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目錄

 

中阿含經卷第十一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中阿含王相應品第六(有七經王相應品本有十四經分後七經屬第二誦)(初一日誦)

 七寶.相.四洲  牛糞.摩竭王
 鞞婆麗陵耆  天使最在後

導讀

(五八)中阿含王相應品七寶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王出於世時,當知便有七寶出世。云何為七?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謂為七。若轉輪王出於世時,當知有此七寶出世。如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於世時,當知亦有七覺支寶出於世間。云何為七?念覺支寶、擇法覺精進覺支喜覺支息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寶,是謂為七。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出於世時,當知有此七覺支寶出於世間。」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寶經第一竟(一百八十二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有七經王相應品本有十四經分後七經屬第二誦」,明本作「有十四經」。

「一日」,大正藏原為「二日」,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一日」。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宋、元、明三本無「覺」字。

明本無「七寶經第一竟」六字。

宋、元、明三本無「一百八十二字」六字。

[註解]

有七經王相應品本有十四經分後七經屬第二誦:王相應品共十四經,前七經在初誦,涵蓋範圍在卷十一及卷十二,屬初一日誦;後七經在小土城頌,涵蓋範圍在卷十三至卷十六,屬初二日誦。

轉輪王:以正法統治世界的君主,具三十二相,即位時由善業感召天空中飛來輪寶,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行歸服,因此稱作轉輪王。又譯為「轉輪聖王」。

輪寶:轉輪王的寶器,能在轉輪王前飛行引導,四方國家看到輪寶就自動歸服。

象寶:能隨意變形、日行千里的白象王。

馬寶:能隨意變形、日行千里的紫馬王。

珠寶:能照亮廣大範圍的夜明珠。

女寶:體態穠纖合度,體溫冬暖夏涼,性情端正溫柔,不具備任何女人缺點的玉女。

居士寶:有特殊能力,能看見並取得水中、地底下無主寶藏的大臣。

主兵臣寶:勇猛健壯、富於謀略、善於統領軍隊的大臣。

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佛陀。如來、無所著(又譯為「應供」、「阿羅漢」)、等正覺(又譯為「正遍知」)是如來十號的前三個,此處以這三個稱號來代表佛陀。

念覺支:專注清楚,修習四念處。其中「念」是專注清楚,「覺」即覺悟,「支」即分支、部分。「念覺支」即「覺悟的念的要素(部分)」,由修習四念處而成。

擇法覺支:以智慧明辨、揀擇各種法。

精進覺支:勇猛精勤修行。

喜覺支:修行讓煩惱減輕而心生歡喜。

息覺支:身心輕安、平靜。又譯為猗息覺支、猗覺支、輕安覺支、除覺支。

定覺支:入定而不散亂。

捨覺支:心平等、寂靜,而能捨離。

[對應經典]

 

(五九)中阿含王相應品三十二相經第二(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二相,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爾時,世尊在於燕坐,以淨天耳出過於人,聞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二相,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問諸比丘:「汝等今日共論何事集坐講堂?」

時,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今日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甚奇!甚特!大人成就三十二相,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世尊!我等共論如此事故集坐講堂。」

於是,世尊告曰:「比丘!汝等欲得從如來聞三十二相耶?謂大人所成,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時,諸比丘聞已,白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為諸比丘說三十二相者,諸比丘聞已當善受持。」

世尊告曰:「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廣分別說。」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大人足安平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下生輪,輪有千輻,一切具足,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指纖長,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周正直,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跟踝後兩邊平滿,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足兩踝,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毛上向,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手足網縵,猶如鴈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手足極妙柔弱軟敷,猶兜羅華,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肌皮軟細,塵水不著,是謂大人大人之相。

「復次,大人一一毛,一一毛者,身一一孔一毛生,色若紺青,如螺右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鹿腸,猶如鹿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陰馬藏,猶良馬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形圓好,猶如尼拘類樹,上下圓相稱,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不阿曲,身不曲者,平立伸手以摩其膝,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黃金色,如紫磨金,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身七處滿,七處滿者,兩手、兩足、兩肩及頸,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其上身大,猶如師子,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師子頰車,是謂大人大人之相。

「復次,大人脊背平直,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兩肩上連,通頸平滿,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四十齒牙、平齒、不疏齒、白齒、通味第一味,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梵音可愛,其聲猶如加羅毘伽,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廣長舌,廣長舌者,舌從口出遍覆其面,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承淚處滿,猶如牛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眼色紺青,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頂有肉髻,團圓相稱,髮螺右旋,是謂大人大人之相。復次,大人眉間生毛,潔白右,是謂大人大人之相。

