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①味,至無為處②,便成神通,除諸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佛。」
佛告諸比丘:「云何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
爾時,諸比丘白世尊曰:「諸法之本,如來所說。唯願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妙義,諸比丘從如來聞已,便當受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③!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之。」
答曰:「如是。世尊!」諸比丘前受教已。
世尊告曰:「若有比丘正身正意④,結跏趺坐⑤,繫念在前⑥,無有他想,專精念佛。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⑦具ⓕ足,四無所畏⑧,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如來三昧⑨,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憍慢強梁⑩諸情憺泊ⓗ。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罣礙。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⑪,言我當更墮於生死。如來身者,度知見ⓚ城;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是謂修行念佛,便有名譽,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佛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含」,聖本作「鋡」。
ⓑ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十三字,宋、元二本作「符秦建元年三藏曇摩難提譯」,明本作「符秦三藏曇摩難提譯」,聖本無此段文字。
ⓒ 至=具【明】*
「至」,明本作「具」。 「具」,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明本改作「具」。
ⓓ 逮=獲【明】
「逮」,明本作「獲」。 「獲」,大正藏原為「逮」,今依據明本改作「獲」。
ⓔ 目=自【元】
「目」,元本作「自」。 「自」,大正藏原為「目」,今依據元本改作「自」。
ⓕ 長=足【聖】【麗-CB】【CB】
「長」,聖、麗-CB、CB三本作「足」。 「足」,大正藏原為「長」,今依據聖、麗-CB、CB三本改作「足」。
ⓖ 琉璃=瑠璃【宋】【元】【明】【聖】
「琉璃」,宋、元、明、聖四本作「瑠璃」。 「瑠璃」,大正藏原為「琉璃」,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瑠璃」。
ⓗ 「泊」,大正藏原為「怕」,今依據聖本改作「泊」。
ⓘ 網=慢【宋】【元】【明】
「網」,宋、元、明三本作「慢」。 「慢」,大正藏原為「網」,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慢」。
ⓙ 崖底=涯底【宋】【元】【明】
「崖底」,宋、元、明三本作「涯底」。 「涯底」,大正藏原為「崖底」,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涯底」。
ⓚ 城=成【聖】
「城」,聖本作「成」。 「成」,大正藏原為「城」,今依據聖本改作「成」。
ⓛ 此死=死此【宋】【元】【明】
「此死」,宋、元、明三本作「死此」。 「死此」,大正藏原為「此死」,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死此」。
[註解]
① 甘露:印度傳說中的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因為解脫的聖者不生,不生因而不死。
② 無為處:貪欲、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又譯為「涅槃」。
③ 諦聽:仔細地聽。
④ 正身正意:端正身體,如理思惟。
⑤ 結跏趺坐:禪坐時,將兩腳盤於大腿上的坐法。
⑥ 繫念在前:專注於當下。
⑦ 十力:只有佛才具足的十種智力:(1)處、非處智力:完全了知什麼是有道理、可能的(「斯有是處」),什麼是沒道理、不可能的(「無有是處」)。(2)業異熟智力:完全了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的因果業報。(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完全了知各種禪定境界,這些定境要怎麼入手、有哪些深淺的層次、有哪些因緣能阻礙或成就這些定境。(4)根上下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根器好壞。(5)種種意解智力:完全了知眾生的各種意向。(6)種種界智力:完全了知世間與眾生的各種差別、分類。(7)遍趣行智力:完全了知有什麼途徑能通往什麼結果。(8)宿住隨念智力:完全了知而能憶念自己及眾生的過去世。(9)死生智力:完全了知眾生未來世的往生去處,以及導致往生這些去處的善惡因緣。(10)漏盡智力:完全自知自證得漏盡,斷盡煩惱。詳見《雜阿含經》卷二十六第684經。
⑧ 四無所畏:佛說法時具有四種無所畏懼的自信,而勇猛安穩:(1)正等覺無畏、(2)漏永盡無畏、(3)說障法無畏、(4)說出道無畏。又譯為「四無畏」。
⑨ 三昧:心專注於一境而不散亂。又譯為「三摩地」、「三摩提」,義譯為「等持」。
⑩ 強梁:橫行霸道。
⑪ 生分:出生的因素。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念佛經文的脈絡
本經所載的念佛法,包含以下列的各個角度念佛陀的功德:
- 1. 形象:觀如來形,未曾離目;已不離目,便念如來功德:如來體者,金剛所成,十力具足,四無所畏,在眾勇健。如來顏貌,端正無雙,視之無厭。
- 2. (五分)法身,即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
- 2-1. 戒:戒德成就,猶如金剛,而不可毀,清淨無瑕,亦如琉璃。
- 2-2. 定:如來三昧,未始有減,已息永寂,而無他念,憍慢強梁諸情憺泊。
- 2-3. 慧:欲意、恚想、愚惑之心、猶豫網結,皆悉除盡,如來慧身,智無崖底,無所罣礙。
- 2-4. 解脫:如來身者,解脫成就,諸趣已盡,無復生分,言我當更墮於生死。
- 2-5. 解脫知見:如來身者,度知見城;
- 3. 覺他的層面:知他人根,應度不度,此死生彼,周旋往來生死之際,有解脫者,無解脫者,皆具知之。
- 《增壹阿含經》及《雜阿含經》記載的念佛行法
本經記載念佛是以觀如來形象入手,思惟佛的功德,如五分法身(無學聖者所具備的五種功德: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及覺他的層面。在實作上是以坐姿念佛為主。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十、三十三所記載的念佛是「念如來事」,並以如來十號(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例。其中卷三十第857經並強調最好行、住、坐、臥隨時念佛。
《增壹阿含經》的觀如來形象,或許是後世觀想念佛的本源;《雜阿含經》的念如來十號,或許是後世持名念佛的本源;《雜阿含經》卷五十第1349經甚至提到天神觀佛陀的足跡以念佛。各經所載可說是相通的,次第無非是以是以持名或者觀佛形象,帶入對佛功德的思惟(十號是說覺者的功德,五分法身是說無學聖者的功德),基於此而成就念住。
- 念佛經文的實作法
本經所教是以坐姿念佛,實作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一次一個階段:念佛形象的階段幾分鐘或幾十分鐘,穩定後進展到念佛的戒身的階段,穩定後再進展到念佛的定身的階段,依此類推。最後安住在其中一個念佛階段上而修定。
也有人是較長期的修習自己最使得上力的一個階段,例如專注在觀佛形象。
也有以念佛作打坐一開始的攝心,當念佛而能心念澄淨後,轉換所緣至其他的修定法。
總之並不拘泥在單一的方法上,只要能透過念佛將心念收攝,不起不好的念頭,進而修得定慧,就是好方法。
至於如何透過十念而能成就念住,發展七覺支,修得定慧,則屬於較進階的修行原理,可參考《雜阿含經》卷三十三第931經的「讀經拾得」,或本經線上版的進階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