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壹阿含經》六重品第三十七第7經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第一最空法,汝等善思念之。」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爾時,諸比丘從佛受教。

世尊告曰:「彼云何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云何假號、因緣?所謂是有則有,此生則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更樂,更樂緣痛,痛緣愛,愛緣受,受緣有,有緣生,生緣死,死緣愁、憂、苦、惱,不可稱計。如是苦陰成此因緣。

「無是則無,此滅則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更樂滅,更樂滅則痛滅,痛滅則愛滅,愛滅則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死滅,死滅則愁、憂、苦、惱,皆悉滅盡,除假號之法。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滅時則滅,亦不知滅處,除其假號之法。彼假號法者,此起則起,此滅則滅。此六入亦無人造作,亦名色、六入法,六入亦無人造作,由父母而有胎者亦無,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若復有人劈木求火亦不能得,皆由因緣合會,然後有火。此六情起病亦復如是,皆由緣會於中起病。此六入起時則起,亦不見來,滅時則滅,亦不見滅;除其假號之法,因由父母合會而有。」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先當受胞胎,  漸漸如
 遂復如息肉,  後轉如像形。
 先生頭項頸,  轉生手足指,
 支節各各生,  髮毛瓜齒成。
 若母飲食時,  種種若干饌,
 精氣用活命,  受胎之原本。
 形體以成滿,  諸根不缺漏,
 由母得出生,  受胎苦如是。

「比丘當知,因緣合會,乃有此身耳。又復,比丘!一人身中骨有三百六十,毛孔九萬九千,脈有五百,筋有五百,虫八萬戶。比丘當知,六入之身有如是災變。比丘!當念思惟,如是之患,誰作此骨?誰合此筋脈?誰造此八[*]萬戶虫?」

爾時,彼比丘作是念思惟,便獲二果、阿那含、若阿羅漢。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三百六十骨,  在此人身中,
 古佛之所演,  我今亦說之。
 筋有五百枚,  脈數亦如是,
 虫有八萬種,  九萬九千毛。
 當觀身如是,  比丘勤精進,
 速得羅漢道,  往至涅槃界。
 此法皆空寂,  愚者之所貪,
 智者心歡悅,  聞此空法本。

「是謂,比丘!此名第一最空之法,與汝等說。如來之所施行之法,我今[*]以為起慈哀心,我今[*]以辦。常當念修行其法,在閑居之處坐禪思惟,勿有懈怠。今不修行,後悔無益!此是我之教訓。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為名=名為【宋】【元】【明】

  「為名」,宋、元、明三本作「名為」。
  「名為」,大正藏原為「為名」,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名為」。

(緣)+是【宋】【元】【明】

  「是」,宋、元、明三本作「緣是」。
  大正藏無「緣」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則有=是【宋】【元】【明】【聖】

  「則有」,宋、元、明、聖四本作「是」。
  「是」,大正藏原為「則有」,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是」。

(無明)+緣【宋】【元】【明】

  「緣」,宋、元、明三本作「無明緣」。
  大正藏無「無明」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受受緣〕-【聖】

  聖本無「受受緣」三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受受緣」三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滅則滅=此滅則【宋】【元】【明】

  「滅則滅」,宋、元、明三本作「此滅則」。
  「此滅則」,大正藏原為「滅則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此滅則」。

滅+(無明滅)【宋】【元】【明】

  「滅」,宋、元、明三本作「滅無明滅」。
  大正藏無「無明滅」三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十字-【聖】

  聖本無「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十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受滅受滅則有滅有滅則」十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六入…作〕七字-【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六入…作」四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六入…作」四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劈=擗【聖】

  「劈」,聖本作「擗」。
  「擗」,大正藏原為「劈」,今依據聖本改作「擗」。

〔起〕-【聖】

  聖本無「起」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起」字,今依據聖本刪去。

酥=蘇【聖】

  「酥」,聖本作「蘇」。
  「蘇」,大正藏原為「酥」,今依據聖本改作「蘇」。

息=瘜【元】【明】

  「息」,元、明二本作「瘜」。
  「瘜」,大正藏原為「息」,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瘜」。

項=頂【元】【明】【聖】

  「項」,元、明、聖三本作「頂」。
  「頂」,大正藏原為「項」,今依據元、明、聖三本改作「頂」。

瓜=爪【元】【明】,=抓【聖】

  ????

又=有【聖】

  「又」,聖本作「有」。
  「有」,大正藏原為「又」,今依據聖本改作「有」。

萬=十【宋】*

  「萬」,宋本作「十」。
  「十」,大正藏原為「萬」,今依據宋本改作「十」。

之患=患之【聖】,之=知【元】【明】

  ????