「諸比丘!大人成就此三十二相,必有二處真諦不虛。若在家者,必為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若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必得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名稱流布,周聞十方。」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十二相經第二竟(千六百八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宋、元二本將「初一日誦」置於「中阿含王相應品三十二相經第二」次行。

大正藏無「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樂」,大正藏原為「藥」,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樂」。

「二」,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大正藏無「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腨」,大正藏原為「𨄔」,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腨」。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尼拘類」,巴利本作 Nigrodha。

「伸」,大正藏原為「申」,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伸」。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謂」。

「鬚髮」,大正藏原為「髮鬚」,今依據高麗藏改作「鬚髮」。

明本無「三十二相經第二竟」八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六百八字」五字。

[註解]

三十二相:古印度相術認為最有福報的人的三十二個形體相貌特徵,相傳有這三十二相的人在家可成為轉輪聖王,出家可成佛。

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又譯為「四兵」。

淨天耳:即「天耳通」,能聽到不論遠近的聲音的神通。又譯為「天耳」、「天耳智通」、「天耳智」。

傭:意思為均直。

兜羅華:花絮的總稱,例如棉花、柳絮一類。

腨:小腿肚。讀音同「涮」。

師子頰車:兩頰飽滿,有如獅子。「頰」指臉頰,「車」指牙關,「頰車」是一穴名,位在臉頰,用力咬牙時下巴上方會鼓起處。

不疏齒:牙齒不稀疏,沒有大的牙縫。

通味第一味:常能品嘗最好的美味。

承淚處滿,猶如牛王:眼睛四週豐滿,有如大牛的眼睛。

縈:纏繞。讀音同「瑩」。

[對應經典]

 

(六〇)中阿含王相應品四洲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在安靜處,燕坐思惟而作是念:「世人甚少少能於欲有滿足意,少有厭患於欲而命終者;世人於欲有滿足意,厭患於欲而命終者,為甚難得。」

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到已作禮,卻住一面,白曰:「世尊!我今在安靜處,燕坐思惟而作是念:『世人甚少少能於欲有滿足意,少有厭患於欲而命終者;世人於欲有滿足意,厭患於欲而命終者,為甚難得。』」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世人甚少少能於欲有滿足意,少有厭患於欲而命終者。阿難!世人於欲有滿足意,厭患於欲而命終者,為甚難得。阿難!世人極甚難得,極甚難得於欲有滿足意,厭患於欲而命終者。阿難!但世間人甚多甚多,於欲無滿足意,不厭患欲而命終也。所以者何?阿難!往昔有王名曰頂生,作轉輪王,聰明智慧,有四種軍,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寶,彼七寶者,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是為七寶,千子具足,顏貌端正,勇猛無畏,能伏他眾,彼必統領此一切地乃至大海,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樂。阿難!彼頂生王而於後時極大久遠,便作是念:『我有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我有七寶,千子具足,我欲於宮雨寶七日,積至于膝。』阿難!彼頂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適發心已,即於宮中雨寶七日,積至于膝。

「阿難!彼頂生王而於後時極大久遠,復作是念:『我有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我有七寶,千子具足,及於宮中雨寶七日,積至于膝。我憶曾從古人聞之,西方有洲名瞿陀尼,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我今欲往見瞿陀尼洲,到已整御。』阿難!彼頂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適發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虛而去,及四種軍。阿難!彼頂生王即時往到住瞿陀尼洲。阿難!彼頂生王住已整御瞿陀尼洲,乃至無量百千萬歲。

「阿難!彼頂生王而於後時極大久遠,復作是念:『我有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我有七寶,千子具足,及於宮中雨寶七日,積至于膝,我亦復有瞿陀尼洲。我復曾從古人聞之,東方有洲名弗婆鞞陀提,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我今欲往見弗婆鞞陀提洲,到已整御。』阿難!彼頂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適發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虛而去,及四種軍。阿難!彼頂生王即時往到住弗婆鞞陀提洲。阿難!彼頂生王住已整御弗婆鞞陀提洲,乃至無量百千萬歲。

「阿難!彼頂生王而於後時極大久遠,復作是念:『我有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我有七寶,千子具足,及於宮中雨寶七日,積至于膝,我亦復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鞞陀提洲。我復曾從古人聞之,北方有洲名鬱單曰,極大富樂,多有人民,彼雖無我想亦無所受。我今欲往見鬱單曰[*]洲,到已整御,及諸眷屬。』阿難!彼頂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適發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虛而去,及四種軍。

