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尊者叵求那ⓐ①住東園鹿母講堂②,疾病困篤。
尊者阿難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住東園鹿母講堂,疾病困篤,如是病比丘多有死者。善哉,世尊!願至東園鹿母講堂尊者叵求那所,以哀愍故。」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至日晡時,從禪覺,往詣東園鹿母講堂,至尊者叵求那房,敷座③而坐,為尊者叵求那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尊者叵求那,世尊去後,尋即命終。當命終時,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④。
時,尊者阿難供養尊者叵求那舍利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尊者叵求那,世尊來後,尋便命終,臨命終時,諸根喜悅,膚色清淨,鮮白光澤。不審世尊,彼當生何趣?云何受生,後世云何?」
佛告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若覺病起,其身苦患,心不調適,生分微弱⑤,得聞大師教授、教誡種種說法,彼聞法已,斷五下分結。阿難!是則大師教授說ⓓ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然後病起,身遭苦患,生分轉微,不蒙大師教授、教誡說法,然遇諸餘多聞大德修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得聞法已,斷五下分結。阿難!是名教授、教誡聽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比丘先未病時,不斷五下分結,乃至生分微弱,不聞大師教授、教誡說法,復不聞餘多聞大德諸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然彼ⓔ先所受法,獨靜思惟,稱量觀察,得斷五下分結。阿難!是名思惟觀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心善解脫⑥,然後得病,身遭苦患,生分微弱,得聞大師教授、教誡說法,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阿難!是名大師說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覺身病起,極遭苦患,不得大師教授、教誡說法,然得諸餘多聞大德諸梵行者教授、教誡說法,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阿難!是名教授教誡聞法福利。
「復次,阿難!若有比丘先未病時,斷五下分結,不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其身病起,極生苦患,不得大師教授、教誡說法,不得諸餘多聞大德教授、教誡說法,然先所聞法,獨一靜處,思惟稱量觀察,得無上愛盡解脫,不起諸漏,離欲解脫。阿難!是名思惟先所聞法所得福利。
「何緣叵求那比丘不得諸根欣悅,色貌清淨,膚體鮮澤⑦?叵求那比丘先未病時,未斷五下分結,彼親從大師聞教授、教誡說法,斷五下分結,世尊為彼尊者叵求那受阿那含記。」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叵求那」,巴利本作Phagguna。
ⓑ 「示」,明本作「云」。
ⓒ 「座」,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座」。[*]
ⓓ 「說」,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說」。
ⓔ 「彼」,宋、元、明三本作「後」。
[註解]
① 叵求那:比丘名,曾詢問佛陀誰在吃「四食」,佛陀則回答只有因緣的生滅而沒有不變的實體在吃四食,詳見卷十五第372經。又譯為「頗求那」、「破群」。
② 東園鹿母講堂:佛陀的道場之一,是由鹿母出資設立的大講堂,在舍衛城。
③ 敷座:鋪設座位。
④ 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五官安祥,面容清淨,膚色白亮。
⑤ 生分微弱:生命的因素微弱,指性命垂危。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在他死時」。
⑥ 心善解脫:心徹底地解脫。
⑦ 何緣叵求那比丘不得諸根欣悅,色貌清淨,膚體鮮澤:哪有理由叵求那比丘不能夠五官安祥,面容清淨,膚色白亮?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臨終證果
本經中佛陀舉例在病苦或臨終時聽聞、思維佛法的效益:
- 聽聞佛親自說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
- 聽聞佛弟子說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
- 思維以前聽過的佛法,先前沒斷五下分結者斷五下分結(證阿那含)。
- 聽聞佛親自說法,先前斷五下分結者漏盡解脫(證阿羅漢)。
- 聽聞佛弟子說法,先前斷五下分結者漏盡解脫(證阿羅漢)。
- 思維以前聽過的佛法,先前斷五下分結者漏盡解脫(證阿羅漢)。
這顯示了病苦或臨終者聽聞、思維佛法的重要性。
- 善相圓寂
有同學問:「叵求那比丘『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氣色好像不錯的樣子,為何還會死呢?」
古印度認為人要活著必須具足煖(身)、壽(命)、識(心),也就是說除了身心正常運作外,業力帶來的壽命還要夠長。
叵求那比丘會死亡自然是因為壽命已盡,但由於憶念佛法,所以他死時身苦而心不苦,沒有一般重病死者五官扭曲變形、痛苦掙扎的死相,而是安祥地圓寂,因此「諸根喜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
卷九第252經也記載優波先那比丘中了蛇毒快死時,面容完全沒有異狀,即是因為:「眼非我、我所;乃至識陰非我、我所,是故面色諸根無有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