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97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夷那竭國力士生處堅固雙樹林中。

爾時,世尊涅槃時至,告尊者阿難:「汝為世尊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如來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般涅槃。」

爾時,尊者阿難奉教,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已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

爾時,世尊詣雙樹間,於繩床上北首右脅而臥,足足相累念明想,正念、正智。

時,俱夷那竭國有須跋陀羅外道出家,百二十歲,年耆根熟,為俱夷那竭國人恭敬供養,如阿羅漢。彼須跋陀羅出家聞世尊今日中夜當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然我有所疑,希望而住,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我今當詣沙門瞿曇,問其所疑。即出俱夷那竭,詣世尊所。

爾時,尊者阿難於園門外經行。時,須跋陀羅語阿難言:「我聞沙門瞿曇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我有所疑,希望而住,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若阿難不憚勞者,為我往白瞿曇,少有閑暇,答我所問?」

阿難答言:「莫逼世尊,世尊疲極。」

如是須跋陀羅再三請尊者阿難,尊者阿難亦再三不許。

須跋陀羅言:「我聞古昔出家耆年大師所說,久久乃有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如曇鉢花。而今如來中夜當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我今於法疑,信心而往,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若阿難不憚勞者,為我白沙門瞿曇。」

阿難復答言:「須跋陀羅!莫逼世尊,世尊今日疲極。」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阿難與須跋陀羅共語來往,而告尊者阿難:「莫外道出家須跋陀羅,令入問其所疑。所以者何?此是最後與外道出家論議,此是最後得證聲聞善來比丘,所謂須跋陀羅。」

爾時,須跋陀羅,聞世尊為開善根,歡喜增上,詣世尊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凡世間入處,謂富蘭那迦葉等六師,各作如是:『此是沙門,此是沙門。』云何?瞿曇!為實各各有是宗不?」

爾時,世尊即為說偈言:

「始年二十九,  出家修善道,
 成道至於今,  經五十餘年,
 三昧明行具,  常修於淨戒,
 離斯少道分,  此外無沙門。」

佛告須跋陀羅:「於正法、律不得八正道者,亦不得初沙門,亦不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須跋陀羅!於此法、律得八正道者,得初沙門,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除此已,於外道無沙門,斯則異道之師,沙門、婆羅門耳。是故,我今於眾中作師子吼。」

說是法時,須跋陀羅外道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須跋陀羅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律得無所畏。從坐起,整衣服,右膝著地,白尊者阿難:「汝得善利,汝得大師,為大師弟子,為大師法雨,雨灌其頂。我今若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者,亦當得斯善利。」

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是須跋陀羅外道出家今求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

爾時,世尊告須跋陀羅:「此比丘來修行梵行。」

彼尊者須跋陀羅即於爾時出家,即是受具足,成比丘分。如是思惟,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時,尊者須跋陀羅得阿羅漢,解脫樂覺知已,作是念:「我不忍見佛般涅槃,我當先般涅槃。」時,尊者須跋陀羅先般涅槃已,然後世尊般涅槃。

佛陀火化塔的遺跡。照片取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ushinagar_district

[校勘]

「俱夷那竭國力士」,巴利本作 Kusināraka Malla。

宋、元、明三本無「樹」字。

「已」,聖本作「以」。

「繫」,宋、元、明、聖四本作「計」。

「須跋陀羅」,巴利本作 Subhadda。

「開」,聖本作「開門」。

「優」,聖本作「憂」。

「往」,大正藏原為「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往」。

「議」,聖本作「義」。

大正藏無「聞」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成」,大正藏原為「至」,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成」。

大正藏無「法」字,今依據明本補上。

[註解]

俱夷那竭:古代印度末羅國城名,在中印度的東北方,佛陀在此城的娑羅園雙樹間圓寂。又作俱尸那竭、拘尸那竭、拘尸城、拘夷那竭、鳩尸那竭。按:俱夷那竭城是末羅(力士)國末羅(力士)種族的發源地,在這裡是以發源地代國名。

北首:頭在北,腳朝南。

無餘涅槃:完全斷絕煩惱、生死,指解脫者的去世。

般涅槃:「般」為完全,「涅槃」為滅除煩惱、生死。此處特指解脫者的去世。

奉教:受佛吩咐。

足足相累:(膝蓋彎曲)將左腳放在右腳上。

繫念明想:連續不斷地念著光明的相。「明想」即觀想出的光明,修行人可以念著這光明的相,以攝守心念。

須跋陀羅:比丘名,在佛陀般涅槃前受教化證得阿羅漢果,隨即早佛入滅。又作「須拔」。

希望而住:住,停止。此為疑惑能得到解決之意。

疲極:疲倦。這裡的「極」特指「倦」的意思。

優曇鉢花:優曇鉢樹的花,此樹若佛不出世,則只結子而無花,諸佛出世才有花。這裏指佛陀出世如優曇鉢花的希有,於一切劫中難值遇。

遮:阻擋。

凡世間入處:對於世間六入處(的法)。

宗:主張。

此是沙門,此是沙門:(我說的法)才是真正的沙門道。

為實各各有是宗不:他們各個都如自稱的證知了呢?或是都未證知?或是有些人證知了有些人未證知?

明行具:即如來十號中的「明行足」,指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初沙門:此指初果。

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此指二果、三果、四果。初果至四果又稱為四沙門果。

空:虛的,空洞的。

[對應經典]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