「阿難!彼頂生王遙見平地白,告諸臣曰:『卿等見鬱單曰[*]平地白耶?』諸臣對曰:『見也。天王!』王復告曰:『卿等知不?彼是鬱單曰[*]人自然粳米,鬱單曰[*]人常所食者,卿等亦應共食此食。』阿難!彼頂生王復遙見鬱單曰[*]洲中,若干種樹,淨妙嚴飾,種種綵色,在欄楯裏,告諸臣曰:『卿等見鬱單曰[*]洲中,若干種樹,淨妙嚴飾,種種綵色,在欄楯裏耶?』諸臣對曰:『見也。天王!』王復告曰:『卿等知不?是鬱單曰[*]人衣樹,鬱單曰[*]人取此衣著,卿等亦應取此衣著。』阿難!彼頂生王即時往到住鬱單曰[*]洲。阿難!彼頂生王住已整御鬱單曰[*]洲,乃至無量百千萬歲,及諸眷屬。

「阿難!彼頂生王而於後時極大久遠,復作是念:『我有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我有七寶,千子具足,及於宮中雨寶七日,積至于膝,我亦復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鞞陀提洲,亦有鬱單曰洲。我復曾從古人聞之,有天名曰三十三天。我今欲往見三十三天。』阿難!彼頂生王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適發心已,即以如意足乘虛而往,及四種軍,向日光去。

「阿難!彼頂生王遙見三十三天中,須彌山王上猶如大雲,告諸臣曰:『卿等見三十三天中,須彌山王上猶如大雲耶?』諸臣對曰:『見也。天王!』王復告曰:『卿等知不?是三十三天晝度樹也。三十三天在此樹下,於夏四月,具足五欲,而自娛樂。』阿難!彼頂生王復遙見三十三天中,須彌山王上近於南邊猶如大雲,告諸臣曰:『卿等見三十三天中,須彌山王上近於南邊猶如大雲耶?』諸臣對曰:『見也。天王!』王復告曰:『卿等知不?是三十三天正法之堂,三十三天於此堂中,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為天為人,思法思義。』

「阿難!彼頂生王即到三十三天。彼頂生王到三十三天已,即入法堂。於是,天帝釋便與頂生王半座令坐,彼頂生王即坐天帝釋半座[*]。於是,頂生王及天帝釋都無差別,光光無異,色色無異,形形無異,威儀禮節及其衣服亦無有異,唯眼眴異

「阿難!彼頂生王而於後時極大久遠,復作是念:『我有閻浮洲,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我有七寶,千子具足,及於宮中雨寶七日,積至于膝。我亦復有瞿陀尼洲,亦有弗婆鞞陀提洲,亦有鬱單曰洲。我又已見三十三天雲集大會,我已得入諸天法堂。又天帝釋與我半座,我已得坐帝釋半座[*],我與帝釋都無差別,光光無異,色色無異,形形無異,威儀禮節及其衣服亦無有異,唯眼眴異。我今寧可驅帝釋去,奪取半座[*],作天人王,由己自在。』

「阿難!彼頂生王適發此念,不覺已下在閻浮洲,便失如意足,生極重病。命將終時,諸臣往詣頂生王所白曰:『天王!若有梵志、居士及臣人民,來問我等:「頂生王臨命終時說何等事?天王!我等當云何答梵志、居士及臣人民?」』

「時,頂生王告諸臣曰:『若梵志、居士及臣人民,來問卿等:「頂生王臨命終時說何等事?」卿等應當如是答之:「頂生王得閻浮洲,意不滿足而命終。頂生王得七寶,意不滿足而命終。千子具足,意不滿足而命終。頂生王七日雨寶,意不滿足而命終。頂生王得瞿陀尼洲,意不滿足而命終。頂生王得弗婆鞞陀提洲,意不滿足而命終。頂生王得鬱單曰[*]洲,意不滿足而命終。頂生王見諸天集會,意不滿足而命終。頂生王具足五欲功德色、聲、香、味、觸,意不滿足而命終。」若梵志、居士及臣人民,來問卿等:「頂生王臨命終時說何等事?」卿等應當如是答之。』」

於是,世尊而說頌曰:

「天雨妙珍寶,  欲者無厭足,
 欲苦無有樂,  慧者應當知。
 若有得金積,  猶如大雪山,
 一一無有足,  慧者作是念。
 得天妙五欲,  不以此五樂,
 斷愛不著欲,  等正覺弟子。」

於是,世尊告曰:「阿難!昔頂生王,汝謂異人耶?莫作斯念,當知即是我也。阿難!我於爾時為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爾時說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淨,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訖。爾時不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亦未能得脫一切苦。阿難!我今出世,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我今自饒益,亦饒益他,饒益多人,愍傷世間,為天、為人求義及饒益,求安隱快樂。我今說法得至究竟,究竟白淨,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訖。我今得離生老病死、啼哭憂慼,我今已得脫一切苦。」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洲經第三竟(二千三百五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是」,宋、元、明三本作「是謂」。

