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翅①ⓑ闇婆梨果園,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是時,尊者舍利弗、尊者目揵ⓒ連於彼夏坐②已,將五百比丘在人間遊化,漸漸來至釋翅村中。爾時,行來比丘③及住比丘④各各自相謂言,共相問訊,又且聲音高大。爾時,世尊聞諸比丘音[*]響高大,即告阿難曰:「今此園中是誰音[*]響,聲大乃爾,如似破木石之聲。」
阿難白佛言:「今舍利弗及ⓓ目連將五百比丘來在此,行來比丘、ⓔ久住比丘共相問訊,故有此聲耳。」
佛告阿難曰:「汝速遣⑤舍利弗、目揵[*]連比丘,不須住此。」
是時,阿難受教已,即往至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即語之曰:「世尊有教,速離此去,不須住此。」
舍利弗報曰:「唯然受教。」
爾時,舍利弗、目揵[*]連即出ⓕ彼園中,將五百比丘涉道而去。
爾時,諸釋⑥聞舍利弗、目揵[*]連比丘為世尊所遣,即往至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頭面禮足,白舍利弗曰:「諸賢!欲何所趣向?」
舍利弗報曰:「我等為如來所遣,各求安處。」
是時,諸釋白舍利弗言:「諸賢!小留意,我等當向如來懺悔。」
是時,諸釋即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原捨⑦遠來比丘過咎,唯願世尊以時教ⓖ誨。其中遠來比丘初學道者,新來入法中,未覲尊顏,備有變悔之心,猶如茂苗不遇潤澤,便不成就。今此比丘亦復如是,不覲如來而去者,ⓗ恐能有變悔之心。」
是時,ⓘ梵天王知如來心中所念,猶如力士屈ⓙ伸臂頃,從梵天沒,來至如來所,頭面禮足,在一面立。爾時,梵天王白世尊言:「唯願世尊原ⓚ捨遠來比丘所作ⓛ愆過⑧,以時教[*]誨!其中或有比丘未究竟者,便懷變悔之心。彼人不睹如來顏像,便有變意,還就本業⑨。亦如新生犢子,生失其母,憂愁不食。此亦如是,若新學比丘不得睹如來者,便當遠離此正ⓜ法。」
爾時,世尊便受釋種之諫,及梵天王犢子之喻。是時,世尊顧盻⑩,阿難便生斯念:「如來ⓝ以受ⓞ諸人民及天ⓟ人之諫。」是時,阿難即往至舍利弗、目揵[*]連比丘所,而語之曰:「如來欲得與眾僧相見,天及人民皆陳啟此理。」
爾時,舍利弗告諸比丘曰:「汝等各收攝衣鉢,共ⓠ往世尊所,然如來ⓡ已受我等懺悔。」
是時,舍利弗、ⓢ目ⓣ揵連將五百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是時,佛問舍利弗曰:「吾向者遣諸比丘僧,於汝意云ⓤ何?」
舍利弗言:「向者如來遣諸眾僧,我便作是念:『如來好遊[*]閑靜,獨處無為⑪,不樂在鬧,是故遣諸聖眾耳。』」
佛告舍利弗曰:「汝後復生何念?聖眾是ⓥ時誰之累⑫?」
舍利弗白佛言:「時我,世尊!復生此念:『我亦當在[*]閑靜獨遊,不處ⓦ市鬧中。』」
佛告舍利弗曰:「勿作是語,亦莫生ⓧ此念,云我當在[*]閑靜之處也。如今聖眾之累,豈非依舍利弗、目揵[*]連比丘乎?」
爾時,世尊告大目揵[*]連曰:「我遣ⓨ諸眾僧,汝有何念?」
目揵[*]連白佛言:「如來遣眾僧,我便生斯念:『如來欲得獨處無為,故遣聖眾耳。』」
佛告目揵[*]連:「汝後復生何念?」
目揵[*]連白佛言:「然今如來遣諸聖眾,我等宜還收集之,令不分散。」
佛告目揵[*]連:「善哉!ⓩ目連!如汝所說,眾中之Ⓐ標首⑬,唯吾與汝二人耳。自今Ⓑ已往,目揵[*]連當教誨諸後學比丘,使長夜Ⓒ之中永處安隱Ⓓ之處,無令中退,墮落生死。若有比丘成就九法者,於現法中不得長大。云何為九?與惡知識從事親近,非事⑭,恒喜遊行⑮,恒抱長患⑯,好畜財貨,貪著衣鉢,多虛健Ⓔ忘Ⓕ亂意非定⑰,無有慧明不解義趣,不隨時受誨。是謂,[*]目連!若比丘成就此Ⓖ九者,於現法中不得長大有所潤及。
「設有比丘能成就九Ⓗ者便有所成辦。云何為九?與善知識從事,修行正法不著邪業,恒遊獨處不樂人間,少病無患,亦復不多畜諸財寶,不貪著衣鉢,勤行精進無有亂心,聞義便解更不重Ⓘ受⑱,隨時聽法無有厭足。是謂,[*]目連!若有比丘成就此九法者,於現法中多所饒益。是故,[*]目連,當念勤加往誨⑲諸比丘,使長夜[*]之中Ⓙ致無為Ⓚ⑳之處。」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常念自覺Ⓛ悟, 勿著於非法,
所修應正行, 得度生死難。
作是而獲是, 作此獲此福,
眾生流浪久, 斷於老病死。
[*]以辦更不習, 復更造非行㉑,
如此放逸人, 成於有漏行。
設有勤加心, 恒在心首者,
展轉相教Ⓜ誡, 便成無漏ⓐ人。
「是故,目揵ⓑ連!當與諸比丘ⓒ而作是誨,當念作是學。」
是時,世尊與諸比丘說極妙ⓓ之法,令發歡喜ⓔ之心。是時,諸比丘聞法已,於彼眾中六十餘比丘漏盡意解。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M. 67. Cātumā.,[No. 137]
????
ⓑ 闇婆梨果園~Āmalakīvana.,闇=闍【宋】【元】【明】
????
ⓒ 「揵」,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 (大)+目【宋】【元】【明】
「目」,宋、元、明三本作「大目」。 大正藏無「大」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久=與【宋】【元】【明】
「久」,宋、元、明三本作「與」。 「與」,大正藏原為「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與」。