〔念〕-【宋】【元】【明】

  宋、元、明三本無「念」字。
  大正藏在「?」字之前/後有一「念」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刪去。

(時)+便【宋】【元】【明】

  「便」,宋、元、明三本作「時便」。
  大正藏無「時」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若)+阿【宋】【元】【明】

  「阿」,宋、元、明三本作「若阿」。
  大正藏無「若」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含=鋡【聖】

  「含」,聖本作「鋡」。
  「鋡」,大正藏原為「含」,今依據聖本改作「鋡」。

古=諸【宋】【元】【明】

  「古」,宋、元、明三本作「諸」。
  「諸」,大正藏原為「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諸」。

萬=十【聖】

  「萬」,聖本作「十」。
  「十」,大正藏原為「萬」,今依據聖本改作「十」。

勤=懃【聖】

  「勤」,聖本作「懃」。
  「懃」,大正藏原為「勤」,今依據聖本改作「懃」。

「施」,大正藏原為「說」,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施」。

作是=脩【聖】

  「作是」,聖本作「脩」。
  「脩」,大正藏原為「作是」,今依據聖本改作「脩」。

[註解]

第一最空法:空的究竟真理。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眼生起的時候,就只是(因緣和合而)生起,並不是從別的地方過來;眼滅去的時候,就只是(因緣和合而)滅去,並不是到別的地方去了。

除假號法、因緣法:只有假名、只有世間因緣和合的現象。「假號法」指假名、世俗上的名稱,在《雜阿含經》譯為「俗數法」。

凍酥:凝結的奶酥。

如來之所施行之法,我今已為起慈哀心,我今已辦:佛陀所施設流傳的佛法,是因為佛陀有慈悲哀愍眾生的心而說,佛陀已完成該做的事了。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除假號法、因緣法

視網膜、光線等條件都具足,我們才有視覺、才能看到東西;當條件不具足時,例如沒有光線,自然就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為簡化討論,姑且不將沒有光線時看到一片漆黑的情況稱為有視覺。)

那沒有視覺、看不到東西時,視覺跑去哪兒了?視覺沒有跑去哪邊,單純就是因為條件不具足,視覺就滅去了。

同理,有視覺、看得到東西時,視覺也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單純就是因為條件具足,視覺就生起了。

這個道理,在本經中描述為:

經文 相關的例子
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 視覺生起時不是從哪個地方跑過來。
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 視覺滅去時沒有跑去哪邊。
除假號法、因緣法 只有一個假名叫做「視覺」;「視覺」只是一個名稱,用來描述條件具足而看到東西,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實體稱作「視覺」而跑過來、跑過去。


(「眼」通常指「眼根」,不過在六入處相關的進階經文中,有時也會把眼所緣生的身心運作用「眼」一言以蔽之。以上為了方便理解,以視覺作為相關的例子來說明,但若要以「眼根」說明也可。)

  •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身、心皆是持續變化的。在物質層面,從小到大的細胞組織持續地老死汰換,身體中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東西;在精神層面更是如此,小時候和長大後的思想會有很大的差別,甚至每一剎那的念頭都在變化。身、心都是因緣而生,自然也會因緣而滅。

在因緣的分析下可發現沒有真正主宰的「我」,「我」的概念只是粗略、暫時的世俗現象,遑論連生病時都會受到影響的六根感官,更不會實存有「我」。以「眼」為例,一堆相續的身心作用形成視覺的緣起,「眼」及視覺都不是固定的,只是世俗上將之視為一個單位。

大多人初步理解「空」時,是以漸進推理式的理解,例如推論有因緣生滅,因為會滅去所以是空。而本經則直指空的真理是「若眼起時則起,亦不見來處,滅時則滅,亦不見滅處」,不必等到因緣滅了才空,當下就是空、每一剎那生滅的五陰都無我。打個比方,電影《駭客任務》(The Matrix)主角尼歐(Neo)發覺其世界是由電腦程式碼構成的,那個世界雖然感官上覺得實在,卻是由電腦程式碼的因緣所建構而當下即空,並非世界敗壞後才是由電腦程式碼建構、才是空。

也因此,佛教修行的究竟並不是要體驗空,而是證知所有的體驗都是空。

  • 「第一最空法」的對應經典

本經中描述「第一最空法」的經文,也有其餘的對應經典,若在文字上仍有疑義,可以對讀參考:

《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非常品51〉第8經:「若眼起時則起,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皆由合會諸法因緣。[……]名為空行第一之法也。」(CBETA, T02, no. 125, p. 819, c14-24)

《雜阿含經》卷十三第經:「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CBETA, T02, no. 99, p. 92, c16-24)

《佛說勝義空經》:「云何名勝義空?謂:眼生時而無少法有所從來;又眼滅時亦無少法離散可去。諸苾芻!其眼無實,離於實法。以要而言:有業有報,作者不可得,此蘊既終,復他蘊攝;別法合集,因緣所生。」(CBETA, T15, no. 655, p. 807, a1-5)

[進階辨正]

回到《增壹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