大正藏無「寶」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曰」,明本作「越」。[*]

「粳」,明本作「秔」。

「座」,宋、元、明三本作「坐」。[*]

「積」,宋、元、明三本作「𧂐」。

「王」,宋、元、明三本作「者」。

「士」,大正藏原為「土」,今依據前後文改作「士」。

明本無「四洲經第三竟」六字。

「二」,大正藏原為「三」,今依據高麗藏改作「二」。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三百五十三字」八字。

[註解]

瞿陀尼: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二百五十歲,義譯為「西牛貨洲」,因為此洲以牛作為貨幣。另譯為「瞿陀尼迦」、「拘陀尼」、「拘耶尼」、「瞿耶尼」。

弗婆鞞陀提: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五百歲,義譯為「東勝身洲」,因為此洲的人類身形殊勝。另譯為「弗婆提」、「弗婆提舍」、「弗于逮」。

鬱單曰:此世界的四大洲之一,人壽千歲,是四大洲中果報最殊勝的大同世界,但沒有佛法。另譯為「北俱盧洲」、「欝單越」、「欝多羅提舍」。

衣樹:棉花樹,為錦葵科棉屬灌木,高約一至二公尺,其蒴果成熟綻裂後,露出棉籽表皮長出的柔軟茸毛,即為棉花,可織布。又譯為「劫貝」、「劫波育」。

刺桐樹

晝度樹:刺桐樹,為豆科刺桐屬的落葉大喬木。在這裡特指三十三天一株知名的樹,義譯為「香遍樹」。

天帝釋:欲界六天當中,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的天主。

唯眼眴異:只差在眼睛會不會眨。「眴」為眼動,讀音同「眩」。按:人類會眨眼,天人則不眨眼。

梵志:有志修梵行(清淨的修行)的人;修行人。音譯為「婆羅門」。

五欲功德: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這五種欲的功能。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五種欲」。

明行成為: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又譯為「明行足」。

道法御: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又譯為「調御丈夫」。

眾祐:具足眾德,而為世間所尊重的覺者。新譯為「世尊」。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用以採收製作布料的衣樹(棉花樹)的敘述為:「卿等見欝單曰洲中,若干種樹,淨妙嚴飾,種種綵色,在欄楯裏耶?」其中「種種綵色」是因為棉花樹或野棉花樹有不同的花色,例如粉紅色或白色,雖然棉花都是白的;「在欄楯裡」則是因為棉花樹的蒴果表面具鉤刺,極易黏人衣物,因此要區隔好走道,以方便採收。

Also c.f.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permalink/1691101294397033/

[進階辨正]

研討:「衣樹」不是當今的木棉樹,而是棉花樹

(六一)中阿含王相應品牛糞喻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比丘在安靜處,燕坐思惟而作是念:「頗復有色常住不變,而一向樂,恒久存耶?頗有覺、想、行、識常住不變,而一向樂,恒久存耶?」

彼一比丘則於晡時從燕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作禮,卻坐一面,白曰:「世尊!我今在安靜處燕坐思惟而作是念:『頗復有色常住不變,而一向樂,恒久存耶?頗有覺、想、行、識常住不變,而一向樂,恒久存耶?』」

佛告比丘:「無有一色常住不變,而一向樂,恒久存者,無有覺、想、行、識常住不變,而一向樂,恒久存者。」

於是,世尊以手指爪抄少牛糞,告曰:「比丘!汝今見我以手指爪抄少牛糞耶?」

比丘白曰:「見也。世尊!」

佛復告曰比丘:「如是,無有少色常住不變,而一向樂,恒久存也。如是,無有少覺、想、行、識常住不變,而一向樂,恒久存也。所以者何?比丘!我憶昔時長夜作福,長作福已,長受樂報。比丘!我在昔時七年行慈,七反成敗,不來此世,世敗壞時,生晃昱天世成立時,來下生空梵宮殿中,於彼梵中作大梵天,餘處千反,作自在天王,三十六反,作天帝釋,復無量反,作剎利頂生王。

「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大象,被好乘具,眾寶校飾,白珠珞覆,于娑賀象王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馬,被好乘具,眾寶莊飾,金銀珓,䭷馬王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車,四種校飾,莊以眾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織成雜色,種種莊飾[*],極利疾,名樂聲車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大城,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拘舍惒提王城為首。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樓,四種寶樓,金、銀、琉璃及水精,正法殿為首。