ⓕ 〔彼〕-【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彼」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彼」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誨=悔【宋】*【聖】
「誨」,宋、聖二本作「悔」。 「悔」,大正藏原為「誨」,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悔」。
ⓗ 恐=或【宋】【元】【明】
「恐」,宋、元、明三本作「或」。 「或」,大正藏原為「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或」。
ⓘ 梵天王~Brahmā Sahampati.
???
ⓙ 伸=申【宋】【聖】
「伸」,宋、聖二本作「申」。 「申」,大正藏原為「伸」,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申」。
ⓚ 〔捨〕-【聖】
聖本無「捨」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捨」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 愆=愆【聖】
「愆」,聖本作「愆」。 「愆」,大正藏原為「愆」,今依據聖本改作「愆」。
ⓜ 法+(中)【宋】【元】【明】
「法」,宋、元、明三本作「法中」。 大正藏無「中」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以=已【宋】*【元】*【明】*
「以」,宋、元、明三本作「已」。 「已」,大正藏原為「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已」。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人〕-【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人」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人」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往+(至)【宋】【元】【明】
「往」,宋、元、明三本作「往至」。 大正藏無「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已=以【聖】
「已」,聖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已」,今依據聖本改作「以」。
ⓢ (及)+目【宋】【元】【明】
「目」,宋、元、明三本作「及目」。 大正藏無「及」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揵=健【聖】
「揵」,聖本作「健」。 「健」,大正藏原為「揵」,今依據聖本改作「健」。
ⓤ 何+(乎)【宋】【元】【明】
「何」,宋、元、明三本作「何乎」。 大正藏無「乎」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時〕-【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市〕-【宋】【元】【明】【聖】
宋、元、明、聖四本無「市」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市」字,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刪去。
ⓧ 此=是【宋】【元】【明】
「此」,宋、元、明三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 〔諸〕-【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諸」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諸」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目+(揵)【宋】*【元】*【明】*
「目」,宋、元、明三本作「目揵」。 大正藏無「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標=㯹【聖】
「標」,聖本作「㯹」。 「㯹」,大正藏原為「標」,今依據聖本改作「㯹」。
Ⓑ 〔已往〕-【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已往」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已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之處〕-【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處」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之處」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健」,大正藏原為「乾」,宋、元、明三本作「建」,今依據聖本改作「健」。
Ⓕ 「忘」,大正藏原為「妄」,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忘」。
Ⓖ 九+(法)【宋】【元】【明】
「九」,宋、元、明三本作「九法」。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者=法【宋】【元】【明】,(法)+者【聖】
????
