一月,十二月為一歲,如此萬六千歲是他化樂天壽。居士婦!必有是處,若族姓男、族姓女持聖八支齋,身壞命終,生他化樂天中。」

於是,鹿子母毘舍佉叉手向佛,白曰:「世尊!聖八支齋甚奇!甚特!大利大果,有大功德,有大廣布。世尊!我從今始,自盡形壽持聖八支齋,隨其事力,布施修福。」

於是,鹿子母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

佛說如是。鹿子母毘舍佉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持齋經第一竟(四千四十九字)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中阿含」三字。

「品第三」,大正藏原為「品」,宋、元二本作「品第三」,明本作「品第十七」,今依據宋、元二本改作「品第三」。

「鞞」,大正藏原為「隨」,今依據明本改作「鞞」。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鹿子母毘舍佉」,巴利本作 Visākhā Migaramātā。

「支」,宋本作「枝」。[*]

「當」,大正藏原為「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當」。

大正藏在「持」字之後有一「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主」,大正藏原為「生」,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主」。

「欲」,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高麗藏補上。

「漢」,大正藏原為「訶」,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漢」。[*]

大正藏在「我」字之後有一「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而」,宋、元、明三本作「其」。

「伎」,元、明二本作「妓」。[*]

「住」,大正藏原為「往」,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住」。

「所」,明本作「我」。

「伺」,宋本作「思」。[*]

「靖」,宋、元、明三本作「靜」。[*]

「知見」,大正藏原為「見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知見」。[*]

「便」,大正藏原為「穢」,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便」。

「陀」,大正藏原為「哆」,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陀」。

「橐」,大正藏原為「排」,元本作「橐」,明本作「橐」及「韛」,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橐」。

「鉗」,大正藏原為「鉆」,今依據明本改作「鉗」。

「陀」,大正藏原為「多」,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陀」。

「迦」,宋、元、明三本作「伽」。[*]

「鴦迦」,巴利本作 Aṅga。

「摩竭陀」,巴利本作 Magadha。

「迦尸」,巴利本作 Kāsi。

「拘薩羅」,巴利本作 Kosala。

「拘樓」,巴利本作 Kuru。

「般闍羅」,巴利本作 Pañcāala。

「貝」,宋本作「見」,元、明二本作「月」。

「阿攝貝」,巴利本作 Assaka。

「阿和檀提」,巴利本作 Avanti。

「枝提」,巴利本作 Ceti。

「跋耆」,巴利本作 Vajji。

「跋蹉」,巴利本作 Vaṃsa。

「蘇羅吒」,巴利本作 Sūrasena。

「喻」,宋、元、明三本作「喻」。

「劍浮」,巴利本作 Kamboja。

「壞」,宋本作「儴」,元、明二本作「蠰」。

「伽」,宋本作「佉」。

宋、元、明三本無「鞞」字。

「蝐」,大正藏原為「蜎」,今依據高麗藏改作「蝐」。

「琁」,大正藏原為「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琁」。

「皆」,大正藏原為「比丘」,宋本作「比」,元、明二本作「皆」,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皆」。。

「四王天」,巴利本作 Cātummahārājikā devā。

「王天」,大正藏原為「天王」,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王天」。

「三十三天」,巴利本作 Tāvatiṃsā devā。

「持」,宋、元、明三本作「持於」。

「化樂天」,巴利本作 Paranimmitavasavatti devā。

大正藏無「善受」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大正藏在「首」字之後有「稽首」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明本無「持齋經第一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四千四十九字」六字。

[註解]

十經:卷五十五第202經至卷五十八第211經,計有:持齋經、晡利多經、羅摩經、五下分結經、心穢經、箭毛經、箭毛經、鞞摩那修經、法樂比丘尼經、大拘絺羅經,共十經。

八支齋:效法阿羅漢無貪、瞋、癡,戒除「殺生、偷盜、淫欲、妄語、飲酒、塗香歌舞、坐臥高廣大床、非時食」。又譯為「八關齋」。

由延:長度單位,帝王一天行軍的里程,約七、八公里。另譯作「由旬」。

彼欲勸進於真諦語,而反勸進虛妄之言:他們想要勸導修行於真理,但卻勸導修行於虛假的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當他們應該被勸導為真實的時,那時,他們勸導妄語,我說,這是屬於他的妄語。」

大家:世家望族,此處指奴婢所事奉的主人家。

彼用此欲,不與而用,非是與用:他做這樣的欲行(卻自稱不做欲行),沒有經過同意而做,不是經過同意而做。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當那夜過後,他吃未被給予的食物,我說,這是屬於他的未給予而取。」

盡形壽:終身;一輩子。

靖:安定。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三種齋

世俗的齋(放牛兒齋),只是規劃、安排飲食。

外道的齋(尼揵齋),是說偉大的空話,不能導致身口意的解脫。

佛教的齋(八支齋),是效法阿羅漢、不隨貪瞋癡,也是在家人解脫的練習。

  • 五種念

持八關齋戒時,也可以搭配五念:

  1. 念佛,如洗頭;
  2. 念法,如洗身;
  3. 念僧,如洗衣;
  4. 念戒,如磨鏡;
  5. 念天,如煉金。

本經列舉的是六念中的前五念,實修上也可以六念或十念的任何一念來修行,修行的結果則是達成「七覺支」(覺悟的七個要素)。以「念佛」為例:

  • 念覺支:憶念如來:『彼世尊、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
  • 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彼作如是憶念如來已,若有惡伺,彼便得滅,所有穢污惡不善法,彼亦得滅。
  • 喜覺支:多聞聖弟子緣如來故,心靖得喜。

本經是佛陀對第一次聽聞八關齋戒的在家女眾的開示,因此沒有提到進一步的「猗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有興趣瞭解更完整次第的同學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1經

  • 生活中的修行

許多人常表示沒有時間修行,轉眼間一個月、一年、多年就過去了,修行仍無進展。

齋日則每月都有,嘗試在一日一夜的生活中效法阿羅漢,修一日就有一日的修行。

在齋日善攝根門,學習六根緣六境時不起貪瞋癡,在禪七等精進禪修的機會時,也才能夠較快地收攝心念,念頭不到處亂跑,而從止觀中獲得利益。

藉由八關齋戒或是五念(六念、十念)的修行,沒時間的在家人也能有時間修行,而不虛度光陰。

  • 「盡形壽」或「此日此夜」

八關齋戒當中有的戒條是「我亦盡形壽」持守、有的戒條是「我於此日此夜」持守,有何差別?

這是因為持八關齋戒的修行者要有持五戒的基礎,而五戒是盡形壽持守的,因此五戒已有的戒條即盡形壽持守,五戒沒有規定的部分,則是在持八關齋戒的這一日一夜持守。

[進階辨正]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