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287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
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
「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①,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
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我復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②、古仙人逕③、古仙人道跡④,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譬如有人遊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
「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⑤,正見⑥、正志⑦、正語⑧、正業⑨、正命⑩、正方便⑪、正念⑫、正定⑬。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⑭,成等正覺⑮,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⑯、優婆夷⑰,及餘外道⑱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眾⑲聞法正向⑳、信樂㉑,知法善㉒,梵行增廣,多所饒益㉓,開示顯發㉔。」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故」,大正藏原為「古」,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故」。
[註解]
① 齊識而還:追查生命的緣起,到「識」的界限而返回;從「名色」追查到「識」後就折返回「名色」;只是「老死」到「識」的範圍。相當的南傳經文作「這識轉回,往前不超越名色,就這個範圍而生、老、衰、死、再生」。這是因為「識」和「名色」輾轉相依,成為一個迴圈,可參考本卷第288經所解釋的「識緣名色[……]展轉相依,而得生長」,以及卷二第39經所說的「四識住」。
② 古仙人道:過去的諸佛所走過的道路。
③ 逕:小路,通「徑」。
④ 道跡:途徑。
⑤ 八聖道:邁向解脫的八個正確途徑;聖者的道路。又譯為「八正道」。
⑥ 正見:正確的見解;布施是善的、咒願(祝福)是善的、供養是善的、有善行惡行、有善惡業報、有輪迴、有父母(要孝順)、有眾生輪迴受生(非斷滅見)、有辦法證得涅槃,以及四聖諦等出世間的智慧。
⑦ 正志:正確的意向;離於貪欲、瞋恚、加害的意向。又譯為「正治」、「正思」、「正思惟」。
⑧ 正語:正確的言語;不說妄語、惡口、兩舌、綺語。
⑨ 正業:正確的行為;不做殺生、偷盜、邪淫的事。
⑩ 正命:正當的謀生;以不違背佛法的方式取得衣服、飲食、臥具、湯藥。
⑪ 正方便:正確的努力;已生的惡令斷,未生的惡令不起,未生的善令生,已生的善令增長。另譯為「正精進」、「正勤」。
⑫ 正念:正確的專注;清澈的覺知。
⑬ 正定:正確的禪定。
⑭ 自知自覺:親自證知、親自覺悟。
⑮ 等正覺:完全契於真理、遍於一切的覺悟。另譯作「正遍知」。
⑯ 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
⑰ 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⑱ 外道:佛教以外的宗教。另譯作「異學」。
⑲ 四眾:比丘(受完整出家戒律的男子)、比丘尼(受完整出家戒律的女子)、優婆塞(在家的男性佛教徒)、優婆夷(在家的女性佛教徒)。
⑳ 正向:正確地趣向涅槃。
㉑ 信樂:確信和愛樂。
㉒ 知法善:知道佛法的完善。
㉓ 多所饒益:很有幫助。
㉔ 開示顯發:解說以讓義理明白。
[對應經典]
- 《增壹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38〉第4經。
- 南傳《相應部尼柯耶》〈因緣相應12〉第65經城邑經。
-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 緣起聖道經(T0714)。
- 佛說舊城喻經(T0715)。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35。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28。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54。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94。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10。
- 《雜阿含經》梵文殘卷 SF 6。
[讀經拾得]
- 追查生老病死的原因,追查到識
佛陀在未成佛前,靜坐觀察什麼是老、病、死的原因?
佛陀洞察到有「生」(出生),才會有老、病、死。
什麼是「生」的原因?「有」(生命的存在、積集的善惡業)。
什麼是「有」的原因?「取」(執取)。
什麼是「取」的原因?「愛」(貪愛)。
什麼是「愛」的原因?「受」(感受)。
什麼是「受」的原因?「觸」(感官、外境、識的接觸)。
什麼是「觸」的原因?要有「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可對外境反應的感官)。
什麼是「六入處」的原因?有「名色」(五陰,包含認知的對象)則六入處才能起作用。
什麼是「名色」的原因?「識」(識知、覺知)能引生五陰。
- 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追查到「識」就難以突破了,經中形容為「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這是因為如本卷第288經所述的「識」和「名色」輾轉相依,成為一個迴圈,追查「名色」的原因找到「識」,追查「識」的原因又找到「名色」。
若只問「何法有故因緣有?」,單看「有」這一邊,就容易誤以為「識」是究竟、無法超越「識」。這也就是輪迴會一直延續下去沒有盡頭的現象:只要有身心的運作(名色)就會繼續增長攀緣的覺知(識),只要有攀緣的覺知就會產生更多身心的運作,因此「識」和「名色」輾轉相生、沒有盡頭。
但佛陀畢竟不是省油的燈,不執著在「有」這一邊,進一步思惟:「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如何才能把這些都滅掉,以解脫輪迴?這次佛陀突破了「識」,發現「識」和「名色」輾轉相依的迴圈是由「造業」(「行」)而來。要如何滅「行」呢?就是要滅除「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