Ⓘ 「重」,大正藏原為「中」,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重」。
Ⓙ 致=到【元】【明】
「致」,元、明二本作「到」。 「到」,大正藏原為「致」,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到」。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悟=寤【宋】【元】【明】【聖】
「悟」,宋、元、明、聖四本作「寤」。 「寤」,大正藏原為「悟」,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寤」。
Ⓜ 誡=戒【宋】【聖】
「誡」,宋、聖二本作「戒」。 「戒」,大正藏原為「誡」,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戒」。
ⓐ 人=行【宋】【元】【明】
「人」,宋、元、明三本作「行」。 「行」,大正藏原為「人」,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 「揵」,大正藏原為「乾」,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揵」。*
ⓒ 而作=作如【宋】【元】【明】【聖】
「而作」,宋、元、明、聖四本作「作如」。 「作如」,大正藏原為「而作」,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作如」。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 〔之〕-【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之」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之」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註解]
① 釋翅: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又譯為「迦毘羅越」、「迦毘羅衛」、「迦維羅衛」。
② 夏坐:在印度夏季三個月的雨季中,出家眾禁止外出而聚居一處以致力修行。又譯為「結夏安居」、「結夏坐」、「夏安居」。
③ 行來比丘:外來的比丘;即今日所言「客僧」。
④ 住比丘:原本駐留在此地的比丘;即今日所言「常住僧(眾)」。
⑤ 遣:使離去。
⑥ 諸釋:釋迦族人。
⑦ 原捨:原諒。
⑧ 愆過:過失;錯誤。
⑨ 還就本業:離開出家生活,回到原本在家的生活。
⑩ 顧盻:回頭看望。「盻」為「盼」的異體字。(教育部國語辭典另解為「注目,留神」。又,「盻」不一定為「盼」的異體字。 ywliu ???)
⑪ 獨處無為:獨自置身於寂靜而適合修行的地方。
⑫ 聖眾是時誰之累:僧眾在這時是誰的負擔(責任)?
⑬ 標首:首領;領袖。
⑭ 非事:作不該作的事;做違反律法的事。
⑮ 恒喜遊行:喜歡一直遊歷各個地方。
⑯ 恒抱長患:常常生病,包含生理及心理的病,如情緒不穩定等。
⑰ 多虛健忘亂意非定:頭腦空空、健忘,心意雜亂不定。
⑱ 聞義便解更不重受:聽聞法義就瞭解了,不需要再來一次。
⑲ 誨:教導;明示。
⑳ 無為:無造作的;不是由因緣而生的(因此也不會隨因緣而滅),在這裡指涅槃。「為」是「造作」的意思。
㉑ 以辦更不習,復更造非行:該作的修行不再覆習了,卻去作不作的行為。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要吵鬧的僧眾離開,是為了他們好,要他們學到教訓,而不是放棄他們。因此佛陀不希望舍利弗尊者因此就放棄所帶領的僧眾,並且推崇此時目犍連尊者攝受僧眾的想法,這樣子搭配而能帶好僧團。這就像小孩犯錯時要教訓他們,但通常父母不會一起趕小孩出家門,而是互相黑臉、白臉的搭配,以教好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