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智慧的方法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4.8 智慧的方法 
 
(118)現在我們要談以智慧的方法減少喜的力量,根除喜的影響力,或者甚至 
如果我們希望除去樂受,也可以這麼做。我們用了知一切事情真實本性(特 
性、性質、條件)的智慧去認識喜生起及消滅的原因。當得到滿足、適當的 
條件時,喜就如泡沫般地浮起。它一定會由於條件的缺乏,由於我們了解它 
的虛幻不實而消滅。一旦我們用這個方法明智地了解之後,被喜所擾亂的感 
受就會消滅。 
                                          _            _ _ 
  另一種智慧的方法是:了解喜的「味」(assada)與「患」(adinava)。「 
味」是指事情有引誘力的性質,它美味的誘惑力會勾引心。喜有迷人的味 
(flavor)。「患」是指事情有惡的懲罰。喜的患是:它興奮、干擾、並趕走 
寧靜,而且它是觀的敵人。一旦我們了解這點,喜就會消散。如果我們了解 
它的生、滅、誘惑力、邪惡,它就會消失不見。這是用智慧驅走喜的方法。 
 
(119)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了解「味」與「患」這兩個字的意義。如果你們 
記得巴利語,那比英譯的還好。「味」是指事情有引誘力、令人滿意的、可 
愛的、使人迷戀的性質或者魅力。「患」是指事情的低賤或邪惡。我們沒有         
理由被此二者所欺騙。一旦我們了解它們,就會知道,喜歡或貪愛任何事是 
積極、正面的愚蠢,憎恨某事則是消極、負面的愚蠢。如果清楚地知道他們 
不斷地在欺騙我們,引透我們產生貪愛或憎惡,那麼它們是等於在教導我們 
切勿耽溺於喜歡與不喜歡,如此我們就不會被事情強大的力量所束縛。例如 
,金錢有味也有患,一旦我們知道這點,就不會被金錢所誤導,或者對它如 
癡如狂。  
 
    完全了解這一對法,是我們所能做的最安全的事情。認識喜的味與患, 
你就會對喜感到厭倦,它自己就會逃走。這是以智慧驅逐喜的方法。即使是 
樂也不應耽著,雖然我們為了有益的目的而儲存一些樂,但也不應對它沈迷。 
請在你們往後的生活中記住這兩個字,那麼它們將變成一種有保護作用的引 
誘力,有真正保護作用的護身符,而不是危害。 
 
(120)在這點,心能調節感受。它已發展出統治力及自我控制,使感受不再有 
力量牽引我們往這往那走。樂受--愉快的感受,我們在這裡已討論過了, 
它以積極的方式,把心拉往悅意的方向。還有另一組感受,它以消極的方式 
,把我們拉往不悅意、不如意的方向。愉快感受的這一組法我們已講過了。 
我們也需要知道這些令人不愉快的感受--苦受。我們必須知道如何防止這 
些不快的感受把我們拖進痛苦的狀態。它們同樣可以用對付喜的方法而被擊 
敗。不論是快樂或不快樂的感受,我們都可以控制它們,我們以此方法修習 
。我們用智慧細察它,並將之驅逐。覺知驅逐任何一種感受的能力,知道感 
受再也無法制約內心。在每次入息、出息時,演練這方法,直到對它靈巧、    
熟練為止。如此就可在步驟八的修習獲得成功。 
 
  

		 
精華閱讀 | 首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