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 卷26 第647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根。何等為五?謂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何等為信根?若比丘於如來所起淨信心,根本堅固,餘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無能沮壞其心者,是名信根。

精進根何等為精進根?已生惡不善法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已生善法住不忘,修習增廣,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是名精進根。

念根何等為念根?若比丘內身身觀住慇懃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是名念根。

定根何等為定根?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是名定根。

慧根何等為慧根?若比丘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是名慧根。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宋、元、明三本無「令」字。[*]

[註解]

淨信心:清淨的信心。

惡不善法:惡的、不善的事情。

生欲:生起向善的願望。

攝心:收攝心念而不外散。

住不忘:穩固不忘失。

內身身觀住:正念安住在身體內,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身觀住」是「四念處」中「身念處」的另譯。「內身」指自身以內。

慇懃方便:勤奮努力。

道跡:途徑。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對五根的定義,整理如下表:

五根 代表 解說
信根 四不壞淨 於如來所起淨信心,根本堅固,餘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及餘世間,無能沮壞其心。
精進根 四正斷 已生惡不善法令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惡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攝心、增進;已生善法住不忘,修習增廣,生欲、方便、攝心、增進。
念根 四念處 內身身觀住,慇懃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如是說。
定根 四禪 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乃至第四禪具足住。
慧根 四聖諦 苦聖諦如實知,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

[進階辨正]

回到《雜阿含經》卷26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