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294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①。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②。此六觸入③所觸,愚癡無聞凡夫苦樂受覺,因起種種④。云何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若黠慧者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如是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此二緣生六觸入處,六觸所觸故,智者生苦樂受覺,因起種種。何等為六?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愚夫、黠慧⑤,彼於我所修諸梵行ⓐ⑥者,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⑦。善哉,世尊!唯ⓑ願演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諸比丘!彼愚癡無聞凡夫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不斷,愛緣不盡,身壞命終,還復受身⑧;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此愚癡凡夫本不修梵行,向正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身壞命終,還復受身;還受身故,不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黠慧者無明所ⓒ覆,愛緣所繫,得此識身,彼無明斷,愛緣盡;無明斷,愛緣盡故,身壞命終,更不復受;不更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者何?彼先修梵行,正向盡苦,究竟苦邊故,是故彼身壞命終,更不復受;更不受故,得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於我所修諸梵行,種種差別。」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大正藏無「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唯」,宋、元、明三本作「惟」。
ⓒ 宋、元二本無「所」字。
[註解]
① 識身:有識的身體,即身與心。
② 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在內有這個有識的身體,在外有名色(的境界),這身內和外境兩者的因緣而接觸。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依此身與外之名色,如是依此二者,有觸」。
③ 六觸入:「六觸入處」的略稱。由「六觸」進入身心的管道,常特指六觸使人心意動搖、產生貪愛。六觸是「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這裡的「觸」特指感官、外境、識,三者接觸,是十二因緣之一。
④ 因起種種:因而生起種種(的身心)。相當的南傳經文沒這四個字。
⑤ 黠慧:聰明有智慧。「黠」讀音同「狹」,聰明的意思。
⑥ 彼於我所修諸梵行:他們在我(佛陀)這邊作各種清淨的修行。在此特指前述的「黠慧」的人。
⑦ 法根、法眼、法依:佛法的根源,佛法的導引,佛法的依歸。
⑧ 受身:(陷於輪迴而)投生。又譯為「受生」。
[對應經典]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19經愚與賢經。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61。
[讀經拾得]
*「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對應到十二因緣的識、名色、六入處、觸這幾支
本經所說:「無明覆,愛緣繫得此識身,內有此識身,外有名色,此二因緣生觸」包含了十二因緣的無明、行(愛緣繫)、識、名色、六入處(在身內)、觸這幾支。
本卷第284經:「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包含了十二因緣的識、名色、六入處、觸這幾支。
這些經文將「名色」解釋為可追逐的、身外的,也就是可以對應感知到的「六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前五者是物質的,也就是「色」,第六個「法境」是心理的,也就是「名」,因此「六境」也是一種「名色」。
《雜阿含經》卷三第68經等許多經都說「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尤其在十二因緣相關經文反覆提及,但這個過程是對應到當下身心的十二因緣的哪幾支?由於名色可對應到六境,而能合理推測根、境、識和合生觸的過程可對應到識、名色、六入處、觸這幾支,如下圖所示。
自此,對相關經文已熟悉的同學,就可找出當下的身心的十二因緣各支之間的關係,可由哪些《雜阿含經》經文對應解說了。
不過,在根、境、識和合生觸的過程中,識是在六入處及名色之後,為什麼十二因緣中 (3) 識是在 (4) 名色 (5) 六入處之前呢?這個議題牽涉到較複雜的邏輯,可參考卷十五第366經的「讀經拾得」,或本經的「進階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