「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御座,四種寶座,金、銀、琉璃及水精,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羅、波遮悉多羅那。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雙衣,摩衣、錦衣、繒衣、劫貝衣、加陵伽波惒[*]羅[*]衣。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女,身體光澤,皎潔明淨,美色過人,小不及天,姿容端正,睹者歡悅,眾寶瓔珞嚴飾具足,盡剎利種女,餘族無量。比丘!我作剎利頂生王時,有八萬四千種食,晝夜常供,為我故設,欲令我食。

「比丘!彼八萬四千種食中,有一種食,極美淨潔,無量種味,是我常所食。比丘!彼八萬四千女中,有一剎利女,最端正姝好,常奉侍我。比丘!彼八萬四千雙衣中,有一雙衣,或芻摩衣、或錦衣、或繒衣、或劫貝衣、或加陵伽波惒[*]羅[*]衣,是我常所著。比丘!彼八萬四千御座中,有一御座,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敷以氍氀、毾𣰆,覆以錦綺羅縠,有襯體被,兩頭安枕,加陵伽波惒[*]羅[*]、波遮悉多羅那,是我常所臥。比丘!彼八萬四千樓觀中,有一樓觀,或金、或銀、或琉[*]璃、或水精,名正法殿,是我常所住。

「比丘!彼八萬四千大城中,而有一城,極大富樂,多有人民,名拘舍惒提[*],是我常所居。比丘!彼八萬四千車中,而有一車,莊以眾好、師子、虎豹斑文之皮,織成雜色,種種莊飾,極利疾,名樂聲車,是我常所載,至觀望園觀。比丘!彼八萬四千馬中,而有一馬,體紺青色,頭像如烏,名䭷馬王,是我常所騎,至觀望園觀。比丘!彼八萬四千大象中,而有一象,舉體極白,七支盡正,名于娑賀象王,是我常所乘,至觀望園觀。

「比丘!我作此念:『是何業果,為何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比丘!我復作此念:『是三業果,為三業報,令我今日有大如意足,有大威德,有大福祐,有大威神。一者布施,二者調御,三者守護。』比丘!汝觀彼一切所行盡滅,如意足亦失。比丘!於意云何?色為有常,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也。世尊!」

復問曰:「若無常者,是苦,非苦耶?」

答曰:「苦、變易也。世尊!」

復問曰:「若無常、苦、變易法者,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耶?」

答曰:「不也。世尊!」

復問曰:「比丘!於意云何?覺、想、行、識為有常,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也。世尊!」

復問曰:「若無常者,是苦,非苦耶?」

答曰:「苦、變易也。世尊!」

復問曰:「若無常、苦、變易法者,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耶?」

答曰:「不也。世尊!」

「是故,比丘!汝應如是學。若有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當以慧觀知如真。若有覺、想、行、識,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當以慧觀知如真。比丘!若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彼便厭色,厭覺、想、行、識,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於是,彼比丘聞佛所說,善受善持,即從坐起,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

彼比丘受佛化已,獨住遠離,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彼獨住遠離,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已,族姓子所為,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者,唯無上梵行訖,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彼比丘知法已,乃至得阿羅訶。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牛糞喻經第四竟(千六百三十三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剎利頂生王」,巴利本作 Khattiyamuddhāvasitta。

「珞」,宋、元、明三本作「絡」。

「于娑賀象王」,巴利本作 Uposathanāgarāja。

「銀珓」,宋、元、明三本作「鏡校」。

「珞」,明本作「絡」。

「䭷馬王」,巴利本作 Valāhaka assarāja。

「樂聲車」,巴利本作 Vejayantaratha。

「提」,大正藏原為「堤」,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提」。[*]

「拘舍惒提」,巴利本作 Kusāvatī。

「正法殿」,巴利本作 Dhammapāsāda。

「加陵伽波惒羅」,大正藏原為「加陵伽波和邏」,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加陵伽波和羅」。[*]

「芻」,大正藏原為「初」,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芻」。

「八」,大正藏原無此字,今依據前後文補上。

「皎」,宋、元二本作「皦」。

「晝」,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晝」。

「芻」,大正藏原為「初」,元本作「蒭」, 明本作「芻」,今依據明本改作「芻」。

「琉」,宋、元、明三本作「瑠」。[*]

「皮」,宋、元、明三本作「毛」。

「行」,大正藏原為「有」,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行」。

明本無「牛糞喻經第四竟」七字。

宋、元、明三本無「千六百三十三字」七字。

[註解]

