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釋翅迦毘羅衛尼拘屢園中。

是時,摩呵男釋往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摩呵男釋白世尊言:「躬從如來受此言教:『諸有善男子、善女人斷三結使,成須陀洹,名不退轉,必成道果,更不求諸外道異學,亦復不觀察餘人所說。』設當爾者,此事不然。我若見暴牛、馬、駱駝,即時恐懼,衣毛皆豎,復作是念:『設我今日懷此恐懼,當取命終者,為生何處?』」

勤修佛法不怕命終時忘了三寶世尊告摩呵男:「勿起恐畏之心,設當取命終,不墮三惡趣。所以然者,今有三消滅之義。云何為三?如有著於婬欲而起惱亂,復起害心向他人,已無此欲,則不起殺害之心,於現法中不起苦惱,諸有惡不善法欲自害己;設無此者,則無擾亂,便無愁憂。是謂,摩呵男,此三義,諸惡不善法便墮在下,諸善之法便在於上。亦如酥瓶在水中壞,是時瓦石便沈在下,[*]酥便浮在上。此亦如是,諸惡不善之法便在於下,諸善之法便浮在上。摩呵男!當知我昔日未成佛道,在優留毘六年勤苦,不美味,身體極為羸瘦,如似百年之人,皆由不食之所致。若我欲起時,便自墮地。時,我復作是念:『設我於中命終者,當生何處?』時,我復作是念:『我今命終者,必不生惡道中。』然復義趣不可從樂至樂,要當由苦然後至樂。

「我爾時復遊在仙人窟中。爾時,有眾尼揵子在彼學道。是時,尼揵子舉手指日,暴體學道,或復有蹲而學道。我爾時往至彼所,語尼揵子:『汝等何故離坐舉手翹足乎?』彼尼揵子曰:『瞿曇當知,昔我先師作不善行,今所以苦者,欲滅其罪;今雖露形體,有慚辱分,亦[*]有消滅此事。瞿曇當知,行盡苦亦盡,苦盡行亦盡,苦行[*]已盡,便至涅槃。』

「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此事不然,亦無由行盡苦亦盡,亦不由苦盡行亦盡,得至涅槃;但今苦行盡得至涅槃者,此事然矣!但不可從樂至樂。』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從樂至樂,有何苦哉?』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樂,何如我樂?』尼揵子報我言:『頻婆[裟>娑]羅王樂,勝汝樂也。』我爾時復語尼揵子曰:『頻婆[*]娑羅王能使我七日七夜結跏趺坐,形體不移動乎?正使六、五、四、三、二,乃至一日結跏趺坐乎?』尼揵子報曰:『不也。瞿曇!』世尊告曰:『我能堪任結跏趺坐,形不移動。云何,尼揵子!誰者為樂?頻婆娑羅王樂耶?為我樂耶?』尼揵子曰:『瞿曇沙門樂。』

「如是。摩呵男!當作此方便,知不可從樂至樂,要當從苦至樂。猶如,摩呵男!大村左右有大池水,縱[橫>廣]一由旬,水滿其中。若復有人,來取彼一水。云何,摩呵男!水何者為多?一[*]渧水多?為池水多乎?」

摩呵男曰:「池水多,非一[*]渧水多也。」

世尊告曰:「此亦如是。賢聖弟子諸苦已盡,永無復有,餘存在者如一[*]渧水耳。如我眾中最下道者,不過七死七生而盡苦際。若復勇猛精進,便為家家,即得道跡。」

爾時,世尊重與摩呵男說微妙之法,彼聞法已,即從座起而去。

爾時,摩呵男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增壹…經〕-【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增壹…經」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增壹…經」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一〕-【聖】

  聖本無「一」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一」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S. 55. 21. Mahānāma.,[Nos. 99(930), 100(155.)]

  ????

釋翅~Sakka.

  ???

摩呵男~Mahānāma.

  ???

說=為【宋】【元】【明】

  「說」,宋、元、明三本作「為」。
  「為」,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為」。

告+(曰)【宋】【元】【明】

  「告」,宋、元、明三本作「告曰」。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酥=蘇【宋】【聖】*

  「酥」,宋、聖二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宋、聖二本改作「蘇」。

食=貪【宋】

  「食」,宋本作「貪」。
  「貪」,大正藏原為「食」,今依據宋本改作「貪」。

美=著【宋】,=膳【元】【明】,=膳【聖】

  ????

大正藏無「極為」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後」,大正藏原為「復」,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後」。

大正藏無「眾」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暴」,大正藏原為「曝」,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暴」。

〔有〕-【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坐=座【宋】【元】【明】

  「坐」,宋、元、明三本作「座」。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者=之【宋】【元】【明】

  「者」,宋、元、明三本作「之」。
  「之」,大正藏原為「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之」。

無=不【宋】【元】【明】

  「無」,宋、元、明三本作「不」。
  「不」,大正藏原為「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不」。

今=令【宋】【元】【明】

  「今」,宋、元、明三本作「令」。
  「令」,大正藏原為「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令」。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婆」。*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婆」。*

〔四〕-【宋】

  宋本無「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四」字,今依據宋本刪去。

〔二〕-【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二」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婆」,大正藏原為「毘」,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婆」。

(報)+曰【宋】【元】【明】

  「曰」,宋、元、明三本作「報曰」。
  大正藏無「報」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作=以【宋】【元】【明】

  「作」,宋、元、明三本作「以」。
  「以」,大正藏原為「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以」。

