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_1_-根本分別品分別六處經(第163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法,初妙、中妙、竟亦妙,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謂分別六處經。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唯當受教。」

佛言:「汝等六處當知內也,六更樂處當知內,十八意行當知內,三十六刀當知內,於中斷彼成就是,無量說法當知內,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是謂分別六處經事。

六入處

「六處當知內者,此何因說?謂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六處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六觸

「六更樂處當知內者,此何因說?謂眼更樂為見色,耳更樂為聞聲,鼻更樂為嗅香,舌更樂為嘗味,身更樂為覺觸,意更樂為知法,六更樂處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十八意行

「十八意行當知內者,此何因說?比丘者,眼見色已,分別色喜住,分別色憂住,分別色捨住,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分別法喜住,分別法憂住,分別法捨住,是謂分別六喜、分別六憂、分別六捨,總說十八意行,十八意行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三十六刀

「三十六刀當知內者,此何因說?有六喜依著,有六喜依無欲,有六憂依著,有六憂依無欲,有六捨依著,有六捨依無欲。

「云何六喜依著?云何六喜依無欲?眼見色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喜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著。云何喜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喜,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喜依著?意知法可喜、意念、愛法、欲相應樂,未得者欲得,已得者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著。云何喜依無欲?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生喜,如是喜,是謂喜依無欲。

「云何六憂依著?云何六憂依無欲?眼見色已生憂,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憂依著?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過去、散壞、滅、變易、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著。云何憂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作是念:『我何時彼處成就遊,謂:處諸聖人成就遊。』是為上具觸願恐怖,知苦憂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憂,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憂依著?意知法可喜、意念、愛法、欲相應樂,未得者不得,已得者過去、散壞、滅、變易、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著。云何憂依無欲?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作是念:『我何時彼處成就遊?謂:處諸聖人成就遊。』是為上具觸願恐怖,知苦憂生憂。如是憂,是謂憂依無欲。

「云何六捨依著?云何六捨依無欲?眼見色已生捨,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捨依著?眼知色生捨,彼平等、不多聞、無智慧、愚、癡、凡夫,為色有捨,不離色,是謂捨依著。云何捨依無欲?知色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色無常、苦、滅法,憶已捨住。若有至意修習捨,是謂捨依無欲,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已生捨,當知二種,或依著,或依無欲。云何捨依著?意知法生捨,平等、不多聞、無智慧、愚、癡、凡夫,為法有捨,不離法,是謂捨依著。云何捨依無欲?意知法無常、變易,盡、無欲、滅、息,前及今一切法無常、苦、滅法,憶已捨住。若有至意修習捨,是謂捨依無欲。是為六喜依著、六喜依無欲、六憂依著、六憂依無欲、六捨依著、六捨依無欲,總說三十六刀,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有所依而進一步斷除執著

於中斷彼成就是者,此何因說?謂此六喜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喜依著,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謂此六憂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憂依著,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謂此六捨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捨依著,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謂此六憂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喜依無欲,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謂此六捨依無欲,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六憂依無欲,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

「有捨無量更樂,若干更樂,有捨一更樂,不若干更樂。云何有捨無量更樂,若干更樂?若捨為色、為聲、為香、為味、為觸,此捨無量更樂,若干更樂。云何捨一更樂,不若干更樂?謂捨或依無量空處,或依無量識處,或依無所有處,或依非有想非無想處,此捨一更樂,不若干更樂,謂此捨有一更樂,不若干更樂。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捨有無量更樂,若干更樂。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取無量、依無量、住無量,謂此捨有一更樂,不若干更樂。取是、依是、住是也,謂此捨有無量更樂,若干更樂。滅彼、除彼、吐彼,如是斷彼也,於中斷彼成就是者,因此故說。

無量說法

「無量說法當知內者,此何因說?如來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辯才成就第一辯才,壽活百歲,如來為彼說法滿百年,除飲食時、大小便時、睡眠息時及聚會時,彼如來所說法,文句法句觀義,以慧而速觀義,不復更問於如來法。所以者何?如來說法無有極不可盡法,文句法句觀義,乃至四弟子命終,猶如四種善射之人,挽彊俱發,善學善知,而有方便,速徹過去。如是,世尊有四弟子,有增上行、有增上意、有增上念、有增上慧,有辯才成就第一辯才,壽活百歲,如來為彼說法滿百年,除飲食時、大小便時、睡眠息時及聚會時。彼如來所說法,文句法句觀義,以慧而速觀義,不復更問於如來法。所以者何?如來無極不可盡,無量說法當知內者,因此故說。