一向:一直;一律。

晡時:黃昏時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

稽首:以頭頂禮受禮者的腳或地(五體投地、最高禮法)。

七年行慈:修行慈心七年。

晃昱天:即「光音天」,色界第二禪天中的最高一層。光音天人不用口語溝通,而以光互通心意,所以稱為「光音」。

世成立時,來下生空梵宮殿中:這個世界剛生成時,來出生在還沒有眾生的梵天天界中。

大梵天:色界初禪天的最高天,此天離欲界的淫欲,寂靜清淨。大梵天是第一位在梵天出生的天眾,被後來往生梵天的天眾尊為天主。又譯為「大梵天王」、「娑婆世界主梵天王」。

錦綺羅縠:????縠:讀音同「湖」,縐紗,一種絲織物,質地疏細,有摺紋。可用以製作衣服、頭巾、被面等。

芻摩衣:精細的亞麻衣。另譯為「初摩衣」。

劫貝:棉花的音譯。

樓觀: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築物。

族姓子:原義為婆羅門大族的子弟,引申為信佛行善的男子。另譯為「善男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佛陀曾修行慈心七年不間斷,因此獲得殊勝的福報。本經後段則表示這些福報是布施、調御(修定)、守護(持戒)三者的果報。

有同學提問:「那到底這些殊勝的福報是由於修行慈心七年,還是由於布施、修定、持戒三者?」

是基於慈心,布施以給眾生安樂;基於慈心,修定成就慈無量心三昧;基於慈心,持戒以不惱害眾生。身口意都貫徹慈心,因此而能獲得殊勝的福報。

要能往生到色界天,必須具備有相對應的禪定能力,佛陀前世能往生到光音天,生前必須具備最少第二禪的定力。因此佛陀所修行的慈心不只是一般人偶爾發起的慈心,而應是心量無邊無際的慈無量心三昧。

本經的重點在於五陰的本質都是無常、苦、變易、無我。不管前世的福報多大、持續多久,因為無常,最終還是會什麼都不剩,連一點點牛糞般的福報都不剩,也如《雜阿含經》卷十第264經所比喻的:「如是少土,我不可得。若我可得者,則是常、恒、不變易、正住法。」

(六二)中阿含王相應品頻鞞娑羅王迎佛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摩竭陀國,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一千悉無著.至真,本皆編髮,往詣王舍城摩竭陀邑。於是,摩竭陀王頻鞞娑羅[*]聞世尊遊摩竭陀國,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一千悉無著.至真,本皆編髮,來此王舍城摩竭陀邑。摩竭陀王頻鞞娑羅[*]聞已,即集四種軍,象軍、馬軍、車軍,步軍,集四種軍已,與無數眾俱,長一由延,往詣佛所。於是,世尊遙見摩竭陀王頻鞞娑羅[*]來,則便避道,往至善住尼拘類樹王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及比丘眾。

摩竭陀王頻鞞娑羅[*]遙見世尊在林樹間,端正姝好,猶星中月,光耀煒曄,晃若金山,相好具足,威神巍巍,諸根寂定,無有蔽礙,成就調御,息心靜默,見已下車。若諸王剎利以水灑頂,得為人主,整御大地,有五儀式:一者劍,二者[*]蓋,三者[*]曰天冠,四者[*]珠柄拂,五者[*]嚴飾履,一切除卻,及四種軍,步進詣佛。到已作禮,三自稱名姓:「世尊!我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羅[*]。」如是至三。

於是,世尊告曰:「大王!如是,如是。汝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羅[*]。」

於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羅[*]再三自稱名姓已,為佛作禮,卻坐一面。諸摩竭陀人或禮佛足,卻坐一面,或問訊佛,卻坐一面,或叉手向佛,卻坐一面,或遙見佛已,默然而坐。

爾時,尊者鬱毘邏迦葉亦在眾坐。尊者鬱毘羅迦葉是摩竭陀人意之所係,謂大尊師,是無著真人。於是,摩竭陀人悉作是念:「沙門瞿曇從鬱毘羅迦葉學梵行耶?為鬱毘羅迦葉從沙門瞿曇學梵行耶?」

爾時,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向尊者鬱毘羅迦葉而說頌曰:

「鬱毘見何等,  斷火來就此?
 迦葉為我說,  所由不事火
 飲食種種味,  為欲故事火,
 生中見如此,  是故不樂事。
 迦葉意不樂,  飲食種種味,
 何不樂天人?  迦葉為我說。」
「見寂靜滅盡,  無為不欲有,
 更無有尊天,  是故不事火。
 世尊為最勝,  世尊不邪思,
 了解覺諸法,  我受最勝法。」

