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卷29 第805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我所說安那般那念,汝等修習不?」

時,有比丘名阿梨瑟吒,於眾中坐,即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我已修習。」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云何修習我所說安那般那念?」

比丘白佛:「世尊!我於過去諸行不顧念,未來諸行不生欣樂,於現在諸行不生染著,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我已如是修世尊所說安那般那念。」

佛告阿梨瑟吒比丘:「汝實修我所說安那般那念,非不修,然其比丘於汝所修安那般那念所,更有勝妙過其上者。何等是勝妙過阿梨瑟吒所修安那般那念者?是比丘依止城邑、聚落……」如前廣說,乃至「於滅出息觀察善學。是名,阿梨瑟吒比丘!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諸行:所有由因緣而生的事物(即「有為法」)。

內外對礙想: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識法等內六根對外六境所引起的認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對於自身內、外諸法的有對想」。按:這裡的「對礙想」可解為六根對六境引起的認知,也可解為瞋恚。

善正除滅:好好地、正確地消除。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阿梨瑟吒比丘自己修行入出息念,已「於內外對礙想善正除滅」,一種解讀是達成內心與外境的統一,有不錯的定力。另一種解讀為捨離了瞋恚。相當的南傳經文接下來還有一句,表示他修入出息念的方法為「只具念地吸氣、只具念地呼氣」。

佛陀則進一步教他「勝妙過汝所修安那般那念者」,即第803經所解說以入出息念修習四念處的十六個步驟,既能修止也能修觀,進而由法念處覺悟解脫智慧。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卷29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