聖人的三意止

「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者。此何因說?若如來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世尊教,不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憂慼也。但世尊捨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一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也。

「復次,如來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若彼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歡喜也。但世尊捨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二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也。

「復次,如來為弟子說法,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發慈悲心,是為饒益,是為快樂,是為饒益樂。或有弟子而不恭敬,亦不順行,不立於智,其心不趣向法、次法,不受正法,違世尊教,不能得定者。或有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世尊教,能得定者。世尊不以此為憂慼,亦不歡喜,但世尊捨無所為,常念常智,是謂第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也,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者,因此故說。

無上調御士把人調御到哪裡

「無上調御士者,謂調御士趣一切方者。此何因說?謂[*]調御士者,此說調御士趣一方,或東方、或南方、或西方、或北方;調御象者,調御象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調御馬者,調御馬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調御牛者,調御牛趣一方,或東方,或南、西、北方也。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於中方者色觀色,是謂第一方。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方。淨解脫身觸成就遊,是謂第三方。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方。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方。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方。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方。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盡身觸成就遊,慧觀漏盡斷智,是謂第八方。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分別六處經第二竟(二千五百一十二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第四分別誦」五字。

「在」,宋本作「安」。

「三十六刀」,巴利本作 Chattiṃsa sattapādā。

「方」,大德寺本作「方便」。

「愛」,宋、元、明三本作「受」。

「眼知色可喜、意念、愛色、欲相應樂」,巴利本作 Cakkhuviññeyyānam rūpānaṃ iṭṭhānaṃ kantānaṃ manāpānaṃ manoramānaṃ lokāmissapatisamyuttānaṃ paṭilābham。

「生」,聖本作「坐」。

「有捨無量更樂,若干更樂」,巴利本作 Atthi bhikkave upekhā nānattā nānattasitā。

「有捨一更樂,不若干更樂」,巴利本作 Atthi upekhāekattā ekattasitā。

「依無量空處」,巴利本作 Akāsānañcāyatananissitā。

「依無量識處」,巴利本作 Viññaṇañcāyatananissitā。

「依無所有處」,巴利本作 Ākiñcaññāyatananissitā。

「依非有想非無想處」,巴利本作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nissitā。

「意止」,巴利本作 Satipaṭṭhāna。

「謂」,明本作「為」。

聖本無「教也,三意止,謂聖人所習。聖人所習已,眾可教」十八字。

大正藏無「謂」字,今依據宋、元、明、大德寺四本補上。[*]

「對」,聖本作「礙」。[*]

明本無「分別六處經第二竟」八字。

「二千五百一十二字」,宋、大德寺二本作「二千五百一十字」,元、明、聖三本無「二千五百一十二字」八字。

[註解]

當知內: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應該體會」。

三十六刀:三十六種分類,其中「刀」是量詞,是計算切割次數的單位。也有人認為「三十六刀」可能是「三十六句」的訛誤。相當的南傳經文為「三十六種眾生足跡」,《雜阿含經》第485經及《相應部尼柯耶》SN.36.22 譯為「三十六受」,《阿毘達磨俱舍論》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譯為「三十六師句」。

於中斷彼成就是:有所依靠而進一步斷除那些(執著),以有所成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那裡,依止這個,請你們捨斷那個」。

三意止:不管所教導的眾生受教、不受教、或有的受教有的不受教,聖人的意念都不動搖。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聖者親近的三個念住」。

上具觸願恐怖:南傳的相當經文作「對無上解脫現起熱望」,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一個人產生最高釋放的渴望」。

四弟子:這邊是假設有四位佛弟子具有超強學習能力,除了吃喝拉撒睡外都在聽佛說法,一聽就懂而不須重複教,佛陀說法說到這些弟子活到一百歲而老死後都說不完。這是形容佛陀可以無窮盡地說無量的佛法。相關的經典中也有將「四弟子」作「四眾弟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在本經中,佛陀要弟子們從六處、六更樂處、十八意行、三十六刀等層層去體會如何從有所依靠,突破到斷除執著,乃至於有所成就(於中斷彼成就)的境界。在這過程中,弟子們除了能領略到佛法的無邊無盡(無量說法)、佛陀為悲憫眾生而說法的心境(三意止)外,更能順著佛陀的調御,順利邁向八解脫之路。

[進階辨正]

回到《中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