於是,世尊告曰:「迦葉!汝今當為現如意足,令此眾會咸得信樂。」

於是,尊者鬱毘羅迦葉即如其像作如意足,便在坐沒,從東方出,飛騰虛空,現四種威儀,一行、二住、三坐、四臥。復次,入於火定,尊者鬱毘羅迦葉入火定已,身中便出種種火焰,青、黃、赤、白中水精色,下身出火,上身出水,上身出火,下身出水,如是南、西、北方,飛騰虛空,現四種威儀,一行,二住,三坐,四臥。復次,入於火定,尊者鬱毘羅迦葉入火定已,身中便出種種火焰[*],青、黃、赤、白中水精色,下身出火,上身出水,上身出火,下身出水。

於是,尊者鬱毘羅迦葉現如意足已,為佛作禮,白曰:「世尊!佛是我師,我是佛弟子,佛具一切智,我無一切智。」

世尊告曰:「如是。迦葉!如是。迦葉!我有一切智,汝無一切智。」

爾時,尊者鬱毘羅迦葉因自己故,而說頌曰:

「昔無所知時,  為解脫事火,
 雖老猶生盲,  邪不見真際。
 我今見上跡,  無上龍所說,
 無為盡脫苦,  見已生死盡。」

諸摩竭陀人見如此已,便作是念:「沙門瞿曇不從鬱毘羅迦葉學梵行,鬱毘羅迦葉從沙門瞿曇學梵行也。」

世尊知諸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為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羅[*]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毀呰欲為災患,生死為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世尊為彼大王說之。佛已知彼有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昇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謂如諸佛所說正要,世尊即為彼說苦、習、滅、道。「大王!色生滅,汝當知色生滅。大王!覺、想、行、識生滅,汝當知識生滅。大王!猶如大雨時,水上之泡或生或滅。大王!色生滅亦如是,汝當知色生滅。大王!覺、想、行、識生滅,汝當知識生滅。

「大王!若族姓子知色生滅,便知不復生當來色。大王!若族姓子知覺、想、行、識生滅,便知不復生當來識。大王!若族姓子知色如真,便不著色,不計色,不染色,不住色,不樂色是我。大王!若族姓子知覺、想、行、識如真,便不著識,不計識,不染識,不住識,不樂識是我。大王!若族姓子不著色,不計色,不染色,不住色,不樂色是我者,便不復更受當來色。大王!若族姓子不著覺、想、行、識,不計識,不染識,不住識,不樂識是我者,便不復更受當來識。大王!此族姓子無量、不可計、無限,得息寂,若捨此五陰已,則不更受陰也。」

於是,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無常,覺、想、行、識無常者,誰活?誰受苦樂?」

世尊即知摩竭陀人心之所念,便告比丘:「愚癡凡夫不有所聞,見我是我而著於我,但無我、無我所,空我、空我所。法生則生,法滅則滅,皆由因緣合會生苦,若無因緣,諸苦便滅。眾生因緣會相連續則生諸法,如來見眾生相連續生已,便作是說:『有生有死,我以清淨天眼出過於人,見此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或妙、不妙,往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眾生之所作業,見其如真。若此眾生成就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聖人,邪見成就邪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此眾生成就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乃至天上。』我知彼如是,然不語彼,此是我為能覺、能語、作、教作、起、教起,謂彼彼處受善惡業報。於中或有作是念:『此不相應,此不得住,其行如法,因此生彼,若無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滅者,彼便滅也。』所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無明滅,則行便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大王!於意云何?色為有常,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也。世尊!」

復問曰:「若無常者,是苦,非苦耶?」

答曰:「苦、變易也。世尊!」

復問曰:「若無常、苦、變易法者,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耶?」

答曰:「不也。世尊!」

「大王!於意云何?覺、想、行、識為有常,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也。世尊!」

復問曰:「若無常者,是苦,非苦耶?」

答曰:「苦、變易也。世尊!」

復問曰:「若無常、苦、變易法者,是多聞聖弟子頗受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耶?」

答曰:「不也。世尊!」

「大王。是故汝當如是學。若有色,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當以慧觀知如真,大王。若有覺、想、行、識,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內、或外,或麤、或細,或好、或惡,或近、或遠,彼一切非我,非我所,我非彼所,當以慧觀知如真。大王!若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彼便厭色,厭覺、想、行、識,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得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佛說此法時,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羅[*]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及八萬天、摩竭陀諸人萬二千,遠塵離垢,諸法法眼生。於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羅[*]見法得法,覺白淨法,斷疑度惑,更無餘尊,不復從他,無有猶豫,已住果證,於世尊法得無所畏,即從坐起,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摩竭陀王洗尼頻鞞娑羅[*]及八萬天,摩竭諸人萬二千,及千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頻鞞娑羅[*]王迎佛經第五竟(二千二百二十字)初一日誦

中阿含經卷第十一(七千九百九十六字)

[校勘]

明本無「中阿含」三字。

「羅」,大正藏原為「邏」,今依據宋、元、明、磧砂藏四本改作「羅」。[*]

