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喜是不平靜的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第四章 控制感受(受念住) 
 
(92)這節課我們要講安般念的第二組四法。這四個步驟是討論感覺,稱為 
                                                      _ 
「受的觀察」,(受念住)。這一組四法的前二步驟是以喜(piti)與樂( 
sukha)作為進一步修習及詳細考察的對象。 
 
(93)這些步驟的修習是從前面的步驟開展出來的。一旦使身的控制者或呼 
吸安靜,喜與樂的感覺就會出現。然後我們採用這些喜與樂作為下一個修 
習的對象或工具。 
                          _        _ 
(94)如果我們安靜「身行」(kaya-sankhara)(身的控制者)(body- 
contioner),到達禪定(初禪等)的程度,喜與樂將會充足並完全地作為 
禪支。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得到禪定,而只能安靜部分的身行,則可能會 
有與安靜程度成比例的喜與樂的程度。因此,即使無法得禪定,仍然足以 
支配喜與樂來修習這些步驟。 
 
(95)在這裡,我們要學習喜與樂的特性及意義。喜(滿足)的生起是由於 
在前面的步驟中,成功地獲得定,意即我們能夠安靜身行或呼吸,滿足        
(contentment),或滿意(satisfaction)便由於這個成功而生起。一旦有 
滿足,快樂就會毫無疑問地接踵而來,由於滿意而生起了樂。這是我們在 
第五、第六步驟的修習中,能夠得到充分的喜與樂的方法。 
 
     
 
(96)其次要注意的是「喜」這個字有不同的程度,例如:滿足(contentment) 
、滿意(satisfaction)及極喜(rapture)。我們必須知道這些類型的喜在力量 
上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你必須知道這一點,喜最重要的性質是:它是不平靜的 
。其中存在著一種激動或擾亂,這稱為「喜」。只有當它變成樂時才會安靜。 
喜雖然有不同的層次,但是所有的喜皆以刺激、令心動搖為其動性。樂與之相 
反,它令心安靜而緩和。這是喜和樂的不同處。 
 
(步驟五:覺知喜) 
(97)現在我們準備要修習第二組四法中的第一個步驟──覺知喜(experiencing 
 _ 
piti),也就是在每次入息及出息時觀察喜。我們必須保持注意,直到找到喜為 
止,它是在成功地安靜身行時生起的。找出它的感覺是像什麼樣子,完全地覺 
知它,把它當作心中觀察的新對象。令心專注地觀察它,就像心一境性一樣,      
令心專注於這唯一的對象──喜。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觀察了若干對象:長息、短息、全(息)身、安靜身
行。現在我們轉換到「喜」。喜有刺激的力量,它使心振動(quiver)、抖動(
shake)、戰慄(tremble)。藉著使用不同的英語詞彙,應該可以使你們更容易
明白喜的不同程度。如何的刺激是令人滿足的(contentment)﹖如何的刺激是
令人滿意的(satisfaction)﹖如何的刺激是令人極喜的(rapture)﹖你要自己
去觀察並發現。在每次入出息時,心專注於喜,並完全地覺了它。這是步驟
五修習的要點。
 
(98)我們呼吸,並且在每次出入息時覺知喜,將它們配合得和諧一致。入息
、出息,完全覺了滿足的感覺,並且同時知道每一個入息與出息。修習此步 
驟時,會有一種非常愉快的幸福感。這個工作做起來很有趣,它是最令人感 
到愉快的一課,請你們在這一步驟中盡力嘗試。 
                   

		 
精華閱讀 | 下一篇 | 末篇 | 轉寄 | 返回上層

卍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