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七佛觀察諸受的方法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毘婆尸如來未成佛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觀,觀察諸受。云何為受?云何受集①?云何受滅②?云何受集道跡③?云何受滅道跡?云何受味④?云何受患⑤?云何受離⑥?如是觀察,有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觸集是受集。觸滅是受滅。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⑦,是名受集道跡。若於受不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滅道跡。若受因緣生樂喜,是名受味。若受無常變易法,是名受患。若於受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毘婆尸佛,如是式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及我釋迦文佛,未成佛時思惟觀察諸受,亦復如是。
[校勘]
ⓐ 「此」,宋、元二本作「是」。
[註解]
① 受集:受的起因。
② 受滅:受的消滅。
③ 道跡:途徑。
④ 受味:受的滋味。
⑤ 受患:受的禍患。
⑥ 受離:受的出離。
⑦ 堅住:穩固地保持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本經提到過去七佛皆觀察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受味、受患、受離。
其中「諸受、受集、受滅、受集道跡、受滅道跡」是分析受本身的生起和滅去,而「受味、受患、受離」則是分析受所引生的後續。
舉例來說,「受集」是「觸集」,而「受味」是「受因緣生樂喜」,這兩者之間的不同在於:
「受集」是指受的起因、如何產生受的;「受味」則是指受的滋味、受的吸引力,若執著於受味就會引生後續的因緣。前者是說受的「起因」,後者則會牽引到「後續」的因緣。
除了本經的分析外,也可參考卷二第42經所講述如實知五陰的「七處善」,其中「如實知受」的部分即與本經相當類似。
- 本經說:「若於受愛樂、讚歎、染著、堅住,是名受集道跡。」如果愛樂於受,將來就會生起更多的受,輪迴受苦。