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72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夾谷精舍。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佛告阿難:「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以是故當知,阿難,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非惡隨從。」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淨」,大正藏原為「靜」,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淨」。[*]

[註解]

半梵行者: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沒有完全清淨修行的人。

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依從遠離,依從離欲,依從寂滅,修行通往棄捨之道。按:這可解為知道煩惱的苦果而遠離煩惱,瞭解而想斷除苦果的起因而離欲,體驗(暫時的)苦滅而立志證得(永久的)寂滅,修行於正道而放下一切執著。也可說修行不染著、相應於四聖諦:知「苦」而依遠離、斷「集」而依無欲、證「滅」而依滅、修「道」而向於捨。相對來看,即修行不是為了追求什麼、不是為了滿足欲望、不是為了擁有更多、不會再加深執著,否則是修錯了方向。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表示「純一滿淨,梵行清白」,也就是完全清淨修行,才堪為真正的善知識。至於市面上常見吹捧神蹟、大收供養的名師,並沒有「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依本經來看並不是善知識。

本經和前面幾經的義理是連貫的,例如本經說:「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而第725經定義:「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本經中佛陀說:「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等同於第721、722經所說:「如來出興於世,有七覺分現於世間」;本經提到善知識是全梵行,而第724經解說應該親近「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的比丘、第723經表示供養奉事諸尊長者的益處。

本經和《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68經、卷四十六第1238經的意義大致為:「只有部分清淨修行的人仍不算善知識,完全清淨修行的人才是善知識」。另外,南傳《相應部尼柯耶》〈道相應45〉第2經以及《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九眾生居品44〉第10經在文字上和本經有部分重複,但意義不同,較接近為:「善知識之誼不是一半的梵行,而是全部的梵行」,意指善知識能成全我們的修行,例如南傳經文說道:「當比丘有善友、善伴侶、善同志時,這應該可以被預期:他必將修習八支聖道、必將多修習八支聖道。」這些可能本來就為意義不同的兩經,或在佛經早期傳抄時即有兩種不同解讀的版本流傳。實務上,這兩種不同的解讀都可以應用在修行:說法者應該自我期許全梵行,而學法者應該感恩良師益友成全自己的修行。

日後,佛陀將再次對波斯匿王憶念起本經,記錄於卷四十六第1238經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