明本無「初一日誦」四字。

「頻鞞娑羅」,巴利本作 Bimbisāra。

「檀」,宋、元、明三本作「壇」。

宋、元、明三本無「者」字。[*]

大正藏無「曰」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履」,大正藏原為「屣」,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履」。

「洗尼」,巴利本作 Seniya。

「鬱毘邏迦葉」,巴利本作 Uruvelakassapa。

「大」,宋、元、明三本作「天」。

「焰」,宋、元、明三本作「㷿」。[*]

「現」,大正藏原為「止」,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現」。

大正藏無「具」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蓋」,大正藏原為「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蓋」。

「習」,元、明二本作「集」。

宋、元、明三本無「如」字。

明本無「頻鞞娑邏王迎佛經第五竟」十一字。

宋、元、明三本無「二千二百二十字」七字。

大正藏無「初一日誦」四字,今依據元、明、磧砂藏三本補上。

宋、元、明三本無「七千九百九十六字」八字。

[註解]

摩竭陀: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恆河中游南岸地區。另譯為「摩竭提」。

本皆編髮:原本都是編捲著頭髮的外道。

頻鞞娑羅:優婆塞名,是摩竭提國的國王,阿闍世王的父親。悉達多太子出家後曾行經摩竭提國王舍城,頻婆娑羅王見到他很歡喜,表示願意讓半個國家給悉達多太子,要他別出家了。悉達多太子沒有接受,頻婆娑羅王就預約他成道後到王舍城接受供養。曾建立迦蘭陀竹園,供養三寶,後被太子阿闍世篡位而死在獄中。《長阿含經》卷五第4經闍尼沙經記載他命終後往生為毘沙門天王的太子。又譯為「瓶沙」、「頻婆娑羅」。

嚴飾履:大概是指走路時腳步莊嚴?「履」有多個意思,其中一個意思為「腳步」,我猜想是指走路時很端莊、恭敬那樣?

鬱毘邏迦葉:摩竭提國鬱毘邏(「木瓜」的音譯)村的迦葉,和大迦葉尊者不同人,是最早隨佛出家的外道大師。他帶領五百位弟子在連若河旁修行,佛陀經過時借住附近有惡龍的石窟,收服了惡龍,讓優毘迦葉驚訝,在一番較量後帶著所有弟子隨佛出家,詳見《增壹阿含經》卷十四〈高幢品 24〉第5經。佛陀稱讚他「將護聖眾,四事供養」第一。又譯為「欝鞞羅迦葉」、「優留毘迦葉」、「優樓頻螺迦葉」、「優毘迦葉」。

無著真人:無所執著、證得真理的人。即「阿羅漢」。

事火:祭祀供養火天。這類外道認為火是諸天之口,因此投供物入火中以供養。

如其像作如意足:相當的南傳經文作「作出像那樣的神通作為」。

火定:自身出火之禪定。

堪耐心:具備了適當的基礎而能夠接受的心。

我知彼如是,然不語彼,此是我為能覺、能語、作、教作、起、教起,謂彼彼處受善惡業報:我知道善惡業報的現象,但不說在這現象中「能感覺、能說話、能作、能教人作、能生起(種種行為)、能教人生起(種種行為),所謂到處受善惡業報」的是我。

此不相應,此不得住,其行如法,因此生彼,若無此因便不生彼,因此有彼,若此滅者,彼便滅也:善惡業報這樣的說法是不令人滿意的,是不可靠的,因為他這樣做,才會出生在那裡,若他不這樣做,便不會在那裡出生,因為這樣才會那樣,若沒這樣,就不會那樣。(這句是話是有智慧的人聽到佛陀說「有生有死,我以清淨天眼…必昇善處,乃至天上」時,內心會生起的疑問。因為善惡業報並沒有說明他要這做的原因,故接著佛陀開示十二因緣法,說明原因就是無明。) (此句的「生」似乎是對應「生滅」的「生起」之意,可能不是「出生」的意思?ywliu ???)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此經中,摩竭陀人的疑問:「若使色無常,覺、想、行、識無常者,誰活?誰受苦樂?」

除了本經中佛陀所作的解釋外,《雜阿含經》卷13第335經有更深入的說明:「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2, c16-19) 有興趣深究的同學可另外仔細閱讀該經。

本經中從「於是,諸摩竭陀人而作是念:「若使色無常,覺、想、行、識無常者,誰活?誰受苦樂?」…到經文結束這一段,佛陀先說明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執著着一個我;討論說明了問題癥結是我執之後,佛陀才便教導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增經拾得也可加入

[進階辨正]

c.f. yifertw.blogspot.tw/2008/04/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