〔右〕-【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右」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右」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渧=滴【宋】*【元】*【明】*

  「渧」,宋、元、明三本作「滴」。
  「滴」,大正藏原為「渧」,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滴」。

若=苦【元】

  「若」,元本作「苦」。
  「苦」,大正藏原為「若」,今依據元本改作「苦」。

「家家」,宋、明二本作「寂滅」。

[註解]

釋翅迦毘羅衛:古代中印度國名、城名,位於當今尼泊爾境內,是佛陀出生的地方。

摩呵男釋:優婆塞名,常布施湯藥、衣食等予僧眾,佛陀稱讚他「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第一。《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中阿含經》卷二十五記載他與佛陀多次的問答。《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2經等經律則記載,流離王揮兵入釋迦族的城中時,他請求流離王在他潛入水中的這段時間讓釋迦族人逃生,浮起後才繼續殺戮。流離王答應後,他潛到水底,將頭髮綁在樹根上而溺斃,不再浮起,幫許多釋迦族人爭取到逃命的時間。又譯為「摩呵男」、「摩訶男」、「釋氏摩訶男」、「釋摩男」、「摩訶納釋種」。按:經中有幾位同名為「摩訶男」(摩呵男)的不同人,例如最初隨佛出家的五位比丘之一為摩訶男尊者,或《雜阿含經》卷四十六所提到舍衛國極富有但對自己及他人都極吝嗇而墮地獄的摩訶男長者,因此對於這位釋迦族的摩訶男,通常加上「釋」、「釋氏」或「釋種」的描述。

三結:身見(執著於有恆常不變的自我)、戒取(執著於無益解脫的禁戒、禁忌)、疑(對於真理的懷疑猶豫;對佛法僧戒的疑惑)。斷除三結,即為初果聖者。

尼揵子:「尼揵」外道的門徒。「揵」也作「犍」。「尼揵」特點為修裸形塗灰等苦行。

方便:可達成目標的方法;努力。

家家:「須陀洹果」的聖人中,只須天界及人間總共不到七生(也就是須陀洹在天界與人間最多各出生七次的一半)就能涅槃者。因為從人間的「家」生於天界的「家」、又從天界的「家」生於人間的「家」沒幾次就能涅槃,所以名為「家家」。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命終的去處

對於凡夫命終後會往生到哪裡,佛陀常強調業力是根本,例如本經所說:「諸惡不善法便墮在下,諸善之法便在於上」,《中阿含經》卷三〈業相應品2〉第17經伽彌尼經則以重石沈水比喻惡貫滿盈的人:「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必至惡處。」

隨業受報時也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例如《中阿含經》卷四十四〈根本分別品2〉第171經分別大業經:「或復死時生善心,心所有法正見相應,彼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中。」也就是說臨終時的心念也會有所影響,尤其憶念三寶或六念有助於往生善處,如《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二〈力品38〉第10經所說:「眾生身、口、意行惡,彼若命終,憶如來功德,離三惡趣,得生天上;正使極惡之人,得生天上,是謂第六如來功德。」

相對地,橫死或被陷害而死的人,由於不甘願或瞋心,也可能對往生去向造成負面影響。摩呵男怕遭遇這種意外而問佛,佛陀則要他不必擔心,由於他長久修習佛法,不因貪欲、瞋惱而害人,縱使意外身亡,也不會往生惡道。

後世的論師也有將這些因素整理為隨重、隨習、隨念,例如提婆達兜造五逆惡業而墮地獄是隨重,本經提到摩呵男修行去惡向善而不墮惡道是隨習,臨終時憶念三寶或六念而往生善處則為隨念。

平日持之以恆地修習佛法,不僅能確保本經所提到的隨習去向,也能預防重大惡業,甚至成就禪定等重大善業,並成為臨終時隨念的基礎。

  • 摩呵男捨身救人

從本經中摩呵男的提問來看,他可能性格較為小心謹慎,深怕任何的意外導致命終時不能往生善道。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等見品34〉第2經《出曜經》卷三〈無常品1〉下《五分律》卷二十一等經律記載,流離王揮兵入釋迦族的城中屠城時,摩呵男請求流離王在他潛入水中的這段時間讓釋迦族人逃生,浮起後才繼續殺戮。流離王答應後,摩呵男潛到水底,將頭髮綁在樹根上而溺斃,不再浮起,因此救了非常多釋迦族人,並讓流離王生起了一絲悔意。

若就摩呵男小心謹慎的個性,縱然可以救許多人,或許也不敢溺斃自己,畢竟這可能算是某種程度的自殺,而自殺通常會感召地獄惡報。或許,佛陀在本經的這番開示,讓他更深入了解因果的原理,也才能從容赴義、無所畏懼地捨己救人,不再擔憂往生去處。

  • 由苦然後至樂

本經中佛陀說「不可從樂至樂,要當由苦然後至樂」,這句話的意義較難解,因為佛陀在別的經中也說過行善修行的人可以從樂(升天)至樂(涅槃)。

一種合理的解讀,以禪定的層次為例,雖然禪定可獲得喜樂,但從較高的禪定層次來看,較低的禪定層次則是較苦的,這些快樂仍都是無常的,一直要到涅槃才是真正的快樂,《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二〈結禁品 46〉第9經也說可修行「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另一方面,凡夫通常認為世間的欲樂才是快樂,修行不執著於欲樂對凡夫會覺得苦,因此對一般人來看,修行是由苦然後至樂。

回到《增壹阿含經》第41品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